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氧比能谱测井综合解释系统使用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76 MB
- 文档页数:27
测井综合分析软件操作手册北京神州地标软件有限公司2007年1月5日第一章,数据管理一:主窗口菜单启动:主要由File->New来实现它。
本软件可以用Las格式的井数据,操作如下选择File->New菜单,弹出以下对话窗,并且选择多个井数据:上图中先利用”…”按钮选择las数据所在的目录,然后在左边列表中选择一到多口井的las 井数据,然后确定将要显示的场景所保存的目录和名字,然后选择Ok(打开),此时可以见到在主窗口左边出现以场景名为根节点的数据树,此时可操作数据树显示相关数据。
二:资源管理器中las数据的右键菜单驱动。
选择其中的“选择程序“,在打开的对话窗中寻找到syn.exe,即可以把该las格式的井数据打开(注意此种打开方式也适合于场景名,亦即场景名的右键菜单中选启动程序)。
三:File-Open:对已经显示保存的数据可以使用该菜单将其打开。
然后在打开的图形中继续工作。
另外对以前保存的场景也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利用器右键菜单启动。
四:File-Save:对于显示在工作区中的图形可以使用该菜单项以缺省名将其保存,供以后文件打开时使用。
五:File->Save As:对于显示在工作区中的图形可以使用该菜单项打开一文件保存对话窗以自己定义的名字保存,供以后文件打开时使用。
第二章数据树的操作数据导入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对数据树进行操作了,数据树具有如下形式:下面对各种类型节点进行介绍。
第一节根节点:如数据树图中的bbbbbbb,它的弹出菜单如下Standardize::对各井数据进行标准化,其所以把井数据的标准化功能放在这里,是因为标准化是在标准井和校正井之间进行的,而根节点包含了多口井的数据,按面向对象的原理,应该放在这里合适,所谓非标准井,是指井中的曲线存在系统误差,标准井是指井中的曲线不存在系统误差,通过做频率直方图的方法,可以计算系统误差有多大,从而在非标准井中减去系统误差,达到校正的目的。
基于CATO方法的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解释
王祝文;刘菁华
【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32)1
【摘要】根据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原始谱线资料,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即CATO方法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CATO是碳氧比能谱测井中,非弹性散射谱线中消除了氧计数影响的非弹性散射计数率与氧的计数率的比值,该值对油和水的响应与常规碳氧比值相似;但相对常规碳氧比值,它具有统计涨落小、受岩性变化影响小、对油水的响应增加等优点.通过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对水淹层的剩余油有很好的判断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4页(P97-100)
【作者】王祝文;刘菁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长
春,13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19
【相关文献】
1.利用碳氧比测井资料解释水淹层的方法探讨 [J], 黄宏才;贾文玉;谭海芳;陈炯
2.碳氧比γ能谱测井的蒙特卡罗方法数值模拟 [J], 李贵杰;张建民
3.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中扩径影响校正方法研究 [J], 王艳萍
4.碳氧比能谱测井精细解释方法研究及应用 [J], 孟凡顺;冯庆付;贲亮;张绍亮
5.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中扩径影响校正方法研究 [J], 王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氧比测井解释培训教材碳氧比测井解释技术编写:李敬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二○○二年九月一、概论碳氧比能谱测井是利用一种每秒20千赫兹(KHz)脉冲速度控制下的14.1兆电子伏特(Mev)中子源,穿透仪器外壳、井内流体和套管、水泥环等介质进入地层,让快中子与地层中的碳、氧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并释放出较高能量的伽马射线。
而作为区分油和水的指示元素C和O,区分岩性的指示元素Si和Ca,套管指示元素Fe,由于非弹性散射所诱发的伽马射线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和明显的特征峰值,因而通过选择合适的能窗可被分别检测和记录。
