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的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隐翅虫皮炎的治疗方法
隐翅虫皮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局部治疗:使用外用药物,如外用激素药膏或抗过敏药膏,以减轻炎症和止痒。
2. 内服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过敏药物、口服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减轻炎症、杀灭细菌或病毒感染。
3. 控制环境因素:尽量避免暴露在潮湿、蓝藻、灌木丛等患几率较高的环境。
另外,要注意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4. 避免刺激和摩擦:避免触摸或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炎症和瘙痒。
5. 预防虫咬:在户外活动时要穿着长袖、长裤,并使用虫咬避免剂来预防隐翅虫的叮咬。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病情、医生建议以及药物说明进行操作。
因此,在开始任何治疗之前,请咨询医生并按照其指导进行。
隐翅虫皮炎的原因文章目录*一、隐翅虫皮炎的简介*二、隐翅虫皮炎的原因*三、隐翅虫皮炎的危害*四、隐翅虫皮炎的高发人群*五、隐翅虫皮炎的预防方法隐翅虫皮炎的简介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毒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
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
隐翅虫皮炎的原因主要病因: 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发病原因:当人体拍打将虫体击伤,虫体内毒液污染皮肤,即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剧烈,重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隐翅虫皮炎的危害被隐翅虫感染后,并不会马上出现明显症状,通常会隔上一到两天,因此也容易被人们忽视,但这种皮炎严重者会使人感到恶心、呕吐。
隐翅虫的毒液Ph值在1-2,这意味着它比家里刷厕所用的洁厕灵酸度还高,很容易灼烧人的皮肤,引起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往往会使人感到火烧火燎般地刺痛,局部会出现红肿和水泡,直到结痂时仍有疼痛、灼热的感觉。
患处隆起部位皮肤组织将全部坏死,形成深咖啡色疤痕。
隐翅虫皮炎的高发人群直接被叮咬,拍死在裸露的皮肤表面,或者接触过虫体的物品间接接触到人体的人群。
隐翅虫皮炎的预防方法1、防止隐翅虫侵入,最好不要打赤膊,睡眠时要挂蚊帐,熄灭室内灯光,如发现虫子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去捏或拍击,应将虫子拨落在地,用脚踩死。
2、发现了隐翅虫皮炎后要尽早用肥皂水冲洗;隐翅虫皮炎皮损不会溃烂至真皮,如果不发生感染,7-10 天会自动痊愈结痂,一般不会留下瘢痕。
3、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清除杂草。
勤晒床上用品(如棕垫、席子、棉絮等),特别是假期返校时应重视隐翅虫的危害。
4、在隐翅虫活动高峰季节,用药物喷洒树木、草坪。
教育学生不要在有杂草的路灯下学习、休息。
若被隐翅虫叮咬,预防恶化的方法如下:1、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水能起到稀释毒液的作用,可以减少皮肤的灼热感。
谨防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又称线性皮炎,是由一种叫隐翅虫的黑色蚁形小甲虫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
这种昆虫黑头黄腹,身长不足1厘米,昼伏夜出。
此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毒液,当人将虫体压死或拍碎后,即可流出强酸性毒液,与人的皮肤接触后即可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反应。
此病多见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尤多。
皮肤损害主要为红斑、脓疱。
轻者患处有灼痛和微痒感,严重的可有剧痛及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防治方法:1.若发现虫子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打死,可用口吹去或用手指将小虫拨落后踩死。
2.小虫爬过的皮肤,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或涂搽10%~20%氨水或炉甘石洗剂。
3.若红肿明显或糜烂时,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明矾液湿敷,也可用冷菊花桉叶煎剂湿敷,待渗液减少后涂氧化锌油。
4.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等。
5.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
