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饲饮食
- 格式:pptx
- 大小:572.35 KB
- 文档页数:32
管饲饮食名词解释1. 管饲:是指在养殖过程中,将饲料通过管道输送到饲养设施中,供动物食用。
这种饲养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劳动力和饲料,并且能够提高饲养效果和生产效益。
管饲设施通常包括饲料储存库、管道输送系统、饲喂仓等。
2. 饲料:是用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食物。
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
粗饲料主要包括苜蓿、玉米秸秆、豆腐渣等农作物残留物,是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精饲料则是由各种植物和动物性原料制成,经过加工加工和配比后,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3. 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饲养动物的数量。
饲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动物之间的竞争增加,影响食物的获取和空气流通,从而影响饲养效果;过低的饲养密度会导致动物间的相对孤独,影响其健康状态。
4. 饲养环境:是指饲养动物所处的生活条件。
良好的饲养环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优质的饲养环境应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合适的饲养设施。
5. 饮水设备:是用于为饲养动物提供饮水的设备。
饮水设备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喷雾器、水管、饮水器等。
优质的饮水设备能够保持水质清洁,提供足够的水量,有助于动物饮水量的控制和管理。
6. 饮食搭配:是指在饲养过程中,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理特点,合理组合不同的食物,以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合理的饮食搭配能够满足动物的各项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并提高生产效益。
7. 发酵饲料: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更易于消化吸收的形式。
发酵饲料具有易消化、高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等优点,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常见的发酵饲料包括发酵豆饼、发酵麸皮等。
8. 配方饲料:是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按照一定比例和配方,将各种原料混合制成的饲料。
配方饲料具有精制、全面、均衡的特点,能够满足动物的各项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管饲饮食名词解释
管饲饮食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它通常用于家禽、家畜等牲畜的饲养过程中。
该饮食方式通过管道系统将饲料和水直接输送到牲畜的饮食区域,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以下是一些与管饲饮食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1. 饲料:管饲饮食中使用的主要食物,通常是谷物、麦类、豆类等。
这些饲料必须经过加工和处理,以便通过管道投喂到牲畜的饮食区域。
2. 水源:牲畜需要大量的水分来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管道系统输送
水分,可以确保水源干净和足够。
3. 管道系统:由管道、阀门、泵等组成的系统,用于输送饲料和水
分到牲畜的饮食区域。
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测和调节系统,以确保每头牲畜都能获得足够的饲料和水分。
4. 自动投喂系统:一种高效的管饲饮食系统,可以在预定的时间自
动将饲料和水分投放到牲畜的饮食区域。
这种系统可以大大减少人力投喂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
5. 营养平衡:通过管饲饮食,可以更好地控制牲畜的饮食。
营养平
衡是指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合理,以确保牲畜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6. 健康监测:管饲饮食可以提供详细的饮食记录,帮助养殖人员更好地了解牲畜的饮食状况。
这种记录可以用于监测牲畜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任何问题。
总之,管饲饮食是一种高效、方便、卫生、可持续的饲养方式。
它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浪费,保证牲畜的健康和生产质量。
管饲饮食知识点总结一、饲料类型和配比动物的饮食主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粗饲料一般包括饲草、饲料青贮、秸秆等,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素和部分蛋白质,是动物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浓缩饲料一般包括玉米、豆粕、鱼粉等,主要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是动物高产的主要保证。
而添加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酶制剂等,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配饲比例很重要,既要保证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又要考虑到饲料的成本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动物的饲养效益。
二、饲料的质量和安全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一般来说,饲料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粗蛋白含量。
动物在不同生长期有不同的蛋白质需求,合理的粗蛋白含量能够保证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是粗纤维含量。
粗纤维对于动物的消化和健康非常重要,合理的粗纤维含量能够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预防胃肠疾病。
三是饲料的卫生安全。
饲料中的霉变、热损害、储藏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产量水平。
因此,动物饲料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从而避免给动物带来潜在的危害。
三、合理的饲喂方式合理的饲喂方式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一般来说,饲料的饲喂方式有自由饲喂、限制饲喂和定时饲喂等几种方式。