测量碳氧的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4.43 Mev和6.13Mev),从而确定地层的C/O值。
能量为14.1Mev的中子轰击地层时,还有热中子在地层中扩散吸收,同时放出俘获伽马射线,利用中子脉冲同步技术,即可把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和俘获伽马射线有效区分开来。
C/O测井对地层中常见的四种元素C12、O16、Si28、Ca40反映敏感。
这四种元素正是储层的岩性及流体的综合反映。
碳氧比测井资料中的C/O比曲线反映了地层中的含油性;俘获Si/Ca曲线和非弹性散射Ca/Si曲线用于指示地层的岩性;CI、CIM2、FCC 是好的孔隙度指示曲线,与补偿中子曲线很相似,可用于确定地层总孔隙度。
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具有精度高、耐温和耐压的特点,可以在摄氏150度以下地层准确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可以对孔隙度15%以上的地层定量解释、对孔隙度10%-15%的差产层半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6%、半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12%,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10%、半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20%。
碳氧比能谱测井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打下坚二、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指标由于碳氧比能谱测井的中子源是人工中子源,存在较大统计涨落和随机误差,因此采用各个元素对应的次生伽玛计数率之比来消除人工源不稳定因素,这是碳氧比能谱测井名称的由来。
《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应用研究》说明书核工业二○三研究所二○○五年十月目录1 概述 (1)1.1 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的功能 (1)1.2 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及编程语言 (1)1.3 安装 (1)1.4 启动和退出 (3)2 数据预处理 (3)2.1 文件 (4)2.1.1 读原始数据 (4)2.1.2 读多段原始数据 (4)2.1.3 读检查数据 (5)2.1.4 读LAS数据 (5)2.1.5 打开数据 (5)2.2 数据处理 (5)2.2.1 数据查看 (5)2.2.2 曲线查看 (6)2.2.3 平差处理 (6)2.2.4 深度对齐 (7)2.2.5 曲线平移 (7)2.2.6 错点纠正 (7)2.2.7 非点处理 (8)2.2.8 滤波 (8)2.3 曲线计算 (8)2.3.1 代数和 (9)2.3.2 比值 (10)2.3.3 乘积 (10)2.3.4 对数 (10)2.3.5 反对数 (10)2.3.6 指数 (11)2.3.7 倒数 (11)2.3.8 多项式 (11)2.3.9 面积 (12)12.3.10 重命名 (12)2.3.11 曲线删除 (12)3 岩性识别 (13)3.1 文件 (13)3.2 神经网络法 (13)3.2.1 神经网络识别之一:已有所需权文件 (13)3.2.2 神经网络识别之二:不存在权文件 (14)3.3 概率统计方法 (17)3.3.1 概率统计方法识别岩性之一:系数文件已存在 (17)3.3.2 概率统计方法识别岩性之二:系数文件不存在 (17)3.4 岩性参数统计 (19)4 孔隙度(渗透率)预测 (19)4.1 样本生成 (20)4.2 神经网络方法 (20)4.2.1 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孔隙度(渗透率)预测之一:已有权文件 (20)4.2.2 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孔隙度(渗透率)预测之二:权文件不存在 (21)4.3 概率统计方法 (22)4.3.1 概率统计方法预测孔隙度(渗透率)之一:模型已存在 (22)4.3.2 概率统计方法预测孔隙度(渗透率)之二:模型不存在 (23)4.3.3 孔隙度(渗透率)预测结果曲线 (25)5 γ测井解释 (26)5.1 数据输入 (26)5.2 数据预处理 (27)5.3 解释参数的设置 (27)5.4 矿段分析 (27)5.5 划分一个矿段中的不同岩性 (28)5.6 保存结果 (28)5.7 打印设置及打印 (28)5.8 注意事项 (28)6 测斜数据处理 (29)6.1 文件 (29)6.1.1 数据输入 (29)6.1.2 打开数据 (30)26.1.3 打印 (30)6.2 坐标计算 (30)6.2.1 拐点坐标 (31)6.2.2 任意深度坐标 (31)7 成果输出 (31)7.1 文件 (31)7.2 综合解释成果 (31)7.3 γ解释成果 (32)7.4 综合曲线图 (33)8 初始化文件station.Ini (33)311 概述1.1 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的功能测井资料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具有六个功能:测井原始数据预处理;应用神经网络、概率统计等方法识别岩性、划分地层;利用多种地球物理参数预测岩石孔隙度及渗透率;γ测井资料解释;测斜资料处理;生成各种成果文件,打印输出成果图表。