一、什么是隐翅虫皮炎1.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2. 隐翅虫皮炎吃什么对皮肤好3. 隐翅虫皮炎有哪些原因二、治疗隐翅虫皮炎的偏方三、隐翅虫皮炎有什么症状表现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
1、什么是隐翅虫皮炎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毒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
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入室后在灯下飞行,当跌落、停歇在人体或桌面等物体下,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PH-2)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而引发接触性皮炎。
2、隐翅虫皮炎吃什么对皮肤好多吃含有微量元素锌的食物。
那含有锌的有哪些呢?含有锌的食物比如说有海产品、还有动物的内脏,那猪的瘦肉、猪肝、还有鱼类、蛋黄等都是含有较多锌的。
其中以牡蛎含锌最为高。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经常吃一些蔬菜,对身体健康是有利的,但是有些人由于吃了某些蔬菜,也会产生一些蔬菜日光性皮炎,一种情况下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3、隐翅虫皮炎有哪些原因隐翅虫皮炎主要是因为接触到了有毒的隐翅虫体验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的一个炎症,一般情况下,他是经常发生于夏季和秋季的,特别是在下雨之后,天气比较闷热的时候尤为常见,一般情况下是发生在我们的面部颈部,四肢和躯干等暴露的部位。
治疗隐翅虫皮炎的偏方1、慢性期可根据苔藓化程度选用不同浓度的焦油类(如松馏油、糠馏油、煤焦油等)软膏、乳剂外用,或用蛇床子、地肤子、苦参、丹参等中草药煎剂熏洗,然后以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外涂或包扎。
局限性慢性期病损尚可用糖皮质激素病。
隐翅虫怎么驱赶最有效_隐翅虫皮炎症状_能拍死吗隐翅虫怎么驱赶最有效?隐翅虫又称为影子虫、青腰虫、隐刺虫,该虫体表面并没有毒液,也不会蜇人,但虫体内含有大量强酸性毒液。
如果在身上发现了隐翅虫,轻轻吹走即可,切记不可拍打,以免虫体破碎后毒液流出,接触皮肤,引起皮炎等皮肤损害。
若已经被毒液沾染,应积极进行处理,避免症状加重。
一、如何处理:1、驱赶隐翅虫:可以应用驱蚊水、蚊香等具有驱蚊虫作用的药物,驱赶隐翅虫;2、避免光源吸引:如果已经发现隐翅虫,夜间应避免长时间开灯,昆虫具有趋光性,容易受到光源吸引;3、其他:发现隐翅虫切勿踩踏或拍打,避免造成毒液外流。
二、如何治疗:1、紧急治疗:如果接触了隐翅虫的毒液,出现局部红肿、瘙痒、水疱、疼痛等皮炎症状,可立即用碱性溶液清理受损皮肤表面,如苏打水、肥皂水等,中和酸性毒液,然后及时就医;2、药物治疗:如果皮肤表面没有破损,可以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炉甘石洗剂涂抹皮损表面。
若已经出现破损,需要用依沙丫啶溶液、硼酸溶液等对皮肤表面进行湿敷处理,再涂抹药膏。
通过以上处理,局部症状大多可以得到缓解。
症状较为严重时,还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及时控制病情。
三、如何预防:首先,要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为隐翅虫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
其次,可以安装纱窗、纱门等,阻止隐翅虫进入室内。
最后,如果身处室外环境,建议远离杂草丛生,或是堆满废弃物品的地方,减少隐翅虫的侵害。
隐翅虫皮炎症状隐翅虫皮炎通常会使局部皮肤存在瘙痒和丘疹以及水泡等多种症状,隐翅虫皮炎大多是患者局部皮肤接触到隐翅虫的毒素所诱发的症状,多发生于夏秋季,通常在裸露的皮肤表面会发生炎症,会伴随皮肤有灼烧感以及水泡,皮疹周围可能会出现鲜红色丘疹和水泡,患者常会伴随头疼,发烧等全身症状,隐翅虫皮炎属于比较严重的皮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
隐翅虫能拍死吗?这种虫子名为隐翅虫,体内带有毒液,一旦将它拍死,它体内的毒液就会释放到皮肤上,导致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如何治疗
隐翅虫虽然一种毒虫,但它并不会叮咬人,不过出于条件反射看到虫子飞来飞去我们可能会残忍的将其拍死,但是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液体会对皮肤造成灼伤,从而引起隐翅虫皮炎。
那么你知道隐翅虫皮炎如何治疗吗?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隐翅虫皮炎的治疗方法及症状,希望帮到你。
隐翅虫皮炎怎么治疗
1、大量清水冲洗。
清水能起到稀释毒液的作用,可以减少皮肤的灼伤感。
2、高锰酸钾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生理盐水。
既然隐翅虫皮炎是因为虫子体内的强酸性液体灼伤了皮肤,那么也可以用一定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一定比例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这样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肥皂水、苏打水。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伤口,酸碱中和能缓解皮肤的不适。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
