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9
特种设备事故反面案例剖析材料一、案例概述1.1 案件背景本案例涉及的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在某化工企业,该企业使用了一台老化严重的锅炉进行生产,由于长期使用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了锅炉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1.2 案件影响该特种设备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二、问题分析2.1 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该企业使用的锅炉长期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2.2 管理不善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未能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监管不到位,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充分。
2.3 缺乏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导致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
三、反思与启示3.1 加强特种设备维护管理企业应该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3.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计划,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确保人员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3.3 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应对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发生的情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3.4 加强监管和法律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正规经营和安全生产。
结语特种设备事故反面案例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希望各企业能够引以为戒,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生产,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改进措施4.1 强化设备维护管理为了避免类似特种设备事故的再次发生,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事故事件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而事故事件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提高监察工作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执行不力的问题。
在某工厂的一起事故中,一台老化严重、未经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爆炸,导致多人受伤。
这说明监管部门没有对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护进行有效的监察和管理,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需要更加细致、严格的执行,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部分单位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重视不足,存在隐患整改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等问题。
在某化工企业的一起事故中,一台反应釜因操作不当导致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了隐患的积累。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最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水平和监察手段也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
在某矿山的一起事故中,一台采煤机因设备故障导致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事故后果。
这说明有些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缺乏技术支撑和有效手段,因此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监察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监管部门、企业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加强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监察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手段,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事故与检验案例分析1. 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升降机等。
由于其使用环境和特殊性质,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特种设备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和检验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2.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18年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老化: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材料老化导致容器的强度下降;•设计缺陷:压力容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未考虑到爆炸的可能性;•检验不及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未按规定进行,无法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
这起事故再次彰显了对于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护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定期检验,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2 升降机故障案例在某高层建筑工地,一台升降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多名工人被困数小时。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设备维护不及时:升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未按时进行,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操作不当:工人操作升降机时存在疏忽和错误操作,未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检验不全面:升降机的定期检验未对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导致故障未被发现。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还需加强操作培训,确保工人能正确操作特种设备,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 特种设备的检验意义特种设备的检验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特种设备检验的几个重要意义:3.1 提前发现设备隐患通过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可以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和事故。
3.2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特种设备常常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其运行过程中面临更高的风险。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安全要求,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可以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特种设备十大典型案例一、电梯“惊魂”话说有这么一个老旧小区的电梯,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这电梯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爷爷,时不时就闹点小脾气。
有一天,一位大妈拎着菜进电梯,刚按了楼层按钮,电梯突然就剧烈晃动起来,然后“哐当”一声卡在了两层楼之间。
大妈当时就吓懵了,在里面又是喊又是拍门。
原来啊,是电梯的维护保养长期被忽视,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就像一辆没好好保养的汽车,早晚会出故障的。
这可给小区居民们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电梯维护可不能马虎。
二、游乐设施“发疯”在一个小游乐场里,有个看起来挺刺激的旋转飞椅。
那天一群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坐上去,准备好好享受一把。
可是这飞椅刚转起来没一会儿,速度就变得超级快,而且还左右摇晃得特别厉害,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在乱晃。
小朋友们被吓得哇哇大哭。
调查后发现,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来,为了多赚钱,在设备还没检查好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好好监控设备状态,差点就酿成大祸。
这就好比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飞机,不出事才怪呢!三、锅炉爆炸“大灾难”有一家小工厂,那老板为了节省成本,在锅炉的使用和维护上那是各种偷工减料。
这个锅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有一次,工人正在正常工作呢,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锅炉就爆炸了。
那场面就像是电影里的灾难片一样,厂房的墙都被炸出了个大口子,周围的设备也被炸毁了不少。
原因就是老板买了劣质的锅炉配件,而且还不让工人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这老板啊,就像个守财奴,为了一点小钱,结果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
