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破阵子》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上、下册古诗文复习请将下列古诗文补充完整《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浣溪沙》苏轼牛衣古柳卖黄瓜。
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从军行】(杨炯·唐)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观刈麦》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4 .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5 .《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6 .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7.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8.“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 二《月夜》1.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2 .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3.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5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6 .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7. 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三《商山早行》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4 .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四《卜算子•咏梅》1 .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2. 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3 .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4. 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5.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6. 古诗词中有大量受人欢迎的有关“花”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五《破阵子》1. 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2 .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3 .词中表现采桑女心情的词句是:4 .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六《浣溪沙》1 .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2. 词中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的句子是:3. 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4. 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5. 本词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七《醉花阴》1. 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2. 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3. 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是:4.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5. 除本词外,请再写出两句表达思念之苦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2. 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3.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九《山坡羊•骊山怀古》1. 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2.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文默写(含答案)(一)一、记忆默写(12题15分,其它每题5分,共100分)1、_______ 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同上)3、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同上)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同上)8、诚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宜_______ 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陈涉一、答案1、老夫聊发少年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肠断白苹洲。
4、将军白发征夫泪。
5、弓如霹雳弦惊。
6、赢得生前身后名。
7、沙场秋点兵8、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理解默写10、《望江南》一词中运用了拟人方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2、《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与朋友同甘共苦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显示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显示了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练习题一、选择题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A. 农民丰收B. 农民耕作C. 农民祭祀D. 农民战争A. 锄禾日当午B. 汗滴禾下土C. 春种一粒粟D. 秋收万颗子二、填空题1. 《观刈麦》的作者是______,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2. “田家少闲月,______人倍忙。
”这句诗出自《观刈麦》。
3. “足蒸暑土气,______灼炎天光。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观刈麦》这首诗的主题。
2. 请举例说明《观刈麦》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请分析《观刈麦》中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四、翻译题1.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2.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五、分析题1. 请分析《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两句诗的含义。
2. 请结合诗句,分析《观刈麦》中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3. 请从《观刈麦》这首诗中,谈谈你对古代农民生活的认识。
六、对比分析题1. 将《观刈麦》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农民生活困苦方面的异同。
2. 请将《观刈麦》与白居易的另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谈谈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七、诗歌鉴赏题1. 请赏析《观刈麦》中“刈麦”一词的双关意义。
2. 结合诗句,赏析《观刈麦》中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夏日炎炎的景象。
八、拓展应用题1. 请以《观刈麦》为灵感,创作一首描绘现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小诗。
2. 假设你是《观刈麦》中的诗人,请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你看到农民劳作的场景。
九、综合探究题1. 结合《观刈麦》的内容,探讨古代诗歌中如何体现对农民的关注和同情。
2. 请从《观刈麦》这首诗出发,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认识。
十、创意写作题1. 请以《观刈麦》为背景,编写一个短篇故事,描述一位农民在麦收季节的辛勤与收获。
2. 设想你是一位现代摄影师,请用文字描述你如何拍摄一组以《观刈麦》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现农民的劳作场景。
观刈麦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
2. 诗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描述了______时节的农忙景象。
3. 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反映了农民对______的珍惜。
4.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描绘了一位______的形象。
