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汇编 电场
- 格式:doc
- 大小:9.92 MB
- 文档页数:1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适用省:河北、河南、山西、广西)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气体部分的知识.根据压强的定义A 正确,B 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但不能说明压强也一定减小,C 错.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增加,但温度降低有可能气体的压强减小,D 错.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2λ=3.39µm,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2E ∆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 ∆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 0.53eVD. 0.36eV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λυυch E ==∆,,可知当,6328.0,196m ev E μλ==∆当m μλ39.3=时,连立可知ev E 36.02=∆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2009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目.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分)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2.(6分)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α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3.(6分)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
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4.(6分)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U P和U Q,则()A.E P>E Q,U P>U Q B.E P>E Q,U P<U QC.E P<E Q,U P>U Q D.E P<E Q,U P<U Q5.(6分)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λ.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t=时刻的波形曲线为()A .B.C .D.6.(6分)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7.(6分)如图所示的虚线区域内,充满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a(不计重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由左边界的O点射入磁场、电场区域,恰好沿直线由区域右边界的O′(图中未标出)穿出.若撤去该区域内的磁场而保留电场不变,另一个同样的粒子b(不计重力)仍以相同初速度由O点射入,从区域右边界穿出,则粒子b()A.穿出位置一定在O′点下方B.穿出位置一定在O′点上方C.运动时,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一定减小D.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一定减小8.(6分)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距离为x,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 .B .C .D .二、实验题(共1小题,18分)9.(18分)(1)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①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x=mm;这种色光的波长λ=nm.(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科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 R=0.6A,内阻r g=0.1Ω)和若干导线.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处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再制作R﹣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10.(16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11.(18分)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体积叫做液体的体积流量(以下简称流量).由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测量非磁性导电液体(如自来水、啤酒等)流量的装置,称为电磁流量计.它主要由将流量转换为电压信号的传感器和显示仪表两部分组成.传感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圆筒形测量管内壁绝缘,其上装有一对电极a和c,a,c间的距离等于测量管内径D,测量管的轴线与a、c的连接放像以及通过电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三者相互垂直.当导电液体流过测量管时,在电极a、c间出现感应电动势E,并通过与电极连接的仪表显示出液体流量Q.设磁场均匀恒定,磁感应强度为B.(1)已知D=0.40m,B=2.5×10﹣3T,Q=0.12m3/s,设液体在测量管内各处流速相同,试求E的大小(π取3.0)(2)一新建供水站安装了电磁流量计,在向外供水时流量本应显示为正值.但实际显示却为负值.经检查,原因是误将测量管接反了,既液体由测量管出水口流入,从如水口流出.因为已加压充满管道.不便再将测量管拆下重装,请你提出使显示仪表的流量指示变为正直的简便方法;(3)显示仪表相当于传感器的负载电阻,其阻值记为R.a、c间导电液体的电阻r随液体电阻率色变化而变化,从而会影响显示仪表的示数.试以E、R、r为参量,给出电极a、c间输出电压U的表达式,并说明怎样可以降低液体电阻率变化对显示仪表示数的影响.12.(20分)(1)如图1所示,ABC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BC段水平,AB段与BC段平滑连接。
修正23.(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A 、B 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
有一质量m 、电荷量q (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 相距l 处静止。
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 、B 间加一电压qm gd U AB 23μ-=,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2q -,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
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
则(1)小物块与金属板A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09年浙江卷)23.(14分)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A 、B 竖直放置,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
有一质量m 、电荷量q (q>0)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 相距l 处静止。
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 、B 间加一电压,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碰撞后电荷量变为q ,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
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