自由饲喂一般适用于粗饲料,能够满足动物的食欲,调节动物的消化功能,但是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和动物的肥胖。
限制饲喂适用于浓缩饲料,能够保证动物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控制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但是容易造成动物的饥饿和争夺。
定时饲喂可以让动物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增加饲料的利用率,但是需要养殖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合理的饲喂方式需要根据动物的品种特性、饲料的种类配比、养殖户的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饲喂效果。
四、饮水管理饮水是动物饲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护理学基础管饲饮食导言:管饲是一种通过管道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消化道的方法,供给机体所需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适用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本文将从管饲的定义、适应症、饮食安排以及饮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管饲的定义管饲是指将流质食物通过管道引入或介入到消化道内,以维持人体正常的营养供给。
二、管饲的适应症1.消化道疾病:如食道癌、胃肠道狭窄等;2.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咀嚼和吞咽功能障碍;3.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4.持续性呕吐:如妊娠反应、壶腹间引起的呕吐;5.重症危重患者:如严重头部损伤,无法通过自然摄入饮食满足身体需求。
三、饮食安排1.饮食选择:常用的流质食物包括酸奶、果汁、果泥、米汤、稀粥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宜的饮食。
2.营养需求:在进行管饲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量。
3.进食次数和速度:一般来说,管饲需要分多次进行,在饮食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进食的速度和量,避免过度喂养引起胃肠道不适。
四、饮食管理1.技术操作:进行管饲前,需要进行技术操作,如管道选择、位置确定,术前准备等。
2.食管护理:进行管饲时,需要注意对食管的护理,避免发生误吸等并发症。
3.饮食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注意记录患者的进食量和食欲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
4.水分摄入:在进行管饲时,患者需要额外摄入水分,保证水分平衡。
结论:管饲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可以满足那些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进行管饲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选择和管理。
护士应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和护理知识,做好管饲饮食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管饲饮食患者的护理
管饲饮食的定义:管饲饮食是指通过鼻饲法、胃造口或空肠造口插管,为病人补充食物和营养液。
【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通畅:每次喂食前回抽胃液,确定管道在胃内时方可注入食物。
每次灌注营养液后用水冲洗管道,以减少食物的残渣;口服药需研粉后才可注入。
输入设备要保证正常运转,尽量平稳注入。
2、营养液的输入问题:为使患者逐渐适应,营养液的用量应逐渐增加,浓度由低渐高,速度由慢渐渐增快至合适;配制好的营养液体要尽快输入,不宜超过8小时,避免温度太低或细菌污染。
3、副反应的护理:为防止误吸应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气管插管的患者要使套囊充盈;发生误吸时要立即停止灌注,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腹泻可用复方苯乙哌啶或次碳酸铋治疗,严重者可根据化验调整配方,必要时也可停止灌注。
4、造口或插管的护理:注意皮肤和伤口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高位空肠造口易发生营养液外漏,应注意控制。
有时需要收集上消化液回输,以有利于消化和体液的平衡。
5、口腔及粘膜的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真菌感染;每周更换鼻饲管道的位置;滴入石蜡油保持粘膜湿润。
6、定期复查有关项目:及时复查血浆中的电解质、血糖、蛋白、凝血酶,并测体重。
血糖高时可依据医嘱给予降糖药。
7、让病人及家属通晓有关卫生知识,了解管道护理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管饲饮食名词解释
管饲饮食是指通过管道喂养的饮食方式,通常用于医学治疗或照顾无法进食的人群。
以下是一些管饲饮食的相关名词解释。
1. 胃肠管:胃肠管是一种医疗器械,通常由医生将其放置在病人胃肠道中,以便将营养物质输送到病人的身体中。
2. 营养液:营养液是一种包含多种营养物质的液体,用于供应病人的营养需求,通常通过胃肠管或其他方式进行输送。
3. 管饲饮食配方:管饲饮食配方是指根据病人的特殊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成分和配方比例,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
4. 管饲饮食管理:管饲饮食管理是指对病人进行胃肠管或其他管饲饮食方式的管理,包括管道的维护和清洗,营养液的配制和输送,以及病人的监测和评估。
5. 管饲饮食并发症:管饲饮食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胃肠道炎症、胃肠道出血、感染等,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总之,管饲饮食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需要医生和营养师的专业指导和管理,以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和保持身体健康。
管饲饮食(鼻胃、口胃管)护理一、管饲饮食的定义:将导管通过从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肠道,给患者提供食物、药物、水、营养液的方法。
二、目的:为危重、昏迷、消化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意经口进食、早产儿患者,提供营养液素,提高机体抵抗力,修复组织,促进康复。
药物代替不了食物。
吃了东西才能有力气跟疾病斗争。
三、禁忌症:食管梗阻、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
