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23 KB
- 文档页数:4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全部内容。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四十五 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氩气储罐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事发当天凌晨3点,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气体站内30m3低温液氩储罐(编号A3号)新进液氩28t。
正常情况下,炼钢时需要氩气工作压力为2.5MPa,氧气工作压力为2.0MPa。
凌晨5点左右,气体站值班人员(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接到车间电话,反应车间供气压力低,影响正常炼钢.当时两个人值班(其中一个无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由持证人查看当时各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氩气贮罐(编号B3号)压力不足1。
4MPa,氧气贮罐(编号B2号)压力不足1.6MPa,当时未采取处理措施。
凌晨5点25分左右,未持证人再次接到车间反应供气压力偏低的电话后于是将低温液体泵转速从原先400r/min调高至800r/min。
凌晨5时40分,氩气贮罐发生爆炸,爆炸后形成多块碎片坠落于气体站周围;氩气贮罐下半部以碎片状破裂坠落于气体站周围(见图1),上半部分整体倾翻在原基础的北侧(见图2)。
爆炸造成另一台氩气贮罐(编号B4号)下部三只地脚螺栓断裂后倾翻,在外侧的B1和B5贮罐也收到碎片的打击而局部变形。
三台空温式汽化器和两台低温液体泵变形损坏,连接管道大都已经损坏变形。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分析案例【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分析案例【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十一2021年1月3日湖北随州市李庭树胶合板厂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21年1月3日上午7时20分,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李庭树胶合板厂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锅炉型号为LSH0.5-0.4-II。
额定蒸发量为0.5t/h。
额定蒸汽压力为0.4MPa,额定蒸汽温度为151℃。
该锅炉为河南某公司于2021年1月21日制造,于2021年2月私自安装,2月14日开始使用,安装时未办理告知手续,未进行安装监检,未办理使用登记。
事故发生时当班锅炉操作工未经培训,无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
事故现场如图I所示。
(二)事故原因分析1.蒸汽出口阀和排污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安全阀阀瓣锈死,失去正常保护作用,见图2。
锅炉超压运行,导致炉胆失稳变形,拉开了炉门圈与锅壳连接焊缝,见图3和图4。
冲天管与锅壳封头搭接焊缝,锅炉结构发生破坏,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2.锅炉使用单位未建立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作业人员未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培训,锅炉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3.事故锅炉属于非法安装,没有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未经质监部门注册登记擅自投入使用,无管理制度,无操作规程,无运行记录。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锅炉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锅炉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锅炉安装必须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及时办理使用登记。
2.加强锅炉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锅炉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持证上岗。
案例三十二2021年7月16日广西桂林灵川古东景区“滑道”被抛出死亡事故(一)事故概况2021年7月16日19时10分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古东景区,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滑道项目。
工作人员白某和秦某分别上两台滑道车,白某在前、秦某在后(两车之间有一定距离),白某先开动滑道车下去,在距离站台约60m时,白某突然被后面的车撞了一下,后头发现后面是空车,他立即感觉秦某可能出事了,马上停车并通知在下站台等待他们的工作人员。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九2012年10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宝翔特钢铸造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2年12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宝翔特钢铸造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造成了1人死亡,3人重伤,经济损失300万元。
事发当天晚9点半左右,该公司1号煤气发生炉使用过程中(产品编号R11—061)炉体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冲击波致使一名加煤工从2层平台跌落,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煤气发生炉炉体中的高温蒸汽和炉内的燃烧煤块导致在一层工作的3名出渣工受到不同程度烫伤。
炉体爆破口位于炉体东北方位,高压气体冲出,导致炉体反方向向操作平台西南方向冲出,砸坏临近主车间厂房的北部、顶部后,坠落到煤气发生炉原位置的西南角约20m处,将配电柜和墙体撞坏,并将水泥地面上砸出一个坑。
冲击波使临近的煤气发生炉仪表操作间损坏、扶梯严重变形。
经现场勘查,爆炸的1号煤气发生炉爆破口位于炉体下封头最底部内筒体进水管(DN100mm进水口)附近,周围未发现腐蚀减薄等使用缺陷,未发现结垢等现象。
结合爆炸碎片观察发现,炉体的内筒体明显向内鼓包变形,鼓包高度约300mm,变形量较大;炉体的外筒体也明显向外鼓包变形,鼓包高度约300mm。
该煤气发生炉由淄博义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制造,淄博工业搪瓷厂设计,产品制造经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监督检验合格,容器出场资料齐全,但未进行安装安全监督检验和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煤气发生炉是单层夹套容器。
其设计参数如下,设计压力:壳程为0.02MPa,夹套为0.25MPa;设计温度:壳程为250℃,夹套为138℃;介质:壳程为炉煤气和水煤气,夹套:为水和蒸汽。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煤气发生炉高温缺水的情况下,贸然向炉体内注水;水在瞬间汽化,体积急剧膨胀,使炉体内部压力迅速增大,超过起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发生爆炸。
