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哪些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次做了一个完整而又鲜明、统一而又准确的理论整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这一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从时代特征上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现时代的大趋势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必须有新的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依据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解决了在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
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践为基础,以解决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提炼,把概括的理论升华为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自己。
从历史经验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充分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又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把他们已经提出但没有展开的思想加以拓展和升华,并从理论深化的高度对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作更深层次的揭示和理论概括。
从理论前提上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不仅一脉相承,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且构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也必将在新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选题笔记1个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个完整: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的完整界定。
1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个第一次: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多选题笔记2大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个组成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
3大历史意义: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4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大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三)笔记重点5大发展理念毛泽东思想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选题笔记1个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二、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理论原则。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6,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7《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2中国梦的内涵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3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明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崭新武器,却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做到将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如何认识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最终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客观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古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古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同时,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家安设的理论也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恰恰就体现在这些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上。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3、马克思中国化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②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识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的过程中,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理论成果领会: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古勾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任命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毛泽东西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心得历史条件下金hi不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识记: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资助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领会: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长期知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贡献:(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设备那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养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⑴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
毛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毛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毛泽东提出的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正确认识我国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路线。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思想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理论素材。
例如,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认识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等,这些正确思想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完善和发展,为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4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6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9-15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18-23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0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P41 (2必然性,3条实现途径)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4-46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必要性P48:四个客观条件,2个主观条件;意义P48最后一段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P53第一段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57 第二段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58 最后一段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P66-67 ,3条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P71—73,5条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P75-8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关于经制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科学和教育;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86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P86-89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P96;P982、如何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P101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P106 第三段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是什么?P107-108,五个方面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P109,最后一段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怎样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内涵+特点+意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二大理论成果: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件大事: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坚持: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6.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根本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真题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群众路线B.独立自主C.实事实是D.改革创新答案: C解析:这道单选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考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论新阶段》2.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2)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3)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者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6.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9.“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10.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1.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性质)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3)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发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理论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既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三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了解下: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因此具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国际比较等九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004年写进宪法。
3.“三个代表”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马克思主义中国理论成果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样的,都是实事求是。
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的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决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到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我国的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既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8.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B )A、遵义会议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C )A.实事求是 B.遵义会议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毛泽东思想是( C )走向成熟的。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D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5、( D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A.1989年 B.1990年C.1991年 D.1992年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经济全球化7、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这段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 C )A.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B.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D.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8、以人为本就是以(A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9、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 B )。
A.实事求是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10、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 B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1、“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D )正式提出的。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1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就全党来讲,是在( C )A.1929年12月古田会议 B.1935年遵义会议C.延安整风后 D.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后13、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着重强调( B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与民族特点相结合B.根据中国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就是要创造一些新东西D.形成中国风貌的马克思主义14、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科学命题加以阐释的党的领导人是( D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1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根本标志是( A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C.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16、党的七大最重要的历史决定是(B )A.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C.认清了教条主义的危害,端正了思想路线D.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指明了方向1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C )A.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核心 B.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C.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D.毛泽东思想的一般特征18、中共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首次表达是在( A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C.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D.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几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 A )A.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理论联系实际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伟大旗帜,是因为( D )A.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集体的结晶D.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21、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杰出的贡献是( C )A.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C.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D.积累了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2、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依据是( D )A.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C.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它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3、邓小平理论是( C )A.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B.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C.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指针24、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 C )A.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5、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26、1997年党的十五大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正式提出( 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C.“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7、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 A )A.继承和发展关系 B.替代关系C.继承关系 D.发展关系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B.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C.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D.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29、党的十六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是( D )A.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B.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C.提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D.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深化了( D )A.对中国共产党党建规律的认识 B.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C.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小康,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生活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3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C )A.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33、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C )A.改革开放 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 D.锐意创新34、苏东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上有人断言“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失败了”。
2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是( D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理论C.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马克思主义35、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了人间奇迹,用铁一样的事实向全世界证明( D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C.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6、改革开放以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 C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民众化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民族化37、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 B )A.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D.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3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 A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39、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4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C )A.群众路线 B.组织路线 C.实事求是 D.自力更生4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 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4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43、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 A )A.《反对本本主义》B.《矛盾论》C.《实践论》D.《整顿党的作风》4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5、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是在( B )。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46、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 D )A.研究B.从实际出发C.客观事物D.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47、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主要是反对(A )。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保守主义 D.形式主义48、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49、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目的和归宿是(A )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C.破除习惯势力和主观主义偏见的束缚 D.求实创新5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B )A.实质和核心 B.前提和基础C.根本途径和方法 D.验证条件和目的二、多项选择题51、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BD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5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课题,但却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