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评分标准(修订稿)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介绍肌肉电除颤(MDF)和电复律(DF)评分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诊断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
MDF是通过对心脏施以外部电击来终止心律失常,而DF是通过内部电击来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本文将介绍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
肌肉电除颤评分肌肉电除颤是一种紧急处理心室颤动和室速的方法,其评分主要参考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
根据患者的反应,MDF评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无反应(0分):患者没有任何反应。
2. 呼吸恢复(1分):除颤后患者开始有呼吸反应。
3. 脉搏恢复(2分):除颤后患者恢复有可触及的脉搏。
4. 自主心律恢复(3分):除颤后患者心律恢复到窦性心律。
除了患者的反应,心电图变化也是评判除颤效果的重要指标。
评分的心电图变化包括室速或心室颤动的终止、QRS波群的正常化和ST段的恢复。
评分越高表示除颤效果越好。
电复律评分电复律是一种通过内部电击使心脏从心室颤动或室速恢复到正常窦性心律的方法。
电复律评分与肌肉电除颤评分类似,也主要考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
患者反应的评分标准与肌肉电除颤评分相似。
而心电图变化的评分主要包括电复律的成功、QRS波群的正常化以及ST段的恢复。
评分越高表示电复律的成功率越高。
注意事项在进行肌肉电除颤和电复律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进行电击前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这些治疗方法。
2. 严格遵循除颤和电复律的操作规程,并确保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正确使用。
3. 在电击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周围环境安全,避免触电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4.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击参数和治疗方案。
5. 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进行监测,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结论肌肉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评分标准主要考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评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在进行评分时需要注意患者的整体评估、操作规程的遵守、环境安全和治疗参数的调整。
心脏电复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核时间:科室:姓名总分:项目总分技术操作要求评分标准得分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一项不合要求扣2分操作前准备5 (1)物品准备:纱布4块,弯盘,听诊器,电极片4片,导电糊或盐水纱布2块,记录单(2)口述:除颤仪已处于完好备用状态(除颤仪完好备用状态的检查方法:打开机器,调至5J,充电,放电后旋钮回位;电量充足、电极板完好、导联线接正确)其余一项不和要求扣1分评估8 计时开始(1)口述:心电监护示室颤波,呼救他人(2)呼叫患者,口述:患者无应答;记录抢救时间(具体到分钟)判断错误扣5分其余一项不和要求扣2分操作过程57 (1 )立即将用物携至床旁(2)再次呼叫患者(3)去枕平卧硬板床( 4 )松解衣扣,腰带,充分暴露除颤部位(5)插电源,接地线(6)开启除颤仪(7 )用纱布擦干患者除颤部位皮肤(8)将除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9 )确定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方式”( 10)选择能量,首次充电单向波200J;双向波150J(11)安放电极板;电极板分别放置于胸骨右缘2-3肋间和胸前部心尖区(12)将电极板贴紧胸壁,压力适当(13)口述:在次观察心电示波是室颤波(14)充电(15)口述:“请旁人离开”(16)放电: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17)再次观察心电示波,口述: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同时移开电极板),若仍为室颤波,准备再次除颤(18)旋钮回位关机计时结束未松解腰带扣1分除颤部位暴露不充分扣2分边做边口述:①电极片避开除颤部位;②胸部皮肤好;③身上无金属物质;④未安装人工心在起搏器;⑤环境安静、无通讯设备干扰,以上内容少一项扣1分未确定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与病人接触者扣5分操作者身体与患者接触扣5分未启动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超过20s扣3分其余一项不和要求扣2分操作后10 (1)擦净患者身上的导电糊,协助患者穿衣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灼伤;安慰清醒患者,垫枕,取舒适体位(2)口述: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电示波、呼吸、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情况(3)边做边口述:需实施心肺复苏者,放电后即刻给与CPR,2min后检查心律(4)整理用物,清洁、消毒除颤电极板备用(5)洗手,记录并做好交接班未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灼伤扣2分其余一项不和要求扣1分评价10 (1)操作动作迅速、手法熟练,有效抢救成功(2)患者皮肤完整,无烧伤;床单位整洁(3)操作时间3min 无急救意识扣5分;操作时间每延长30s 扣1分理论提问5 (1)电除颤的适应证、目的是什么(2)电除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少一条扣1分。
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简介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一种用来评估胰腺电除颤和电复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工具。
胰腺电除颤和电复律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通过使用评分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治疗的效果,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胰腺电除颤评分胰腺电除颤评分是根据胰腺电除颤治疗过程中的多个指标来评估治疗效果的工具。