2.间接原因①作业人员数量配备严重不足,3台煤气发生炉仅配备1名操作人员,其余为无证人员,日常安全巡查流于形式,对当班工人无证串岗操作等违规违章行为未能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特种设备事故反面案例剖析材料一、案例概述1.1 案件背景本案例涉及的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在某化工企业,该企业使用了一台老化严重的锅炉进行生产,由于长期使用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了锅炉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1.2 案件影响该特种设备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二、问题分析2.1 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该企业使用的锅炉长期未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导致设备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2.2 管理不善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管理漏洞,未能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监管不到位,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充分。
2.3 缺乏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导致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
三、反思与启示3.1 加强特种设备维护管理企业应该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3.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和定期检修计划,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确保人员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3.3 制定应急预案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应对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发生的情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3.4 加强监管和法律意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正规经营和安全生产。
结语特种设备事故反面案例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希望各企业能够引以为戒,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生产,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改进措施4.1 强化设备维护管理为了避免类似特种设备事故的再次发生,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特种设备事故与检验案例分析1. 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升降机等。
由于其使用环境和特殊性质,特种设备事故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特种设备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和检验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2.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2018年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老化: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材料老化导致容器的强度下降;•设计缺陷:压力容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未考虑到爆炸的可能性;•检验不及时: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未按规定进行,无法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
这起事故再次彰显了对于特种设备的检验和维护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定期检验,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2 升降机故障案例在某高层建筑工地,一台升降机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多名工人被困数小时。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设备维护不及时:升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未按时进行,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操作不当:工人操作升降机时存在疏忽和错误操作,未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检验不全面:升降机的定期检验未对关键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导致故障未被发现。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还需加强操作培训,确保工人能正确操作特种设备,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 特种设备的检验意义特种设备的检验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特种设备检验的几个重要意义:3.1 提前发现设备隐患通过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可以发现设备的隐患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和事故。
3.2 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特种设备常常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其运行过程中面临更高的风险。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安全要求,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可以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案例一 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分析案例【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三十一 xx年1月3日湖北随州市李庭树胶合板厂锅炉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xx年1月3日上午7时20分,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李庭树胶合板厂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锅炉型号为LSH0.5-0.4-II。
额定蒸发量为0.5t/h。
额定蒸汽压力为0.4MPa,额定蒸汽温度为151℃。
该锅炉为河南某公司于xx年1月21日制造,于xx年2月私自安装,2月14日开始使用,安装时未办理告知手续,未进行安装监检,未办理使用登记。
事故发生时当班锅炉操作工未经培训,无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
事故现场如图I所示。
(二)事故原因分析1.蒸汽出口阀和排污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安全阀阀瓣锈死,失去正常保护作用,见图2。
锅炉超压运行,导致炉胆失稳变形,拉开了炉门圈与锅壳连接焊缝,见图3和图4。
