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及其影响因素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
马炬雷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6(22)11
【摘要】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情复杂且严重,若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诸多并发症.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明确骨折分型以及制订合理手术方案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X线平片、CT及磁共振成像的综合判断,可为诊断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指导.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内固定物,并适当植骨.
【总页数】4页(P2155-2158)
【作者】马炬雷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九八临床学院,浙江湖州313000;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修复重建中心骨四科,浙江湖州3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R641
【相关文献】
1.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J], 刘建敏;李全义
2.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J], 高飞
3.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 [J], 李念虎
4.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J], 郝玉升;刘巍;王臣;李志
强;赵亮;王蕾
5.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研究进展 [J], 胡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张松【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4(018)019【总页数】3页(P198-200)【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因素【作者】张松【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中医院,湖北公安,43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1]。
因开放复位能够较为满意地恢复关节面和下肢力线,内固定能提供强有力的维持,因此手术治疗成为此类型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2]。
由于受到医源性和非医源性因素的影响,即便影像学检查、手术技巧和内固定材料等不断发展,但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3]。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很多,充分认知这些影响因素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3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3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5例,女103例;年龄24~54岁,平均(36.3±12.8)岁;体质量指数:23.1~29.4 kg/m2,平均(24.8±4.0)kg/m2; 开放性骨折107例,闭合性骨折271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259例,坠落伤119例;Schatzker分型包括Ⅳ型131例,Ⅴ型99例,Ⅵ型148例;合并膝关节损伤117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者45例,后交叉韧带损伤者2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者2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者1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者9例;合并腓骨骨折者45例;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19例;合并颅脑损伤者19例,合并胸腹部损伤者16例。
所有患者的伤后入院时间为2 h~3 d,平均为(15.4±10.8)h。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给予膝关节正侧位片、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
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附32例报告)发表时间:2013-05-17T15:02:55.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韩小武阎宁[导读] 重视手术而忽视术后功能锻炼也往往是导致手术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韩小武阎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整骨医院 264100)【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39-02【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及其愈后疗效。
方法自2007年7月--2011年10月共收治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2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左膝18例,右膝14例,年龄21—63岁。
平均38.2岁全部病例均在伤后2小时至一周内进行手术治疗。
术中按骨折类型选用不同切口,尽可能充分显露关节面及骨折端,在直视下达到满意复位。
足量充填植骨以支撑并维持复位后平台关节面的平整。
并采用T形.解剖型高尔夫锁定钢板.大松质骨螺钉.骨螺栓.克氏针及钢丝等材料行组合式内固定。
并根据不同情况附加不同时间的外固定。
去除外固定后强调加强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有27例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5例为良好的功能复位。
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关节功能按雍氏评级标准疗效优19例,良5例,可2例。
结论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有较高的致残率,选用选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及固定方式以提高骨折的解剖复位率,术后强调坚持持续有效的功能锻炼都是恢复良好关节功能所不能缺少的。
我院自2007年-2011年10月对3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采取手术治疗,其中26例获得随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8例,左膝18例,右膝14例,年龄21—63岁,平均38.2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追跌伤11例,压砸伤6例,闭合骨折26例,开放骨折6例。
1.2骨折分型及合并损伤:根据雍宜民分类法[1]外翻伤型II度3例.III度9例.IV度6例:内翻伤型屈曲位6例,伸直位3例;垂直伤型5例。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21例患者临床资料。
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恰当的钢板内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
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
1例出现胫前皮肤坏死,骨外露,行皮瓣转移术后痊愈;2例出现皮肤少许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后愈合。
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疗效:优9例,良8例,可3例,差1例。
结论: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争取最佳解剖复位,选择恰当的内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配合术后及时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内固定术;植骨中图分类号 r27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0-0127-01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外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关节面破坏严重,骨折粉碎严重,胫前软组织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2007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科共采用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21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1例(21肢)。
