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48
工程勘察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常见问题及措施摘要: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岩芯(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并用图表和文字将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之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
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工程勘察;地质编录;采取率地质编录必须保证真实性,必须如实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不能随便加上主观的东西随便乱加,乱减地质现象。
内容要求简单、明了、说明问题,并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避免内容重复。
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要求而定,但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为1∶50~1∶200。
二、地质原始编录的基本步骤1.编录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工作:在进行编录前,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场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任务书。
由总工程师召集全体编录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统一地层岩性定名。
(2)编写钻孔设计书:编录人员会同探矿人员,根据地形地质图所布置的勘探孔位置,由测量人员放出钻孔位置后,编写钻孔设计书。
钻孔设计书包括:1)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钻孔倾角;2)岩矿层分层起止孔深,深度精确到cm;3)各分层岩芯、矿芯、矿层顶底板岩芯等的采取率要满足规范要求;4)孔深校正(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2.钻孔地质编录(1)钻孔开钻前,编录人员要对钻机进行检查,校核孔位坐标、方位角,并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进行编录,在预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踪指导,保证钻探质量。
(2)检查岩芯顺序是否正确。
在施工现场,将岩芯箱依孔深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好,仔细检查岩芯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芯摆放有无拉长现象。
发现岩矿芯顺序有颠倒的,应立即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芯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长及当班记录员更正报表,并责令当事人做出书面检查。
(冶金行业)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引用标准GB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仍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俩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且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且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仍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和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壹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地质编录的质量,根据实践的经验,地质编录工作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真实性
编录成果是否真实,是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
编录要准确而客观地反映地质矿产实际。
原始地质编录要如实反映客观地质现象,不能随便加上主观臆测,更不能搞“回忆录”,实际材料与推想或结论应分开,不能相混。
综合地质编录必须建立在原始编录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真实反映地质矿产的客观实际情况。
二、及时性
地质编录是找矿勘探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
只有经常而及时地进行编录,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规律,及时知道下一步工作,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
所以,编录工作应随着探矿工程和地质工作的进展及时进行,不得积压,及时提交地址成果。
三、统一性
地质编录是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而逐步进行的,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所以,只有统一的格式和表达方法才能为资料的加工整理和利用打下基础。
编录的统一性一般包括:统一岩石名称、统一标志层和地层划分标准、统一编录方法和要求、统一图例、图表格式和各种图件的比例尺,统一图幅和测网,统一工程编号和样品编号,等等,以保证编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针对性
对于编录对象的描述、素描、照相、采样以及编制图件和表格,都必须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工程勘察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及常见的问题摘要:工程地质钻探是考察地质剖面和确定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的极重要任务之一,工程编录技术,就是指记录岩层所处的状态,分析一下地质出于什么样的分层,地层的粘性和饱和度等。
本研究将简单介绍工程勘察野外编录的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工程勘察;地质;编录前言: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岩芯(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准确的编录可以为将来进行的一些工程打下坚定基础,也能为接下来的建筑工程提供准确的数字,便于更好的进行工程建设。
1.工程勘察编录的基本要求要想解决和提高工程勘察地质编录问题,必须要明确地质编录的重要意义。
地质编录,就是要分清地质地层的划分,明确各个地层的厚度和一般物理特性,并对各个地层进行岩土层命名。
野外编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工程设计,关系到地基开挖的深浅。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目前最重要的勘察手段仍然是钻探和井探,尤其是西部黄土地区,为取得高质量的原状土(Ñ级)样,仍以井探为主。
而野外地质编录也仍然是取得第一手地质信息资料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方法。
现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各种岩土的野外鉴定、现场描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勘察院的勘察报告中地层岩性描述仍然严重缺项,很不规范,其野外原始地质编录更为简单。
针对地质编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地质编录有一些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地质编录必须保证真实性,必须如实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不能随便加上主观的东西,乱加、乱减地质现象。
相关记录人员要准确的记录一些数据,而且所记录的内容要全面。
地层岩性描述要有外业编录(原始)如碎石土的形状、母岩成分、分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砂土的颜色、矿物组成、形状、密实度等;粉土的颜色、包含物;粘性土的颜色、包含物、土层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