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 格式:docx
- 大小:12.19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精髓即以自身充分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能够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彻底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关键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引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在中国的革命及其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阶段,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艰难探索中得出的理论结晶。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实现共同富裕。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理论也都体现了这一精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历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
这也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方方面面。
实事求是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扩展数据:
对于一个理论来说,所谓本质是指能够使理论形成、发展和渗透的最本质的东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实质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存在”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是学习。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两项重要的理论成果。
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证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就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建设社会特色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活活泼的政治局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结合中国实际的创新发展,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理论依据。
一、执政党的历史角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角色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仅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具,更是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并发展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战略和政策的主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通过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体系。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精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必须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
三、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还在于提出了一条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断解决中国特殊问题。
通过科学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还体现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上。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精髓,是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所谓的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
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本质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实质。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要求。
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它也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贯穿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因此,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故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辨析题:1、解放思想就是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说意志自由。
答案:此命题错误。
从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来看,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来看,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中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
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造,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
答案:此命题正确。
它是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一种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随时代、实践的发展而推进的一种符合时代特征和客观实际的理论创新。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都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并通过这一创新,指导和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
简答题: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在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开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
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实践环境的具体任务、针对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要做到实事求是。
他们既反应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质是实事求是,要义是创新,主题是发展。
我们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涵,对于我们从整体性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不断推动党的指导理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根植于中国社会、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的土壤,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道路。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并初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
在《实践论》、《矛盾论》中,他又从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的道理。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的哲学意蕴与思想方法。
《实践论》、《矛盾论》的这种哲学论证,也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基本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口号,以此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1941年,毛泽东又以“实事求是”这一中国特色的范畴概括表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的要求、方向和道路。
他指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概括地说,实事求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第二,由这一认识路线所决定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学风。
这种科学态度和学风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公式,要学习和掌握它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它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和照抄照搬照套它的具体的、个别的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作出合乎中国实际、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形成关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中国发展的科学结论,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理论,以此作为行动的向导;坚持“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的认识原则、实践原则,把独立自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纠正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毛泽东牢牢的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对“实事求是”的含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探索。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为指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突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客观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从1977年5月到9月,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不断推进。
明确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深刻把握。
邓小平以及随后的两届领导集体在重新恢复实践对于理论权威的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积极灵活运用于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并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内容。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命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分)★标准答案:错误2.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分)★标准答案:正确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分)★标准答案:错误4.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分)★标准答案:正确5. 和谐文化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大众文化。
(1分)★标准答案:正确6. “一国两制”构想中允许可以有自己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台湾。
(1分)★标准答案:正确7.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毛泽东。
(1分)★标准答案:正确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分)★标准答案:正确9.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分)★标准答案:正确10.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分)★标准答案:正确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1分)★标准答案:错误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分)★标准答案:正确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分)★标准答案:错误4.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封建主义。
(1分)★标准答案:错误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原则。
(1分)★标准答案:错误6.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分)★标准答案:错误7. 有人认为,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1分)★标准答案:错误8.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以往战争教训总结的必然选择。
(1分)★标准答案:错误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难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教学时数:4课时。
讲授新课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路线;也是体现了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持和能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干革命,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搞革命。
第二、我们党内出现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在民主革命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脱离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在实践中对党的白区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严重失败。
第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认真总结两种变通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进行革命所带来的不同局面的经验教训,在纠正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对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等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并严重的影响党的正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延安整风前期(1941年)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阐述了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相当立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下来。
请看《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思考:导致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主要原因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引起媒体的关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髓,就是集中人民最精致最珍贵的思维成果的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思想教学目的一、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基本内容。
二、认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1、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过程及意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统一性。
4、新世纪如何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
教学难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统一性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一)三代领导核心与党的思想路线- ---- 实事求是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了思想路线图:「实事求是」词源邓小平指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
”图: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6页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上的论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涵,进而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难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自学阅读四、学时分配总学时:4学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思想路线的涵义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它是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并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毛泽东思想的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的实质。
这是中共了解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这也是党领导人民促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胜利的重要法宝。
实事求是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个理论成就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方法论原理,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个理论成果。
扩展数据:
对于某种理论,所谓的本质是指能够使理论形成,发展和贯穿其中的最本质的事物,同时它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个理论成就的实质是从事实中寻求真理。
从事实中寻求真理,“实用”是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寻求”就是学习。
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项理论成果的实质。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中取得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取得了两项重要的理论成果。
第一步的理论成就是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理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这一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汀泽民义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足、与时俱进。
因此。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不能选A、B、D选项。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