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中考 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 分子和原子
- 格式:doc
- 大小:172.00 KB
- 文档页数:8
分子与原子一、两个重要概念1、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H2O CO2 SO2 P2O5 Fe3O4 KMnO4 K2MnO4等。
2、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O2 N2 P Fe 等。
回忆:什么是纯净物?二、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三、分子和原子应该知道:(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3)能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1、物质是可分的(1)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但是有体积和质量。
(3)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保持物质物理性质)②一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③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性质不同。
(4)物理变化:只是状态改变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本身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分子。
2、所有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的速率越快①刚才我们闻到了香水的味道。
②糖放到水里,溶化了,水变甜。
③盐放到水里,溶化了,水变咸。
④盛氧气的集气瓶要用玻璃片盖上。
⑤夏天出汗后,风扇一吹就干了。
⑥衣服洗了之后,经晾晒就干了,夏天比冬天容易干。
⑦水长时间加热会烧干。
⑧实验室好多药品都要用瓶盖盖住。
4、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1)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
(2)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
(3)物质之所以有三态的变化,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5、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注:①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②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改变7①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专题总复习 分子和原子 元素 物质分类一. 本周教学内容分章总复习——分子和原子、元素、物质分类 二. 重点、难点1. 掌握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的概念及其异同点。
2. 了解物质的组成及分类的原则,从宏观、微观角度对物质组成进行描述。
3. 熟悉化学式的书写原则,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写法及简单计算。
三. 知识要点 1. 物质的结构: (1)原子①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 结构原子尽管很小,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但用其它方法可以再分,因为原子也有一定的构成。
}⎪⎩⎪⎨⎧⎩⎨⎧的空间内做这高速运动—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一个单位负电荷)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积的十万分之一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中子(不带电)单位正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原子核(带正电)原子 ③ 各种关系a.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b.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c.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112112(2)分子①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 与原子的关系(3)离子①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 与原子的关系(4)元素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在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③与原子的关系(仅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2. 物质的组成:(1)混合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述、用所含元素描述;微观:由分子构成描述。
(2)纯净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述、用所含元素描述;微观:由分子构成描述。
3. 物质的分类:(1)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3)水变成水蒸气时没有变化;(4)电解水得到的产物是;(5)没有电子的粒子是;(6)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7)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对有关化学用语和原子结构等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备考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一、单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冬日腊梅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又鼓起来--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食物腐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D. 汽油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B. MnO2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释放出O2D. 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3.每到夏秋之交,酒泉市区内的槐花树,满树繁花,清香飘浮,溢满鼻官。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同学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分子可以再分4.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铝元素为金属元素B. 铝原子的质量为27gC. 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D. 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6.用分子的观点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状态不同B. 数量不同C. 质量不同D. 种类是一种还是多种7.关于Al和A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B. 属于同种粒子C. 属于同种元素D. 核外电子数相同8.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C.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 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9.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A. 是否能构成物质B. 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再分C. 质量和体积大小D. 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 原了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 原子如果得到电子就变成阴离子11.右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C. 原子核中可能含有6个c和8个bD. 原子中可能含有6个a和8个c12.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相对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X在化合物中常显+1价B. Y带2个单位正电荷C. Z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D. W化学性质稳定13.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物质分类B. 空气成分C.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D. 原子的结构二、填空题14.下列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A,B,C,D所示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填数字)(2)B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失去”或“得到”)(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15.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因为________,过氧化氢和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详解之:分子、原子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详解之: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分布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原子中的电量关系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18·回民模拟)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 (2019九上·百色期末)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B .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 . 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D . 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3. (2分)(2016·益阳模拟)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 . HB . H2OC . 2HD . H24. (2分) (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B .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分子构成C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D . 某物质在O2中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说明某物质含碳元素5. (2分)(2018·太仓模拟) 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 . 原子B . 离子C . 分子D . 电子6. (2分)(2019·大连模拟)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石灰水B . 矿泉水C . 蒸馏水D . 自来水7. (2分)(2019·商南模拟) X、Y、Z、Q是常见的四种元素,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Z的原子序数为11,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Q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 . Z、Q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C . X、Y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X3YD . X、Y、Q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8. (2分) (2019九上·宝坻期末) 2008年5月17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A . 元素B . 原子C . 分子D . 离子9. (2分) (2019九上·沈阳期中) “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体现出()A . 分子之间有间隔B . 分子在不断运动C .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 分子之间有引力10. (2分) (2019九上·赛罕期末) 植被丰富的公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2-)。
专题四分子和原子【知识归纳】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 分子:O2、CO2、H2O、C60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 原子:金属:Fe、Cu、Ag、Hg部分固态非金属:C、Si、S、P稀有气体:He、Ne、Ar、等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3. 离子:NaCl、NH4Cl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至少含有两种离子,其中一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铵盐除外。
二. 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保持”指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表现出的性质,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①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度加快。
例: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干的更快,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②固体物质的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例: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例:气体可以存放在钢瓶中;①相同质量的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体积不同。
例:物质的三态变化中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体积本身没有变化;热胀冷缩。
②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
例:夏天满气的自行车轮胎爆晒易爆炸;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气体受到压强后体积变小。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例:氧气和液氧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二者都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这是因为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例:三态变化,物质溶解。
中考专题-----基础知识概念辨析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分类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征:小、动、隙。
(小东西)分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也就是化学名称是石字旁的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学生形成分子或原子概念过程中可能有以下困惑和误解: 1、为什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原子。
【解释】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原子不一定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H 2O 的化学性质是由H 2O 分子保持的,而不是由H 原子和O 原子来保持的,因为水的直接构成微粒是水分子,而不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如果水是H 原子和O 原子直接构成那就会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因为金属的直接构成微粒是由金属原子。
2、分子既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又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的聚集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表现出来的。
例如,单个的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或气态来描述,因此,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大不相同,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2H 2O水分子分解示意4H2O2H 2O 2分 子:是相同的。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吗?也就是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解释】物质不全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除分子外,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等。
如:氧气由氧分子直接构成,铁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直接构成。