可能大家认为隐翅虫是一种可怕的虫子,但其实它并没有特别可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毒。
不过为了避免皮肤遭罪,建议大家不要随便拍打虫子,踏青、登高的时候建议穿长袖衣服。
如果你的皮肤变得红肿,而且有烧灼感,又痒又痛的话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了。
隐翅虫有毒,它体内毒液pH值相当于浓硫酸,所以当大家拍打隐翅虫的话,虫子体内就会流出强酸性的毒素,人体皮肤一旦接触到这种毒素就会被腐蚀,继而引起皮肤红肿、刺痛、奇痒难耐、糜烂、结痂以及鳞屑、水疱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
如果你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皮肤有强烈的灼伤感,记住立马用清水冲洗伤口,并且及时就医。
如果伤口出现感染情况,也需要再次就医。
比较令人心塞的是,隐翅虫皮炎治愈后一段时间内皮肤是会留下
明显的色素沉着,患处就像被刀子割过一样。
紫连膏治疗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是一种会飞的小甲虫,夏季来临,晚上像大黑蚂蚁般大小的小甲虫趋光飞舞,白天则隐藏翅膀躲于阴暗的角落。
隐翅虫皮炎本属一种罕见的皮肤病,但现在隐翅虫却渐渐的多了起来,尤其是夏季的晚上,学校的学生在教室上晚自习,隐翅虫则围绕着日光灯管翩翩飞舞。
隐翅虫落在人体表面,被拍击挤压后或虫体主动进犯,释放出强酸性毒素,使皮肤产生条索状刺痕或斑片状损害,并进而产生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大疱、脓疱、糜烂,自觉症状有烧灼感、灼痛感或微痒。
严重者可出现发烧、恶心和呕吐等全身症状,粘膜也可受累。
本病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或胸背部。
病程4--7天,皮疹消退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
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特效药物,仅对症治疗,我在临床上用中医药辨证施治,效果良好,治疗多人,均获痊愈。
水疱脓疱型:条索状刺痕或片状红斑继发水疱、脓疱,形似脓疱疮,依脓疱疮治疗,紫连膏主之。
【处方】紫草90克,大黄、黄柏、生地、当归各60克,黄连、地榆、虎杖、罂粟壳各30克
【制法】入麻油2000克,煎炸焦枯,滤渣存油,再兑入制乳香粉、制没药粉各15克,冰片10克,黄蜡适量收膏
【用法】外涂患部。
【说明】紫连膏”是笔者治疗烫伤的经验方,移用于治疗隐翅虫皮炎水疱脓疱期效果良好,疗效优于“三黄苦参膏”。
曾用“紫连膏”治一例上唇部热疮(单纯疱疹),效佳。
往年曾用本膏试治带状疱疹,疗效不佳。
如何预防隐翅虫毒液粘肌肤上怎么处理?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外形类似飞蚂蚁,虫体细长,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组成。
“隐翅虫”又叫“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
晚间多于灯光下飞行。
隐翅虫多活动于河流、沟渠、水稻田边、庄稼地、园林等温暖潮湿的草丛中,尤其是夏天的气候特点很适宜隐翅虫孳生繁殖。
因为隐翅虫有趋光性,因此,当气候出现异常时,屋内灯光闪耀的时候,它会飞到人类的居所内,在衣服、床上、家具等处到处爬。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吧。
注意事项“如果见到它落到身上,千万不要拍打。
”隐翅虫体内有毒液,是一种强酸性物质,如果将其打破,毒液就会粘到人的肌肤上,引起过敏、腐蚀、灼伤,导致皮肤炎症,就是所谓的隐翅虫皮炎。
但是,这种皮炎所呈现的皮损为点状红斑,或是呈条状,极似皮肤被竹签刺伤后继发感染所致的形态。
如果皮肤不慎被隐翅虫毒液沾染,可以用碱性肥皂水清洗即可,如果创伤比较严重,可涂抹消炎止痒的软膏或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处理得当,一周左右这种症状就会消失。
像网上出现的那种脓肿的手指没有一处完好,胳膊或腿上布满了鸡蛋大的脓包,甚至还出现碗口大的血瘀等,惨状让人无法直视,说是隐翅虫导致的,绝大多数是假的,而且他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见到类似症状。
望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引起恐慌。
隐翅虫虽然不是像传闻中描述的那样剧毒致命,但毕竟有一定的危害,被它的毒液沾染上也不是闹着玩的。
如何预防平时要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避免隐翅虫孳生;夏季睡觉应关灯,房间最好安上纱门纱窗,睡觉前仔细检查有无飞虫飞入室内,对飞入房间内的隐翅虫可在屋内喷洒卫生杀虫剂以消灭它。
如果不慎它爬到你的身上,千万不要拍打,用嘴将它吹掉,或是用镊子将它夹走即可;手接触隐翅虫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隐翅虫皮炎的症状文章目录*一、隐翅虫皮炎的症状*二、隐翅虫皮炎的并发症*三、隐翅虫皮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 隐翅虫皮炎吃什么好2. 隐翅虫皮炎不能吃什么隐翅虫皮炎的症状夏秋季节于身体露出部位,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丘疹、水疱、脓疱,伴痒,灼热疼痛感。
皮损常发生于露出部位。
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伴痒,渐有灼热疼痛感。
