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31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全部内容。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四十五 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氩气储罐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事发当天凌晨3点,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气体站内30m3低温液氩储罐(编号A3号)新进液氩28t。
正常情况下,炼钢时需要氩气工作压力为2.5MPa,氧气工作压力为2.0MPa。
凌晨5点左右,气体站值班人员(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接到车间电话,反应车间供气压力低,影响正常炼钢.当时两个人值班(其中一个无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由持证人查看当时各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氩气贮罐(编号B3号)压力不足1。
4MPa,氧气贮罐(编号B2号)压力不足1.6MPa,当时未采取处理措施。
凌晨5点25分左右,未持证人再次接到车间反应供气压力偏低的电话后于是将低温液体泵转速从原先400r/min调高至800r/min。
凌晨5时40分,氩气贮罐发生爆炸,爆炸后形成多块碎片坠落于气体站周围;氩气贮罐下半部以碎片状破裂坠落于气体站周围(见图1),上半部分整体倾翻在原基础的北侧(见图2)。
爆炸造成另一台氩气贮罐(编号B4号)下部三只地脚螺栓断裂后倾翻,在外侧的B1和B5贮罐也收到碎片的打击而局部变形。
三台空温式汽化器和两台低温液体泵变形损坏,连接管道大都已经损坏变形。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4篇篇一: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00年1月17日8时,蒸球车间2名操作工上班后与二楼切草人员配合开始给3号蒸球内加料,下午1时30分加料完毕,开始送汽。
约1个半小时后,球内压力达到0.6MPa开始保压正常运行,同时,由于2号蒸球内出料口堵塞,生产安全技术员,维修工,操作工等3人正在现场维修;17时40分,3号蒸球出料管伸缩节突然错位脱落,球内大量蒸汽纸浆向西方向迅速喷出,这时正在2号蒸球工作台上抢修的三名工作人员由于躲避不及,当场烫伤、昏迷,事故发生后,伤员当即用车送到就近的磁县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篇二:特种设备事故案例1986年2月22日5时9分,常德市桃源县某乡一造纸蒸球在运行中爆炸。
爆炸时蒸球内气压为0(7兆帕,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使整个厂房毁坏,绝大部分机器设备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蒸球的基础钢筋水泥墩2014年1月1日16时许,永昌县瑞丰贸易有限公司供销大厦三楼掌上明珠家具城业主李松年乘坐该公司载货电梯往三楼运输货物,电梯往上行驶中突然出现故障停止运行,导致李松年被困电梯中,其立即打电话求救。
其间,电梯被困人员李松年进行自救,用手拨开重力锁致二楼电梯层门打开,得知消息前来施救的李松年之父李世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慎从层门外踏入电梯井道坠落,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李松年于当日17时30分许从轿厢救出。
篇四:特种设备事故案例2010年3月29日,公司上班的行车工卢某在3月27日晚上经人带班后,于当日独立操作行车。
她所操作的行车为地面操作,比原先她所操作的行车多了一个液压翻滚装置。
和她一起进行吊运模具作业的辅助工严某也是该公司新招工人,当日是第二天上班。
他们的任务是将行车北侧经在模具里静养后的砌块由严某拉出并拨放至相应位置后由卢某吊放到东边,经行车翻滚动作后卸出模具,将砌块送往下道工序切割,再由行车将模具空壳吊放到行车西侧。
当日15:00左右,卢某操作行车,在准备起吊模具时,发现严某仍站在模具处,就叫其让开。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分析案例【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十一 2012年1月3日湖北随州市李庭树胶合板厂下陆区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2年1月3日上午7时20分,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李庭树暴发胶合板厂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锅炉型号为LSH0.5-0.4-II。
额定蒸发量为0.5t/h。
额定蒸汽压力为0.4MPa,额定蒸汽温度为151℃。
该锅炉为滑县某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制造,于2011年2月私自安装,2月14日开始使用,安装时未办理告知申请材料,未进行安装监检,未办理使用登记。
事故发生时当班锅炉操作工未经培训,无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
事故现场如图I所示。
(二)事故原因分析1.蒸汽出口阀和排污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安全阀阀瓣锈死,失去正常人保护作用,见图2。
锅炉超压运行,导致炉胆失稳变形,拉开了炉门圈与锅壳连接焊缝,见图3和图4。
冲天管与锅壳封头搭接焊缝,锅炉结构发生破坏,导致起火事故发生。
2.锅炉使用处室未建立安全培训教育暂未制度,对作业人员未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培训,汽轮机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3.事故锅炉属于非法安装,没有林宏吉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未经质监部门注册登记擅自投入使用,无管理制度,无操作规程,无运行记录。
(三)防治同类事故的措施1.锅炉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锅炉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准许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锅炉安装要警务人员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及时办理换用登记。
2.加强锅炉管理和操作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锅炉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持证上岗。
案例三十二 2011年7月16日广西桂林灵川古东景区“滑道”被抛出死亡事故(一)事故概况2011年7月16日19时10分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古东景区,特色旅游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滑道项目。