则(1)小物块与金属板A 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停在何位置?答案:(12)时间为处或距离B 板为 解析:本题考查电场中的动力学问题(1)加电压后,B 极板电势高于A 板,小物块在电场力作用与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向A 2l 2l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电场强度为小物块所受的电场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则合外力为故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为设小物块与A 板相碰时的速度为v 1,由解得(2)小物块与A 板相碰后以v 1大小相等的速度反弹,因为电荷量及电性改变,电场力大小与方向发生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小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大小 为加速度大小为 设小物块碰后到停止的时间为 t ,注意到末速度为零,有解得 设小物块碰后停止时距离为,注意到末速度为零,有则 或距离B 板为(09年福建卷)21.(19分)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处于电场强度大小为E 、方dU E BA =mg qE F μ-=合g md mgd qU m F a μμ211=-==合l a v 1212=gl v μ=12qE mg F -=μ合21m 4F a g μ==合120v a t -=-12v t a==x x a v -02212-=2222v x l a ==l d 2=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
2009 年高考恒定电流试题汇编(2009 年全国 II卷理综)17.因为丈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获得的U-I 图线。
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的电阻连结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 4.8V 。
则该电路可能为答案 B【分析】此题考察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 由丈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获得的U-I 图线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6v, 内阻为0.5 Ω . 此电源与三个均为3的电阻连结成电路时测的路端电压为 4.8v,A中的路端电压为4v,B 中的路端电压约为 4.8V. 正确 C中的路端电压约为 5.7v,D中的路端电压为 5.4v.(2009 年高考天津理综卷)3.为研究小灯泡 L 的伏安特征,连好图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经过挪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
由电流表和电压表获得的多组读数描述出的U-I 图象应是C【分析】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图像上某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应愈来愈大。
C 正确。
(2009 年高考上海物理卷)11.如图为某报警装置表示图,该报警装置在一扇门、两扇窗上各装有一个联动开关,门、窗未关上时,开关不闭合,只需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
该报警装置顶用了两个串连的逻辑电路,虚线框甲内应采用 _________门电路,虚线框乙内应采用_________ 门电路(填与、非、或)。
【答案】或,或5V R1R2R3甲乙报S1S2S3警器【分析】题意只需有一个开关未闭合,报警器就会报警,联合或门的特色所以虚线框甲内应采用或门;虚线框乙内应采用或门。
(2009 年高考福建理综卷)15. 如下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结,下极板接地。
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利处于均衡状态。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挪动一小段距离A.带点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 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点油滴的电势将减少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答案 B【分析】电容器两头电压U不变,由公式 E U,场强变小,电场力变小,带点油滴将沿d竖直方向向下运动, A 错;P到下极板距离 d 不变,而强场 E 减小,由公式 U=Ed知 P与正极板的电势差变小,又因为下极板电势不变,所以 P 点的电势变小, B 对;因为电场力向上,而电场方向向下,能够推测油滴带负电,又 P 点的电势降低,所以油滴的电势能增大,C错;图中电容器两头电压U不变,电容C减小时由公式Q=CU,带电量减小,D错。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理综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2λ=3.39µm,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 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2E ∆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 ∆的近似值为A.10.50eV B .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 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且0135abc bcd ∠=∠=。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导线段a 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B .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18.如图所示。
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P⊥ON,则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2.(6分)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31和0.30sB .3和0.30sC .31和0.28sD .3和0.28s3.(6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
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
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
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A .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 .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 .左边气体压强增大D .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4.(6分)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 ﹣I 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 .则该电路可能为( )A.B.C.D.5.(6分)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
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
由此可推知,氢原子()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6.(6分)如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 .M 在从O 点运动至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7.(6分)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
绝密 ★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物理部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答案:D解析:雷达是根据超声波测定物体位置的,A 错;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B 错;用紫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C 错;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D 对。