男14例,女7例,年龄25~73岁,平均52.3岁。
左侧9例,右侧1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
按照schatzker分类标准:ⅴ型12例,ⅵ型9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8例,交叉韧带损伤5例;合并脑外伤4例,骨盆骨折3例,同侧股骨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3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7~21 d,平均11 d。
1.2 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进行。
1.2.1 术前正确的伤情评估本组21例患者除常规x线检查外,均行ct检查,部分关节不稳定者行mri检查,术前详细了解骨折及韧带损伤的情况,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43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丝钉或钢板外固定或内固定,有骨骼缺损者给予植骨治疗,同时给予被动关节锻炼功能治疗。
结果:术后正常随访1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0天-9个月,疗效评价:优秀23例,良好13例,4例中和3例差,良以上达到83.7%。
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骨折后处再移位的并发症,1例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导致深部感染,1例合并神经损伤随访至今未恢复正常。
结论:手术治疗是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必须途径,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及准确的复位、植骨、固定和术后的被动康复锻炼是复杂性胫骨骨折恢复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复杂性;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006-01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且病情严重,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导致患者关节不稳定及各种关节运动障碍。
随着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导致骨折等发生率逐年增加,胫骨平台骨折病因多车祸或者是其它的压榨伤所致,多伴有韧带、关节囊及半月板的损伤[1]。
本院对3年来我院收治的43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6例,年龄平均39.6±12.3岁,左侧损伤27例,右侧损伤16例,有39例由车祸导致,余4例由与压榨伤造成,12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18例伴有副韧带损伤,16例伴有半月板损伤。
根据schatzker分型ⅲ型骨折 14 例,ⅳ型骨折9例,ⅴ型骨折 7例,ⅵ型13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给予手术切开复位,根据术前x片及ct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原则是骨折较为严重的一侧作切口,ⅲ型采用内侧入路,iv型采用膝内后侧入路,v型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入路,vi型采用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入路。
24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择期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索胫骨平台骨折择期手术治疗时机。
方法:根据张力性水疱出现时间,按照骨折分型选择切口和内固定方式。
结果: 总体优良率为95.8%。
结论:这样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确切。
【关键词】:择期手术;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24 cases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of closed surgery for elective experienxie quangui【abstract】the:to further explore 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 elective surgery treatment opportunity;method:according to the tension in time, according to the sexual blister fracture points type selection and fixation incision ;the results: the overall rate of 95.8% ;【key words】such treatment, and recent, exactly effect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12-01近年来,高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逐年增加,复杂型骨折所占比例明显上升,手术内固定治疗已经成为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1]。
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不仅能减少创伤反应[2],缩短住院周期,同时也是手术效果的保证。
2008 年至2010 年我院对24 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根据不同创伤类型[3],选取不同时间进行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组患者 24 例,其中男16 例,女8 例。
年龄最小18 岁。
12 例因车祸致伤,10 例为坠落伤,2 例跌伤。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发表时间:2017-02-28T15:11:52.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彭伟[导读] 伤后7~8日进行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163000摘要:目的:探究最适宜进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
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研究组40例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关指标。
结果:对照组的出血量远远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内固定失败率要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
此外,伤后7~8日是最佳手术时机。
结论:伤后7~8日进行手术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手术方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最佳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通常源于外部的高能量冲击,患者除了存在血管损伤与神经损伤之外,还会伴有关节不稳、关节面塌陷、骨缺损、韧带损伤等状况,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还有伴有半月板损伤与股骨踝部骨折[1]。
本文选择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试探究这种骨折的最佳术法与最佳手术时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术法,研究组40例患者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术法。
对比资料:①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9岁,平均(49.21±15.33)岁;受伤位置:左侧18例,右侧22例;分型:型21例,型19例;致伤原因:车祸31例,高空坠落9例。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宋奇志;李涛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12(025)003
