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2.78 KB
- 文档页数:3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航空摄影测量规范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 6962--86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7930--87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7931--874、海图图式GB 12317--905、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18--906、中国航海图图式GB 12319--907、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908、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909、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12340--901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12341--9011、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 12342--9012、1:25000 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3--9013、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4--9014、地理格网GB 12409--9015、远程光电测距规范GB 12526--90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18、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12979--9119、坐标展点仪GB/T13605--9220、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3923--9221、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92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9223、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3990--9224、立体坐标量测仪GB/T 13991--9225、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 50167--9226、地形图用色GB 14051--9327、短程光电测距仪GB/T 14267--932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GB/T 14268--9329、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修订) GB/T 5791--933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31、影象地图制印规范GB/T 14510--9332、地图印刷规范GB/T 14511--9333、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GB/T 14512--933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4804--9335、测绘基本术语GB/T 14911--943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 14912--9437、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 14950--943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39、地图印刷光学密度量测规范GB/T 15638--19954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修订) GB/T 7929--199541、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5660--199542、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199543、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GB15944--199544、电子海图技术规范GB 15702--19954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4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47、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48、比长基线测量规范GB/T 16789--199749、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5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 16819--199751、地图学术语GB/T 16820--199752、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编码所) GB/T 16831--199753、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7157--199754、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GB/T 17158--199755、大地测量术语GB/T 17159--19975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57、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GB/T 17278--199858、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96—199959、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6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6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6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63、大地天文测量规范GB/T 17943—200064、加密重力测量规范GB/T 17944—200065、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 —200066、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GB/T 17986.2 —20006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68、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6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70、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17—20017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8578—2001。
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一、概述在今天的数字时代,航空摄影已经成为了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而在航空摄影技术中,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背景、原理以及应用,并共享我们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背景与原理1. 技术背景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是指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通过特殊的航摄设备,能够在保持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条件下,实现对地面目标的连续成像和拍摄。
而其中的 5cm 技术标准则是指航拍出来的影像分辨率达到了 5 厘米/像素。
这项技术标准的提出和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航空摄影的精度和效率,为测绘、规划等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2. 原理分析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之所以能够在飞行中实现对地面的连续成像,主要是依托于现代航摄设备的先进性能和精湛技术。
这些设备如倾斜摄影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等,能够精确地实现对飞机位置、姿态的控制和计算,从而保证了航拍影像的稳定和精度。
三、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应用1. 测绘领域在测绘领域,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应用可以为地图的制图和更新提供高精度、高细节的影像数据,为土地规划、资源调查、城市建设等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基础数据。
2. 城市规划领域在城市规划领域,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地貌、建筑物、道路等进行高清晰度、多角度的拍摄,为城市规划和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细的数据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倾斜摄影外业航拍 5cm 技术标准的出现和应用,为航空摄影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其高精度、高清晰度的数据输出,为测绘、规划等领域的工作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最新标准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航空器搭载摄影设备进行地面拍摄,获取地面影像资料,并结合其他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绘制、三维建模等应用的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最新的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标准概述:1. 设备要求- 航空摄影测量应使用高精度的摄影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相机、多光谱或高光谱传感器等。