5. 诗中“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的______。
6.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______。
7.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反映了诗人的______。
8. 诗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揭示了当时社会的______。
9.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______。
10.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观刈麦中对农民生活的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观刈麦的作者是哪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 观刈麦中“田家少闲月”指的是哪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 诗中“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农民的哪种精神?A. 勤劳B. 节俭C. 忍耐D. 乐观4. “复有贫妇人”中的“贫妇人”代表了什么?A. 农民的贫困B. 农民的勤劳C. 农民的无奈D. 农民的希望5. 诗中“右手秉遗穗”中的“遗穗”指的是什么?A. 麦子B. 稻谷C. 玉米D. 高粱6. “听其相顾言”中的“相顾言”表达了什么情感?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7. “今我何功德”中的“功德”指的是什么?A. 诗人的功名B. 诗人的品德C. 诗人的财富D. 诗人的学识8. “吏禄三百石”中的“吏禄”指的是什么?A. 官员的俸禄B. 农民的粮食C. 官员的权力D. 农民的劳作9. “念此私自愧”中的“私自愧”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A. 内疚B. 骄傲C. 愤怒D. 快乐10. “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指的是什么?A. 诗人的功名B. 农民的劳作C. 诗人的学识D. 农民的贫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观刈麦中农民的生活状态。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积累与默写班级姓名1.《沁园春雪》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1)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2)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3)中借助想像描写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4)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主旨句):,,。
2.毛泽东诗词中有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用《沁园春·雪》中的一句话作答:,。
21.《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出身低贱,却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或表现陈胜少时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2.《陈涉世家》中表明有志者的抱负并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名句是:!!3.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4.《陈涉世家》一文中,点明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的导火线的句子是,点明起义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陈胜分析了形势之后,提出的策略是。
5.《陈涉世家》中体现起义领袖勇于打破封建尊卑观念,善于激励众人反抗决心的一句话是: !最能体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6.《陈涉世家》中可以体现陈胜平等意识及坚决抗争的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4.《出师表》1.《出师表》默写:①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④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⑤表明作者志趣品格的句子(或表现诸葛亮在南阳隐居耕种而过宁静淡泊的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观刈麦”和“破阵子”考点检测及答案《观刈麦》《破阵子》考点检测题(40分)一、给下列单词加上一些语音注释。
(10分)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相随饷()田去背灼炎天光()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陆飞快(由马制成),隶属于八百里二、给下列加点词解释。
(12分)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但惜夏日长()右手秉遗穗()家田输税尽()我三岁时从未在农桑工作过。
闫有余()不好意思私下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三、高中入学考试点击。
(14分)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2.描述“官割小麦”中特定情况下劳动者近乎异常的心理的句子是: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4.《看割麦子》中有句谚语说:“听了他们的话的人是悲伤的。
”,听众的“悲伤”来自哪里?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5、《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6.《给陈同福一段时间壮语送》诗中,将军想用牛肉奖励下属,长城外边疆军乐战歌的庄严场面如下: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无尽的感慨的句子是:四、阅读完成课文后的问题。
(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使鲁飞得很快,弓吓得像霹雳。
解决国王的事务,赢得世界第一。
可怜的怀特发生了。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2)整个词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2分)答案见下文参考答案《观刈麦》《破阵子》考点检测题(40分)一、稍第二,稍第三,1。
夏天蒸地气,背上烧天光。
《观刈麦》(白成易)1.《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苦劳动与紧张(或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 。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3.白成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 。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 。
5.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
, 。
, 。
6.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雁门太守行》(李贺)1.“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赤壁》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 。
《泊秦淮》(杜牧)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夜雨寄北》(李商隐)1.《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
《无题》(李商隐)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
课外古诗词练习题(有答案)《课外古诗词》练习题一《观刈麦》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二《月夜》1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商山早行》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四《卜算子・咏梅》1 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 2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五《破阵子》1 词中表现采桑女心情的词句是笑从双脸生。
2 词中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的词句是六《浣溪沙》1 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簌簌衣巾落枣花 2 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七《醉花阴》1 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 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词中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2 词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九《山坡羊・骊山怀古》1 曲中点明怀古之地的语句是2 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是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九上古诗文(每日一练)1、梳洗罢,。