【摘要】目的:探讨高能量损伤所致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对48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37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37岁.根据Schatzker分型:Ⅳ型16例,Ⅴ型20例,Ⅵ型1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术后随访X线片,并进行膝关节Merchant评分评估疗效.结果:48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骨折18周内全部愈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优24例,良16例,可6例,差2例.结论: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争取最佳解剖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必要时植骨,配合术后及时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总页数】3页(P202-204)
【作者】宋奇志;李涛
【作者单位】重钢总医院骨科,重庆400081;重钢总医院骨科,重庆4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J], 李少华;曹鸿杰
2.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 [J], 李宇尘
3.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J], 赖伟鑫
4.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J], 李志权;陈家鸣;曾雄;徐琳峰;麦校添
5.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J], 李少华;曹鸿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目的:研究閉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32例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Ⅱ组(33例膝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Ⅲ组(36例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Ⅳ组(9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Ⅴ组(20例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比较各组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延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率,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结果:V组术中出血量最少,Ⅳ组术中出血量最多;Ⅳ组无切口感染,V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Ⅳ组无内固定失效,V 组内固定失效率最高;Ⅳ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Ⅰ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Ⅳ组关节功能优良率(100%)最高,V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
5~8 d行手术无延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发生,7~8 d行手术浅表感染发生率最低,7~8 d和>8 d 深部感染发生率为0。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P<0.05)。
结论: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5~8 d是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胫骨平台骨折是胫骨远端骨折较常见类型,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会引起关节面移位和压缩,需要及时有效治疗[1-2]。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般属于Schatzker Ⅴ型和Ⅵ型,常伴随周围软组织损伤,病情复杂,是临床上治疗的难题[3-4]。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需要同时处理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术后并发症较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5-7]。
而手术时机也是治疗的关键,但是对于手术时机选择报道尚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闭合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最佳手术时机与手术入路选择,并观察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Schatzker Ⅴ型或Ⅵ型,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研究。
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伤情进行处理,若存在血管伤或筋膜间室综合征则行急诊开放手术,否则给予冰敷、脱水、石膏、止血等,待病情稳定后给予手术治疗。
Ⅰ组: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全身麻醉,使患者平卧,应用气囊带扎在大腿上,在胫骨外侧髁上缘进行切口,向内下弧延伸,直到胫骨结节的下方,将胫前群肌切开,使胫骨外侧关节面显露,在X线透视下将胫骨平台复位,在胫骨外侧踝放置L型的支持钢板、锁定钢板或高尔夫钢板,必要时将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入[8]。
Ⅱ组:给予膝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体位、止血带均同Ⅰ组,膝前外侧切口的同时,在膝内后缘行弧形切口,使两个切口的宽度超过8 cm,逐层进行切开,使胫骨内侧平台显露,将骨折复位,应用双钢板螺钉固定,根据患者情况植入髂骨或异体骨[9]。
Ⅲ组:给予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体位、止血带均同Ⅰ组,于髌上约2 cm经过正中髌骨、胫骨结节到胫骨干的中上段,长度约18 cm,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切开,使胫骨内侧平台复位,应用钢板、螺钉固定,术中酌情将膝关节切开,检查关节腔情况。
应用高尔夫解剖钢板或者L型钢板固定。
Ⅳ组:给予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止血带均同Ⅰ组,先使患者俯卧位,取膝内后做切口,从膝横纹上约2 cm,沿着腓肠肌内侧头的内缘做斜行向下的切口,长度约10 cm,切口深部筋膜,注意保护腓肠肌及神经,在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间隙进入,将关节囊切口,必要时候将动脉结扎,将骨膜剥离,使骨折复位,应用钢板和螺钉固定。
膝后外侧入路:于膝横纹上约3 cm处,沿着股二头肌内侧向下到腓骨小头下方,做长约10 cm的切口,将深筋膜分离,显露胫骨平台后将骨折复位,重建钢板、螺钉;膝后S形入路:将腓肠肌内侧外侧头向两边拉开,探查腘窝内,修复腘动脉、腘静脉和腓总神经。
手术完成后将切口封闭,再使患者仰卧位,重新铺洞巾,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或膝前外侧单切口,使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10]。
Ⅴ组:体位同Ⅰ组,给予全身麻醉或者局麻,若患者存在广泛组织撕脱、缺血坏死或者高感染风险,应用Constant外固定架固定,将骨折切口或闭合复位,经皮外固定。
1.3 观察指标比较各组手术出血量、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延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三组以上计量资料应用方差分析检验,若结果出现阳性,则利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五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32例膝前外侧单切口单钢板内固定)、Ⅱ组(33例膝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Ⅲ组(36例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Ⅳ组(9例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Ⅴ组(20例小切口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伤89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14例,摔伤6例。
各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不同手术入路比较Ⅴ组术中出血量最少,Ⅳ组术中出血量最多。
