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 导学案文档 (2)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海关》教案(精选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山海关》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背诵三至五段。
过程与方法:自学与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板书:山海关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录山海关的局部行文思路。
3、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认识并会写部分难写的生字词。
独立阅读链接小诗《长城》,能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一)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要求: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二)细读,体会文章内容。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等感叹号)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
5.《山海关》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词语,理解“要塞、苍劲、气势磅礴、广袤无垠、慷慨悲歌、干戈扰攘、征战频仍”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加快阅读速度,训练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前预习,利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查阅词语的意思。
2.认读课文,小组学习交流,使生字词再强化。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品词悟句体会其“忠贞”的灵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课文重点段落深入感受山海关的“伟大体魄”与“忠贞灵魂”,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海关的雄伟险要,感受山海关“伟大的体魄”与“忠贞的灵魂”,激发爱国情感.课前准备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了解中华名族的历史明确山海关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去过山海关吗?山海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走进山海关。
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请去过山海关的学生谈谈对山海关的印象,有助于从感情上拉近全体学生与山海关的距离,就好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来认识山海关,走进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要求: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要读准确,句子读正确,读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
容易读错的字:铮铮响、大匾额、雉墙的垛口、脖颈儿、屏藩要塞、烽台烟墩、广袤无垠、逶迤翻腾、身披盔甲、金戈、慷慨悲歌、干戈扰攘、征战频仍、抵御、捍卫同时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重zhòng关要塞sài 脖颈gěng 幽燕yān殷yān红累累lěi lěi白骨设计意图:本课生僻字与多音字较多,所以提醒学生读准确,多读几遍,加强记忆。
三、再读课文,思考山海关给你的初步印象。
四、理解课文内容,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中心话题:来到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作者看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学生自读、合作、探讨、交流。
语文六年级上语文S版9《山海关》导学案(第二课时)
1、
2、 ( ) 教师总结:作者运用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来记录山海关。
4、读第6-9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
)
5、作者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展示汇报,组间互评)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
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还有什么疑
问? 学习反馈 学习检测。
《山海关》教案6篇《山海关》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介绍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名不虚传气势磅礴广袤无垠干戈扰攘浑然一体捍卫忠贞慷慨悲歌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学年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指导理清课文脉落。
(1)城楼(2)山海关所处地理位置(3)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4)现在的作用。
学生交流。
四、课堂练习出示问题(小黑板)比一比,组词语。
嘱()泳()抢()员()瞩()脉()沧()贞()给带着重号的字注音。
铮铮响嗬渤海嘉峪关纵缰驰马广袤盔甲干戈扰壤殷红五、作业1、熟读课文。
2、搜集中华儿女与外族入侵作斗争的故事。
板书设计:2、山海关城楼地理位置历史作用现在的作用《山海关》教案2(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板书:山海关(二)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三)细读,体会内容。
《山海关》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思想情感。
2.训练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2、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难点: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什么变化?
四、参考资料
峻青是擅长写革命斗争题材的有成就的作家。
他18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战斗中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他,便他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将已经过去了的那段令人难忘的斗争生活再现出来。
他说:“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多少父老兄弟在我的身边倒下去了,多少英雄儿女的壮烈事迹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每一想到这些为了党和人民的共同事业而慷慨地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的人们,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跳动起来,发生了一种要用文学创作来表现他们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促使我写出了这些作品。
”正是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和崇高的使命感,峻青回忆了同故乡山东老区人民战斗的峥嵘岁月,描写了战争年代中所熟悉更难忘的英雄人物,相继发表了《马石山上》、《党员登记表》、《黎明的河边》、《最后的报告》、《交通站的故事》等短篇小说。
【学习目标】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先总起,再分述,后总结及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叙山海关风貌的局部行文思路。
3. 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自我评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5遍,完成下列各题:1、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巍、蜿、蜒、垠、烽、顷、盔、捍巍、蜿、蜒、垠、颈、烽、顷、盔、捍、巍然耸立、蜿蜒、锋台、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名不虚传、浑然一体、连绵起伏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二、学习探究1、用一句话来概括山海关给你留下的印象。
2、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3、整篇课文中,那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其余部分分别写什么?三、当堂达标(小组评价:☆☆☆)(20分)(一) 1、比一比,组成词语蜿()烽()捍()顷()豌()锋()悍()倾()2、给加点的字注音要塞.()殷.红()情不自禁.()燕.山()脖颈.()气势磅.礴()3、按课文内容填空山海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那地形的(),在我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四、巩固练习(小组评价:☆☆☆)(50分)1、给下列带下划线的字的拼音加上声调。
巍峨(wei)蜿蜒(wanyan)碧波万顷(qing)烽火(feng)无垠(yin)盔甲(kui)捍卫(han)2、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记一记。
雄浑苍劲气势磅礴殷红热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血沸腾顶天立地可歌可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有三组词,只有一组没有错别字,在正确的一组后面的括号里打“√”。
语文社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9山海关1.认识“巍、蜿”等8个会认字,学会“巍、蜿”等9个会写字,理解“引人瞩目、名不虚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山海关,站在山海关上又有怎样的感想。
4.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名胜古迹的魅力。
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山海关,站在山海关上又有怎样的感想。
将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山海关的雄伟气势,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峻青:原名孙俊卿,生于1923年,山东海阳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在小说、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
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马石山上》《最后的报告》,长篇小说代表作有《海啸》等,散文集代表作有《秋色赋》。
山海关:也指山海关区,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景区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一关广场以及1350米延长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课时)1.读拼音,写词语。
Wēi rán wān yán bógěng( ) ( ) ( )fēng huǒkuījiǎhàn wèi( ) ( ) ( )bìbōwànqǐng yíwàng wúyín( ) ( )2.多音字组词。
《山海关》学案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按“总-分-总”的行文思路。
2、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感悟法归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作顺序,并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重点)
理解全文结尾句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难点)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查阅有关山海关的资料。
二、复习字词
拾.级而上()垛.口()燕.山()咽.喉()
课中探究
一、学习第二部分
1、3---5自然段(作者所见)
①这铮铮响
....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
这思慕已久
....的山海关了。
从带点词语体会到()
②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貌特点?()
③哪些自然段对这一特点进一步描述?
