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电梯常见故障分析判定及事故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82 MB
- 文档页数:105
2019-2020电梯典型检验案例汇编目录一、曳引主机及制动器风险案例案例一:电梯曳引主机制动器销轴卡阻案例案例二:电梯曳引轮严重磨损案例案例三:电梯曳引轮蜗轮磨损断齿案例二、紧急救援装置风险案例案例四:电梯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失效的案例案例五:私自加装电梯应急平层装置致变频器损坏案例案例六:电梯自动救援装置故障风险案例案例七:电梯紧急电动运行失效案例案例八: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失效案例案例九:无机房电梯电动松闸装置缺陷案例三、井道及相关装置风险案例案例十:一起限速器-安全钳试验失效案例案例十一:铁钉穿透线路PV管短接电梯对重缓冲器案例案例十二:电梯液压缓冲器失效案例案例十三:电梯限速器的张紧轮电气开关安装错误案例案例十四:无机房电梯机械锁定装置安装位置不正确的案例案例十五:多台电梯用井道的隔障防护不符合要求案例案例十六:电梯对重块严重损坏案例四、轿门与层门风险案例案例十七:电梯层门锁未安装接地保护线的案例案例十八:轿门门锁失效案例案例二十:电梯层门导向滑块缺失案例案例二十一:电梯层门欠缺防脱槽板案例案例二十二:电梯层门锁限位螺杆缺失案例案例二十三:电梯层门及其导向装置严重腐蚀与磨损案例一、曳引主机及制动器风险案例案例一:电梯曳引主机制动器销轴卡阻系统风险报告2019年3月1日,珠海某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一台电梯向下运行至5楼时突然失控下滑至底坑,造成电梯内8名乘客被困,1人受轻伤的事故。
经现场技术勘查和重复试验,并对制动器进行拆解,确认制动器转臂定位销轴卡阻,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发生后,珠海检测院在珠海市全市范围内开展紧急普查,并最终确认某电梯公司生产的两个系列曳引主机,制动器关键部件普遍存在“易受到锈蚀和油渍影响、故障状态不明显、维护工作要求高”等三方面的系统性风险。
两个系列主机涵盖了该电梯公司生产的9个系列型号电梯。
经查,电梯维保单位未掌握该款主机的维护工作要求,且主机出现故障时状态并不明显,未经过专门培训的维保人员和检验人员,非常容易忽视,需引起监管部门以及行业的高度重视。
电梯故障分析报告范文(精选)一、故障描述根据用户反馈和现场勘查,故障发生在高层住宅楼的A电梯上。
故障发生时,电梯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停止运行,乘客被困在电梯内无法自行脱离。
经过调查,故障发生时电梯内的应急通信装置也无法正常使用。
二、故障原因分析1.电力供应故障:通过调查发现,故障发生时正好是小区的电力供应出现了短暂的中断。
电梯在停电后没有及时切换至备用电源,导致电梯无法继续运行。
同时,电梯内的应急通信装置应该是依赖于电力供应的,也因此无法正常使用。
2.电梯主机故障:考虑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可能是由于电梯主机出现故障。
这可能是由于主机控制器的一些关键部件损坏或损坏引起的。
在故障发生时,电梯的运行状态无法继续被控制,因此停止运行。
三、故障处理方案1.电力供应故障的处理:为了解决电力供应故障导致的电梯运行停止问题,建议在电梯的电力供应系统中添加备用电源系统。
备用电源可以在主电源中断时自动切换,并为电梯提供足够的电力以继续运行。
2.电梯主机故障的处理:为了解决电梯主机故障导致的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建议定期对电梯主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议在电梯上安装断电保护装置,当电梯主机遭受电力供应中断时,自动停止电梯的运行,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应急通信装置故障的处理:四、预防措施1.加强维护管理:对电梯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2.定期演练应急情况:定期组织电梯的应急情况演练,让乘客了解正确的应急求助方法和自救方法,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电梯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五、总结本次电梯故障是由电力供应故障和电梯主机故障引起的,造成乘客被困在电梯内,并且无法与外界进行通信。
为了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我们建议在电梯的电力供应系统中添加备用电源,定期对电梯主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引入更稳定和可靠的应急通信技术。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常见电梯故障及事故成因分析1、电梯门系统故障及事故一般来说,一部正常的电梯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重复次数最多的动作便是开门和关门,电梯这样的工作性质导致了在一部电梯当中,电梯的门锁运动永久是最为频繁的。
因此,电梯门系统的老化速度将会远远高于电梯的其他组成部分,而一架电梯的电梯门一旦产生老化,就很有可能导致电梯门锁不能进行正常的开门和关门运动,并且电梯当中的相关爱护设施的动作判定也会变得不行靠。
1.1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梯门系统的老化,可能会消失电梯既不能关门,也不能开门这一现象,一旦消失这种状况,可能的缘由是门机电路熔断器在运行过程中熔断或者过松引起的,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熔断器进行更换或者重新拧紧。
若是由于门机传送皮带打滑而导致的电梯门不能开门和关门,则需要针对皮带进行更换或拉紧。
1.2 电梯到达站平层之后,电梯门长时间无法打开。
产生这一现象的缘由可能是由于电梯的二级开门限位开关受损,导致电梯当中的开门继电器无法正常进行通电,从而导致电梯到达站平层之后仍无法开门。
消失这一状况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开门区域当中的继电器破损,导致电梯当中的开门掌握继电器无法进行闭合,电梯当中的常开触点始终处在断开状态,电梯门不能进行正常通电,导致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门。
1.3 乘客在电梯内按下关门按键之后,门却无法正常关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缘由可能是电梯的关门按键接触不良或者按键损坏,也有可能是由于电梯三级关门限位开关破损,让电梯当中的关门继电器无法正常的通电,同样也可能让电梯无法关门。
还可能是由于电梯当中的关门继电器无法正常通电,启动开门继电器受到破坏,电梯当中的常开触点始终保持断开状态,不能正常进行通电。
电梯当中的平安触板或者光幕产生错误能,都有可能导致乘客已经按下关门按键,但是电梯门无法关闭这一现象发生。
1.4 乘客已经按下所需要达到层数后,尽管门已经关闭,但是电梯箱迟迟无法进行移动。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某电机厂办公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有一天大楼办公室内部进行调整,使用该电梯搬运办公用具。
由于无专职驾驶员,电梯在运行时大家相传递使用同一把专用的“△”钥匙。
当某部门领导拿到“△”钥匙后,即去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由于轿厢不在基站使他坠落底坑,造成股骨骨折。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不重视,无专职管理,钥匙无专人负责;对门联锁的安全装置也没装上。
〔事故案例2〕某游乐厅于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夜里,从6楼的游乐厅出来一批游客,乘坐该楼进口电梯下到一楼,由于人数和重量超过了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轿厢内无司机。
当轿厢门关闭的瞬间,轿厢就以超快速度降落,幸好在三二层之间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起作用),电梯管理人员进不去,游客也出不来,最后电梯管理人员通过井道爬到轿厢顶打开安全窗后,才把一个个游客拉救出来。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特别是公共对外的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监护电梯的运行,即使是进口的自动电梯,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机构或开关也会出现失灵状态。
〔事故案例3〕某饮料厂利用厂休日加班,安装新购置的机床。
当机床和搬运工人进入电梯轿厢时,驾驶员见机床较重,就向主管人员提出怕运行超载。
可是主管人员认为作为起重设备的电梯,安全系数都比较大,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运送。
