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34.28 KB
- 文档页数:4
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研究目的研究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用高流量吸氧加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加常规药物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有创呼吸机中无创正压通气C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mode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pplying 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ing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and there were 3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halation of oxygen via high-flow plusing conventional drug,whil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PAP model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pplying invasive ventilator plusing routine drug.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level of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Clinical effect of CPAP model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pplying 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ing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is very obvious.[Key words]Invasive ventilator;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CPAP model;Acute left heart failure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以及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心源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救治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 (P<0.05)。
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同时应用呼吸机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较之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连续气道正压通气临床疗效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归宿都会发展为心功能不全,故心功能不全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急性左心衰作为心功能不全的最严重的阶段,发病急,死亡率高,常规的方法抢救治疗左心衰往往会出现起效慢,尤其是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功能障碍时,呼吸机在呼吸系统危重症救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无创机械通气有利于急性左心衰的缓解,对提高抢救危重心衰患者的成功率有重要价值[1]。
我们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抗心衰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呼吸机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急救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男36、女34例,平均年龄68.34岁,其中冠心病36例,男、女各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男13例,女7例;风心病8例,男3例,女5例,扩心病6例,男2例,女4例。
入选的患者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且除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功能Ⅳ级,神志清楚,患者均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出汗紫绀、两肺均有中量以上湿罗音,部分患者咯粉红色泡沫痰,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对21例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应用(resmedstcpap)呼吸机治疗,观察其通气后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表现变化。
结果 19例患者的动脉氧气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与通气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好转,顺利脱机。
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较为肯定,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临床应用效果好。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低氧血症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03-02急性左心衰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常病情危重,迅速合并呼吸衰竭,大多数患者目前仍接受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呼吸机功能的增加和性能完善,人工通气技术不断提高,并逐渐扩大其应用范围,有创机械通气由于需要行气管插管,并发症多,不易为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已成为急危重症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院于2007年9月——2010年9月使用nppv治疗2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疗效明显,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急诊住院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65岁。
基础疾病为copd伴冠心病8例,冠心病10例,ⅲ级高血压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
应用nppv治疗的指征①存在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双肺底湿罗音或广泛哮鸣音。
②x线片有肺淤血表现,③经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仍低于85%或是进行性下降。
④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paco2<55mmhg。
1.2 方法全部患者在应用西地兰,速尿及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resmedstcpap呼吸机,通气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使其自然放松。
选择患者合适的鼻面罩,然后固定头带,松紧度适合,通气压力由低向高逐渐过渡,一般初始压力为4cmh2o,渐升至7-8 cmh2o,面罩侧孔氧流量为5-10l,烦躁不安的病人可给予吗啡部分镇静。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作者:王桂芳陈颖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是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Acute Left Heart dysfunction,ALHD)的简称,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左心室前负荷和(或)后负荷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急性下降,进而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左室射血量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
ALHF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坐位、大汗、口唇轻微发绀、两肺底可听到水泡音等,传统的ALHF的治疗方法包括氧疗、洋地黄、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无创正压通气技术(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应用NIPPV治疗ALHF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就NIPPV在ALHF的应用及NIPPV在ALHF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情况做一综述。
1 NIPPV的发展NIPPV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HF的辅助通气治疗手段。
国外70年代初期就认为机械通气能快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减轻呼吸功能耗氧,减少肾上腺的反馈刺激而最低减轻心肌缺血,提高患者存活率[2]。
临床机械通气又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与有创通气的辅助通气模式相比,NIPPV无需进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而是通过经鼻或经面罩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进行辅助机械通气。
临床研究证明近10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3]。
随机多种的对照研究表明,NIPPV在ALHF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4-7]。
此外,国际上也有许多的研究肯定了NIPPV在ALHF的治疗领域的重要性,众多的核心杂志也分别刊登专题综述和荟萃分析来肯定NIPPV对于ALHF的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应用秦朴【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s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for the case of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Methods Thir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ther 16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posi 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besides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atients'rliniral symptom, HR , RR , and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fter 4-hour treatment and 24-hou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 HR , RR and the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total hospital sta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the conventionalrn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1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 h、24 h后的症状、HR、RR、动脉血气及两组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症状、HR、RR、动脉血气改善明显,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2(017)012【总页数】2页(P2200-2201)【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作者】秦朴【作者单位】408200,重庆,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左心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排血量急剧降低和肺静脉压突然升高导致全身器官和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内科常见危重症,死亡率高,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陶丽【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重庆涪陵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24h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2、24 h,两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24 h低于治疗后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2、24 h,研究组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h研究组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24 h,两组患者RR、HR、MAP、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和S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2、24 h,研究组P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 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缓解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32【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血气分析;疗效【作者】陶丽【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重庆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瘀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
无创正压通气(cpAp,Bipap)在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分析目的对发生急性左心衰,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发生急性左心衰且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氧合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等加以观察,并观察其在一天内病情改善的状况、死亡概率等。
结果经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插管率等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伴随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来说,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疗效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急症中,急性左心衰是较为常见的。
患者经常由于急性水肿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
因此,需加强对患者呼吸的支持,由于无创正压通气集很多优点于一身,使用安全,且不会带来创伤,操作方便,因此,其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对我院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发生急性左心衰且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发生急性左心衰且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58.5±12.5)岁。
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其原发的疾病包括:高血压性的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等。
发病的原因是:输液的速度过快、肺部受到感染、错误服药等。
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
1.2 方法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利尿、氧气供给、血管扩张以及镇静等治疗。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发表时间:2017-11-28T13:53:07.2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洪迎[导读] 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治疗有重要作用,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胃肠道胀气、鼻面部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技巧。
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5例,给予NIPPV辅助治疗,并给与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75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后,10例改为有创通气,另65例经38.6±17.5h撤离呼吸机,平均住院天数16.2±4.3d。
65例患者症状缓解,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
结论: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治疗有重要作用,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胃肠道胀气、鼻面部压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胃肠胀气急性左心衰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1]。
临床表现为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左室射血量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肺循环瘀血等症状。
NIPPV 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而且简便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有创机械通气相比,无创呼吸机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状态,损伤小、插管率低、上机撤机容易、保留了进食和语言功能,患者更容易接受怛。
但是,无创机械通气机若使用方法不当,患者可出现人机对抗,胸闷加重,甚至可出现气胸、胃肠胀气、面罩压伤、排痰障碍、幽闭症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探讨了NIPPV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5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标准。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急性左心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3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 23例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nippv治疗,19例病情好转,4例改有创通气或死亡,有效率达83.3%;对比过去5年中25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常规治疗下有效15例(61.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nippv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不仅见效快,且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07-03investigation on the applicative value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treatmenthuang xifa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xinxi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527400)【abstract】objective the applicative value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on the bases of routine treatment, nippv was administered in 23 caseswith severe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of which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complica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of 23 cases with severe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who accepted nippv treatment, 19 cases got a turn for the better in their state of illness, and 4 cases had to use invasive ventilation even dead. the effective rate of nippv was 83.3%, which presen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mpared with 25 cases with severe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who accepted routine treatment during past 25 years, of which only 15 cases displayed effectiveness, the effective rate of which was only 61.9%). conclusion nippv has a fast effectiveness and a high successful rate in treating and rescuing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evere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nippv is worth of application in an expanded field.【key words】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reatment急性左心衰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常迅速合并呼吸衰竭,若临床上仅给予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等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常需行机械通气治疗,但会增加患者痛苦,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而且由于呼吸机疲劳对呼吸机产生依赖造成脱机困难,患者和家属均难以接受配合这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