-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飞行参数- 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线应根据任务需求和地形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 应确保足够的重叠度,通常前后重叠度不小于60%,左右重叠度不小于30%。
3. 影像质量- 影像应清晰,无明显模糊、失真或遮挡。
- 影像分辨率应满足地形图绘制或三维建模的精度要求。
4. 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应根据应用需求确定,包括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 应采用适当的误差分析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应包括影像校正、拼接、立体观察和地形图绘制等步骤。
- 应使用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6. 质量控制- 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成果输出的各个环节。
- 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测量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7. 安全与环保- 航空摄影测量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飞行安全。
- 在执行任务时应考虑环境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8. 法规遵守- 执行航空摄影测量任务时,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 包括但不限于空域管理、数据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9. 应用领域- 航空摄影测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领域。
- 应根据应用领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量和数据处理规范。
10. 持续更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应不断更新和完善。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GB/T 27919-2011 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IMU/GPS辅助航空摄影的航摄系统、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航摄飞行及质量、IMU/GPS数据处理、成果质量检查、成果整理和验收的基本要求,适用于IMU/GPS辅助框幅式航空摄影。
在航空遥感应用中,类似技术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1-12-30
实施日期:2012-02-01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航摄系统要求
5 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6 航摄飞行及质量要求
7 IMU/GPS数据处理
8 成果质量检查
9 成果整理和验收。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规定、航摄作业、外业测绘、内业处理与成图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93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323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CH/T9008.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线划图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无人机unmanned air vehicle(UAV)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具有遥控、半自主、自主三种飞行控制方式3.2无人机航空摄影aerial photography of UAV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以影像传感器为任务设备进行的航空摄影。
4基本规定4.1航摄作业前应收集与测区有关的地形图、影像等资料和数据,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飞行区域的空域条件、设备的适应性,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4.2航摄作业前应进行测绘备案登记。
4.3航摄作业前应遵循相关空域管理规定,获得有关空域管理部门的飞行批复文件。
4.4所配置无人机的航程、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性能应能满足摄影任务的要求。
4.5无人机应配置必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航空摄影测量设备等。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00 1∶1 000 1∶2 000 GBT 6962—2005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ICS 07.040A 77 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962-2005代替 G B 6962- 1986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Specification for aerial photography of 1:500sc ale t op og ra p hi c m a p s000 1:2 0002005-04-19发布2005-10-01实施中华⼈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cB/T 6962- 2005⽬次前⾔·························································································,························⋯⋯⼯1 范围·········,··································································· ·······························⋯⋯ 1z 规范性引⽤⽂件································································································⋯⋯ 13 航摄计划与航摄设计······································································,···················⋯⋯ 14 飞⾏质量和摄影质量··························································································⋯⋯ 55 成果质量检查···································································································⋯⋯ 76 成果整理和验收································································································⋯⋯ 87航摄器材和航摄成果的保管·················································································⋯⋯10附录A(资料性附录)航摄鉴定表···········································································⋯⋯11附录B(资料性附录) 航空摄影常⽤计算公式····························································⋯⋯ 12附录C(规范性附录) 航摄底⽚压平质量检查⽅法 (15)附录D(资料性附录) 航摄资料移交书·····································································⋯⋯ 16附录E(资料性附录) 航摄底⽚移交清单··································································⋯⋯ 17附录F(资料性附录) 航摄像⽚、像⽚索引图移交清单················································⋯⋯ 18GB/T 6962- 2005⽉U 舀本标准代替GB 6962-1986((1,500,1,1 000,1:2 000⽐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标准规范1. 引言此文档为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标准规范,旨在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领域的技术规范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以确保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档适用于从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相关工作的机构和个人。
2. 定义2.1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指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技术和方法。
2.2 无人机:指无人驾驶的飞行器,能够通过遥控或自主飞行进行航空摄影测量。
3. 技术要求3.1 无人机选择和配置要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并进行适当的配置,确保其满足航空摄影测量的要求。
3.2 摄影测量设备要求:选择高质量的航空摄影设备,如相机、传感器等,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飞行计划和执行要求: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包括飞行路线、飞行高度等参数,并按照计划执行飞行任务,确保航空摄影测量工作的完成和安全。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要求:对采集到的航空摄影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4. 安全要求4.1 飞行安全要求:在进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确保飞行安全,保护他人和财产的安全。