4、分子是最小粒子吗?【解释】说“分子是最小粒子”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分子不是最小粒子,他仍然可分(他是由原子构成的);同样说“原子是最小粒子”是以化学变化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他也仍然可分(他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练习:分子和原子(含解析)一、单选题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C.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AB.BC.CD.D3.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以再分C.间隔的远近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4.(2013•镇江)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5.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6.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丙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7.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B.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C.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8.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变成了新微粒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10.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符合的是()11.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二、多选题12.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10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得到20mL液体C.根据转化观: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根据结构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内质子数相同13.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的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酒精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个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三素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A.AB.BC.CD.D16.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B.将lkg的铜粉和lkg的铁粉混合,所得质量等于2kg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液体的质量等于2g17.用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AB.BC.CD.D18.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冰能融化B.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上可以观察到气泡C.墙内开花墙外香D.各取1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溶液总体体积小于20mL三、填空题19.如图所示,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水果糖,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仔细观察.过一会儿你会观察到________,由该实验现象,可推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20.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__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的分子。
北京义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8九上·安庆期中) 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错误的是()A . 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 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 . 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 . 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的压强不变(假如不漏气)2. (2分) (2019九上·宝安期末)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B . 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C . 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D . 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3. (2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 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B .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4. (2分)(2019·永定模拟)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 .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 . 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5. (2分) (2018·安徽模拟)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摄高分辨图像的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并揭示了单个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团簇”的空间姿态(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 . 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C . 利用该成果能观测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部结构D . 该技术观测到的“四分子水团簇”并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6. (2分) (2019八上·大庆期末)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 . 冰水混合物活性炭B . 水澄清石灰水C . 生锈铁钉氧化镁D . 液氧二氧化碳7. (2分) (2019九上·兰山期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B .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C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D . 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8. (2分) (2018九上·澧县期中) 对于Fe、Fe2+、Fe3+ 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A . ①②③④B . ①③C . ①④D . ②③9. (2分) (2019九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B .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 .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10. (2分) (2018九上·广东月考) 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05水组成的实验探究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知识网络】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 组成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分类用肥皂水区分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常见的饮用水: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等自来水生产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活性炭吸附---消毒--自来水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水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水污染防治措施工业“三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考点梳理】考点一、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2.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2和试管1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3.检验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l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氢气。
4.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2)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考点诠释】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因为当氢气中混有空气时,点燃混合气体就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4.2%(即空气中混有氢气的体积分数为4%~74.2%)。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为: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因为试管内氢气火焰可能没有熄灭,使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渭南市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五分子和原子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2017·句容模拟)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
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6九上·南召期末)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现场火光冲天,火焰四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B .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将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C . 发生爆炸时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
D . 有毒物泄漏时消防员不需要做任何防护措施就可以进入现场
3. (2分)(2018·新疆) 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A .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 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4. (2分) (2018九上·文登期末) 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
B .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 .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
D .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5. (2分) (2018九上·西城期末)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这说明()
A . 分子间有间隔
B . 分子体积很小
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分子质量很小
6. (2分) (2015九上·中堂期末)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加多宝凉茶
B . 冰水
C . 空气
D . 大理石
7. (2分)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科学验证。
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不一定是离子
B . 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 .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 (2分)(2017·柘城模拟) “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氧化物
B . 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9. (2分) (2016九上·栾城期中) 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B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
C . 分子和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
10. (2分) (2016九上·罗平期中) 下列四个推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化合反应一定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两种元素
11. (2分) (2019九上·无棣期中)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A . ①⑤
B . ③④
C . ②
D . ②⑥
12. (2分) (2017九下·泰兴月考)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能表示金属离子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 (2018九上·苏州月考)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多是的氮气
C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 工业上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4. (3分)(2019·河南模拟) 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
大飞机使用的化学材料如甲图。
(1)钛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图乙是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
(3)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 (2分)(1)如图所示,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瓶A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 ,说明________ .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两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 ,说明________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________ .(3)取适量上述所得红色液体于烧杯中,加入几块木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 ,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 性,此过程为________ 变化.
16. (4分)(2015•六盘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填字母).
A.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B.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________决定.
(4)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锂是制作手机电池的原料,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7. (5分)(2017九下·盐都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石墨、碳酸钙、盐酸、聚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②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
③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④可用作塑料大棚的是________.
(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填“氢气”或“煤”).
②鱼、虾富含________(填“淀粉”或“蛋白质”).
③蔬菜、水果等是人体获取________(填营养素的名称)的主要食物来源.
(3)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X=_______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9分)
14-1、
14-2、
14-3、
15-1、
16-1、
三、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7、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