冲天管与锅壳封头搭接焊缝,锅炉结构发生破坏,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2.锅炉使用单位未建立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作业人员未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培训,锅炉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3.事故锅炉属于非法安装,没有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未经质监部门注册登记擅自投入使用,无管理制度,无操作规程,无运行记录。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锅炉使用单位要严格按照锅炉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锅炉安装必须请有合法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履行安装告知和报检手续,及时办理使用登记。
2.加强锅炉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锅炉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持证上岗。
案例三十二 xx年7月16日广西桂林灵川古东景区“滑道”被抛出死亡事故(一)事故概况xx年7月16日19时10分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古东景区,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滑道项目。
工作人员白某和秦某分别上两台滑道车,白某在前、秦某在后(两车之间有一定距离),白某先开动滑道车下去,在距离站台约60m时,白某突然被后面的车撞了一下,后头发现后面是空车,他立即感觉秦某可能出事了,马上停车并通知在下站台等待他们的工作人员。
特种设备十大典型案例一、电梯“惊魂”话说有这么一个老旧小区的电梯,那可真是状况百出。
这电梯就像个脾气古怪的老爷爷,时不时就闹点小脾气。
有一天,一位大妈拎着菜进电梯,刚按了楼层按钮,电梯突然就剧烈晃动起来,然后“哐当”一声卡在了两层楼之间。
大妈当时就吓懵了,在里面又是喊又是拍门。
原来啊,是电梯的维护保养长期被忽视,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就像一辆没好好保养的汽车,早晚会出故障的。
这可给小区居民们好好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电梯维护可不能马虎。
二、游乐设施“发疯”在一个小游乐场里,有个看起来挺刺激的旋转飞椅。
那天一群小朋友兴高采烈地坐上去,准备好好享受一把。
可是这飞椅刚转起来没一会儿,速度就变得超级快,而且还左右摇晃得特别厉害,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人在乱晃。
小朋友们被吓得哇哇大哭。
调查后发现,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来,为了多赚钱,在设备还没检查好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好好监控设备状态,差点就酿成大祸。
这就好比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飞机,不出事才怪呢!三、锅炉爆炸“大灾难”有一家小工厂,那老板为了节省成本,在锅炉的使用和维护上那是各种偷工减料。
这个锅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
有一次,工人正在正常工作呢,突然就听到一声巨响,锅炉就爆炸了。
那场面就像是电影里的灾难片一样,厂房的墙都被炸出了个大口子,周围的设备也被炸毁了不少。
原因就是老板买了劣质的锅炉配件,而且还不让工人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这老板啊,就像个守财奴,为了一点小钱,结果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
四、压力容器泄漏“毒气危机”在一个化学工厂里,有个大型的压力容器,里面装着一些有毒的化学气体。
有一天,工人发现容器周围有一股奇怪的气味,仔细一检查,发现容器竟然在泄漏气体。
这可不得了啊,就像一个装满毒液的瓶子破了个洞一样危险。
调查发现,是容器的密封垫片老化了,而工厂的安全管理很混乱,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换这个垫片。
这要是再晚点发现,周围的工人可就有生命危险了,这化学气体可不是闹着玩的,吸一口说不定就会让人躺倒。
案例一2013年6月21日江苏常州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客高空滞留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6月21日12时30分左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嬉戏谷,环形过山车游乐项目。
载有11名游客的列车在回站前最后一次冲上提升塔架刹车段时,未按正常流程回站、滞留在刹车段,同时主控面板报356号故障。
在此情况下,操作人员立即按下急停开关,并启动了应急救援措施。
第一套救援方案为采用链条放车,由于在操作台尝试进入特殊模式失败,进行了第二套救援方案:采用绞车放车,但尝试下来绞车也未能提起列车,第二套救援方案也失败,于是园方正式请求消防支援。
在等待消防支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尝试切断设备电源后重新上电,并采用手动模式提升列车,可以上提但不能下降;再试,在提升一段距离,仍不能下降,此时列车位置已经接近螺旋段,由于担心再提会进入螺旋段更难于救援,于是只有放弃尝试等待消防到来。
接事故报告后,武进区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公安、消防、卫生、质监、旅游、安监等部门和太湖湾度假区管委会等部门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紧急调来大型云梯车和救护车。
14时55分,第一名女性乘客被消防云梯车安全转移至地面,至16时53分,乘客全部安全返回地面。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查,造成列车滞留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无法判断车行方向,系统保护将车停在提升塔架顶部刹车段。
而江苏嬉戏族有限公司虽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平时也进行了应急演练,但是预案中对紧急情况预估不足,紧急救援操作不当造成自救不能正常进行,致使乘客滞留时间过长,也是致使此次故障被扩大为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制造厂家应立即分析导致该传感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并评估今后发生故障的概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对于特别重要的几个传感器(尤其是传感器本身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列车悬停空中的)应增设传感器自诊断模块,主控系统在每次发车前需确认这几个传感器的健康状况。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化工企业使用一台锅炉进行生产。
该锅炉于2015年购入,型号为SZS10-1.25-Q,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
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锅炉属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验,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然而,该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导致锅炉安全性能严重下降。
2016年5月,该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企业财产损失严重。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
二、事故原因分析1. 锅炉安全性能下降:根据调查,该锅炉在购入后,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导致锅炉安全性能严重下降。
2. 使用单位管理不善:该企业使用锅炉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锅炉的安全运行缺乏有效管理。
