心理学记忆规律及策略共27页
- 格式:ppt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7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代表人:“陪儿撕扑克”—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乌申斯基、卡普捷列夫、桑代克2.完善时期布鲁纳成果:“会煮盒饭”–社会文化研究、主动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反思性研究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前具形”–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A.学习水平:“心机所言,别改原题”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B.学习结果:“加胭脂太晕人”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态度运动技能认知策略5.程序教学的原则:“一律两步两级”低错误率小步子自定步调积极反应及时反馈6.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冻结成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7.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冻了得煲会盖炒饭”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8.非指导性教学过程五阶段:“缺碳性急整”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9.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言承旭替代你”言语暗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情绪唤醒替代经验10.A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鸡舍校训”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适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B.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外表期望反馈”外部奖赏表扬明确的期望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C.总:“启空瓶奖境界”启发式教学控制动机水平恰当的评定妥善进行奖惩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设置课堂环境正确指导结果归因11.学习策略的特征:“操控内外移动”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教综心理学70个记忆口诀教综心理学70个记忆口诀普通心理学1.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XXX构造内省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安慰母鸡的意识流”--XXXXXXXXX在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中,构造主义心理学可用“冯特构造内省铁钦纳”来记忆,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可用“安慰母鸡的意识流”来记忆,代表人物分别是XXX、XXX、XXX和XXX。
2.知觉的规律:“整理恒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知觉的规律包括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和选择性,可用“整理恒选”来记忆。
3.观察的品质:“全目精深”全面性目的性精确性深刻性观察的品质包括全面性、目的性、精确性和深刻性,可用“全目精深”来记忆。
4.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记录一个姓XXX的母牛”计划和准备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对学生个别指导交流讨论明确目的与任务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包括计划和准备、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对学生个别指导、交流讨论以及明确目的与任务。
可用“记录一个姓刘的母牛”来记忆。
5.记忆的品质:“准备快吃”准确性准备性敏捷性持久性记忆的品质包括准确性、准备性、敏捷性和持久性,可用“准备快吃”来记忆。
6.遗忘说:“小干鸭提桶”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遗忘说包括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和同化说,可用“小干鸭提桶”来记忆。
7.有效组织复:“室内约会方法多样”A.合理安排复时间B.恰当安排复内容C.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D.复方法多样化有效组织复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复时间、恰当安排复内容、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以及复方法多样化。
可用“室内约会方法多样”来记忆。
8.想象的功能:“节育替补”调节预见替代补充想象的功能包括调节、预见、替代和补充,可用“节育替补”来记忆。
9.想象的品质:“主妇现刻新生”主动性丰富性现实性深刻性新颖性生动性想象的品质包括主动性、丰富性、现实性、深刻性、新颖性和生动性,可用“主妇现刻新生”来记忆。
10.如何培养想象力?A。
教育心理学记忆口诀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记忆大量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成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更高效地记住这些重要内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记忆口诀。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狗进食摇铃实验”要记清。
记忆口诀:“前有刺激后有应,无意本能多被动,条件反射巴甫洛,强化消退与泛化。
”解释: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先有刺激(如铃声),后有反应(如狗流口水);这种反应多是无意的、本能的,而且比较被动;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同时涉及强化、消退和泛化等现象。
桑代克的试误说,“猫开迷笼”很有名。
记忆口诀:“学习实质是试误,盲目尝试多重复,情境反应相联结,准备律练习效果律。
”解释: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试误的过程,通过盲目尝试和多次重复;学习是情境和反应的联结;他还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白鼠按压杠杆”别忘掉。
记忆口诀:“操作条件斯金纳,强化正负与惩罚,程序教学要遵循,小步及时和自定。
”解释: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强调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与惩罚;程序教学应遵循小步子、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的原则。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叠箱摘香蕉”。
记忆口诀:“完形苛勒有顿悟,整体关系多重组,知觉经验智慧悟,情境突然能领会。
”解释: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是对整体关系的顿悟,通过重组知觉经验和智慧领悟,在特定情境中突然领会。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学科基本结构。
记忆口诀:“布鲁纳来谈发现,学科结构要记全,主动认知多思考,知识获得过程观。
”解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生主动认知和思考,关注知识的获得过程。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很关键。
记忆口诀:“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重同化,先行组织者引导,新旧知识巧联系。
”解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强调知识的同化,先行组织者起到引导作用,帮助新旧知识建立巧妙联系。