《望江南》温庭筠2、,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3、为报倾城随太守,,。
《江城子》苏轼4、,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李清照5、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6、妇姑荷箪食,。
《观刈麦》白居易7、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苏轼8、藉第令毋斩,。
《陈涉世家》9、《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10、在《武陵春》中用夸张表达作者愁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酒酣胸胆尚开张。
,!《江城子》苏轼2、,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3、年少万兜鍪,。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4、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温庭筠5、,左臂悬敝筐。
《观刈麦》白居易6、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刘方平7、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8、骊山四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9、唐朝诗人王维出使到边塞,被眼前的奇异风光所震撼,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
无独有偶,宋代范仲淹在边塞军中也对这奇异风光作过描写,其诗句是:,。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2、四面边声连角起,,。
《渔家傲》范仲淹3、风住尘香花已尽,。
《武陵春》李清照4、,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白居易5、,客行悲故乡。
《商山早行》温庭筠6、?悠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7、今天下三分,,。
《出师表》8、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9、10、《醉花阴》李清照中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语文默写能手作业答案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
3.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
,。
4.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因思杜陵梦,。
5.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已就是黄昏独自恨,。
有意痛争春,。
,。
6.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日长飞絮轻。
,采桑径里逢迎。
,。
7.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恨永昼,。
佳节又重阳,,。
东篱五更黄昏后,。
,,。
8.辛弃疾《南乡子登京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
,坐断东南战未屈。
?,。
9.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只见,。
,列国周齐秦汉楚。
,;,。
(6分后)10.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眼见的,,!11. 温庭筠《望江南》:洗澡辞,独倚望江楼。
1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1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游猎》:抒发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的诗句就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抒写主人公身先士卒为国,守卫边疆的大度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就是:,,。
14.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1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诗赋青词以递之》:具体内容叙述军营生活的就是,,。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抒写词人一生的事业与志向,mammalian天下无尽感慨的句子就是:,。
古代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基础题羸()-2. 填空。
(1) 《木兰诗》选自宋朝 一首民歌。
(2) 《观刈麦》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 。
(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作者 __________ ,号 _______ <3. 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 昨夜见军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愿为市鞍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雄兔脚扑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雌兔眼迷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双兔傍地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观刈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妇姑荷箪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白氏长庆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八百里分麾下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 诗句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赴戎机, 。
(2) 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不用尚书郎, 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家少闲月, 。
(5) 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作的卢飞快, 。
八年级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试题附解析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诗词赏析: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阅读《观刈麦(节选)》,完成各题。
观刈①麦(节选)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③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④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⑤,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⑥尽,拾此充饥肠。
【注释】①刈(yì):割。
②覆陇黄:小麦黄熟时盖住了田埂。
③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④但惜:只是珍惜。
⑤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⑥输税:缴纳租税。
(1)《观刈麦》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两句借助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了当时________的社会现象。
(2)本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你分析它们的共同点。
3.诗词赏析: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乙】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节选)(1)请给下面句中的划线字标注拼音。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破阵子》含答案[2023全国乙卷,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
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 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 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 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 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解析]“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误,下片写词人作诗、听歌、饮酒,均为闲居隐逸之事,词的结尾处应是表达与朋友共同饮酒、共享隐逸之乐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答:①通过议论与抒情直接抒发闲适的心情:“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两句将繁华尘世比作“空花”,把浮名比作“昨梦”,放下心中曾经牵挂的东西,心情轻松;“身闲心太平”则直抒胸臆。
