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仪表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37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记录一、检测目的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健康,本次检测旨在评估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检测范围本次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毒有害气体:1. 一氧化碳(CO):由于燃烧、燃料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容易导致中毒,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2. 氧气(O2):大量氧气的缺乏会导致窒息,高浓度氧气可能加速火灾的发生。
3. 二氧化碳(CO2):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窒息,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4. 氮气(N2):高浓度氮气会导致窒息,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5. 硫化氢(H2S):天然气等有机物腐烂或工业过程中产生,有毒,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及环境有严重危害。
三、检测设备和方法1. 本次检测使用的设备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仪、多参数气体检测仪和甲烷检测仪等。
所有检测设备均经过校准和验证,确保准确、可靠。
2. 检测员将检测仪器放置在目标区域,并保证其周围没有明显的干扰物,如电器设备、风扇等。
3. 根据检测需要,采取点测和线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检测范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情况。
4. 检测过程中,检测员将记录每个点位的测量数值和检测时间,并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重复检测以确保准确性。
四、检测结果与分析1. 检测区域:工厂车间2. 检测目标: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3. 检测结果:- 工厂车间一氧化碳浓度保持在国家标准要求以下,未超过安全范围。
- 氧气浓度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 二氧化碳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未超过国家标准。
- 氮气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 工厂车间未检测到有害气体硫化氢。
五、安全建议根据本次检测结果,工厂车间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但为了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2. 提供员工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并进行培训,以提高员工对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矿井空气成分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第一章矿井空气一、教学内容:1、矿井空气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2、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及其基本性质、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器与方法、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3、矿井气候条件标准、改善方法,二、重点难点:1、矿井空气主要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标准 ;2、气体检测仪器与检测方法;3、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4、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测定方法。
三、教学要求:1、了解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基本性质;2、了解矿井气候条件的质量标准及改善办法;3、掌握矿井空气各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检测仪表及方法;4、掌握矿井气候条件各参数的测定仪表及方法。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地面空气又称为大气, 是混合气体, 大气中除了水蒸气的比例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以外, 其余化学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 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20.9 6% ) 、氮气 7 9% 和二氧化碳 0 .04% 。
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 , 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主要有 : 氧气含量减少;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 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在矿井通风中,习惯上把风流分作新鲜风流(新风) 和污风风流 (污风或乏风) 。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基本性质(一) 氧气( O 2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 1.10 5 。
氧气很活跃, 易使多种元素氧化 ,能助燃。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不可缺少的气体。
一般情况下 , 人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 0 .4L / m i n ;在工作时为 1~ 3L / m i n 。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如表 1- 1 所示。
表 1- 1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氧气浓度(体积) / % 人体主要症状静止状态无影响, 工作时会感到喘息、呼吸困难和强烈心跳1 7呼吸及心跳急促, 无力进行劳动1 5失去知觉,昏迷, 有生命危险1 0 ~ 1 2短时间内失去知觉 ,呼吸停止 ,可能导致死亡6 ~ 9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 氧气浓度要有所降低, 氧气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 人员呼吸 ; 煤岩、坑木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中产生其他有害气体等。
《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制度》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加强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管理,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1.2 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创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1.3 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2、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2.1 仪表设备由公用配套负责归口管理。
