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刍议
- 格式:pdf
- 大小:89.17 KB
- 文档页数:2
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07-20T02:17:10.634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5期作者:冶玉花[导读] 在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不仅作为资源的重要成分之一冶玉花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810007摘要:在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不仅作为资源的重要成分之一,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很多。
青海凭借自己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广阔领域成为一个资源省。
其中矿产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建立新中国以来,在矿产资源的开发方面取得不少成就,特别是青岛省矿产的开发,发现了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
形成了相对系统化的开发体系,保障了青岛经济的发展。
在要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矿产资源各方面的了解规划,后期的勘查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引言:青海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几个重要矿带,蕴藏着有色金属、贵金属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正因为青海省地域辽阔,所以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手段单一,技术在很多方面不够先进。
而且蕴含的大量矿产资源还未被开采,在开发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都需要后期努力改进,争在系统化开采的同时为经济发展提高更多物质保障。
一、青海省矿产资源勘察的概况1.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青海省居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覆盖面积72万平方里,包含青海湖在内。
因为气候差异相对较大,区域内有发展农业区、牧业区等。
青海省内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发现的矿产不到两千处,矿产的种类超过一百多种,现已经有88种确定其储存量。
其中有近50种的储存量都在全国排到前10名,最值得说的在全国排名第一的有11个种类.而其在潜在价值上带来的高达十几亿元。
青海省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在矿产资源上也有许多的特点:其一是矿产资源随地域分布而表现出的不均衡。
青海占地面积大,矿产资源分布在大部分面积内,但是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状况。
北纬36°线以北集中了本地的86%的上表矿床。
资源种类随地域分布,西北部主要以盐类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为主。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和湖南五省。
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开采地区。
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但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煤炭企业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
2. 金属矿产资源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铜、铝、锌、铅、锡等多种重要金属。
其中,铁矿资源量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新疆等地。
而铜矿和铝矿等非铁金属矿产资源占比较小,但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3. 稀土矿产资源稀土矿是目前世界上蕴含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
我国是全球稀土矿供应的主要国家之一,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然而,由于其开采和提炼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损耗问题,我国的稀土开采利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开采模式存在单一性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大多采用传统的采掘手段,对于资源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水平缺乏规范和创新。
这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2. 顶层设计不足在矿产资源开采利用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矿产资源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政策的协调性不足,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3. 环保意识不够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问题的引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然,现阶段我国也已经开始大力加强对于绿色开采的要求和力度。
但整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存在。
[收稿日期] 2001Ο12Ο28;[修订日期] 2002Ο07Ο25[作者简介] 李文光(1952年- ),男,广西贺县人,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情报室高级工程师1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概况李文光(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 072754)[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该区内的鄂尔多斯能源富集带、陕甘川有色金属矿产富集区、柴达木化工矿产富集区、塔里木油气富集区及阿尔泰有色金属富集区等已成为吸引投资颇有前景的地区。
但目前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能源矿产;化工矿产;资源优势;开发[中图分类号]P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Ο2427(2002)03Ο0106Ο07西部地区地广物丰,特别是各类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良好资源条件。
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是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所在。
1 西部地区各省(区)矿产资源基本特征青海省[1-2]:该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四大支柱产业———盐湖、水电、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中,有3个是矿产资源开发产业。
全省矿产资源较丰富,矿产品种类多,且分布较为集中,具有很高开采价值。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05种。
在入编全国储量表的88种矿产中,有53种矿产在全国名列前10位。
其中位居第一位的有11种矿产;位居第二位有6种;位居第三位有9种。
有大型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也有非金属和燃料矿产。
特别是盐类资源极为丰富,钾盐、镁盐、锂、溴、碘驰名中外。
青海省矿产中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矿泉、玉石、碘矿等因各种原因目前尚难以估算其潜在价值外,全省64种矿产的总潜在价值达17125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但是,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矿产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矿产资源的优势1. 丰富的种类和数量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矿产资源种类多样,数量庞大。
在能源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在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铁矿石、铜、铝、锌、镍、锡等资源;在非金属矿产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石灰石、硫、盐、磷矿等资源;在稀土等战略矿产方面,我国的储量居世界之首。
2. 优质的资源品质我国矿产资源的品质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比如,我国的铁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含铁量较高,而且矿石和岩石分离较易,炼钢效益较高;我国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3. 开采成本低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开采成本相对较低。
比如,我国的煤炭资源广泛分布在各地,煤质优良,采掘成本较低,而且煤炭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建议1. 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必须加强环保意识,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矿山环保监管和治理。
2. 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为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率,政府应加大资源再生利用的力度,给予有关企业以财税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先进、更环保的矿产资源回收和利用技术。