⼼理学知识点记忆⽅法⼼理学知识点记忆⽅法 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想要⼀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理学知识点记忆⽅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1.机械记忆法: 这种记忆⽅法适⽤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的知识点。
对于语⽂来说,课⽂中的⽣字、⽣词、作家作品常识、个别⽂体、语法、修辞概念等,在不易采⽤其他记忆⽅法时,常要采⽤机械记忆的⽅法。
2.理解记忆法: 在语⽂学习中,⽆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记忆。
如:线、钱、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致与⼽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等事物有关。
⼜如,理解了⼩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氛、衬托⼈物、推动情节的⾓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之间的关系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式很多,可以进⾏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
还可以进⾏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由⼀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体、内容、主题、写作⼿法、名⾔警句等;由介词的功⽤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联想到介宾短语⼀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成分划分⽅法等等。
运⽤联想记忆的⽅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4.⽐较记忆法: ⽐较记忆的⽅法应⽤的范围很⼴。
例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喻与拟⼈及夸张做⽐较、把排⽐和对偶及反复做⽐较、把设问和反问做⽐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较;在⽂⾔⽂学习中可以把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做⽐较……⽐如,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式在不同⽂体中的功⽤,采⽤列表对⽐的⽅法进⾏⽐较记忆,就会容易得多。
关于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记忆是指个体用来保存和回忆信息的心理过程。
人们的记忆能力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容易记忆,而有些人则相对困难。
然而,无论记忆能力的高低,都存在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1.近义效应:相似的词语容易相互干扰,使人难以区分。
比如,“树”和“林”、“狗”和“狼”之间的区别模糊不清,容易混淆记忆。
2.编码一致性原则:信息编码与信息存储的方式一致时,记忆效果更佳。
比如,在学习一些概念时,与该概念相关的多种感官信息(如声音、图像、味道等)都参与其中,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
3.初始效应与末尾效应:记忆往往受到序列中的位置影响。
序列中的首尾两个项目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中部的项目更容易被遗忘。
4.分块记忆原则:将信息划分为更小的组块,可以增加记忆效果。
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记住由一系列有关联的信息构成的组块,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单个的信息。
5.语境效应:记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当人们要回忆一些事件或信息时,与该事件或信息相关的环境因素可以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6.重复与遗忘曲线: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逐渐遗忘了大部分信息。
但通过反复重复学习,可以将被遗忘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增强记忆效果。
7.信息处理深度原则:与信息的深度处理有关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当人们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和理解时,能够更好地将信息编码到记忆系统中,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8.识记记忆原理:记忆往往受到注意力的影响。
当个体对信息给予足够的注意力时,可以更好地将信息存储到记忆系统中,提高记忆效果。
9.有意义原则:有意义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人们对于与自身经验、价值观、兴趣等相关的信息更感兴趣,更容易加工和理解,从而更容易记住。
10.情绪效应:情绪与记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激动时,人们更容易记住与情绪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忆规律与记忆原理。
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原理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方面。
你知道大脑的记忆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原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大脑记忆的科学规律一、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
时间间隔保持的百分比遗忘的百分比20分钟 58% 42%1小时 44% 56%8小时 36% 64%1天 34% 66%2天 28% 72%6天 25% 75%31天 21% 79%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
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
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
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二、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
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
这个“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
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
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
●四、记忆的基本规律●一)识记的规律●1、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2、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3、识记材料的数量、性质影响识记效果。
●4、主体的情绪状态、需要、知识经验、性格特点和能力类型等影响识记效果。
●二)保持和遗忘规律●1、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先快后慢。
●2、保持的因果关系●1)学习的程度。
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内容的不同性质。
●4)识记后的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阅读)相结合。
●多样化复习●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三)重现的规律●1、概念:重现的过程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在脑中出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回忆,包括重现与再认。
●2、影响回忆效果的基本因素●1)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一般来说,信息储存的组织状况越好,越是按一定的规则有序排列,也就越容易回忆。