Ⅳ组无切口感染,Ⅴ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
Ⅳ组无内固定失效,Ⅴ组内固定失效率最高。
Ⅳ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Ⅰ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
Ⅳ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高,为100%,Ⅴ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
见表2。
2.3 手术时机不同比较5~8 d行手术无延期愈合、皮肤缺血坏死发生,7~8 d行手术浅表感染发生率最低,7~8 d和>8 d深部感染发生率为0,见表3。
2.4 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胫骨骨折的常见类型,其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情复杂,需要及时有效处理[11]。
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恢复关节的稳定与平整,恢复解剖结构;保持原有的长度和高度;矫正骨折成角和旋转[12-13]。
根据文献[14-15]报道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注意周围软组织情况,根据局部软组织肿胀程度、全身条件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若软组织情况允许,在关节面直视下复位,使关节面平整;若累及双侧胫骨平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先复位内侧平台,然后再复位外侧平台;若存在缺损骨,则进行植骨,首先选取自体骨;若存在膝关节韧带损伤则应该早期修复;坚持内外固定,使关节早期恢复无痛功能锻炼[16-17]。
本研究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最好,分析其原因为:膝前后联合入路可以从前后两方向进行手术,能较好观察受伤情况,进而根据受伤情况进行修复,单或双钢板内固定能使骨折固定稳定,有利于后期恢复[18-19]。
手术时机选择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和难点,对于存在软组织损伤导致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不良、皮肤缺血坏死等,可能不适合及时手术,需要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20]。
本研究根据不同时间选择手术时机,结果显示,5~8 d是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分析其原因:刚入急诊时,患者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受伤处血供尚未建立,行手术治疗组织张力大,不利于伤口愈合,较容易引起伤口坏死。
5~8 d后软组织水肿改善,皮肤出现皱纹,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软组织张力降低,术后伤口恢复快。
除此之外,影响愈合的因素较多,本研究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骨折愈合,其中发现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据文献[21-22]分析其原因为:年龄越大,患者身体机能和骨的生长能力较差,而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因此年龄较大会影响骨折愈合。
糖尿病患者周围血供较差,患者伤口愈合较慢,因此存在糖尿病病史也会影响骨折愈合。
术后并发症,比如:感染、皮肤缺血坏死等,会影响伤口愈合,这些应激因素也会影响患者骨折愈合。
因此,年龄、糖尿病病史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综上所述,膝前后联合入路单或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5~8 d软组织肿胀消退、皮肤出现皱褶是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年龄、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参考文献[1]陈文龙,张英琪,张世民,等.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及手术入路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2):97-99.[2]李楠,李刚,关涛等.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Schatzker 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伤,2015,28(12):1078-1082.[3]文浩,段戡,袁长深,等.锁定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0):1842-1846.[4]尚红涛,王泉,刘斌,等.外固定支架修复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1):4651-4657.[5]罗东斌,张永,汤永南,等.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413-1415.[6]冯刚,潘志军,李杭,等.双锁定钢板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的C3型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7):695-702.[7]潘月帆,黄俊文,黄安劲,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9(1):53-56.[8]白克文,周雪峰,彭军,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固定分期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34-37,41.[9]郭晓辉,刘锋卫.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Ⅴ、Ⅵ型)的疗效评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79-82.[10]俞旭东,陈兵乾,盛晓文,等.MIPPO双钢板固定与单钢板加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3):344-347.[11] McNamara I R,Smith T O,Shepherd K L,et al.Surgical fixation methods f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5,15(9):CD009679.[12]吴昊,石展英,李百川,等.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75-376.[13]徐亚风,罗从风,王驭恺,等.累及后柱的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6):722-725,728.[14] Farooq U,Javed S,Ahmad I,et al.Functional outcome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anaged with closed ilizarov[J].J Pak Med Assoc,2014,64(12 Suppl 2):S104-S107.[15]顧梦臻,唐献忠,于荣华,等.2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肢负重时间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4):430-432.[16] Lali? I,Darabo? N,Stankovi? M,et al.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using Ilizarov technique[J].Acta Clin Croat,2014,53(4):437-448.[17]鲁健,任栋,王鹏程,等.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2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149-1152.[18]智春升,邬波,金冶华,等.三柱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6):473-477.[19]杨卫斌,雷方亮.Schatzker 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4):478-480.[20]陈伟,江汉,王铜浩,等.半患侧卧位前后联合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7):727-733.[21]王宇强,翟磊,赵永军,等.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后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9):137-138,143.[22]唐飞,陈荣富,肖超,等.膝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8):49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