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系统的应用效果
徐金武
【期刊名称】《地球物理测井》
【年(卷),期】1991(015)005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系统的应用效果。
本系统是多功能测井解释方法与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方法相结合的结果,是一种综合性描述储集层的产液能力和性质的分析系统。
本文以现场实例说明该系统是分析、评价套管井产层动态的有力手段。
【总页数】4页(P332-335)
【作者】徐金武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19
【相关文献】
1.利用双源距碳氧比能谱测井信息解释泥质体积分数与孔隙度 [J], 宋延杰;温琴;刘宪伟;张志强
2.利用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成果挖潜测井未解释层段潜力 [J], 幸启威;章求征;候本锋;白杰
3.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中扩径影响校正方法研究 [J], 王艳萍
4.多功能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J], 李原裕;徐金武
5.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中扩径影响校正方法研究 [J], 王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氧比测井解释技术编写:李敬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二○○二年九月一、概论碳氧比能谱测井是利用一种每秒20千赫兹(KHz)脉冲速度控制下的14.1兆电子伏特(Mev)中子源,穿透仪器外壳、井内流体和套管、水泥环等介质进入地层,让快中子与地层中的碳、氧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并释放出较高能量的伽马射线。
而作为区分油和水的指示元素C和O,区分岩性的指示元素Si和Ca,套管指示元素Fe,由于非弹性散射所诱发的伽马射线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和明显的特征峰值,因而通过选择合适的能窗可被分别检测和记录。
测量碳氧的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4.43 Mev和6.13 Mev),从而确定地层的C/O值。
能量为14.1Mev的中子轰击地层时,还有热中子在地层中扩散吸收,同时放出俘获伽马射线,利用中子脉冲同步技术,即可把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和俘获伽马射线有效区分开来。
C/O测井对地层中常见的四种元素C12、O16、Si28、Ca40反映敏感。
这四种元素正是储层的岩性及流体的综合反映。
碳氧比测井资料中的C/O比曲线反映了地层中的含油性;俘获Si/Ca曲线和非弹性散射Ca/Si曲线用于指示地层的岩性;CI、CIM2、FCC是好的孔隙度指示曲线,与补偿中子曲线很相似,可用于确定地层总孔隙度。
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具有精度高、耐温和耐压的特点,可以在摄氏150度以下地层准确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可以对孔隙度15%以上的地层定量解释、对孔隙度10%-15%的差产层半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6%、半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12%,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10%、半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20%。
碳氧比能谱测井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指标由于碳氧比能谱测井的中子源是人工中子源,存在较大统计涨落和随机误差,因此采用各个元素对应的次生伽玛计数率之比来消除人工源不稳定因素,这是碳氧比能谱测井名称的由来。