工作人员面包车白某和秦某分别上以两台滑道车,白某在前、秦某在后(小轿车之间有一定距离),刘某先开动滑道车下去,在距离站台约60m 时,白某突然被后面突然的车撞了试试,后头发现后面是空车,他立即感觉秦某可能出事了,马上停车并立马通知在下站台等待他们的工作人员。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九2012年10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宝翔特钢铸造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2年12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宝翔特钢铸造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3人重伤,经济损失300万元。
事发当天晚9点半左右,该公司1号煤气发生炉使用过程中(产品编号R11—061)炉体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冲击波致使一名加煤工从2层平台跌落,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煤气发生炉炉体中的高温蒸汽和炉内的燃烧煤块导致在一层工作的3名出渣工受到不同程度烫伤。
炉体爆破口位于炉体东北方位,高压气体冲出,导致炉体反方向向操作平台西南方向冲出,砸坏临近主车间厂房的北部、顶部后,坠落到煤气发生炉原位置的西南角约20m处,将配电柜和墙体撞坏,并将水泥地面上砸出一个坑。
冲击波使临近的煤气发生炉仪表操作间损坏、扶梯严重变形。
经现场勘查,爆炸的1号煤气发生炉爆破口位于炉体下封头最底部内筒体进水管(DN100mm进水口)附近,周围未发现腐蚀减薄等使用缺陷,未发现结垢等现象。
结合爆炸碎片观察发现,炉体的内筒体明显向内鼓包变形,鼓包高度约300mm,变形量较大;炉体的外筒体也明显向外鼓包变形,鼓包高度约300mm。
该煤气发生炉由淄博义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制造,淄博工业搪瓷厂设计,产品制造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监督检验合格,容器出场资料齐全,但未进行安装安全监督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煤气发生炉是单层夹套容器。
其设计参数如下,设计压力:壳程为0.02MPa,夹套为0.25MPa;设计温度:壳程为250℃,夹套为138℃;介质:壳程为炉煤气和水煤气,夹套:为水和蒸汽。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煤气发生炉高温缺水的情况下,贸然向炉体内注水;水在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使炉体内部压力迅速增大,超过起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①作业人员数量配备严重不足,3台煤气发生炉仅配备1名操作人员,其余为无证人员,日常安全巡查流于形式,对当班工人无证串岗操作等违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锦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2、宁波北仑发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3、温州鹿城区泰豪皮革厂锅炉爆炸事故4、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球罐爆炸事故5、浙江染料助剂总厂搪玻璃反应釜爆炸事故6、衢化集团公司研究所搪瓷反应釜爆炸事故7、杭州永创智能设备公司电梯乘客坠落事故8、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公司龙门起重机倒塌事故9、辽宁铁岭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钢水包倾覆事故10、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客运索道事故11.深圳市盐田区东部华侨城景区太空迷航游乐设施事故。
12、北京地铁自动扶梯逆转事故案例:1、天津国棉一厂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1955年4月25日,天津国棉一厂一台最高许可工作压力为2.45MPa的日本田熊16-25型锅炉,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突然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重伤,52人轻伤,经济损失36.9万余元。
事故发生前,该锅炉在2月份就已经开始漏水且日益严重,3月底下锅筒接口处有的裂纹可通进8号铁丝1寸多深,漏水的地方已达到2m多长,到4月份每小时锅炉的漏水量在1.5t以上,锅炉房地面积水1寸多深,这已是事故前的严重征兆,但未能引起厂方重视而导致锅炉爆炸,爆炸部位发生在锅筒的铆接处,上下锅筒的连接管飞出75m,烟囱震斜57cm,炉墙被严重破坏。
(二)事故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对锅炉设备缺乏认真的检查和忽视日常维护检修工作。
经技术鉴定,锅炉爆炸系下锅筒钢板苛性脆化所致。
造成脆化的原因是:厂动力部门对锅炉长期渗漏不及时修理,再三拖延,以致使锅炉钢板的裂缝占爆破断口的79%;锅炉给水质量十分低劣,渗漏处碱垢极其严重,为钢板苛性脆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高应力,高浓度,介质有浸蚀性)最终使锅炉钢板强度下降不足以承受正常工作压力而发生爆炸。
另外,此次事故的发生和该厂的领导干部存在严重忽视安全的错误思想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对动力部门的管理混乱和锅炉的严重渗漏情况,从未检查,毫无所知,更为严重的是当该厂安全部门提出要审查动力部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测验,鉴定动力设备的具体建议时,厂领导却把它搁在一边,没有采纳,也是这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国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时间:2006-02-08 来源:中特网1979年3月,河南省南阳柴油机厂浴室锅炉附带的自制热交换器发生剧烈爆炸,死45人,重伤36人。
动乱年代,找几个电焊工,弯块铁皮就能当受压容器。
事故发生后,厂领导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一米长的热水罐居然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一声巨响,几十个家庭天各一方,亲人的哭喊声撕心裂肺。
1979年9月,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死59人,中毒住院医疗779人,门诊医疗421人,直接经济损失63万元。