三、心理准备:了解管饲的目的、操作过程和操作过程患者出现的反应,理解并配合。
备温开水、品牌桶装或袋装牛奶粉、卫生纸等。
四、操作过程:(1)留置胃管长度:成人发际到剑突45~55cm一般在55cm(个体有差异),小孩为发际到剑突(或肚脐)。
(2)配合:患者请听从操作者做吞咽动作、深呼吸。
插管过程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
如遇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应重插。
昏迷病人因不能配合,一次性插管成功很困难。
五、管饲饮食注意事项:1、每次饲食前必须确认胃管在胃内:插入长度无变化,抽到胃液。
2、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用少量的温开水冲管。
3、查胃潴留(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患者呕吐宿舍,伴有上腹饱胀、疼痛,进食4小时后还能抽出以前摄入的食物。
功能性胃潴留多为胃张力缺乏,应与器质性胃潴留区别。
4、畅通呼吸道:危重患者先为病人翻身叩背,呼吸道通畅再饲食。
5、体位:抬高床头30°(或半卧位),食后>30分钟换体位,防反流。
5、操作者洗净双手,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注意无菌操作。
牛奶要现配现用,勿与水果同喂(产生凝块),食物放置<4小时。
6、注饲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7、食物保持在38~40°,也勿过冷,包括水果(果汁里加温开水)。
8、注食刚开始原则:开始先注食温开水,从少量、单品种开始,如牛奶、米汤,患者适应1到2天(根据病情),患者耐受后稳定供食。
8、饲食量:成人≥200ml,一般不超过300ml,消瘦体质、需要增加营养、消化功能好的可以增加到400ml,间隔时间≥2小时,每天总量1000-2000ml(小孩酌减),23:00以后一般不饲食(让胃肠道休息),或遵医嘱。
管饲饮食(鼻胃、口胃管)护理一、管饲饮食的定义:将导管通过从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肠道,给患者提供食物、药物、水、营养液的方法。
二、目的:为危重、昏迷、消化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意经口进食、早产儿患者,提供营养液素,提高机体抵抗力,修复组织,促进康复。
药物代替不了食物。
吃了东西才能有力气跟疾病斗争。
三、禁忌症:食管梗阻、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
三、心理准备:了解管饲的目的、操作过程和操作过程患者出现的反应,理解并配合。
备温开水、品牌桶装或袋装牛奶粉、卫生纸等。
四、操作过程:(1)留置胃管长度:成人发际到剑突45~55cm一般在55cm(个体有差异),小孩为发际到剑突(或肚脐)。
(2)配合:患者请听从操作者做吞咽动作、深呼吸。
插管过程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可暂停。
如遇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应重插。
昏迷病人因不能配合,一次性插管成功很困难。
五、管饲饮食注意事项:1、每次饲食前必须确认胃管在胃内:插入长度无变化,抽到胃液。
2、检查胃管是否通畅:用少量的温开水冲管。
3、查胃潴留(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积贮而未及时排空):患者呕吐宿舍,伴有上腹饱胀、疼痛,进食4小时后还能抽出以前摄入的食物。
功能性胃潴留多为胃张力缺乏,应与器质性胃潴留区别。
4、畅通呼吸道:危重患者先为病人翻身叩背,呼吸道通畅再饲食。
5、体位:抬高床头30°(或半卧位),食后>30分钟换体位,防反流。
5、操作者洗净双手,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注意无菌操作。
牛奶要现配现用,勿与水果同喂(产生凝块),食物放置<4小时。
6、注饲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7、食物保持在38~40°,也勿过冷,包括水果(果汁里加温开水)。
8、注食刚开始原则:开始先注食温开水,从少量、单品种开始,如牛奶、米汤,患者适应1到2天(根据病情),患者耐受后稳定供食。
8、饲食量:成人≥200ml,一般不超过300ml,消瘦体质、需要增加营养、消化功能好的可以增加到400ml,间隔时间≥2小时,每天总量1000-2000ml(小孩酌减),23:00以后一般不饲食(让胃肠道休息),或遵医嘱。
管饲膳食的有关介绍管饲膳食的适应症有哪些?答:适应症:凡有营养支持指征,胃肠道功能存在并可利用的病人都可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老年人进食能力差者●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症、炎性肠疾病和胰腺炎等●高分解代谢,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灼伤的病人●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管饲膳食的禁忌症有哪些?答:●肠梗阻(包括麻痹性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肠道感染●严重腹泻●具有并发症的急性胰腺炎●局部缺血性肠道疾病管饲肠内营养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答:肠内营养的饮食是根据人体的营养代谢特点所制订的,一般选用平衡饮食,富含蛋白质、糖和少量脂肪,都是易于消化吸收的高纤维饮食,但肠内营养的价值体现必须以适量为准。
长期使用的优点是:(1)全面、均衡,符合生理过程;(2)维护胃肠道功能;(3)保护肝脏功能;(4)提高机体免疫力;(5)降低高分解代谢;(6)降低医疗费用;(7)使用安全、方便缺点是:有反流和误吸的危险,而且易引起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所以护理鼻饲病人时,要注意体位,胃滁留量,以及是否有呕吐等现象等,每早晚要做好口腔护理,每隔4小时应用20-30ml温水冲洗导管。
管饲喂养开始前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答:(1)确认喂养管仍在正确位置;(2)病人头部抬高至少30度;(3)喂养前检查病人胃滁留量:A:<100ml,等量交换;B:>100ml,替换100ml;C:如胃滁留量>200ml,延缓喂养。
营养不良的分类和特征有哪些?答:(1)成人消瘦型营养不良:为能量缺乏型。
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值下降,但血清蛋白水平可基本正常。
(2)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又称为水肿型或恶性营养不良:为蛋白质缺乏型。
主要表现为血清蛋白水平降低和组织水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人体测量指标值基本正常。
(3)混合型营养不良: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于蛋白质-能量缺乏型。
特殊饮食护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五节特殊饮食护理对于病情危重、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正常摄食的病人,为保证其营养素的摄取与消化吸收,以维持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临床多采用经肠营养饮食。