四、压力容器泄漏“毒气危机”在一个化学工厂里,有个大型的压力容器,里面装着一些有毒的化学气体。
有一天,工人发现容器周围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仔细一检查,发现容器竟然在泄漏气体。
这可不得了啊,就像一个装满毒液的瓶子破了个洞一样危险。
调查发现,是容器的密封垫片老化了,而工厂的安全管理很混乱,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这个垫片。
这要是再晚点发现,周围的工人可就有生命危险了,这化学气体可不是闹着玩的,吸一口说不定就会让人躺倒。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化工企业使用一台锅炉进行生产。
该锅炉于2015年购入,型号为SZS10-1.25-Q,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
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锅炉属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验,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然而,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导致锅炉安全性能严重下降。
2016年5月,该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企业财产损失严重。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
二、事故原因分析1. 锅炉安全性能下降:根据调查,该锅炉在购入后,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导致锅炉安全性能严重下降。
2. 使用单位管理不善:该企业使用锅炉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锅炉的安全运行缺乏有效管理。
3. 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前,未及时发现和纠正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三、法律责任追究1. 使用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单位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依法对使用单位进行了处罚,包括罚款、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
2. 责任人: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企业负责人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政府依法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措施。
3. 监管部门:事故调查组认为,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前,未及时发现和纠正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政府依法对监管部门进行了责任追究。
四、案例启示1.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 提高安全意识: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
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引言特种设备事故是指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等。
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以一些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为例,探讨事故原因、应急处置措施以及事故后的反思和教训,旨在增加人们对特种设备事故和应急处置的认识,提高应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能力。
案例一:锅炉爆炸事故概述某工厂的一台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工厂的一处车间遭到严重损坏,造成多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锅内水位控制不当和过大的蒸汽压力引发。
应急处置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火警发生后,工作人员迅速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受到事故现场的伤害。
2.报警与通知: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报警,同时通知工厂领导和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隔离现场:尽量保持现场原貌,隔离事故现场以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4.切断有害因素的来源:关闭与锅炉相关的电源和泄漏源,并切断锅炉的燃气供应。
5.救护与治疗:迅速调集医疗资源,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反思与教训1.加强日常维护:锅炉作为特种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
加强对锅炉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2.提高操作员技能:操作员应具备熟悉锅炉操作和维护的技能。
开展培训课程,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意识。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锅炉运行时水位控制和蒸汽压力监测等重要参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电梯故障事故概述某高层办公楼的一部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多名乘客被困在电梯内无法脱离。
事故原因是由于电梯系统电路故障和机械部件磨损导致。
应急处置措施1.安抚乘客情绪:与被困乘客进行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告知已经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救援。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科研、检验、检测等领域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案例一,锅炉爆炸事故。
某工厂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锅炉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最终引发爆炸。
这起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只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起重机坠落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一台起重机在进行重物吊装作业时突然坠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起重机的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超载运行,导致起重机失稳坠落。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三,压力容器爆裂事故。
某化工厂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裂,导致了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和人员伤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压力容器的材质疲劳,超过了使用寿命,最终发生爆裂。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控制,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使用寿命等因素有关。
只有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努力,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案例背景某化工企业的储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这一事故震惊了整个行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事故原因、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制定了本案例。
事故经过某化工企业生产的储罐在运行中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储罐破裂,化学品泄漏,造成周围的厂区和居民区受到严重影响。
事故发生后,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疏散人员,组织应急救援,并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部门。
现场调查有关部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展开了调查。
经过现场勘查、证据收集和访谈证人,初步得到了以下信息:1. 储罐爆炸是由于内部压力异常导致的;2. 储罐内部有工人违章操作的痕迹;3. 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疏漏。
事故原因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事故原因分析:1. 内部压力异常:储罐内部压力异常可能是由于系统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
2. 工人违章操作:内部有工人违章操作的痕迹,这可能对储罐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甚至是直接的原因。
3. 检查和维护疏漏:相关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在疏漏,导致了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责任追究与救援工作针对事故中的责任问题,有关部门启动了责任追究程序,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对受伤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医疗救治,对受影响区域进行了环境保护和清理工作。
企业也积极展开了赔偿工作,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了经济和心理上的援助。
改进措施和安全管理针对此次事故,企业立即进行了内部整改,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化工设备操作规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2. 增加特种设备的定期巡检和维护频次,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设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应对准备工作,加强团队协作和能力培训;4. 审查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