公用配套应设相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
公用配套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管理。
2.2 公用配套仪表设备管理职责: 2.2.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2.2.2 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2.2.3 检查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2.2.4 参预新建装置、更新或者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2.2.5 负责审批公用配套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总到设备采购,负责审批仪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修计划。
2.2.6 负责审查或者制定公司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2.2.7 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2.8 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预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2.2.9 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流。
2.2.10 参加公司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
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2.2.11 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管理规定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气体报警仪装置管理规定编制:审核:批准:气体报警仪装置管理规定为加强对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管理,保证公司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装置的稳定运行,使安全环保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特制定本规定:一、对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管理规定:1、各岗位操作工负责对本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监测数据的填写,每班必须认真填写。
2、如果有超标现象,要立即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并将原因及整改情况记录在备注栏。
3、没有特殊情况,不准私自切断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电源。
4、仪表负责对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维修、维护及保养。
如果报警仪出现问题,仪表要迅速查找原因,及时修理,并向生产、安全汇报。
5、安全负责对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使用及维修情况进行管理检查与考核。
二、管理检查与考核规定:1、私自切断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的电源,发现一次罚款20元。
仪表维修不及时,罚款10元。
2、记录要认真如实,一次不真实,罚款10元;记录不规范、不工整,罚款10元。
3、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监测室的卫生一次不合格,罚款10元。
4、对各岗位有毒有害气体认真填写,如果有超标现象,不及时整改的,每次罚款10元。
5、每月对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及在线自动监测仪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进行评比。
对实施好的单位或岗位进行奖励。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专项监督表备注:1、本表依据SY6503-2008《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股份公司《油气田安全生产检查表》编制。
2、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范围: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油气计量站、集气站、油气输送管道线路截断阀室、边远地区无人值守的功能简单的小型石油天然气站场(除甲A类以外),可不设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系统但应为巡检人员配置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3、报警值漂移量不宜超过±5% LEL,超过该值应该及时报修。
有毒气体探测器标准摘要:一、有毒气体探测器的种类与选用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三、常见有毒气体的标准限值四、气体检测仪的设置与使用正文:一、有毒气体探测器的种类与选用有毒气体探测器是用于检测周围大气中的毒气,起到安全警示作用的设备。
根据现场环境的不同,有毒气体探测器分为本安型和隔爆型。
本安型即本质安全型产品,可用于高度危险场合。
在选用有毒气体探测器时,需考虑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被测气体的理化性质、被测介质的组分种类和检测精度要求、探测器材质与现场环境的相容性、生产环境特点等因素。
二、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有毒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传感器将气体浓度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有毒气体探测器输出信号为4ma~20ma的dc信号、数字信号或触点信号。
其特点在于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
三、常见有毒气体的标准限值我国对有毒气体的安全卫生标准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二氧化硫的安全卫生标准为15mg/m3。
NO2浓度在1~3ppm时,可闻到臭味;浓度为13ppm时,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在16.9ppm条件下,呼吸10min,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提高。
生产环境光气浓度在20~30mg/立方米时,可发生急性中毒,100~300mg/立方米,接触10~15min可致严重中毒或死亡。
四、气体检测仪的设置与使用在使用有毒气体检测仪时,首先要根据检测场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器类型。
例如,轻质烃类可燃气体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探测器。
其次,要确保检测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最后,当有毒气体检测仪发出警报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有毒气体探测器在工业生产、燃气输送、化工厂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PT-1700使用说明书执行标准:Q31/0112000581C001-2017上海恩信仪表有限公司使用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操作或不适宜的使用环境,可能会消弱仪器的操作性能。
