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261.54 KB
- 文档页数:2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一、什么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1、吸收比: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极化指数: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0分钟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值。
二、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意义
在绝缘电阻测试中,某一个时刻的绝缘电阻值是不能全面反映被试品绝缘性能好坏的,绝缘材料在加上高压后均存在对电荷的吸收比过程和极化过程.所以,电力系统要求在主变压器、电缆、电机等绝缘测试中应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比来判定绝缘状况的优劣.
绝缘电阻测量中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或主变压器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值或极化指数降低,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测量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数字兆欧表,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兆欧表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如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以上是为大家讲解的绝缘测试中吸收比与极化指数应用和意义。
在哪些情况下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什么是吸收比(K)吸收比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时R”60与R15”秒时绝缘阻值的比值,电气设备在直流作用下,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过程由大渐小,电流越小,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的影响不同,吸收比的比较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潮湿的原因影响绝缘电阻,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
什么情况下测量吸收比测量吸收比主要是针对电机、变压器、电缆电容量较大的电力设备,小容量吸收过程短,很快就稳定,一般是不考虑吸收比试验,其次,当R60s时绝缘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测量。
0726F什么是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试验条件及标准要求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要求,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一满足要求即可,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 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设备选用普通绝缘电阻测试仪或者带有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功能的兆欧表测 量;测量前应用布擦去套管表面的水来污垢,以减少对测量的影响;兆欧表要水平放置,驱动兆欧表要达到规定转速。
在火线L端开路时,指针应指向“无穷大”,如指示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如遇被试品绝线应采用软铜线,屏蔽线不要靠近地线E端,因为兆欧表的屏蔽端G是直接从发电机的负极抽出的,而火线也是从负极先经过兆欧表的电流线圈后抽出的,屏蔽线与火线之间电位差很小,如屏蔽线接近地线,当表面泄漏较大时,会造成兆欧表的发电机过载。
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被试品的火线L端,然后停止驱动兆欧表(或断开兆欧表的直流电源),以免被试品电容在测量时所表,这一点对测量大电容量试品时,更应注意;测量中要记录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同时还要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湿度;测量一次绝缘电阻试品后,应将被进行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以利将剩余电荷放尽。
变压器的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1.3;当R60s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作考核要求。
变压器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极化指数。
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考核要求。
这是因为容量很大的电气设备,在60s的时候吸收过程没有结束,吸收电流i2不为零,所以吸收比小于1.3,不能认为设备有缺
陷。
另外对电压等级为10KV,且容量在40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可以不测吸收比、计划指数,其绝缘电阻以R60s值为准。
这是因为对于容量较小的电力设备,吸收过程短,15s的时候吸收电力i2已经降为零。
所以吸收比也小于1.3,不能认为设备有缺陷。
对于要求测量吸收比的变压器,一般来说,如果R60s和吸收比都不合格,那么说明被试品脏污潮湿或者内部存在缺陷。
如果R60s合格但是吸收比不合格,特别是设备以前吸收比合格,最近不合格。
需要高度警惕,说明设备内部绝缘可能已经严重老化,随时会击穿损坏。
有条件的话尽量及早检修或更换。
如果R60s不合格但是吸收比合格,说明设备内部绝缘材料本身的性能还好,可能是因为受潮等因素导致R60s不合格。
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一、工作目的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部门最主要的电力设备之一,是输变电能的电器。
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行缺陷,如瓷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金属接地等缺陷。
二、工作对象SL7-1000/35型电力变压器三、知识准备见第三篇第XXX章XXXXXX标题四、工作器材准备序号名称数量1 电动兆欧表1套2 试验警示围栏4组3 标示牌2个4 安全带2个5 绝缘绳2根6 低压验电笔1支7 拆线工具2套8 湿温度计1支9 计算器1个10 放电棒1支11 接地线2根12 短路铜导线2根13 高压引线1根14 低压引线1根五、工作危险点分析见第一篇第二章通用危险点六、工作接线图上图为低压对高压及地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测试的接线图:将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兆欧表的输出L端接被试品端,E端接地,G端接屏蔽测量顺序为:1)低压对高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2)高压对低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1)高压、低压对地(ABCO与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七、工作步骤1)检查兆欧表,将其水平放稳。