1979年12月,吉林省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厂400立方米球罐破裂造成火灾事故,有5个400立方米球罐,4个50立方米卧罐和5000多只液体石油气钢瓶爆毁,死36人,伤50人,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1982年10月,北京西郊烟灰制品厂蒸压釜爆炸,死6人,重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4万元。
1984年1月,大连石油七厂催化裂解车间气馏装置发生重大爆炸火灾事故。
死5人,伤80人,直接经济损失25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77万元。
1991年9月,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一辆载有剧毒化学品汽车罐车泄漏,死37人,中毒580人,现场附近的畜禽、渔类大量死亡,树木和农作物枯萎,损失极为严重。
1995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内街道,因地下煤气管道破裂,造成煤气泄漏爆炸,使2.2公里长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死12人,伤49人。
1997年3月,甘肃某厂用于工业生产的光气原料储罐发生爆炸,死7人,中毒17人,直接经济损失948万元。
1997年6月,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大火,导致多台球罐破裂,死9人,伤37人。
由于操作错误导致的爆炸和大火燃烧了七日;投资3个多亿,投产仅几个月的罐区设备和管道已成废铁1998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液化气球罐发生泄漏,而后引起爆炸,死亡13人,受伤30人。
本来是一起液化石油气阀门泄露事故,由于封堵措施不当,最终导致爆燃,8名年轻的消防战士当场牺牲,整个罐区报废1999年1月,宁夏自治区银川北郊石嘴山矿务局银川办事处,因锅炉房内油箱泄漏引起锅炉烟道爆炸,死1人。
电梯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1: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楼到1楼去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而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楼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楼层门徐徐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管理上有缺陷;电梯驾驶系特种作业,该厂对电梯驾驶员没有进行严格正规的技术培训;电梯的安全使用规程虽有,但没有挂出,乘电梯比较混乱,导致事故的发生;2违章作业;电梯司机在电梯未到位,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案例2:本市某街道刃具厂有一台按钮选层自动门电梯,层门机械锁经常与轿厢门上的开门刀碰擦,又不能彻底修复,经常带病运行;有一天电梯驾驶员脱岗,3名工人擅自将电梯从3楼开往1楼;经过2楼时,电梯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运行;轿门打不开,呼叫又无人听到,因而3个人当中有1人从安全窗爬出去;为了站立方便,该工人又将安全窗盖好;他一只脚踏在轿顶上,另一只脚踏在2楼层门边进行检查修理;突然电梯上升,将此工人轧在轿厢与2楼层门之间,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职工无证驾驶,不懂得电梯性能和操作规程,又违章上轿顶,不切断电源并且将安全窗覆盖好接通电源,在轿顶用手使层门电锁复位时,电梯在来层区自动平层,导致该职工被轧死;2该厂对电梯的管理不严,电梯经常带故障运行;无必要的安全制度,因而造成电梯驾驶员经常离岗,职工擅自驾驶和修理电梯;案例3:某市级医院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在操作运行的过程中,驾驶员经常擅自离开岗位且不关闭层门和切断电源;一天一名老年勤杂工为帮他人挂号,发现4楼电梯层门敞开,驾驶员不在,就擅自将电梯驶到1楼,然后离开轿厢前去挂号;此时电梯驾驶员发觉电梯被他人开走,找到1楼将电梯仍开回4楼;老工人挂完号急匆匆来到电梯处,发觉层门已关闭,急忙掏出“△”钥匙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踏空坠落底坑而昏迷,长时间无人发觉造成窒息死亡;事故分析1该院对特种设备管理混乱,无必要的规章制度,电梯驾驶员在擅离岗位后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造成其他职工擅自动用电梯,并且电梯“△”钥匙流散在外没有追查;2老工人思想不集中,进入轿厢前没有看清电梯是否在该层站的井道内,致使踏空坠落底坑,造成事故;案例4:某市某针织品进出口公司办公大楼有一台XH型信号电梯,经常快车开不出,虽经修理但没有彻底修好,时好时坏,带病运行;一名电梯女驾驶员无操作证公休后第一天上班,将电梯开往10楼冲开水、下厕所;女驾驶员离开岗位后,一名职工欲乘电梯下楼,但开不出,于是利用应急按钮开慢车,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驶向1楼;女驾驶员回来后看到层门开着误认为电梯还在该层,结果一脚踏空坠落停在1楼的轿厢顶部,当场死亡;事故分析1这例事故是因驾驶员无证操作擅自离岗去冲开水、上厕所,造成一职工进入电梯,在不懂操作程序的情况下,启动一职工进入电梯,在不懂操作程序的情况下,启动电梯使轿厢驶离原层站而引起的;2电梯设备带故障运行,驶离层站后层门仍敞开;该驾驶员进入轿厢,未看清轿厢是否在本层站而盲目闯入,坠落身亡;案例5:某机关大楼有一台手柄操作手开门电梯,载重量为1t;某日会议结束,电梯驾驶员将8楼与会人员分批运送下楼;开始电梯驾驶员尚能严格控制人数,每次乘载13人,但到最后,发现还留下17人,驾驶员认为没有必要再分2次运送,故而多载4人;在向下运行时,驾驶员略感到电梯速度有所加快,他开始没有在意,也没有采取措施;待到感觉不妙时,电梯轿厢已快速向下沉底,与缓冲器相撞后,再反弹起来,轿厢受到剧烈的震动,轿顶的装饰脱落掉下,使轿厢内多名乘客受伤;事故分析1.电梯驾驶员没有自始至终严格控制轿厢的载重量,超载行驶;2.电梯驾驶员当发觉电梯行驶速度有加快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造成了伤害和设备事故;案例6:某冷库事故发生的当天维修人员正在进行电梯检修保养,驾驶员在轿厢内待命;此时,该库一医务人员见电梯停在4楼,便进入轿厢欲乘电梯到1楼;电梯驾驶员对他说明,现在正检修,不能载客;这个医务人员纠缠不休,非要乘梯;驾驶员情面难却,未坚持原则;只好一面按轿内指令按钮,一面通知机房维修人员,需启动电梯;此时,电梯已经下降;维修人员发觉电梯运行,感到不安全,立即切断电源,电梯轿厢在降至4楼与3楼之间停止运行;电梯驾驶员打开轿门和层门观察轿厢实际位置,发现轿厢底比3楼层面高出1.6m 左右,正准备关上层门与轿门该医务人员立即阻止说算了我自己跳出去说完弯腰朝外一跳在着地的一瞬间因重心不稳向后一坐翻落底坑造成死亡;事故分析1该库对电梯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有章不循,检修人员与电梯驾驶员配合不好.2电梯在维修时应在层楼处挂告示牌说明电梯正维修保养不能装货或载客3电梯驾驶员对医务人员情面难却,不能坚持原则.4发觉电梯离层站1.6m时,未及时制止医务人员向下跳,因而造成该医务人员坠落底坑而死亡.。