为了安全有效的使用仪器,仪器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传感器和仪器要注意防水和杂质,仪器更换电池或简单维修时应在安全场所进行,不要在无线电发射台附近校准仪器。
△!仪器长期不工作时,应关机,置于干燥、无尘、符合储存温度的环境内。
△!仪器的修理和零部件的更换必须采用本公司所提供的备品备件,并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
△!建议用户每一个月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与检测仪装配的传感器相对应的气体)测试仪器准确性,保证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超出误差范围,仪器必须重新标定。
△!如果用户擅自安装或修理更换部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会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的责任由用户自行负责。
目录使用注意事项 (1)1用途 (2)2技术指标及传感器参数 (2)2.1技术指标 (2)2.2传感器参数 (3)3使用说明 (4)3.1仪器结构说明 (4)3.2按键及液晶显示说明 (4)3.3开机操作说明 (5)4菜单操作说明 (7)4.1进入程序菜单 (7)4.2时间 (8)4.3零点设定 (8)4.4灵敏度设定 (8)4.5高级报警点设定 (9)4.6低级报警点设定 (9)5常见维修及故障 (9)6标准配置 (10)7质量保证....................................................................................101用途PT-1700型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是一款个人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它适用于在工矿企业环境空气中连续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仪器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检测仪传感器采用高灵敏度传感器。
仪器显示采用LCD液晶显示,可直接显示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安全技术(一)可燃性气体检测1、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和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可能会发生燃烧(即在点燃后,火焰会从燃点开始扩散)和爆炸时的周围环境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即适量的氧气、适量的可燃性气体、点火源以及足够的分子能量,这样才能维持燃烧的链式反应。
如果这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燃烧或爆炸就不可能发生。
我们将空气混合物中可燃性气体可以发生燃烧时的最低体积浓度%VOL称为燃烧下限LFL%。
将空气混合物中可燃性气体可能被点燃后发生爆炸时的最低体积浓度%VOL称为爆炸下限LEL%。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燃烧下限LFL%和爆炸下限LEL%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但在实际应用上的方便,可以不加区分,互相替代使用。
不同的可燃性气体有不同的LFL/LEL。
低于LFL/LEL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由于对氧气的比例太低,不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大多数的(不是全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还具有一个高限体积浓度,在此浓度值之上,可燃性气体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燃烧上限UFL%是可燃性气体的蒸气和气体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最大体积浓度。
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爆炸上限UFL%。
同样在使用上也不加区分。
高于UFL/UEL时,因为可燃性气体的蒸气和气体同氧气的浓度比例太大,或者说由于氧气不足,以至于无法反应而是燃烧扩散,也就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2、可燃性气体的定义在实际工作中,可燃性气体泛指具有燃烧能力的气体。
在国际上一般采用列举(特指)和概括两种方式来规定那些气体是可燃性气体(简称可燃气体)。
(1)国际上特指以下32种气体为可燃气体。
备注:爆炸范围是指LEL和UEL的体积浓度。
(2)其他气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也属于可燃气体范畴。
①爆炸下限在10%VOL以下者。
②爆炸范围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在20%VOL以上者。
3、常用的浓度单位工程换算(1)%LEL与%VOL的换算当可燃气体达到了爆炸下限LEL以上就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计算和说明的方便,一般将爆炸下限LEL分成1份,即1LEL=1%LEL;例如,甲烷单独存在1%LEL=5.3%VOL,也就是说,一般的报警单位10%LEL=0.53%VOL;即当环境中甲烷浓度0.53%体积时,就应该意识到危险状况的存在。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自动化仪表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管理工作,控制和优化工艺条件,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管理。
第三条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可编程控制器(PLC)、安全逻辑控制系统(SIS)、ITCC、CCC 等九项系统。
第四条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
(一)系统点检制度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根据系统的配置情况,制定系统点检标准,并设计相应的点检表格。
2、系统点检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主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B、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等)的投用情况和完好状况。
C、各机柜的风扇(包括内部风扇)运转状况。
D、机房、操作室的温度、湿度。
3、点检记录要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并定期回收,妥善保管。
(二)系统周检制度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仪表保运单位)应根据设备保养手册的规定,制定周检项目、内容和合理的周期,并做好DCS(PLC)系统周检记录。
2、系统周检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A、确认冗余系统的功能和切换动作是否准确可靠。
B、清洗过滤网。
C、清洗CRT。
D、检查风扇及风扇的保护网。
E、定期清洗打印机。
F、清洗机房内设备的表面灰尘。
G、系统中的电池按期更换。
H、定期对运动机件加润滑油。
I、检查供电及接地系统,确保符合要求。
3、系统周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填写缺陷记录,并立刻组织人员处理解决。
(三)系统硬件管理1、仪表设备管理部门(仪表保运队伍)应有专人负责保养,按规定进行点检、周检和维护。
2、建立系统硬件设备档案,内容应名细到主要插件板,并作好历次设备、卡件变更记录。
3、系统硬件的各种资料要妥善保管,原版资料要归档保存。
4、在线运行设备检修时,要严格执行有关手续,按照规定,做好防范措施。
(四)系统软件管理1、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必须有双备份,并妥善保管在金属柜内;控制系统的密码或键锁开关的钥匙要由专人保管,并严格执行规定范围内的操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