4.2 数据安全要求:对采集到的航空摄影测量数据进行妥善保存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5. 质量控制要求5.1 测量精度要求:进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时,必须保证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准确性,符合相关的测量精度要求。
5.2 质量验证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验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预定的质量要求,找出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偏差。
6. 文件管理要求6.1 文件命名和编号要求: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相关的文件进行合理的命名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检索。
6.2 文件保存和归档要求: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相关的文件进行妥善保存和归档,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可靠性。
1:500、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基本规定1:500、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的基本规定航空摄影技术要求按GB7931—8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和GB7932—8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执行。
一般要求如下:1.建议采用DMC全数字航摄仪摄制真彩色的航摄数字影像。
2.航空摄影委托专业航摄公司,所用航摄器材应经检验合格。
3.航摄飞行器采用GPS定位技术,按图幅的中心线飞行。
4.1:500地形图的航摄比例尺可设定为1:2250,若采用DMC 摄影,可适当放宽,但不要超过1:4000。
5.1:1000地形图航摄比例尺可设定为1:4000,也可用1:500地形图的航摄像片。
6.像幅:23×23cm,焦距:152±3mm,若采用DMC全数字航摄仪,像幅为16.5×9.6cm,焦距为120mm。
7.飞行质量主要指标:航向重叠:一般应为60%~65%,个别最大应不大于75%,旁向重叠:一般应为30%~35%,个别最小不应小于15%。
像片倾斜角:应小于2°。
旋偏角:应小于8°。
8.摄影质量主要指标:平均密度:0.7~1.0,最佳密度:0.85最大密度:1.3~1.7,密度差:0.8~1.1灰雾度:不大于0.2像点位移:不大于0.05mm光学框标清晰、齐全。
9.其他要求:(1)全区摄影时航向超出测区范围二条基线为好。
(2)摄影者要掌握晴空无云天气标准进行摄影,保证航摄质量,注意底片不应有擦痕和脱膜现象。
(3)如出现绝对漏洞以及影响测图的云影应进行补摄。
(4)底片应按规范编号,注记摄区代号、片号。
每卷底片两端分别注记航摄日期、摄区代号、底片卷号、航摄仪号码、焦距、起止片号、总片数。
(5)成果整理时,底片应按分区或索引图装筒,每卷底片应填写登记卡片,一式两份。
一份置于筒内,一份贴在筒外,并注明筒号、起止片号。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试⾏)1:10000、1:50000 地形图IMU/DGPS 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试⾏)国家测绘局2004 年12 ⽉前⾔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 (1)4 航摄系统 (3)5 航摄设计 (5)6 航摄飞⾏ (9)7 数据处理 (11)8 上交成果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偏⼼分量测定表 (16)附录B(规范性附录)航摄飞⾏IMU/DGPS 记录表 (17)附录C(规范性附录)IMU/DGPS 辅助航摄飞⾏数据预处理结果分析表 (18)附录D(规范性附录)基站同步观测情况记录单 (19)摄影测量的原理就是摄影光束相交得到地⾯点的点位。
确定投影光束(像⽚)的姿态需要有三个线元素和三个⾓元素(合称外⽅位元素)。
传统航测成图的⽅法利⽤地⾯控制点并通过空三加密反求光束的外⽅位元素,该⽅法严重依赖地⾯控制点。
在测区⽆法涉⾜(如中国西南部⼀些地区)或找不到合适的地⾯控制点(如沙漠、⼽壁、森林及⼤草原)的地区,该成图⽅法受到了严重限制。
同时,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中像控测量的⼯作量和费⽤占很⼤的⽐重。
因此直接获取投影光束(像⽚)的外⽅位元素,⽆需⼤量的野外控制测量,⼀直是摄影测量⼯作者孜孜以求的⽬标。
⾃80 年代后期,GPS(全球定位系统)应⽤于航空摄影测量后,GPS 辅助空三⽅法可直接测量出投影光束的三个线元素,通过空三的⽅法进⽽获取⾓元素,部分实现了直接获取。
⽽开始于90 年代,成熟于2000 年左右的IMU/DGPS(惯性测量单元/差分GPS)技术辅助航测成图⽅法可直接获取三个线元素和三个⾓元素,实现了航空摄影后直接进⼊内业成图⼯序。
从航摄像⽚直接测定地⾯点的坐标是摄影测量发展的⼀⼤趋势。
为适应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满⾜国家基础测绘⽣产中制作和更新1:10000 与1:50000 地形图对航摄资料的要求,依据有关航空摄影、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等规范和规定,并充分考虑基于IMU/DGPS 技术进⾏航空摄影的特点与要求,制定本规定。
1、航空摄影技术规范(1)《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2) 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4)《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5) 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6) GB/T 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8)《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9) MH/T 1005-199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0) MH/T 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1) GB/T 16176-1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12)《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3)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14) GB/T 6962-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 GB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16) GB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7)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8)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GB/T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20)GB/T 1832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21)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22)CH 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23)国测国字【1997】20《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2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2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26)其他与航摄及遥感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补充规定以上规范和标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航空器进行测量、测绘和制图的
方法,它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灾难管
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航空摄影测量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航空摄影测量规范:
1. 摄影器材规范:航空摄影测量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性能要
求的摄影器材,包括航空相机、镜头、滤光器等。
这些器
材需要满足一些技术指标,如分辨率、畸变、光心偏移等。
2. 飞行规范:航空摄影测量需要在特定的飞行高度、速度
和航线上进行。
飞行规范包括飞行高度的选择、航线的设计、飞行速度的控制等。
3. 控制测量规范:航空摄影测量需要进行控制点的测量,
用于定位和校正航空影像。
控制测量规范包括控制点的选择、测量精度要求、测量方法等。
4. 影像采集规范:航空摄影测量需要采集一定数量和分布
的航空影像。
影像采集规范包括影像的重叠度、侧向重叠
与纵向重叠的比例、拍摄时间等。
5. 数据处理规范:航空摄影测量需要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
数据处理,包括影像的判读、解译、大地坐标的确定等。
数据处理规范包括数据处理流程、参数设置、精度要求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航空摄影测量规范,不同国家和地区可
能会有一些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
求和要求,结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关无人机技术在航空摄影中的广泛使用就日益明显。
在这里,数字航空摄影是利用无人机或其它航空器从低空高度进行拍摄活动的统称。
为了确保数字航空摄影的安全性和质量,国家政府为这一行业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共分为五大模块:第一、安全相关规定。
参与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熟练度和责任意识,当开展活动前必须提前进行充分的安全准备,尤其是飞行器安全风险评估。
第二、操作规程。