3. 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前,未及时发现和纠正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三、法律责任追究1. 使用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用单位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依法对使用单位进行了处罚,包括罚款、停产停业整顿等措施。
2. 责任人: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企业负责人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政府依法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措施。
3. 监管部门:事故调查组认为,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在事故发生前,未及时发现和纠正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政府依法对监管部门进行了责任追究。
四、案例启示1.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2. 提高安全意识: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
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引言特种设备事故是指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等。
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以一些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为例,探讨事故原因、应急处置措施以及事故后的反思和教训,旨在增加人们对特种设备事故和应急处置的认识,提高应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能力。
案例一:锅炉爆炸事故概述某工厂的一台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工厂的一处车间遭到严重损坏,造成多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锅内水位控制不当和过大的蒸汽压力引发。
应急处置措施1.确保人员安全:火警发生后,工作人员迅速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受到事故现场的伤害。
2.报警与通知:立即拨打应急电话报警,同时通知工厂领导和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3.隔离现场:尽量保持现场原貌,隔离事故现场以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4.切断有害因素的来源:关闭与锅炉相关的电源和泄漏源,并切断锅炉的燃气供应。
5.救护与治疗:迅速调集医疗资源,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反思与教训1.加强日常维护:锅炉作为特种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
加强对锅炉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2.提高操作员技能:操作员应具备熟悉锅炉操作和维护的技能。
开展培训课程,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意识。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锅炉运行时水位控制和蒸汽压力监测等重要参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案例二:电梯故障事故概述某高层办公楼的一部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多名乘客被困在电梯内无法脱离。
事故原因是由于电梯系统电路故障和机械部件磨损导致。
应急处置措施1.安抚乘客情绪:与被困乘客进行沟通,安抚他们的情绪,告知已经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救援。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科研、检验、检测等领域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案例一,锅炉爆炸事故。
某工厂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锅炉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最终引发爆炸。
这起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只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起重机坠落事故。
在某建筑工地,一台起重机在进行重物吊装作业时突然坠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起重机的使用人员操作不当,超载运行,导致起重机失稳坠落。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案例三,压力容器爆裂事故。
某化工厂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裂,导致了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和人员伤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压力容器的材质疲劳,超过了使用寿命,最终发生爆裂。
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控制,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往往与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使用寿命等因素有关。
只有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共同努力,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危险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起重机械、电梯等设备。
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特种设备事故案例。
1.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2019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电视台转播车辆的液化气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3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液化气储罐内的液化气膨胀过大,压力超过了储罐的极限,导致储罐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在液化气储罐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压力管道泄漏事故2018年4月,河南省永城市一家化工厂内的管道突然泄漏,导致1名工人死亡、8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部存在腐蚀损伤,导致管道失效,最终导致泄漏。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3. 锅炉爆炸事故2017年7月,甘肃省兰州市一家化工厂的锅炉发生爆炸,导致4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锅炉在加压运行中受到了外力的损伤,导致锅炉内部压力失控而爆炸。
此事故再次提醒我们特种设备不仅要保养维修,更要注意安全使用。