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 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 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 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133.39-B.123.39-C.323.39D.233.3.9 答案:A解析: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GMm R =22()m R Tπ,可知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之比为R 1:R 2=,又根据V=,联立解得V 1:V 2,已知12T T =13.39,则V 1:V 2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可知A 错;物体从外够外界吸收热量、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可能增加、减小和不变,C 错;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作正功,可能向外解放热,内能可能减少、温度降低,D 错;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而引起其他变化是可能的,B对。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错.根据波的特点D正确.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 v a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 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15.据报道,2009年4月29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39年,直径2~3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A.133.39- B.123.39- C.323.39 D.233.3.9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 Ω,R2=30 Ω,C为电容器。
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2 V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 W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18.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D.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19.图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0.6 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A.波的周期为2.4 sB.在t=0.9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C.经过0.4 s,P点经过的路程为4 mD.在t=0.5 s时,Q点到达波峰位置20.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
AB上海市各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物理试题分类精编电场一.单项选择题(宝山区)1.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一个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B .可能是一个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C .可能是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 .可能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崇明县)2、如图所示,A 、B 带有等量正电荷Q ,一带电量为q 重量不计的电荷放在两者连线中点处恰能平衡。
现将电荷B 十分缓慢地向右移动,电荷q 的运动情况是 ( ) (A )不动; (B )向左运动; (C )向右运动;(D )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
(静安区)3.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b 、c 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过c 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 )A .与ab 边平行,竖直向上B .与ab 边平行,竖直向下C .与ab 边垂直,指向左边D .与ab 边垂直,指向右边(静安区)4.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 。
现给小球B 一个垂直AB 连线方向的速度 v o ,使其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下面四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若A 、B 为同种电荷,B 球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B .若A 、B 为同种电荷,B 球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C .若A 、B 为异种电荷,B 球做加速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D .若A 、B 为异种电荷,B 球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都不变。
(卢湾区)5.用两轻绳的末端各系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两绳另一端同系于O 点,如图所示,绳长分别为L A 、、L B ,且m B =2m A ,L A =2L B ,平衡后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关于两夹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判断是 [ ]A 、α=βB 、α<βC 、α>βD 、 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青浦区)1、在相距为r 的A 、B 两点分别放上点电荷Q A 和Q B ,C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现引入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q 在C 点受力为零,则Q A 和QB 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B .如果q 在AB 延长线离B 较近的D 点受力为零, 则Q A 和Q B 一定是异种电荷,且电量大小Q A > Q B ;C .如果q 在AC 段上的某一点受力为零,而在BC段上移动时始终受到向右的力,则Q A 一定是负电荷,且电量大小Q A < Q B ;D .如果q 沿AB 的垂直平分线移动时受力方向始终不变,则Q A 和Q B 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2009年全国卷i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3×10^5 km/s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那么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s为:A. s = v0t + 1/2at^2B. s = v0t - 1/2at^2C. s = v0tD. s = 1/2at^2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B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那么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为:A. v = √(2gh)B. v = √(gh)C. v = √(2h/g)D. v = √(h/g)答案:A5. 根据欧姆定律,一段电阻为R的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导体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是:A. I = U/RB. I = URC. I = R/UD. I = U + R答案:A6. 一个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强度E与距离r的关系是:A. E = Q/r^2B. E = Qr^2C. E = Q/rD. E = r^2Q答案:A7.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总能量E等于:A. 动能 + 势能B. 动能 - 势能C. 动能× 势能D. 动能 / 势能答案:A8. 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那么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为:A. n1:n2B. n2:n1C. 1:1D. n2:n1答案:B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______。
200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能量(09年全国卷Ⅱ)20. 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
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 大小不变。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A .202(1)v fg mg+和v B .202(1)v f g mg +和v C .2022(1)v f g mg+和v D .2022(1)v f g mg+和v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阻力f 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得221)(o mv fh mgh -=+-,=h 202(1)v fg mg+,求返回抛出点的速度由全程使用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为零,只有阻力做功为有2221212o mv mv mgh -=-,解得=v v 正确。