在开展数字航空摄影时,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规范》规定的航空器操作流程,以避免出现可能的意外情况。
第三、摄影过程规定。
《规范》通过规定无人机拍摄距离、机动空域高度等相关信息,使无人机摄影过程更加安全和有序。
第四、设备及许可证要求。
为了确保设备及许可证的质量,《规范》规定了设备出厂时必须获取相关认证,同时,《规范》要求操作者必须配备相关许可证。
第五、责任追究。
依据《规范》,违反其规定的操作者和机构将被追究相应的责任。
《规范》的出台旨在确保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安全性和质量,为摄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行业安全性和质量,而且还可以推动航空摄影行业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促进无人机技术在摄影行业的普及。
此外,根据《规范》的规定,机构和操作者必须提前申报开展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活动,在对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也不得进行活动。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低空航空摄影的安全性和质量,从而解决摄影行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总之,《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的出台,给了摄影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提高摄影行业的安全性和质量,对拍摄行业的发展和应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规范》也为未来无人机技术在摄影行业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被用于农业、地理环境、测绘等多种领域。
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国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了《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一、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由单机、多机、多航段等多种方式组成,其范围包括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航空照片测量、低空数字航空摄影、遥感影象测量等。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要求水平放大因子不小于1m/25cm,且具有适度的辐射稳定性、像素分辨率、像元尺寸、信噪比以及定位精度等。
二、低空数字航空摄影任务在运行之前,需要详细规划,确定航线、目标区域、带宽及飞行时间、飞行高度等,以及航空器参数、传感器参数设定等。
任务运行时,除了需要满足前述要求外,还要求使用正确的航空器及其传感器,并严格按照其设定参数作业,以及确保安全飞行。
三、为了确保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质量,应知晓各种参数,包括航空器参数、传感器参数、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要求等。
此外,航空器及传感器的状态也需要定期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维护状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帧间精度,以确保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数据的准确性。
四、低空数字航空摄影也应根据任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对影像的处理及整理也应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首先,将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影像进行分类处理,并根据不同的计算需求,对影像进行缩放、拼接、灰度变化等处理,以提供较好的计算结果。
此外,利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校正和精细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相关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五、低空数字航空摄影任务完成后,需要对该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价,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此过程中,应根据预定的数据要求,对影像的质量、分辨率、覆盖度、精度等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检测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为了保障低空数字航空摄影的安全,应完善相关安全措施,包括航空器的正确安全操作、传感器的安全操作、航行管理的严格执行等,以确保航空器的安全飞行,保障低空数字航空摄影任务的高效完成。
1、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1)《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
(2)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4)《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
(5)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6)GB/T 19294-200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
(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8)《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
(9)MH/T 1005-199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0)MH/T 1006-1996《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11)GB/T 16176-1996《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12)《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
(13)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14)GB/T 6962-200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15)GB 7931-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16)GB 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17)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18)GB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GB/T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20)GB/T 1832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1)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2)CH 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3)国测国字【1997】20《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2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5)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26)其他与航摄及遥感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补充规定
以上规范和标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2、后期处理技术规范
(1)GB/T13989—20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 7930-2008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 7931-2008 (4)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5)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6)GB/T17941-2008《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
(7)GB/T17278-2009《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8)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9)CH/T1013-2005《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影像地形图》
(10)GB/T1719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1) GB/T9008.1-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划线图》
(12)GB/T9008.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高程模型》
(13)GB/T9008.3-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14)GB/T9008.4-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栅格地图》
(15)CH/T1020-20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查技术规程》
(16)CH/T1021-2010《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17)CH/T1022-2010《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18)CH/T9007-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
(19)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