碳氧比测井解释技术编写:李敬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二○○二年九月一、概论碳氧比能谱测井是利用一种每秒20千赫兹(KHz)脉冲速度控制下的14.1兆电子伏特(Mev)中子源,穿透仪器外壳、井内流体和套管、水泥环等介质进入地层,让快中子与地层中的碳、氧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并释放出较高能量的伽马射线。
而作为区分油和水的指示元素C和O,区分岩性的指示元素Si和Ca,套管指示元素Fe,由于非弹性散射所诱发的伽马射线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和明显的特征峰值,因而通过选择合适的能窗可被分别检测和记录。
测量碳氧的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4.43 Mev和6.13Mev),从而确定地层的C/O值。
能量为14.1Mev的中子轰击地层时,还有热中子在地层中扩散吸收,同时放出俘获伽马射线,利用中子脉冲同步技术,即可把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和俘获伽马射线有效区分开来。
C/O测井对地层中常见的四种元素C12、O16、Si28、Ca40反映敏感。
这四种元素正是储层的岩性及流体的综合反映。
碳氧比测井资料中的C/O比曲线反映了地层中的含油性;俘获Si/Ca曲线和非弹性散射Ca/Si曲线用于指示地层的岩性;CI、CIM2、FCC 是好的孔隙度指示曲线,与补偿中子曲线很相似,可用于确定地层总孔隙度。
碳氧比能谱测井仪具有精度高、耐温和耐压的特点,可以在摄氏150度以下地层准确确定地层剩余油饱和度。
利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可以对孔隙度15%以上的地层定量解释、对孔隙度10%-15%的差产层半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6%、半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12%,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10%、半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20%。
碳氧比能谱测井良好的地质效果为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碳氧比能谱测井技术指标由于碳氧比能谱测井的中子源是人工中子源,存在较大统计涨落和随机误差,因此采用各个元素对应的次生伽玛计数率之比来消除人工源不稳定因素,这是碳氧比能谱测井名称的由来。
第22卷・第3期测 井 技 术・195・BGO碳氧比能谱测井定量解释方法陆海英 杨荫祖(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摘要陆海英,杨荫祖.BGO碳氧比能谱测井定量解释方法.测井技术,1998,22(3):195~198文中提出了3种利用BG O碳氧比能谱测井定量求含油饱和度的解释方法,同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应用条件。
将获得的解释方法应用于大庆1口密闭取心井的碳氧比测井解释中,经比较得出,象大庆油田这样Ca含量≤10%的储集层,用理论推导结合模拟地层刻度建立解释公式效果最好。
若以实验室分析的含油饱和度为标准,碳氧比所求含油饱和度的平均绝对误差<9%。
该方法在大庆采油五厂和采油十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主题词: 碳氧比测井 含油饱和度 岩心分析 高精度 能谱测井 测井解释ABSTRACTLu Haiying,Yang Yinzu.The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Method for C arbon Oxygen Spec-tral Logging with BGO Detector.WLT,1998,22(3):195~198T hree kinds of quantitative interpr etation m ethods for obtaining oil saturatio n from C/O spectral log ging w ith GBO detector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pplicable co nditions are proposedherein.The results o btained fro m a sealing core w ell in Daqing Oilfield using the above-metionedm ethods show that reservoirs w ith the co ntent of calcium not more than10%,such as those inDaqing Oilfield,can be interpreted effectively thr oug h the inter pretation formula established bythe co