评分标准如下:1. 胰腺电除颤成功恢复正常心律得分为2分,未成功则为0分。
2. 胰腺电除颤后出现并发症得分为-1分。
3. 胰腺电除颤成功复苏时间越短,得分越高,最高得分为3分。
通过对评分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患者对胰腺电除颤的反应情况。
评分结果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胰腺电复律评分胰腺电复律评分是用来评估胰腺电复律治疗结果的工具。
评分标准如下:1. 胰腺电复律成功恢复正常心律得分为2分,未成功则为0分。
2. 胰腺电复律后出现并发症得分为-1分。
3. 胰腺电复律成功复苏时间越短,得分越高,最高得分为3分。
通过对评分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胰腺电复律治疗的效果。
评分结果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使用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使用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对治疗结果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评分结果可以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评分系统还可以用于对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评分结果,可以找出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而优化治疗方案。
同时,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也可以用于研究和讨论。
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推动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发展。
通过使用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指导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以上为胰腺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意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电复律评分标准(修订稿)[目的]在短时间内向心脏同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纠正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一>非同步电复律:[适应证]:室颤和室扑[用物]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
[操作步骤]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2.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3.暴露患者前胸部4.将导电糊均匀涂在除颤电极上。
5.选择合适能量200~360J,打开充电按钮6.将除颤电极分别放于病人心尖部和心底部,紧贴胸壁,(操作者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7.双手同时按下除颤按钮8.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判断复律是否成功9.记录心电图波形10.整理床单位,专人守护11.整理用物,除颤器充电备用[操作时间]5分钟[注意事项]1、室颤和室扑时心脏已丧失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血液循环处于停顿状态,此时的电复律应按心脏骤停处理,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下进行2、充电后电极板间避免相互接触,以免不慎放电发生意外3、放电时,操作者及旁人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评分标准]1、用物差一项扣2分;2、操作程序差一项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3、未注意观察病情扣5分。
4、服务态度不符合扣5分<二>同步电复律[适应证]1、心房颤动2、非阵发性心房扑动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室上性心动过速[用物]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施行电复律的房间应配备各种复苏设施(如氧气,吸引器,专用抢救药品,心电监护和临时起搏器等)。
[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电复律目的,取得其配合,2、嘱患者术前排空小便,胸部多毛者应备皮,如有假牙者应摘掉。
3、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
测量血压,心率,描记心电图。
4、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5、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适当关门窗。
6、接好电源及监护导联线。
打开电源,将按钮调节至监护状态,选择导联,观察心电监护情况。
电复律
[适应症]
电除颤:1.室颤(单200—双360J)
2.持续扭转性室速(100-200J)
电复律(同步):
1.室速:药物治疗无效,血流动力学不稳,100-150J。
2.室上速: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差异传导,不能排除室速,预激综合征发作室上速,
100-150J。
3.房颤:药物治疗无效,预期转为窦律,能改善心衰、心绞痛。
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速及房颤心室率大于200次/分,100-150J。
4.房扑:50-150J。
5洋地黄中毒或严重低钾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不宜电复律,但出现室颤或扭转形室速可行非同步电复律。
[复律电极部位]
2010(已修改原建议值):
默认位置----前-侧。
替代位置-----前-后、
前-左肩胛
前-右肩胛
[操作步骤]
1.同步电复律
⑴患者仰卧,建立静脉通道,备有抢救设备。
⑵接上监护仪,打开同步开关,选择R波较大的导联。
⑶吸氧。
⑷涂上导电胶。
⑸缓慢注射地西泮10-20mg作同步麻醉。
⑹放置电极。
⑺通知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
⑻调节能量、充电、放电,完成电复律。
⑼观察监护波形,可行第二、第三次复律,一般不超过3次,能量不超过300J。
⑽术后观察生命体征
2.电除颤
室颤、室扑不需要麻醉、不需要检查同步功能
患者仰卧、涂导电胶、放置点极、调节能量、充电、放电完毕
室颤波较细(﹤0.5mv),电除颤难成功,可静脉给予肾上腺素1mg,使细颤转为
粗颤,再行电除颤。