3. 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政府应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工作。
同时,对发现的矿产资源,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找出开采的最佳方法和技术路线,确保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其矿产资源的分布非常广泛。
本文将就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进行详细探讨,带您了解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状况。
一、能源矿产资源1. 煤炭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
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采用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煤矿类型。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的重要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新疆、东北和西南地区。
其中,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
我国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利用水平井、多支井等新的钻探技术,加速了资源的开采速度。
二、金属矿产资源1. 铁矿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铁矿石的主要产区有四川、贵州、云南、辽宁等地。
铁矿石的开采主要采用露天或地下开采的方式,其中露天开采在我国更为常见。
2. 铜矿石中国的铜矿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云南、新疆和四川等地。
我国铜矿石开采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露天开采在云南地区较为常见。
3. 铝矾土铝矾土是中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广西和贵州等地。
铝矾土的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通过清洗分选、氧化还原等工艺进行加工,生产铝金属。
4. 钨矿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矿石生产国,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钨矿石的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以地下开采为主。
三、非金属矿产资源1. 磷矿石中国的磷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
磷矿的开采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选矿加工,提取磷酸盐等化学产品。
2. 盐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盐生产国,盐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等地。
盐矿的开采主要采用溶解采矿、湖盐采矿等方式,通过蒸发和结晶等工艺生产食盐和化工盐。
3. 石灰石中国石灰石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和贵州等地。
稀土资源等战略性矿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稀土元素是当今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不仅被广泛应用于5G、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还是生产光学玻璃、太阳能电池、稀土永磁体等技术的重要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全球稀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他们的供应量却越来越少,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稀土应用广泛,而中国占据全球90%的稀土产量。
然而,稀土资源的开采并非容易。
稀土矿床的形成困难,往往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中国,稀土资源分布不均,资源集中在江西、湖南等省份,因此,传统的开采模式极大限制了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除此之外,稀土生产本身也存在着环境问题。
在矿石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液态废物处理困难,很容易导致环境污染。
稀土元素不仅在现代产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材料科学、环境保护、医学和农业等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光学玻璃中所用的镝、铽、钕等元素、医药中的铽、钆、铕元素以及永磁体材料的生产等。
所以,稀土元素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能够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在最近的几年中,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稀土产业的监管和整治。
这些政策旨在解决环境问题和过度开采导致的资源耗尽,而且阻碍了长期建立结构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稀土业。
政府鼓励在开发、生产和利用方面生态环保、高效节能,提高稀土产业的整体效率。
因此,稀土开发的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开发稀土元素方面,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稀土元素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综合利用、不服务能源”的原则,并积极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和技术手段。
在采矿和冶炼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影响社会和公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提高稀土利用的效率是创新稀土发展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采用范化、标准化的生产与制造,研究并探索高增值的应用范式和产品,开发并利用废弃品,同时发展循环群的经济模式,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总之,稀土资源等战略性矿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是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内蒙古战略性矿产高质量勘查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许燕张志鹏孙少槐刘宴文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3期[关键词]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勘查开发利用;高质量;科技创新当今世界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显著增加[2],我国铁、锰、铬、铜等部分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
2021-2035年,我国战略性矿产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战略性矿产需求将发生明显结构性变化。
除石油、煤炭、磷等消费量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外,铁、锰、铝等消费量将保持高位运行,天然气、铜、镍、钴、锂、铌、钽、钾盐、稀土等需求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面对战略性矿产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持续的新冠疫情及异常气候,对世界能源、原材料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保障国家战略及自治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资源保障要求。
因此,“十四五”时期,自治区将继续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
1. 自治区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现状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对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1 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有资源量内蒙古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有利。
全区有30种战略性矿产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
油气、煤层气、页岩气、铀矿、煤炭、金矿、钼矿、锡矿、晶质石墨、萤石等战略性矿产是我区的优势矿产,具有丰富的找矿信息,且仍有较大资源潜力。
煤炭、锆矿、铌矿、稀土矿、普通萤石等战略性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表1)。
1.2 地质勘查现状近年来,我区各类地质勘查投入总体仍呈现下降趋势。
中央财政主要投向基础地质调查,地方财政主要投向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社会资金主要投向矿产资源勘查。
全区非油气和放射性各类矿产勘查项目投入、资金投入均以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为主;能源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在2020-2021年大幅增加,近五年全区非油气地质勘查年度资金见图1。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铁、铜、铝等居于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不仅是国家财富和战略资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一、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1. 能源领域的争议能源领域涉及的问题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性质,往往引起各方的争议。