(09年上海物理)5.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
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两倍,在下落至离高度h 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两倍,则h 等于A .H /9B .2H /9C .3H /9D .4H /9答案:D解析:小球上升至最高点过程:20102mgH fH mv --=-;小球上升至离地高度h 处过程:22101122mgh fh mv mv --=-,又21122mv mgh =;小球上升至最高点后又下降至离地高度h 处过程:222011(2)22mgh f H h mv mv ---=-,又22122mv mgh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49h H =,答案D 正确。
(09年上海卷)44.自行车的设计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自行车的设计目的(从物理知识角度)车架用铝合金、钛合金代替钢架 减轻车重 车胎变宽自行车后轮外胎上的花纹答案:减小压强(提高稳定性);增大摩擦(防止打滑;排水)(09年上海卷)46.与普通自行车相比,电动自行车骑行更省力。
2009年新课标全国高考理综真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 0.19B. 0.44C. 2.3D. 5.216. 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
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
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
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µ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A. 1.3m/s ,a正、b负B. 2.7m/s , a正、b负C.1.3m/s,a负、b正 D. 2.7m/s , a负、b正17.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
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A.时刻的瞬时功率为B.时刻的瞬时功率为C.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D. 在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18. 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N点的坐标为,P点的坐标为。
2dU 2009高考广州一轮电场试题精选及答案1.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D )A .小球一定带正电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C .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D .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2.长度均为L 的平行金属板AB 相距为d ,接通电源后,在两板之间形成匀强磁场.在A 板的中间有一个小孔K ,一个带+q 的粒子P 由A 板上方高h 处的O 点自由下落,从K 孔中进入电场并打在B 板上K ′点处.当P 粒子进入电场时,另一个与P 相同的粒子Q 恰好从两板间距B 板2d 处的O ′点水平飞人,而且恰好与P 粒子同时打在K ′处.如果粒子进入电场后,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判断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 ) A .P 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的平方满足a d v 42 (a 为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B .将P 、Q 粒子电量均增为+2q ,其它条件不变,P 、Q 粒子同时进入电场后,仍能同时打在K ′点C .保持P 、Q 原来的电量不变,将O 点和O ′点均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4d ;且使P 、Q 同时进入电场,则P 粒子将先击中K ′点 D .其它条件不变,将Q 粒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将电源电压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P 、Q 同时进入电场,仍能同时打在K ′点3.图中a 、b 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为Q 1、Q 2,MN 是ab 连线的中垂线,P 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 点场强方向指向MNA .Q 1、Q 2都是正电荷,且Q 1<Q 2B .Q 1是正电荷,Q 2是负电荷,且Q 1>|Q 2|C .Q 1是负电荷,Q 2是正电荷,且|Q 1|< Q 2D .Q 1、Q 2都是负电荷,且|Q 1|>|Q 2| 4.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D )A .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 .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 .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 .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5.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电器A 不带电,验电器B 的上面安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桶C ,并且B 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 ,使D 接触C 的内壁,再移出与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 带电.明了(B )A .C 是一个等势体(电势处处相等)B .C 的内部是不带电的 BC .C 的内部电势为零D .C 的内部场强为零6.传感器是能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金属芯线与导电液体构成一个电容器, 从电容C 大小的变化情况就能反应出液面高度h 的高低 情况,则二者的关系是(B ) ①C 增大表示h 增大 ②C 增大表示h 减小 ③C 减小表示h 减小 ④C 减小表示h 增大 A .只有①对 B .只有①、③对C .只有②对D .只有②、④对7.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 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A )A .极板X 应带正电B .极板X '应带正电C .极板Y 应带负电D .极板Y '应带正电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 点电势为фa ,b 点电势为фb ,则(C )A .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 >фbB .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 <фbC .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 >фbD .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 <фb9.如图所示,A 、B 两点分别固定着电量为+Q 和+2Q 的点电荷,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
第二部分:电磁学部分(九)电场力、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势面、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考情分析:广东08、09年在选择题、计算题中均有考查,10、11、12、13年考了一道选择题。
满分秘笈:理解场强的矢量性,掌握电场线的特U 中的d是指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或者是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要牢记比较点,理解Ed场强的大小必须判断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比较电势的高低必须要判断电场线的方向,比较电势能、动能的大小必须要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情况,即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反之依然。