案例一 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科研、检验、检测等领域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案例一,锅炉爆炸事故。
某工厂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锅炉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最终引发爆炸。
这起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只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起重机坠落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一台起重机在进行重物吊装作业时突然坠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起重机的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超载运行,导致起重机失稳坠落。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三,压力容器爆裂事故。
某化工厂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裂,导致了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和人员伤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压力容器的材质疲劳,超过了使用寿命,最终发生爆裂。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控制,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使用寿命等因素有关。
只有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努力,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起重机械、电梯等设备。
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2019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电视台转播车辆的液化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3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液化气储罐内的液化气膨胀过大,压力超过了储罐的极限,导致储罐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在液化气储罐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压力管道泄漏事故2018年4月,河南省永城市一家化工厂内的管道突然泄漏,导致1名工人死亡、8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部存在腐蚀损伤,导致管道失效,最终导致泄漏。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3. 锅炉爆炸事故2017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化工厂的锅炉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锅炉在加压运行中受到了外力的损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失控而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不仅要保养维修,更要注意安全使用。
4. 起重机械事故2016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物流公司内,一台塔吊突然崩塌导致了工地的火灾并造成了7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塔吊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倒塌,致使工地起火,并导致周围房屋和车辆受到了严重损失。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每日检查、实时监控,并且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以上4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无论是在制造、运输、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规范操作,认真检查、实时监测特种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人们也应该增强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起重事故案例汇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关系到企业效益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各级领导、全体员工的神圣职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安全管理的一贯方针,为更好落实这一方针,进一步强化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安全和防范意识,起重专业安全管理小组人员,汇集了我公司及冶金企业近十年来发生的30起典型的起重事故案例,将他们编辑在一起,希望全体员工要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思想实际和作业特点,认真借鉴他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克服侥幸麻痹思想,增强“我要安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技能,落实我要“我要安全”的责任,从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从预防的角度上狠下工夫,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在我公司发生。
秦雨: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伤亡人员概况一、事故简单经过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
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
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4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一、事故经过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 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 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