总结与展望该起特种设备事故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教训。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2.制造厂家应加强与运营使用单位的沟通协调,对现有操作规程中各种可能引发意外的细节逐项进行评估,指导运营单位对各种可预期的设备故障进行正确处置,并重新修订操作规程、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3.运营使用单位应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对预案进行反复演练,对演练的效果进行认真评估,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案例二2013年5月21日江苏省常州市红榴电镀有限公司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5月21日上午6时35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吕墅街,红榴电镀有限公司发生锅炉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82万元。
事故锅炉型号为LHC 0.5-0.39-AII,额定蒸发量为0.5t/h,额定蒸汽压力为0.39MPa。
该锅炉由浙江某锅炉厂于2000年2月制造,于2001年11月由常州某公司安装。
该锅炉正常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该台锅炉是专门配备给公司的电镀车间使用。
事发时锅炉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阀检验有效期至2013年4月27日,已超期未校验。
锅炉爆炸后锅炉房坍塌,锅炉本体向西移位3m倒在西侧田地内。
锅炉本体外壳有变形,炉胆内水管变形严重。
安全阀脱开掉落在锅炉房东侧路面上。
(二)事故原因分析1.该锅炉压力(封炉)不当造成缺水致炉胆过烧超温,操作人员违规,错误进水后,锅炉瞬间产生高压蒸汽,致使炉胆发生失稳破坏,引发爆炸。
2.锅炉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锅炉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锅炉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锅炉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案例三2013年7月28日浙江省义乌市龙淮松紧带有限公司人员坠落电梯井道事故(一)事故概括2013年7月28日下午16时左右,浙江省义乌市尚经工业区的龙淮松紧带有限公司内电梯发生人员坠落井道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时,该公司的货车司机在3楼搬运货物过程中,擅自扒开电梯层门,在未确认轿厢位置的情况下误入井道,不慎从3楼层门区域坠落至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
货车司机在使用电梯搬运货物时,擅自扒开3楼电梯层门,在未确认电梯轿厢位置情况下,不慎坠入底坑,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电梯使用单位未落实好电梯维保单位,未申报电梯定期检验,在电梯存在事故隐患且故障频发的情况下,未对电梯落实停用措施,未及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2)电梯使用单位法规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电梯安全管理混乱,未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3)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安全意识淡薄,未履行好电梯安全管理职责。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使用单位应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委托具有相应电梯维修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保。
2.使用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3.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案例四2013年4月4日浙江汇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蒸化锅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4月24日,浙江汇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正在运行的蒸化锅发生爆炸,事故造成蒸化锅锅盖侧向右位移约0.5m碰撞至雨棚处,蒸化锅尾部向左位移约0.5m。
锅盖开启,碰撞至一侧水泥墩上,撞击部位变形较严重,锅盖啮齿未见明显变形。
快开门手动操纵杆向上处于锁定状态。
筒体底部排气管阀门断裂。
断口新。
锅盖与锅体连接铰链严重撕裂,造成1死1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违章指挥。
车间负责人安排无证人员操作蒸化锅。
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在未经培训,不具备相应资质,对设备危险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违章操作,在锅内承压且排气和排污开关都关闭的状态下,直接打开蒸化锅开启开关,导致锅盖弹出,伤及自己。
2.蒸化锅快开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未起到保护作用。
3.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事故现场未见相关操作规程或安全注意事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欠缺,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不到位,未发现蒸化锅快开门联锁保护装置失效的隐患。
4.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公司内无持证的压力容器作业人员。
对员工的内部安全教育也未落到实处,员工不熟悉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串岗操作,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切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完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聘用有资质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操作,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无证上岗行为,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案例五2013年7月17日上海市奉贤区上海浦卓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单梁起重机吊物坠落事故(一)事故概括2013年7月17日16时10分左右,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科工路1700号,上海浦卓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电动单梁起重机在吊运一捆钢筋过程中,电动葫芦上起升钢丝绳固定端滑脱,导致吊钩、滑轮组件和被吊运的钢筋一同坠落,砸中下方1名辅助作业的工人,致其死亡。
现场勘查和调查情况:1.事故起重机为电动单梁起重机,型号规格LD5t×18.5m,额定载重量5t,遥控控制,起升机构为钢丝绳电动葫芦。
2.坠落的吊物为一捆钢筋,长度约6m,总重量约1.85t;与吊物一同坠落的还有吊钩、动滑轮组件以及起升钢丝绳原本固定在电动葫芦壳体上楔块内的固定绳端。
3.坠落的固定绳端存在压扁、直径减小等形变,完好部分直径测量表明钢丝绳选型正确,且与固定楔套及楔块的尺寸匹配。
4.楔块留置在楔套内,楔套背部及楔套内表面上有挤压痕迹,楔块顶部的圆弧定位槽未发生变形和磨损。
5.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河南凯迪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员工朱某组织了3名作业人员对起升钢丝绳进行过更换。
(二)事故原因分析1.起重机维护保养单位员工朱某违章组织3名无证人员进行起重机钢丝绳更换作业,固定端未能正确落入楔块顶部的圆弧槽内,起重机处于不安全状态。
在事故发生时载荷拉力下,钢丝绳从楔套内抽出,导致被吊物及吊钩组件坠落。
2.辅助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在起重机起吊钢筋时未撤退至安全位置,被坠落的钢筋砸中身亡。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无证作业或者指派无证人员作业引发人身伤害事故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本起事故中涉及的无证作业人员为起重机械维修人员。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单位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杜绝无证作业行为。
同时,应当以事故为鉴,加强对外派业务代表承揽的维护保养业务工作质量的监督控制。
2.使用单位对进入厂区作业的起重机械维护人员应当进行资质验证,拒绝无证作业行为。
起重机械日常作业安全管理中,应加强作业现场安全巡查,加强对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强化其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案例六2013年3月9日江苏省宿迁市纳特威旅游用品有限公司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3月9日下午5时30分左右,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经济开发区珠江路28号,宿迁纳特威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发生锅炉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73万元。
、事故锅炉型号为LSG 0.5—0.4—AII,由江苏某工厂于2006年5月制造。
锅炉内胆上部靠近封头处开裂。
造成汽水喷出,锅炉本体位移约1m,倾斜在锅炉房墙体上。
主蒸汽管、进水管、烟囱被拉断。
锅炉内胆开裂倾倒后的锅炉筒体(二)事故原因分析正在运行的锅炉缺水后,司炉工违规操作,突然向锅炉内大量进水,给水遇到炽热的锅炉钢板急剧汽化,使锅炉内的蒸汽压力急剧增高。
瞬间压力剧烈增高对锅炉形成冲击荷载,最终导致锅炉炉胆变形撕裂。
水汽从撕裂口泄露到炉膛,与正在燃烧的煤接触,产生大量的汽体和炉膛中的煤火一起喷出,从而使锅炉向后产生位移,并拉断主蒸汽管道、烟囱和进水管道。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锅炉使用单位要加强锅炉安全管理,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锅炉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违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