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首选动能定理,对于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首选图像法,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首选运动的分解(分解速度、分解位移),也可以巧用结论或者动能定理)【例9】(10年广东双选)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B.该点电荷带负电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11年广东双选)21.图8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
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的目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12年广东双选)20.图5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13年广东)15.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4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A.向负极板偏转B.电势能逐渐增大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图455.(双选)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D .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 56.P 、Q 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d 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从a 运动到b (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带负电B .c 、d 两点电势相等C .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 的吸引D .离子从a 到b ,电场力做正功57.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的点电荷Q 的电场中,沿如图所示的虚线由a 点运动到b 点。
2009 年各地名校物理高考模拟试卷分类及详解九、电场互动:本考点内容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要点之一.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对电场自己的认识,即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场线、等势面;二是电场知识的应用,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电容器等.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知识的考察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关于电场中导体和电容器的考察,常以小综合题型出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一类问题,是高考取考察的要点内容之一.其次在力、电综合试卷中,多把电场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运动学知识,电路知识等奇妙地综合起来,考察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状况,应用基本知识剖析、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纵观这种题目,所波及的情形基真同样(无外乎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均衡、加快或偏转),但命题者常常制定不一样的题设条件,多角度提出问题,多层次考察知识和能力.展望 2009 年对电场考察选择题和计算均有:选择题主要检测考生对重要观点的理解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要点考察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匀强电场中电势差根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容器的电容等基本观点、基本规律的综合运用;计算题还是以高分值高难度形式出现,要点是考察电场力、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概念与力学综合。
1.(山东省济宁市2009 届高三教学设计质量检测卷.物理。
5)如图 11 所示,福娃欢欢带正电,福娃贝贝带负电,用导体棒连结的瞬时,就一系列问题两人发生争吵,你以为以下说法不正G确的是()无电流A.福娃欢欢说,电流计指针偏转,有刹时电流有电流B.福娃贝贝说,电流计指针不偏转,无电流图 11C.福娃欢欢说,最后我们是等势体D.福娃贝贝说,最后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等于零2.(江苏扬州市2009 届调研试卷.物理。
7)如图 12 所示匀强电场 E 的地区内,在O 点处搁置b ·一点电荷 +Q,a、b、c、d、e、f 为以 O 点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 aecf 平面与电场平行,bedf 平面·f与电场垂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 b、d 两点的电场强度同样B. a 点的电势等于 f 点的电势C.点电荷 +q 在球面上随意两点之间挪动时,电场力必定做功D.将点电荷 +q 在球面上随意两点之间挪动,从球面上 a 点移图12动到 c 点的电势能变化量一定最大3.(山东省烟台市2008— 2009 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段检测卷.物理.7)图 13 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此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 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为Q=b(a、b为大t a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题图14 所示,那么图13图 15、图 16 中反应极板间场强盛小 E 和物体速率v 随 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14图15图16A. ①和③B. 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4.( 2009 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卷.物理.12)空气中的负离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
2009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省理综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解析版2009年理综全国卷I (物理部分)全解析14.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气体压强的宏观和微观理解解析:气体压强从微观角度理解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的撞击产生的力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效果,亦即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力;B 选项中应强调“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量”;C 、D 选项是考查气体压强和宏观量的联系,应该是由“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的密集程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所以C 、D 选项均不对.15.B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物体在平面镜内多次成像问题,侧重考查思维的多向性.解析:根据平面镜物像的对称性,作出成像图如下,即可知B 选项正确,作图时左右交替进行,以免漏画.检查时分别以两镜为对称轴观察是否符合对称性.16.D 考查目标:考查波尔理论的基本形式;光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解析:由波尔理论可知:ΔE =hv ,对光有:λv =c ,由两式可知:cE h ν?=,故有:2112E E λλ?=?,从题中数据可知λ1约为λ2的15,故ΔE 2=0.36比较接近.17.A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力的合成.解析:方法一:三段导线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均为ILB ,据左手定则可知,各力都有沿纸面向上的分量,且bc 段受到的力大小为ILB ,故abcd 受力一定大于ILB ,故选A .