mbinatio n of theoretical derivatio n and calibratio n in test pit.If oil saturation from co reanalysis is reg arded as cr iterion,the mean absolute er ror of o il saturation from C/O data is lessthan9%.The application r esults o f the metho d in Pr oduction Plants5and10in Daqing areg ood.Subj ect Terms:C/O log ging o il saturation cor e analy sis hig h accuracy spec-tral log ging log interpretation引 言新仪器使用的BGO(锗酸铋)晶体探测器与原来的NP-5型仪器NaI(T1)晶体探测器相比,由于它的密度大,等效原子序数高,抗中子干扰强,因此它的全能峰探测效率高,峰康比大,所得谱形变得简单,求解储层含油饱和度(S o)的精度有明显提高。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42当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一方面迫切需要了解储层目前剩余油分布,寻找潜力油层,调整作业方案,需要对储层性质进行重新认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引进更先进的测井仪器和资料解释方法。
在套管井中通常使用的饱和度测井方法大都建立在伽马射线探测的基础上,常用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有中子寿命测井(T D T)和碳氧比(C/O)能谱测井。
中子寿命测井在天然气井中效果较好,但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低矿化度的地层,难区别油和水[1]。
碳氧比能谱测井是目前国内唯一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的测井方法,在注入水和地层水矿化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尤其在高孔隙度地层测试中效果更好,克服了目前电法测井不能评价套管井中地层含油性的困难,又弥补了中子寿命测井不能用于低地层水矿化度区域的不足。
因此在各大油田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测量原理碳氧比能谱测井是一种新型的脉冲中子能谱测井,它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快中子非弹性散射,所要测量的主要伽马射线是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基本原理是利用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向地层发射能量为14MeV的快中子,当这些高能快中子射入地层后,它除了与地层中元素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散射反应外,还要发生俘获辐射反应和活化反应。
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基本上仅在高能中子源存在时它才存在,而在中子源停止发射后只能延续极短的时间,因此只要适当的采用与中子脉冲同步的测量技术,就可以有效地把非弹性伽马射与其它反应产①作者简介:段迎利(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藏动态监测及测井资料解释工作。
碳氧比能谱测井及其应用①段迎利 袁伟(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430100)摘 要:碳氧比能谱测井,又称快中子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测井,能穿透套管、水泥环等介质而直接探测地层中的元素,不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进而计算出储层中的含油饱和度,进行油田动态分析。
碳氧比测井综合解释系统使用说明为提高碳氧比测井的计算精度,需要从建立解释模型开始,形成一套具有服务能力的碳氧比测井综合解释系统。
基于这一目标,充分考虑到目前我们的碳氧比测井系列,并考虑到碳氧比测井技术的发展,确定以下具体内容:●碳氧比测井响应机理研究●碳氧比测井解释模型●利用碳氧比测井资料对水淹层进行合理的解释主要技术特点●该解释软件采用微软Visual 工具开发。
●采用交会图和曲线覆盖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功能强大。
●具有多种数据接口,可加载LAS、TEXT、LA716、LIS等多种数据格式。
●图形打印可以使用EPSON打印机和各种绘图仪,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件1 主要地层参数的计算碳氧比测井的解释一般是建立在主要地层参数由裸眼井测井资料确定的基础上,在常规裸眼井测井解释中我们做以下假设:▪输入曲线都是做过深度匹配和环境校正,曲线都反映地层的实际响应情况。