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
在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面。
1~2周后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瘢痕。
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本病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为纺锤形,水肿性红色皮炎,开始为小粒状皮炎,继而发展为黄豆至花生米大,有时皮炎中央有水疱,偶尔可见血疱,周围红晕明显,皮疹常成批出现,好发于腰背、四肢,群集或疏散分布,皮疹奇痒,抓破后容易糜烂而致继发感染。
单个损害的皮疹约7-10日左右消失,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新损害的皮疹常不断发生,所以同一人皮肤内可见不同期的皮疹。
按中医辨证,皮疹成批出现,皮炎色红,坚硬如粒,瘙痒明显,哭闹不安,舌尖红或边红,或兼见恶风发热,鼻塞流涕,咽红咽痛,咳嗽,是风热壅滞证。
如果皮疹比较大,上有水疱,痒痛明显,面黄烦躁,或精神困倦,大便不调,小便黄赤,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是湿热蕴滞证。
病程已久,皮疹反复发作,色红而痒,口渴口臭,时有腹痛,大便干结,夜间磨牙,食欲不振,舌红苔黄厚腻,是积滞蕴热证。
隐翅虫皮炎的并发症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日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炎症严重,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的患者,常伴头痛、头昏及发烧等全身症状,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隐翅虫皮炎的饮食注意事项1、隐翅虫皮炎吃什么好 1.1、黑米粥。
黑米热量含量高,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炎症的消散。
隐翅虫皮炎的防治
一、概述
隐翅虫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达600种以上,其中有200余种具有致病作用。
毒隐翅虫昼伏夜出,白天栖身于草木或石下,夜间飞行,有趋光性。
当虫体落在人体皮肤表面被拍打或捻碎时,其体液及生殖器内的强酸性毒素沾染皮肤,2—4小时后便会引起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好发于夏秋季节,皮疹主要分布于面颈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
早期皮疹为条索状、带状或片状水肿性红斑,6—48小时后会出现丘疹、血疱疹,甚至脓疱,严重者皮损中央会发生坏死。
当疱液因搔抓转移到其他正常皮肤时会出现新的损害。
重者有剧痛,甚至会发生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一般1—2周皮疹会逐渐干枯、结痂、自愈,愈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
二、致病微生物
隐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一种蚁形小飞虫,种类很多,其中有致病作用的是毒隐翅虫。
后者白天栖居于阴暗潮湿处,夜间在有灯光处飞行。
发病机制
翅虫身体各段均含有毒素,当其停留于皮肤上受压或被拍打、压碎时,即释放强酸性毒液(pH 1~2)灼伤皮肤,数小时后可出现皮肤损害。
三、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气尤为多见。
好发于面、颈、四肢和躯干等暴露部位。
典型皮损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脓疱融合成片,可出现糜烂、结痂、少数皮损中央可呈稍下陷的灰褐色表皮坏死;若侵犯眼睑时肿胀明显。
自觉灼热、灼痛或瘙痒。
严重者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病程约1周,愈后局部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季节及典型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若发现隐翅虫,则可确诊。
本病需与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脓皮病等进行鉴别。
五、预防及治疗
应注意环境卫生,消灭居所周围隐翅虫孳生地;避免直接在躯体上拍打虫体;接触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
皮损无糜烂、渗出时可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水肿明显或有糜烂渗出时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0.1%雷夫奴尔溶液或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有继发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严重者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新鲜马齿苋捣烂每天1~2次敷于患处也可较快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