②通过记叙、描写闲适之举表现闲适之情:写词人穿蜡屐登山、真率饮酒、悠闲作诗、遥闻菱歌,在对行动的叙述与描写中表现闲适的心情。
③借景抒情:“廉纤细雨初晴”通过描写细雨初晴的清新之景,寄托闲适之情。
【诗歌鉴赏】上片第一、二句议论抒情:尘世虚幻,皆为妄念;浮名如昨日之梦,无须挂念。
第三、四句记叙自己放下浮名之后洒脱的隐逸行为:穿上蜡屐登山,率真饮酒,拄着筇竹杖,穿行林间,逍遥自在。
“蜡屐”“筇杖”微露隐逸情趣,“真率”“自在”直抒闲适之情。
上片以情作结,从身体与心灵两方面突出闲逸的状态。
下片第一、二句写景:春寒料峭,冬的余威尚存,但细雨初晴,迎来了春晴的美好。
第三、四句继续叙写词人的活动,闲题苔纸,菱歌遥闻,体现了词人的心境平和、闲适喜悦。
观刈麦练习题(打印版)### 观刈麦练习题一、填空题1.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麦收季节的辛勤劳动。
2. 诗中“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收割麦子的场景。
3. “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农民命运的同情。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观刈麦》中所描绘的景象?- A. 麦子金黄- B. 农民挥汗如雨- C. 丰收的喜悦- D. 农民的辛酸2.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两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夏日的厌恶- B. 对农民劳动的赞美- C. 对夏日的享受- D. 对农民的同情三、简答题1. 请简述《观刈麦》中诗人对农民劳动的态度和情感。
2. 描述《观刈麦》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两句诗所反映的农民生活状态。
四、论述题1. 论述《观刈麦》中诗人如何通过描绘农民的劳动场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翻译题将下列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白居易2. 力尽不知热3.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二、选择题1. C2. B三、简答题1. 诗人在《观刈麦》中对农民的劳动态度是充满敬意和赞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农民艰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2. 这两句诗反映了农民在五月这个农忙季节里,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他们必须加倍努力地工作,以确保农作物的收获。
四、论述题在《观刈麦》中,诗人通过详细描绘农民在炎炎夏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赞美。
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农民的辛勤与自己的安逸,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农民命运的同情。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五、翻译题还有贫穷的妇女,抱着孩子站在田边。
她的右手拿着剩下的麦穗,左臂挂着破旧的篮子。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麦熟后,家中妇幼为田里劳作的男子们送饭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紧承“孔子从师多人”的现象,得出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老师的学识不一定比弟子丰厚。
(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拂的春风勾起了李煜对自己家国的思念之情。
【答案】(1)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箪”“浆”“堪”。
故答案为:⑴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⑵(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本题属于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题,学生应根据题干给出的提示,回忆原文的内容。
平时学习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要求熟背并且理解。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论语》)(2)关山难越,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
(《滕王阁序》)(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____,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5)________,________。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答案】(1)浴乎沂;风乎舞雩(2)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昨夜西风凋碧树;欲寄彩笺兼尺素(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初中语文古诗词之《观刈麦》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观刈麦》(白成易)
(1)《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苦劳动与紧张(或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3)白成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
()。
(5)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
)。
(6)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 )。
参考答案:
《观刈麦》(白成易)
(1)《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艰苦劳动与紧张(或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白成易《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支援农忙场景(或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的诗句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
《观刈麦》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____ __,_ ___(朝代)作家,字 ____ _号____ __。
读过他的诗还有《》、《》、《》。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dān()食 xiǎng()田.灼()热荷.()担
3.解释字词
(1)陇黄()(2)秉遗穗()
(3)饷田()(4)丁壮()
(5)足蒸()(6)背灼()
4.默写有关诗句。
(1)《观刈麦》中描写农家辛苦劳碌的生活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反常矛盾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交待农民如此辛苦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民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____。
二、问题探究
1.哪几句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2.贫妇人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
4.本诗的写作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知识链接
抄写两首课外的白居易的诗词,并背诵。
《破阵子》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首词作者是朝代,字号,是词派代表人物。
2.给下列加粗的字词释义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八百里分麾下炙()
3.默写有关诗句。
①醉里挑灯看剑,。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
③马作的卢飞快,。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二、问题探究
1.词中哪些词句描写了作者梦到的情景,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
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了却”的具体内是什么事?
3.“可怜白发生”一句该如何朗读?请你画出节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情?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状?
4.说说词中诗人的形象。
三、拓展练习
1.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沙场秋点兵”的场面,不少于100字。
2.抄写两首课外的辛弃疾诗词,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