在我国,煤炭、油气是主要的能源来源,由于煤炭等资源分布不均、开采技术与环保要求的矛盾等问题,造成了资源背景的不平衡。
同时,能源占据了我国环境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过度开发和利用,往往会导致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
环保、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难题。
如何权衡利益和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 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开采难度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这也使得资源开发和运输成本的升高,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
此外,很多矿产资源被存放在地表以下,开采难度大,对专业技术要求高,同时会破坏地表的生态环境和地质构造,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
3. 矿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我国的矿业领域还存在着浪费和低效的开采现象,有很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经济转型时期,不仅要关注产业结构的转型,还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挖掘资源的内在价值。
二、展望未来在面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寻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完善能源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导致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清洁能源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之一,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因此,要加快转型,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出一套可持续的清洁能源体系。
2. 发展绿色采矿技术发展绿色采矿技术,是摆在我国矿业领域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采矿过程中,采用环保的设备和技术,推广“节约型矿山”,为降低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提供保障;另外,复垦矿山和矿山环境治理等,也是绿色采矿技术的一大方向。
实现新疆阿克苏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对策探讨摘要:阿克苏地区地域广阔、地貌多样,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条件优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阿克苏地区矿产勘查开发现状、矿产资源就地转化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剖析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矿产资源就地转换的对策。
关键词:阿克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转换战略1 前言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
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南与和田地区相交,西南与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接,北依天山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邻,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
阿克苏是南疆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阿克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障祖国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阿克苏地区地域广阔、地貌多样,光、热、水、土、矿产等自然资源条件非常优越,可供开发的资源潜力巨大,资源条件优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必将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综观世界其他国家、国内其它地区类似的发展经验,阿克苏作为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只能依托于自然资源开发,立足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阿克苏地区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促进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缩小与国内、疆内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矿产资源开发在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具有基础性和支柱性地位,因此,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矿产勘查开发的基本情况1.1 矿产勘查概况阿克苏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种众多,是国家、自治区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石油、天然气、焦煤、铌钽、石灰岩、白云岩、岩盐等矿产资源优势突出。
阿克苏地区发育多期次、多层系、多类型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丰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实证分析作者:黄薪萌等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1期摘要:运用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实地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问题。
研究发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并存,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带动资源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负外部性表现为对资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通过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强化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唤醒民众环保意识、统筹利益相关者利益,可促进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资源地科学发展。
关键词: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资源地;外部性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2)一、引言矿产资源作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自然物,始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1],在开发利用中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资源地在享受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等正外部性的同时,也承担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负外部性成本。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多处于开发初、中期阶段,是国家信息化、工业化进程中重要的资源供给基地。
我国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矿产资源开发正外部性效应带动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社会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负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
闫增强等指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导致资源地生态破坏、环境恶劣,并形成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严重障碍[2]。
《财经文摘》编辑部对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实地调研发现,部分矿区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3]。
胡晓登等指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导致资源地地表塌陷、地基下沉、地下水位下降、山体滑坡、水资源枯竭等[4]。
产生矿产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的主要原因在于:矿产资源产权不明[5-6]、矿山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缺位与政企不分[5-6]、矿山私营企业与官员合谋[5]、矿产资源周边环境产权关系不明[6]、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7-8]、资源开采企业在成本限制、市场影响和产权模糊等因素约束下的短期行为[9]。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其对于资源利用与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时期绿色可持续战略部署下,矿产资源开发也逐渐朝着高效益、低成本的方向转变。