▪模型分为内部模型(隐含模型)和外部模型,除了Rt曲线外,其它曲线都反映地层冲洗带的状况;中子、密度是一个例外,即能反映冲洗带又能反映原状地层。
▪在冲洗带特性中,包括残余油气等,冲洗带的岩性和原状地层相比没有变化。
▪固体包括:石英、长石、方解石、伊利石等矿物;▪流体包括油、气和水。
▪ 水包括粘土束缚水、自由水和泥浆滤液(其中自由水可分为束缚水和可动水两种)。
▪ 固体和流体的联系用阿尔奇公式,阿尔奇公式可认为基本上是线性的,考虑到粘土等诸多因素对导电机理的影响,有许多改进的方程。
▪ 对流体参数的选取一定要考虑温度的影响。
对于原状地层,矿化度在同一单元应该是连续的,而电阻率是变化的。
考虑到测井仪器的不准确性。
取纯水层的参数最合理。
1、 孔隙度孔隙度曲线主要是单声波曲线,故采用威利公式计算孔隙度。
式中: △t ─ 储层声波时差值(μs/m);△t ma ─ 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值,砂岩数值为180μs/m ;△tf ─ 流体声波时差值,数值为620μs/m ;cp ─ 压实校正系数。
压实校正系数用经验关系式:cp=1.68-0.0002×H , H ─目的层深度(m)。
2、 粉沙指数(ISl )粉沙指数(ISl )又下面的方程计算得出:⎥⎥⎦⎤⎢⎢⎣⎡----Φ=Φ)12()1(122max Silt Clay Silt Clay e I V I V式中:Φe -储层有效孔隙度;Φmax -储层可能的最大孔隙度;V Clay -总的湿粘土体积。
3、 渗透率关于渗透率可以认为:孔隙大小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储层中存在的泥质堵塞了孔隙喉道,造成储层渗透性能降低;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的存在一方面为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同时也使储层的物性变差。
本次研究采用的渗透率方程为:)exp()1(23Mi Bi A K ⋅∑Φ-Φ= 式中:A 、Bi 为常数,A 一般取值为1000.0; Mi 为第i 种矿物的含量,小数点。
B 对于泥岩为-5.5,砂岩为0.1,粉沙岩为-0.2,孔隙流体取值为4.0。
4、 电阻率含油饱和度电阻率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受构造、地层压力、储层岩性、物性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次计算含油饱和度公式,采用阿尔奇公式:tm w o R abR S ⋅-=φ1 式中:So -含油饱和度;R w -地层水电阻率,单位 Ω.m;φ-储层孔隙度;m ,n -分别为孔隙度,饱和度指数a ,b -分别为岩性系数。
由式中看出,要准确计算含油饱和度,除储层孔隙度参数和地层水电阻率计算准确外,还应准确确定孔隙度、饱和度指数及岩性系数。
a 、b 、m 、n 经验值,在此取标准值,其值分别为:a=0.7,m=2.06,b=1,n=2。
5、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一般把油藏条件下,在机械力作用下仍然不能被驱动的水称为束缚水。
目前,我国各油田普遍建立了各自的经验模型,通过研究发现Timur 模型可以给出比较好的束缚水饱和度计算结果:2)/(1C wi K C S φ=式中:S wi 为束缚水饱和度,小数;K 为渗透率,毫达西;Ф为有效孔隙度,百分数;C 1、C 2为地区经验系数,C 1取值为0.136,C 2取值为4.4。
附件2 程序参数的说明一、输入曲线SP :自然电位GR :自然伽马COND :感应RT :地层真电阻率CAL :井径CO :长远距碳氧比SICA :长远距硅钙比CASI :长远距钙硅比FCC :长远距硅计数CI :长远距俘获/非弹性AC :声波时差DEN :密度CNL :中子SIGM:俘获截面二、输出曲线VCL:总的湿粘土体积VDCL:干粘土体积VBW:粘土束缚水PORT:总粒间孔隙度POR:有效粒间孔隙度SWRT:电阻率饱和度SWCO:碳氧比饱和度SWI:束缚水饱和度VWIR:束缚水体积VWRT:电阻率计算的含水体积VWCO:碳氧比计算的含水体积VSAN:砂岩体积VSLT:粉砂体积VSH:页岩体积VSH= VCL+ VSLT BS:钻头尺寸RHGA:视颗粒密度(包括粘土)PERM:地层绝对渗透率PERW:水的有效渗透率PERO:油的有效渗透率KRW:水的相对渗透率KRO:油的相对有效渗透率FW:产水指数COR:经总孔隙度校正的碳氧比SCC:经总孔隙度校正的硅钙比CSC:经总孔隙度校正的钙硅比COWL:碳氧比水线COOL:碳氧比油线COL:经岩性校正的碳氧比三、计算参数SHFG:泥岩计算标志符,隐含值3=1用GR,GRSH纯泥岩值,GRSA纯砂岩值;=2用FCC ,FCSH纯泥岩值,FCSA纯砂岩值;=3用SP,SPSH纯泥岩值,SPSA纯砂岩值;=4用RT,RTSH纯泥岩值,RTSA纯砂岩值;=5用COND ,CDSH纯泥岩值,CDSA纯砂岩值;=6用SICA ,SCSH纯泥岩值,SCSA纯砂岩值;WCLP:100%粘土所含水的体积;GCUR:泥质含量地层非线性刻度因子。