2、6---9自然段(作者所想)
①站在山海关上,作者浮想联翩,他都想到了什么?
畅游广阔的自然空间:我真想(),我又想(),我还想()。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愿望。
②回忆悠久的历史:我觉得自己仿佛()二、学习第三部分
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伟大的体魄”指()。
“忠贞的灵魂”指()。
表达了作者热爱()、热爱()的炽热情怀。
课后拓展
请你为山海关写一段旅游词。
《山海关》教案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去过万里长城的山海关吗?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吧!板书:山海关(二)初读,感知全文思路。
1、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再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整篇课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写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三)细读,体会内容。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1、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好一座威武的”“这号称。
”等感叹号)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3、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4、他想到了什么?用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5、在阅读课文1—4段时,要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有关语言文字。
在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要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或段落。
不要把理解和朗读分离、割裂开来。
(四)练读,领悟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城楼9、山海关:地理位置历史作用现在的作用教学反思:当一切尘埃落定,终能沉静下来思索执教《山海关》一课的得与失。
面对板块式教学,犹如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陌生的,艰巨的,充满一种不可知的挑战。
我期待着登临高峰的喜悦,也畏惧着沿途的艰辛。
板块式教学的实践,需要老师有着极高的驾驭文本的能力,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不能脱离也不能拘于文本。
而节选自那篇著名的《雄关赋》的《山海关》一由于文本本身的光芒,让我在构架大框架时就为入手难而极伤脑筋,似乎每一条路都能通往山顶,似乎每一条都不尽人意。
9、山海关
设计:黄海泳班级姓名
目标导学:
1、知识目标:a、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
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4、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新词。
引导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5、学习难点: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情景导入:介绍山海关。
2、学习字词(通过自学、合作,掌握生字新词。
)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巍()然耸立蜿( )蜒( ) 无垠()
脖颈( ) 捍()卫
2、读课文,画出生词,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巍然:蜿蜒:
思慕:捍卫:
扰攘:广袤无垠:
3、指导朗读。
二、合作探究:(在反复品读中,注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自然段写我看到了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我由此展开的联想?。
3、作者是什么样的行文思路贯穿全文的?
三、展示与小结: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俊青写的课文《山海关》。
我们了解了课文按照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和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行文思路贯穿全篇。
第二课时
四、【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
1、从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关和心中产生的种种想法,你认识到了山海关有怎样的特点?。
2、读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介绍山海关的风采?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话概括了山海关的风采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
4、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这雄关之上,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句子。
、他想到了什么?。
哪些话概括了山海关历史的特点和给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觉?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用了什么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5、读第10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词语、句子来全面概括山海关的特点?
A、伟大的体魄是指:。
忠贞的灵魂是指:。
B、表达了
五、【能力检测】
(通过练习与积累,提高辩词能力)
(1)比一比,组词语。
嘱()泳()抢()员()
瞩()脉()沧()贞()(2)、给下列带下划线的字的拼音加上声调。
巍峨(wei)蜿蜒(wan yan)碧波万顷(qing)
烽火(feng)无垠(yin)盔甲(kui)捍卫(han)(3)、读一读,想一想,抄一抄,记一记。
雄浑苍劲气势磅礴殷红热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血沸腾顶天立地可歌可泣______ 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通过练习,能理解生词)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伟()开阔()屹立()
险要()捍卫()赞扬()
七、【星级评价】
自评☆☆☆他评☆☆☆师评☆☆☆及时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