根据组成可分为要素饮食、非要素饮食、组件饮食等。
一、管饲饮食5、操作步骤(示教)插管:(1)核对、解释:核对医嘱,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对清醒病人解释鼻饲的目的、简要的插管步骤,会出现的不适及如何配合等。
护士洗手、戴口罩。
(2)摆体位:帮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取下假牙、眼镜。
(坐位或半坐卧位,能减少胃管通过鼻咽部时引起的呕吐反射,并使胃管易入胃内;右侧卧位可借助解剖位置使胃管易插入)(3)保护床单位:颌下铺治疗巾,并将弯盘放旁边。
(4)鼻腔准备:检查鼻腔有无阻塞,选择、清洁鼻孔。
备胶布2条。
(5)标记胃管:测量插管深度,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导管前端测量长度并作一标记,一般约45~55cm,相当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或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
(6)润滑胃管:倒液体石蜡油少许于纱布上,镊子夹取润滑胃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阻力。
(7)插入胃管: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动作缓慢轻柔避免鼻腔出血或鼻粘膜损伤)。
当导管插入10-15cm处(咽喉部),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使环咽肌开放,此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若管子插入至口咽部时,病人有作呕感,休息片刻,嘱病人深呼吸再插;若持续作呕,用手电筒、压舌板检查是否团在口腔后部;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表明胃管插入气管,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插。
对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在插管前应将病人的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缓缓下行至预定长度。
管饲饮食的实验原理
管饲饮食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将食物或饮水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动物体内,以控制和监测其摄入量,从而研究其对机体的影响。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控制:通过管道输送饮食,可以精确控制动物的饮食摄入量和配比,包括食物的种类、质量、比例和摄入速度等。
这能够帮助研究者对动物实施特定的饮食控制实验,比如研究不同饮食对动物生长、代谢、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2. 摄食监测:通过管饲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动物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的摄入量、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动物的饮食行为,比如进食行为的节律性、饮食行为的改变等。
3. 新陈代谢研究:通过管道输送特定饮食,可以方便地收集动物的代谢产物,如尿液、粪便和血样等。
这可以帮助研究者研究动物的能量代谢、营养吸收和消化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还可以进行同位素示踪实验,用于研究物质的代谢途径。
总的来说,管饲饮食实验的原理是通过管道输送食物和饮水,控制和监测动物的饮食摄入,以研究饮食对机体的影响,从而揭示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管饲膳食名词解释饲膳食是指为了满足个体的营养需求而进行的饮食调理和搭配。
它关注的是饮食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将不同食物组合在一起,以保证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饲膳食名词解释:1. 营养素:营养素指的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各种化学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 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营养物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肌肉、骨骼、皮肤等。
它在饲膳食中一般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和禽类,也可以通过豆类、豆制品和坚果等植物性食物摄入。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
其中,简单糖是由一个或两个糖分子构成的,如果糖和葡萄糖;复杂碳水化合物是由许多简单糖分子组成的,如淀粉和纤维素。
4. 脂肪:脂肪是一种能量密集的营养物质,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两种。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而不饱和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油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和维持心脑血管健康。
5. 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人体所需但不能由机体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6.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营养物质,包括钙、磷、铁、锌和镁等。
矿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7. 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不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和肥胖的发生。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包括谷类、米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
8. 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是指摄入较高蛋白质量的饮食,适用于需要增加肌肉质量和促进修复的人群,如运动员、健身者和康复患者等。
9. 低盐饮食:低盐饮食是指限制食物中盐分的摄入,适用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
10. 搭配饮食:搭配饮食是指根据营养需求的不同,将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以满足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