论文主要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Abstract】 Mineral resources are an important energy foundation in China, and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ith the deployment of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gradually shifted towards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矿产资源;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矿产开发【Key words】mineral resources;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mineral development1引言中国的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矿产总量上是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
但是给矿区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同时也给矿山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西部地区煤矿建井问题探讨王斌【摘要】In combination with some problems occurred in a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enkeqing Mine , according to the mine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Western China ,the paper discussed a selection of the mine shaft sinking plan ,a determination on a structure form of the mine freezing shaftwall ,treatment of drilled boreholes ,soft rock support andothers.According to the weak cemented stratum in Inner Mongolia and other Western China ,the ground freezing method was firstly selected and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mine shaft full face drilling technology of the mine shaft drilling method was conduc-ted.T he paper proposed that a new rapid excavation and lining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the large diame-ter deep mine shaft should be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vailable mine shaft sinking equipment should be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mine roadway cross section features ,a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line should be rationally coordina-t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level for the mine deep shaft and the mine roadway.Meanwhile ,a study on the support mechanism of the soft rock in Western China should b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a rational support method and parameters and to ful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结合门克庆煤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西部地区煤矿建井问题,如凿井方案的选择、冻结井壁结构形式的确定、钻孔处理、软岩支护等作了探讨;指出对于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弱胶结地层,冻结法是首选,同时可开展钻井法凿井技术可行性研究。
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探究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探究摘要: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化工矿产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但目前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资源特点入手,对开发前景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西北地区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是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组合齐全、品位高、开采条件好,并且各种矿产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地区。
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是西北地区的经济优势所在。
如何能够借助西部大开发这一契机,合理地对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1.1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大在目前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90%以上在西北地区发现[1]。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33.7万亿元,在全国总份额中占36.4%。
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如表1所示。
1.2主要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化工矿产等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资源开发西北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石油、天然气富集区带明显。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和宁夏;新疆煤炭预测远景储量达到2.19万亿吨,居全国首位。
西北地区将是我国煤炭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
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总量的近23%,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5%,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接替基地。
黑色金属中铬铁矿保有储量的27.8%集中在新疆、甘肃和青海3省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是西北地区的优势矿产资源;西北地区铜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的的铂族金属储量。
此外,金矿储量13.4%;甘肃集中了全国61.8%的镍和57.0%占全国的14.2%,银矿占10.9%。
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袁国贤;董海侠【摘要】我国钨、锡、稀土、钼、锑等优势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且资源品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贫矿较多、分布不均等问题.在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我国存在滥采浪费现象严重、开采总量超标、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附加值不高、低价竞争严重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法律制度,加大税费征收比例,加强行业重组,以发挥我国矿产资源的竞争优势.【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年(卷),期】2009(000)004【总页数】2页(P94-95)【关键词】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低价;监管【作者】袁国贤;董海侠【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销售公司,辽宁,沈阳,110000;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经济财政2009 年第 4 期总第 178 期黑龙江对外经贸HLJForeignEconomicRelations&Trade No.4,2009SerialNo.178 [产业经济 ] 我国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袁国贤1 董海 - 侠 2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销售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2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辽宁沈阳 110004) [ 摘要] 我国钨、锡、稀土、钼、锑等优势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且资源品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贫矿较多、分布不均等问题。
在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我国存在滥采浪费现象严重、开采总量超标、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附加值不高、低价竞争严重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法律制度,加大税费征收比例,加强行业重组,以发挥我国矿产资源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 优势矿产资源;开发;低价;监管中图分类号]F401.7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09)04 -0094 -02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 .种类丰富,总量较大,但人均拥有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