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概述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脏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效果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心脏电活动的分析和评分,可以判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评分指标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 心脏电活动恢复时间: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恢复速度。
恢复时间越短,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2. 达标电除颤次数:用于评估电除颤治疗的有效性。
指患者经过电除颤后,心脏电活动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并达到预定的标准。
3. 电复律成功率:用于评估电复律治疗的效果。
指患者经过电复律后,心脏能够恢复到正常的节律,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4. 并发症发生率:用于评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等。
5. 完全恢复率:用于评估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完全恢复率。
指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脏功能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比例。
使用方法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使用方法如下:1. 收集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数据,并进行分析。
2. 根据评分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计算各项指标的得分。
3. 根据得分结果,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跟踪观察和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指标进行评估。
2. 结果评估需要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3. 评分结果仅作为参考依据,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4. 准确记录和整理评分结果,方便后续的回顾和研究。
结论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是一种有益的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心脏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的效果。
通过合理使用评分指标和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心脏功能。
以上是对肺部电除颤与电复律评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复律评分标准(修订稿)
[目的]
在短时间内向心脏同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纠正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一>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证]:室颤和室扑
[用物]
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
[操作步骤]
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2.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3.暴露患者前胸部
4.将导电糊均匀涂在除颤电极上。
5.选择合适能量200~360J,打开充电按钮
6.将除颤电极分别放于病人心尖部和心底部,紧贴胸壁,(操作者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
7.双手同时按下除颤按钮
8.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判断复律是否成功
9.记录心电图波形
10.整理床单位,专人守护
11.整理用物,除颤器充电备用
[操作时间]
5分钟
[注意事项]
1、室颤和室扑时心脏已丧失有效的机械收缩功能,血液循环处于停顿状态,此时的电
复律应按心脏骤停处理,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下进行
2、充电后电极板间避免相互接触,以免不慎放电发生意外
3、放电时,操作者及旁人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
[评分标准]
1、用物差一项扣2分;
2、操作程序差一项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3、未注意观察病情扣5分。
4、服务态度不符合扣5分
<二>同步电复律
[适应证]1、心房颤动2、非阵发性心房扑动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物]
除颤器、导电糊、电源线、电极板3~5个,施行电复律的房间应配备各种复苏设施(如氧气,吸引器,专用抢救药品,心电监护和临时起搏器等)。
[操作步骤]
1、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电复律目的,取得其配合,
2、嘱患者术前排空小便,胸部多毛者应备皮,如有假牙者应摘掉。
3、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
测量血压,心率,描记心电图。
4、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
5、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适当关门窗。
6、接好电源及监护导联线。
打开电源,将按钮调节至监护状态,选择导联,观察
心电监护情况。
7、吸入高浓度氧气5~10分钟,缓慢静推安定注射液,同时嘱患者念数字,当患
者进入朦胧状态时,即可进行电复律。
8、暴露患者前胸部,将导电糊均匀涂在除颤电极上,选择同步电复律,选择除颤
功率,打开充电按钮。
将除颤电极分别放于病人心尖部和心底部,紧贴胸壁(操
作者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
双手同时按下除颤按钮。
9、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判断复律是否成功。
10、记录心电图波形。
11、整理床单位,专人守护。
12.整理用物,除颤器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
1.步电复律应选择一个R波高耸的导联进行观察,以利于放电时同步。
2.电后电极板间避免相互接触,以免不慎放电发生意外
3.放电时,操作者及旁人身体不得接触病床,以免电击伤
4.同步电复律后应观察患者的四肢活动,动脉搏动,皮肤的温度等有无血栓脱落的情况;检查患者的皮肤有无灼伤。
[操作时间]
10分钟
[评分标准]
1.物差一项扣2分;
2.作程序差一项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3.操作中未注意保暖扣5分;
4.未注意观察病情扣5分。
5.服务态度不符合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