因此驾驶员就起动按钮从一楼上行到四楼,轿门打开一随乘工人就先跨出轿厢,当一只脚刚踏上层站的瞬间,轿厢突然下坠,此工人的脚在轿厢与楼面之间被轧住,直至安全钳起作用后轿厢才掣停住,结果该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人员安全意识太差,违反操作规程,明知可能超越也不作科学的估算,指使驾驶员冒超载之危险而运行。
同时驾驶员虽知可能超载,但没有坚持原则,按“十不开”要求。
再者该电梯是客梯,客货混载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4〕某食品厂有一台AZ型电梯,3楼的层门电锁坏后未及时修理,而维修人员却贪图方便就用导线将电锁短接,这样电梯虽能运行,但极不安全。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由于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一起电梯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大厦的一部电梯事故导致了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剧。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电梯制动器故障引起的。
当时该部电梯内乘坐了10人,电梯突然失控并以很高的速度下坠,最终坠入地下室。
首先,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器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的乘客在停止状态下不受干扰。
而该起事故发生时,电梯制动器明显失效,导致电梯失去控制,最终坠落。
其次,电梯事故的发生也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有关。
根据调查发现,在该大厦的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中,并未对电梯制动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使得潜在的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最终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也存在一定问题。
据目击者称,当电梯失控下坠时,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并未迅速采取措施,导致救援工作延误。
这对于在事故中受困的乘客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首先,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将电梯制动器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用电梯并进行维修。
其次,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计划。
每部电梯都应有定期维护和巡检的计划,并且要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制动器故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一栋高层住宅楼,业主王某于2021年5月入住。
2021年7月8日,王某在使用电梯时,电梯突然失控,从10楼坠落到1楼,造成王某重伤。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
王某要求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和物业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但双方协商未果,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2. 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三、案例分析(一)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1.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在本案中,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从而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电梯维护保养公司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电梯维护保养公司未按时进行电梯保养,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1. 物业公司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电梯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物业服务企业,有义务对小区内的电梯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
然而,物业公司未履行相关义务,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物业公司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二条,侵权人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物业公司未履行电梯保养义务,导致电梯故障,造成王某受伤。
根据法律规定,物业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认为,电梯维护保养公司和物业公司均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电梯事故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以便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在某高层住宅楼中,一名居民乘坐电梯下楼时,突然感到电梯晃动并发出异常噪音。
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导致乘客被困在电梯内。
紧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将乘客救出,并发现电梯的机械部件发生了故障。
3. 事故原因分析3.1 设备故障通过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电梯的驱动系统存在故障。
这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噪音,并最终停止运行。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定期维护所导致的。
3.2 维护不当在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时,维修人员可能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些关键的维护步骤,导致电梯的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3.3 设计缺陷电梯的设计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例如,电梯的驱动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耐久性,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运行。
这种设计缺陷可能是由于制造商在设计过程中的疏忽或者成本控制不当所导致的。
4. 事故对策及预防措施4.1 定期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物业管理部门应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对电梯各个部件的检查、清洁和润滑等工作。
同时,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建立监控系统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4.3 加强培训对于电梯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其对电梯安全和维护的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的基本知识、紧急救援措施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4.4 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的监管,确保电梯制造商和维修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生产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