方法二:利用等效长度定性判断,可知等效长度大于L ,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可知A 选项正确.18.AD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电场的性质,场强、电势分布.解析:作出过M 点的等势线,该等势线与P 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一定在P 点下方,故可知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故A 选项正确;O 点电势高于P 点电势,故负电荷从O 移动到P 点,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也可根据电场力和位移方向间夹角总是钝角判断),故B 选项错误;由于沿+y 方向场强由大变小,故O 、M 两点间电势差大于M 、N 两点间电势差,故C 选项错;电场在y 轴上方向一直沿+y 方向,故释放正电粒子会沿y 轴做直线运动,D 选项正确.19.D 考查目标:本题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的密度.解析:由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有2224GMm m r r Tπ=,由于是近地卫星r =R ,由密度公式m V ρ=和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得23GT πρ=,又据体积和质量比可知密度比,可知M V MV ρρ''=',代入数据可得D 选项正确. A B A1 B1 A220.BC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根据波动图象分析质点间的振动关系,再结合其中之一的振动图象分析另外质点的振动图象.解析:由波动图象可知Q 质点和P 质点平衡位置相隔3m ,故振动相差34T ,由于不知波的传播方向,故不知两点的振动先后,尽管从P 的振动图象能判断0时刻P 的振动方向沿+y 方向,故Q 的振动可能超前P 34T ,也可能滞后34T ,故B 、C 选项均正确.21.AB 考查目标:本题属两体碰后可能性问题,考查碰撞中动量守恒、能量关系、及碰后运动关系.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碰后两物块的动量均为2MV ,由于碰后M 的速度不可能小于m 的速度,故有22MV MV M m≤,可得1M m ≥,由碰撞前后能量关系有:222()()122222MV MV MV M m≥+,可得3M m ≥,故选A 、B 选项. 22、(1)电压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挡;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高考物理试题汇编:电场1.如图4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光滑、绝缘的挡板ABCD ,AB 段为直线挡板与水平方向成450夹角,BCD 段是半径为R 的圆弧挡板,挡板处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直径MN 平行.现有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由静止从挡板内侧上的A 点释放,并且小球能沿挡板内侧运动到D 点抛出,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 qE<mgC.小球在最低点C ,速度最大D.小球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2.如图所示,固定在Q 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M 、N 两点,已知NQ M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A.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M 点沿直线移到N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B.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M 点沿直线移到N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M 点沿直线移到N 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D.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M 点沿直线移到N 点,3.如图所示,甲图中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乙图为放在电场线上a 、b 两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大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规定电场力的方向由A 指向B 为正,由此可判定 ()BDA .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A 侧B .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B 侧C .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A 侧D .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B 侧4.如图所示,一电容器的两极通过电阻始终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B .电阻上有a 流向b 的微弱电流C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D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5、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B .a 的速度将减小,b 的速度将增加 C .a 的加速度将减小,b 的加速度将增加 D .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C 【解析】两粒子均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速度增加。
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的弱、强可知,a 受的电场力将减小,加速度也将减小, b 受的电场力增大,加速度将增加。
6、如图10所示,真空中O 点处固定一点电荷Q ,同时在O 点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细线与小球处在水平位置且静止,释放后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细线的拉力为4mg ,则固定电荷Q 在最低点B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AA .mg q B .2mg q C .3mgqD7、如图a 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将一负电荷从A 点处自由释放,负电荷沿电场线从A 到B 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图b 所示,则A 、B 两点的电势高低和场强大小关系是 C A .A ϕ>B ϕ,A E >B EB .A ϕ>B ϕ,A E <B EC .A ϕ<B ϕ,A E >B ED .A ϕ<B ϕ, AE <B E8、如图甲所示,在两距离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当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后,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电子速度v 、位移x 、加速度a 和动能k E 四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A9、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 。
现给小球B 一个垂直于AB 连线方向的初速度V 0,使其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则ACD A 、若A 、B 带同种电荷,B 球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B 、若A 、B 带同种电荷,B 球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C 、若A 、B 带异种电荷,BD 、若A 、B 带异种电荷,B 球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都不变10、如图所示,A 、B 、C 、D 、E 、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V 、2V 、5V 。