●2、联想线索●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3、干扰的影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4、主体的状态。
●五、记忆的策略和方法●一)记忆策略的涵义●记忆策略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记忆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控。
●二)识记的策略●三)复习的策略●四)提取的策略●六、中学生记忆的特点与记忆力的培养●一)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
●二)中学生记忆的特点: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以及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三)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2、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3、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4、讲究记忆卫生。
补充怎样提高记忆力(以下十五个要点可供参考)一、平心静气——首先使大脑安静下来。
二、疲劳会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
三、必须自信“一定能够记住”。
四、要找出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五、对被记忆的对象要有兴趣。
六、强烈的动机可促进记忆。
七、和愉快的事相联系就容易记忆。
八、刺激可以使脑细胞变年轻而敏锐。
●九、细致的观察能帮助记忆。
记忆策略一.复述复述策略是人类最早掌握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忆策略,是一种最基础的记忆策略,因为你无论采用哪种策略,其实你都要复述一遍又一遍才能记住它;我们一般在5岁时掌握复述策略;所谓复述,就是把刚刚掌握的知识在脑海里重新归纳一遍;比如我们在记忆即将拨打的电话号码时,都会采用复述策略,在脑海中不停的念叨;对于一个常用的号码,我们一般都能记住,因为每使用一次我们就会在头脑中复述一遍;对于我这类刚刚脱离高考的大学生,在期末考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复述法,这是快速记忆无法理解的内容去应试最有效的办法;不过单独使用复述记忆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容易遗忘,因而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采取其他能够长期记住信息的方法;二.联想这是最难掌握的记忆策略,但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总的来说他不单单是一个策略,要好好地应用联想加深记忆必须要用到所有的记忆策略,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快速记忆而且能够永久不忘的记忆策略;所谓联想记忆就是通过自己的联想为要背的每一个知识构建出属于他们的意义,譬如圆周率看似没有意义但如果你可以把它联想成π记下来就会发现数字的趣味;记忆大师们可以灵活的运用联想帮助他们记忆,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构建出自己的记忆宫殿,这个宫殿里有无数的房间,打开不同的房间里面就有不同的布置,借此他们可以记下各种知识,要用时打开那扇房间的门就好;这也叫记忆宫殿法,我对这个方法印象尤其深刻,因为小时候看的一部港剧读心神探里凶手利用这个方法杀人;所以记忆方法掌握后一定要用到正途;不过联想策略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他实际上是需要你对看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思考这些知识本来的意义以及如何让它们相互之间有联系,一旦我们构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那就很容易记住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靠编顺口溜,比如我室友跟我说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伸手要饭,我说干嘛要伸手要饭,他说是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饭卡;这就是联想记忆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三.记忆的间隔时间多久进行一次复述记忆效果会最好呢通常我们认为,给那些快要遗忘掉的知识进行复述效果是最好的,然而恰恰相反,我们对于刚刚掌握的知识遗忘的是最快的;因此复习最好是从刚刚学过的知识开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自己记忆无意义音节发现了人类的遗忘规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假如你刚刚上完一节课,如果不及时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在第一天晚上就忘掉百分之七十了,他由此提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四.记忆对独特事件偏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努力的去记忆还是可以很轻松地回忆起来,而且细节都可以描述地很清楚;这些一般都是反常的给精神造成一定刺激的事件;记忆就是如此,越是反常反逻辑的会记得更加清楚;本来你每天都去食堂吃饭,路上或者吃饭时发生什么事隔个一两天很快就忘了;但如果你某一天去食堂的路上被只野狗追着跑了一路,我想再过多久你都不会忘记那天路上遇见了谁,为什么被狗追,天气好不好;但是看起来事情是不是独特的更多的是一种客观性事件,不可以人为改变的;应该不算一种记忆策略,但我们可以人为的加工那些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知识,自己把学过东西经历过事情加工地更加独特;五.组块效应我们一般只记六七个数会特别简单,超过七个数字就很难一次记下来了,这是因为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都是有限的,只能记住五到九个单位,心理学上把它称之为组块;但每个单位包含的信息量并不是固定的,比如110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三个数字,它就要占用你三个短时记忆的空间,如果你把它看作报警电话,那他只占用了一个;如果一组信息超出了你短时记忆的容量范围,你就肯定会立即遗忘;可记忆力好的人很多知识只要占用一个组块;所以增加你的知识广度,把已学过的知识归纳到一起,可以更好的记住那些乏味广泛的知识;。
关于记忆力的规律与诀窍人的记忆过程中,就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积极活动,进行记录和保存的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记忆力的规律与诀窍,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记忆力的规律与诀窍:一、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
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
这个“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
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
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
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
比如百家姓,若是一个一个的记,就得记100组,若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即四个四个为一组记,则只需记25组,25组与100组相比,记忆效率当然会提高了。
再如记忆电话号码,一个一个记要记11项,若分成022-2412-0416这样3组,则记忆起来就快多了。
再如记忆圆周率,若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依次分成苦干小段,每一小段为7个数字,把每7段即49个数字作为一首七律诗一样背,就会感觉象背诗一样朗朗上口,不会再枯燥无味了。
每次一口气背这样一大段,10段就是490位,这已很可观了。
古代诗词大多不超过7个字,我们觉得较易背诵,很大程度上是因在“魔力之七”的范围内的缘故。
二、睡前醒后——记忆的黄金是段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叫前摄抑制(先报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来强化我们的记忆呢?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忆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