PFG:孔隙度计算标志符,隐含值2=1用密度;=2用声波时差=3用中子PHIM:最大孔隙度,0.35CP:地层压实系数TM:砂岩骨架声波时差TF:流体声波时差TSH:泥岩声波时差DM:砂岩骨架密度DF:流体密度DSH:泥岩密度NM:砂岩中子骨架值NF:流体中子响应值NSH:泥岩中子响应值SWOP:用电阻率计算含水饱和度标志符,隐含值1 =1阿尔奇公式=2印度尼西亚公式=3西门杜公式=4汉布尔公式C:电阻率标志符,隐含值0=0用感应=1用RTA:岩性指数,0.7M:孔隙结构指数,2.06N:饱和度指数,2.0RSH:泥岩的电阻率值RW:地层水电阻率RWT:与RW值对应的地层温度值TEMS:地表温度TEMG:地温剃度SWFG:碳氧比计算含水饱和度标志符=1用碳氧比和硅钙比=2用碳氧比和钙硅比KWL:计算碳氧比水线的校正值COWA:纯水层的碳氧比值COSH:邻近泥岩的碳氧比值BSAN:计算渗透率的砂岩系数BSLT:计算渗透率的粉砂系数BCL:计算渗透率的粘土系数BF:计算渗透率的流体系数UO:油的粘度UW:水的粘度BITS:钻头尺寸AAC:声波校正值ADEN:密度校正值ACNL:中子校正值ART:电阻率校正值ACON:感应校正值附件三、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操作使用说明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测井分析师解释系统运行环境WinXP、Win2000、Win2003。
1、程序安装1.1、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的安装文件LogAnalysis包括LogAnalysisSetup.msi Setup.ini Setup.exe三个程序执行Setup.exe应用程序,出现以下菜单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点击“关闭”,在C:盘上增加了LogAnalysis目录,在计算机开始菜单中添加了“测井分析师系统”,在主屏幕上出现图标,证明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测井分析师安装完毕。
2、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测井分析师注册打开计算机开始菜单中“测井分析师系统”,选择“测井系统注册”,将弹出“系统注册对话框”,输入“序列号”,点击“注册”,即可完成“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测井分析师”的注册。
3、“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程序——测井分析师”经过安装和注册,就可以进行碳氧比能谱测井文件的解释工作了。
为了操作方便,建议对测试资料先在Watch 解释平台上进行深度校正,然后将.wis文件转换成.text文本文件进行加载。
3.1、运行桌面上“测井分析师”,3.2、运行“系统管理”菜单中的“数据管理”在“测井数据管理对话框”中添加油田名和井名——添加油田名——加载曲线——重命名(对油田名或井名进行重命名)——卸载曲线同时对相应曲线进行加载,所需加载的曲线:裸眼井曲线: AC:声波时差 CAL:井径SP:自然电位 GR:自然伽马COND:感应测试曲线: CO-L:长远距碳氧比 SICA-L:长远距硅钙比CASI-L:长远距钙硅比 FCC-L:长远距硅计数CI-L:长远距俘获/非弹性3.3、运行“系统管理”菜单中的“选择井”,对要处理的井重新选择一遍3.4运行“系统管理”菜单中的“打开模板”,解释模板一般存放在C:\Program Files\LogAnalysis\works或C:\Program Files\LogAnalysis\Templetes文件夹中。
选择相应的模板文件,点击“打开”,主屏幕就可出现我们要处理的曲线。
如果没有曲线,我们要再选择“c/o“方法,加载相应的曲线,添加相应的参数。
3.5 曲线编辑与处理点击“预处理”,可对曲线进行曲线编辑、曲线移动、曲线数值校正、曲线拼接、深度校正、曲线滤波和C/O比谱处理。
曲线编辑:在“曲线选择”处选择要编辑的曲线,点击“刷新数据”,弹出“曲线数据列表”,可通过改变曲线数值对曲线进行编辑,或者通过点击相应曲线,手工绘制进行曲线编辑,改变曲线形态。
曲线移动:选择要移动的曲线,通过对话框中的上、下、左、右键对曲线进行移动,或者在“深度移动量”中输入要移动的数值,对曲线进行移动。
曲线数值校正:在“校正曲线”栏选择要校正的曲线,通过输入起始深度和结束深度、相应的“乘系数”或“加系数”数值,对部分段或全段曲线进行曲线数值的校正。
曲线拼接:在“主曲线”、“拼接曲线”栏选择要求拼接的曲线名,在“拼接参数”栏输入起始深度和结束深度,点击“拼接”就可完成曲线的拼接。
下图,是把1270-1280米段的硅钙比曲线拼接到碳氧比曲线上,生成的COR_LogPretreat曲线就是需要的曲线。
深度校正:首先选准基准曲线,在选择需要校深的曲线和跟随曲线,输入校前深度和校后深度,点击“校深处理”和“刷新”,就完成了曲线的校深。
(如果在Watch解释平台上完成了深度校正,就不用再校深了。
)五点均质滤波、七点均质滤波、九点均质滤波、五点三次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