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质量分析表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3.68 KB
- 文档页数:3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一(1)班任课教师朱淑芳应考人数实考人数10099—9089—8584—8079—7574—7069—6059以下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25 25 12 11 11 0 0 0 0 92% 100%97.68大题号小题号错题举例原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一、三、 4.6.7. 细心算,你一定能算得对又快。
()—3=5 8-4= 5+3=在O里填上< 、> 或 = 。
9—4 O 9—5此题考查学生10以内的计算方法和口算能力。
全对的同学有20人。
导致失分的原因:1.个别学生粗心大意。
2.部分学生不会求“未知数”。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此题考查学生辨别左右位置的掌握情况。
全对的同学有22人。
导致失分的原因:1.个别学生没认真审题。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辨别左右位置。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情备课,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
此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感受它们的特点。
全对的同学有23人。
导致失分的原因:个别学生在数的时候粗心大意,数错了。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巩固练习,教给学生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题全对的同学有24人,有1人做错。
他在计算的时候粗心大意,导致失分。
班级:一(1)班任课教师朱淑芳大题号小题号错题举例原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四、8.3.6. 看图列算式。
此题大多数学生答题较好。
全对的同学有24人。
导致失分的原因:她会比较,比较的方法也能掌握,但是在写的时候粗心大意。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形式巩固练习,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题大多数学生答题较好。
全对的同学有24人,有1人做错。
导致失分的原因:她粗心大意数错了没认真答题。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董地乡中心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一年级一班数学科分析教师:刘道琴
考试情况
应考人数36 实考人数36 缺考人数0
各分数段人数:
0-9分10-19分20-29分30-39分40-49分50-59分
3 1 3 4
60-69分70-79分80-89分90-99分100分
4 6 9 6
总分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
2472 68.67 24 66.7%
试题内容及分值:
1、我是填空小能手。
(40)分
2、我是聪明小法官。
(5)分
3、选一选。
(3)分
4、口算。
(12)分
5、统计(8)分
6、解决问题(32)分
试题分析
试题覆盖课程计划情况:
试卷设计充分考虑数学学科本阶段涵盖内,本学期所教内容基本都设计了考察检测试题,各知识点试题分布较为合理。
试题存在的问题(题型、分值、新理念):
本试卷设计比较完善。
试卷第六题第5小题漏印等号,希望今后印制前加强校对工作。
试题难易程度:
本试卷难易适中。
学生通过完成试题反映出来的情况:
1、学生读题能力差,不能很好理解题意。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考试形式及试题的意见或建议:
希望今后能继续设计出如此高质量的试卷,真正达到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2021-2021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验题命题计划与试卷分析一、考试目的:1、考查学生在第二章里的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第二章光现象的学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二、命题依据:《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里的要求:①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总传播的特点。
②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③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④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和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⑤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考试目标:(见表3-1)认知行为目标学习内容了解1、什么是光源、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速c=3.0×108m/s、2、光的反射现象、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的形成、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对光的作用、4、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5、太阳光谱、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6、什么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性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简单应用光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红外线有紫外线的应用综合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表3-1四、试题形式:(见表4-1)表4-1五、考试内容:√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六、编题计划:(见表6-1)表6-1七、试卷:附录1: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班别: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A、月亮B、没有点燃的蜡烛C、反光的黑板D、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屏幕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上的书,是因为()A、书本会发光B、书本发生漫反射C、书本发生镜面反射D、眼睛发出光射到书本上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日环食B、手影游戏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4、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也都相等B、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不一定相等C、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一定相等D、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也不一定相等5、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6、如图,是我们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7、小刚从平面镜看到他身后墙上的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时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2时40分B、8时13分C、4时47分D、9时20分8、潜入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木,他看到的是()A、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B、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C、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D、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9、当一个人逐渐走近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基本色光是()A、红、黄、绿B、红、青、黄C、蓝、红、绿D、蓝、红、黄11、下列物品中,主要应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C、手电筒D、无绳12、对于紫外线,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陈述的观点如下:甲:我们学校的食堂里有一盏紫外线灯,它能发出淡蓝色的光,因此,我认为紫外线是可以看得见的淡蓝色的光。
黑塔镇朱山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至六年级数学组)在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我校于2014年1月6日进行了期末考试。
考后各教师在认真即时阅卷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绩统计,并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较全面地进行了质量分析,从测试的情况分析,我校一至六年级组教学质量整体上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为更好的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各教师分析的基础上,对一至六年级的教学质量做出如下的汇总分析:一、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差距大部分拉小了这次期末考试与去期中考试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这表现在同年级同学科的差距拉小了。
特别是一、二年级的数学,这里要提出的是一班的王老师和二班的简老师这个学期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花了不少时间,成绩进步很大。
本次各年级成绩统计列表如下:二、质量分析1、学情分析各年级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特别严重,每班的低分段都占了不少部分,这部分学生基础特差,甚至连最简单的计算题都要做错,或不会。
这部分学生是每一位老师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成绩不容易提高的问题。
今后针对这部分学生各位老师重点抓基础,特别是计算题。
2、试题分析各年级的试题都还难度适中,但有些年级综合性不够,重、难点不够突出,知识点不全面。
比如六年级的试题中应用题没有难点,并且有些重要知识点没有涉及到位。
3、学生存在的问题①、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性不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把教师教学的知识进行内化;③、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④部分学生基础特差,缺乏自信心、自觉性、安于现状。
三、改进措施1、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好学生的学习态度;2、加强教学研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在课堂上多采取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3、对后进生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教育,有些学生成绩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加上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等才有一定的效果。
瓯海郭溪阳光学校试卷测评质量分析班级一(1)班学科数学执教教师贾小群
掌握较好的题目及原因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
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
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
掌握较差的题目及原因
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
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郭溪阳光学校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