则下列下列中正确的是:ABA 、D 、E 、F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7V 、6V 、3VB 、电荷量为1.6×10-19C 的正点电荷在D 点的电势能为1.12×10-18J C 、将电荷量为1.6×10-19C 的正点电荷从E 点移到F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2×10-19JD 、将电荷量为1.6×10-19C 的负点电荷从F 点移到A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3.2×10-19J11、如图所示,AC 、BD 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 ,半径为R ,将等电量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 对称,+q 与O 点的连线和OC 间夹角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 .A 、C 两点的电势关系是ΦA =ΦCB .B 、D 两点的电势关系是ΦB =ΦDC .O 点的场强大小为Kq/r 2 D. O 点的场强大小为31/2Kq/r 212、如图所示,甲图中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乙图为放在电场线上a 、b 两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大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规定电场力的方向由A 指向B 为正,由此可判定()BD A .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A 侧B .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B 侧C .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A 侧D .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B 侧13、如图所示,一电容器的两极通过电阻始终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B .电阻上有a 流向b 的微弱电流B FC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D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14、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仅受电场力作用,其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图中一组平行等距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A .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 点的电势都比b 点低B .不论图中实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 点的场强都比b 点小C .如果图中实线是电场线,则电子在a 点动能较小D .如果图中实线是等势线,则电子在b 点动能较小15、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长为L 的绝缘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负电,电量分别为)(1221q q q q >和。
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
若将两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 为(不计重力,线长L 远大于小球的线度) ()AA .22112)(21L q kq E q q T +-= B .22112)(Lq kq E q q T +-=C .22112)(21Lq kq E q q T --= D .22112)(L q kq E q q T ++=16、如图所示,真空中O 点处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a ,电场方向由a 指向O ,且与ab 连线成60°角;b 点的场强大小为E b ,电场方向由b 指向O ,且与ab 连线成30°角。
则关于a 、b 两点场强大小及电势a ϕ、b ϕ的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BA .b a b a E E ϕϕ>=,3B .b a b a E E ϕϕ<=,3C .b a ba E E ϕϕ<=,3D .b a b aE E ϕϕ<=,317、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 、B 相距为d ,分别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DA .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 流向aB .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 流向bC .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 流向aD .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 流向b18、如图6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 ,当对其加上电压后,A 、B 两板的电势分别为+ϕ和-ϕ,下述结论正确的是()BC A .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ϕ/dB .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C .若只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 ,该电容器的电容C 要增大,极板上带的电荷量Q 也会增加D .若有一个电子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减小19、示波管的结构中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电极XX ′和YY ′,若在XX ′上加上如图7甲所示的扫描电压,在YY ′上加如图7乙所示的信号电压,则在示波管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是图7丙中的()C20、有一个带电量为6310q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 点移到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4610J -⨯的功,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4910J -⨯的功,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 .A 、B 、C 三点的电势最高的是点A B .A 、B 、C 三点的电势最高的是点BC .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的电势能大D .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的电势能小21、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正方形,其a 、b 、c 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等量的正点电荷Q 。
将一个电荷量为q 的正试探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中心O 点和正方形的另一顶点d 处,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有CA .q 在d 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与在O 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相等B .q 在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O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C .q 在d 点所具有的加速度方向与在O 点所具有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若把a 点的正电荷Q 移走,O 点处场强变为零 22、如图所示,直线OO ′为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电场方向由O 指向O ′.一带电粒子沿该电场线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经时间t 位移为s ,在A ,B 两点的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 1,在通过A 、B 两点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A .若OO ′为匀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且粒子带正电,则v 1>v 2B .若OO ′为匀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且粒子带负电,则v 1<v 2C .若OO ′为位于O 点的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且粒子带正电,则v 1>v 2D .若OO ′为位于O ′点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且粒子带正电,则v 1<v 2 23、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与直流电源两极连接,充电平衡后,两极板问的电压是U ,极板带电量为Q ,两极板间场强为E ,电容为C 现将两极板问距离减小,则引起的变化是() A .Q 变大 B .C 变大 C .E 不变 D .U 变小 24、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