4. 起重机械事故2016年8月,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物流公司内,一台塔吊突然崩塌导致了工地的火灾并造成了7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塔吊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倒塌,致使工地起火,并导致周围房屋和车辆受到了严重损失。
此事故表明了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每日检查、实时监控,并且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以上4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无论是在制造、运输、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照规范操作,认真检查、实时监测特种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人们也应该增强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河南南阳柴油机厂热交换器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河南省南阳柴油机厂浴室的加热水箱(热交换器)南北方向放置在男女浴室之间的房间内。
1979年3月28日下午5点多,浴室加热水箱发生爆炸。
水箱爆炸后北侧封头被打出,水箱内的大量汽水喷出迅速汽化膨胀,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将水箱间的两侧立墙及北墙全部推倒;筒体在反作用力下向南飞出,穿过两堵墙,又将锅炉房(加热水箱的加热蒸汽来自此锅炉房)后墙撞了一个3.5m×3.5m 的大洞,落在距原位17m远处。
由于水箱间的两侧立墙及北墙被全部推倒,男女浴室的大梁折断,浴室屋顶塌下,将正在洗浴全部人员砸在里面,造成44人死亡,重伤13人;轻伤24人。
伤亡人员既有本厂职工,也有家属;既有成年人,也有不满17岁的未成年人。
一次压力容器爆炸伤亡众多人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的第一次,在全国也是罕见的,教训极为深刻。
2.事故分析经检查,加热水箱是1973年该厂自己制造的,结构不合理,采用无折边的锥形封头,封头与筒体采用搭接焊,而且焊接质量极为低劣,存在严重的未焊透、气孔等缺陷。
爆炸前,水箱处于密闭状态,来自锅炉的蒸汽直接通入水箱,而水箱的出口阀门全部关闭,安全阀的开启压力高于设备的承受压力。
3.事故原因1)设备结构不合理,焊接质量低劣压力容器规范规定不允许采用无折边的锥形封头,而且焊接存在严重缺陷,是事故直接原因。
2)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
设备上安装的安全阀、压力表等保护装置,操作人员也不知道起什么作用,更不知道如何操作,对设备只凭“听、看、摸”操作。
3)领导对安全不重视。
据了解,从1972年至1978年间,该厂平均每年发生300余人次工伤事故,1975年12月二车间曾发生过水箱爆炸。
浴室水箱爆炸前,1978年10月,在锥形封头下部焊缝附近开裂,裂穿近340mm,严重漏水。
有关领导未进行彻底解决,只是简单地从外侧补焊。
简评此次事故的技术原因比较简单,但一次伤亡众多的人员也实属少见。
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四十五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氩气储罐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2011年12月29日,浙江省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事发当天凌晨3点,嘉兴其昌不锈钢有限公司气体站内30m3低温液氩储罐(编号A3号)新进液氩28t。
正常情况下,炼钢时需要氩气工作压力为2.5MPa,氧气工作压力为2.0MPa。
凌晨5点左右,气体站值班人员(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接到车间电话,反应车间供气压力低,影响正常炼钢。
当时两个人值班(其中一个无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证),由持证人查看当时各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氩气贮罐(编号B3号)压力不足1.4MPa,氧气贮罐(编号B2号)压力不足1.6MPa,当时未采取处理措施。
凌晨5点25分左右,未持证人再次接到车间反应供气压力偏低的电话后于是将低温液体泵转
速从原先400r/min调高至800r/min。
凌晨5时40分,氩气贮罐发生爆炸,爆炸后形成多块碎片坠落于气体站周围;氩气贮罐下半部以碎片状破裂坠落于气体站周围(见图1),上半部分整体倾翻在原基础的北侧(见图2)。
爆炸造成另一台氩气贮罐(编号B4号)下部三只地脚螺栓断裂后倾翻,在外侧的B1和B5贮罐也收到碎片的打击而局部变形。
三台空
温式汽化器和两台低温液体泵变形损坏,连接管道大都已经损坏变形。
另外爆炸碎片飞出时砸到了一辆停在低温液体储罐区的气体罐车的罐体,造成罐体上端的变形。
图1 破裂的下半部分罐体图2 破裂的上半部分罐体(二)事故原因分析1.汽化器的汽化能力相对不足。
汽化器位于整套装置的北侧,温度较低,造成汽化能力下降。
天气降温的影响,特别是凌晨处于一天中的较低温度时间段以及车间用气的相对高峰
时段,造成汽化器能力不足,汽化器结冰程度逐渐加重,进一步降低了汽化器的汽化能力。
2.温控联锁保护装置失效。
汽化器的汽化能力不足造成来自汽化器出口处的气体带液,而用于控制气体带液的温度过低报警,输液泵停车且安全联锁装置失效,输液泵还在正常工作,由于低温液体直接进入氩气贮罐(编号B3号)和氧气贮罐(编号B2号),使得按常温设计的压力容器下部有低温液体(液体温度在-180℃以下)进入,导致压力容器主体材料温度急剧下降到脆性转变温度(16MnR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为-25℃)以下从而发生材料的低温脆断。
3.工艺设计问题。
气体站设计时对企业的用气变化情况考虑不周,特别是没有考虑极端用气情况,造成汽化器汽化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4.汽化器除冰效果不佳,单靠人工除冰很难有效解决因汽化器结冰而造成汽化能力不足的问题。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改进工艺,使气体站汽化器的汽化能力能满
足生产需求。
2.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全面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发现故障和隐患应及时正确处置,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3.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作业人员进行压力容器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压力容器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压力容器知识,并持证上岗案例四十六2013年9月15日南京紫金山索道游客被困事故(一)事故概况2013年9月15日上午10时,南京紫金山索道在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座椅停在了半空中并上下晃动,16名游客滞留空中,其中有6名儿童和4位老人。
至中午12时30分,索道回复正常重新运行,至此,游客已经被困两个多小时。
随后,紫金山索道公司派车来到天文台,将滞留在中站的乘客接到底站,并向被困游客表示道歉。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发前,园林处正在砍伐有害的松树。
9月15日上午9点40分许,伐木工在索道6号支架附近锯树时,一棵倒下的大树在倾向倒下时碰到了高空中的钢缆,致使一段钢缆从6号支架上的滑轮槽中脱落。
钢缆托槽后,索道自动保护装置启动,所有上行、下行缆车全部停摆。
10多分钟后,管理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到中午12点左右,故障排除。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与园林绿化相关部门加强沟通:①规范伐木工的行为。
②建立健全伐木作业指导文件
信息来源《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2005-2013)》主编:吴旭正责任编辑王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