2)高压线接“L”端子,低压线接“E”端子。
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
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按“启动”按钮,其指示应为“0”。
按“停止”按钮。
关掉电源。
3)“L”和“E”端子开路时,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按“启动”按钮,指示应指“∞”。
按“停止”按钮,关掉电源。
4)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地线连接。
5)兆欧表的高压端上接屏蔽连接线,另一端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6)将高压侧A、B、C、O用短路铜导线短接起来,同理低压短接。
7)将非测试绕组接地;先接接地端,后接被试品端。
8)将兆欧表接地;先接接地端。
9)使用专用带屏蔽的绝缘护套线,一端接“L”,“G”接屏蔽,别一端接被试品的测量端。
各种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试验方法各种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试验方法。
1、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1.1 绝缘电阻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现场普遍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地反映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绝缘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绝缘电阻测试仪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通常读取施加电压后60s的数值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的绝缘电阻值。
1.2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吸收比K为60s绝缘电阻值(R60s)与15s绝缘电阻值(R15s)之比值,即:K=R60s/R15s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R60s/R15s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min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即:PI=R10min/R1min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值降低, 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应该指出,有时绝缘具有较明显的缺陷(例如绝缘在高压下击穿),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值仍然很好。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不能用来发现受潮、脏污以外的其他局部绝缘缺陷。
2、使用仪表试验较常用的测量仪表是绝缘电阻测试仪。
2.1 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型式绝缘电阻测试仪按电源型式通常可分为发电机型和整流电源型两大类。
发电机型一般为手摇(或电动)直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经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整流电源型由低压工频交流电(或干电池)经整流稳压、品体管振荡器升压和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
变压器的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吸收比的目的是发现绝缘受潮情况,出厂时检测还能反映整体和局部缺陷;根据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要求,用户1000V以上的电动机、4000kVA/35KV 以上的变压器一至三年必须做一次测量。
容量为500KW以上的电机应测量吸收比,>1.3。
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
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应不小于1.3;当R60s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作考核要求。
变压器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绝缘电阻表测量极化指数。
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考核要求。
这是因为容量很大的电气设备,在60s的时候吸收过程没有结束,吸收电流i2不为零,所以吸收比小于1.3,不能认为设备有缺陷。
\ 另外对电压等级为10KV,且容量在4000KVA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可以不测吸收比、极划指数,其绝缘电阻以R60s值为准。
这是因为对于容量较小的电力设备,吸收过程短,15s的时候吸收电力i2已经降为零。
所以吸收比也小于1.3,不能认为设备有缺陷。
对于要求测量吸收比的变压器,一般来说,如果R60s和吸收比都不合格,那么说明被试品脏污潮湿或者内部存在缺陷。
如果R60s合格但是吸收比不合格,特别是设备以前吸收比合格,最近不合格。
需要高度警惕,说明设备内部绝缘可能已经严重老化,随时会击穿损坏。
有条件的话尽量及早检修或更换。
如果R60s不合格但是吸收比合格,说明设备内部绝缘材料本身的性能还好,可能是因为受潮等因素导致R60s不合格。
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一、绝缘电阻试验使用范围绝缘电阻试验是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中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当电气设备绝缘受潮,表面变脏,留有表面放电或击穿痕迹时,其绝缘电阻会显著下降。
根据绝缘等级的不同,测试要求的区别,常采用的兆欧表输出电压有100v、250V、500V、1000V、2500V、5000V、10000V等。
由于绝缘电阻试验所施加的电压较低,对于一些集中性缺陷,即使可能是很严重的缺陷,但在测量时显示绝缘电阻仍然很大的现象,因此,绝缘电阻试验只适用于检测贯穿性缺陷和普遍性缺陷。
二、绝缘电阻试验的主要参数及技术指标电气设备的绝缘,不能等值为单纯的电阻,其等值电路往往是电阻电容的混合电路。
很多电气设备的绝缘都是多层的,例如电机绝缘中用的云母带,变压器等绝缘中用的油和纸,因此,在绝缘试验中测得的并不是一个纯电阻。
如图1-1 为双层电介质的一个简化等值电路。
图1-1双层电介质简化等值电路图1-2吸收曲线及绝缘电阻变化曲线当合上开关K将直流电压U加到绝缘上的瞬间,回路主要由电容分量I a组成。
等值电路中电流i的变化如图1-2中曲线所示,开始电流很大,以后逐渐减小,最后趋近于一个常数I;这个过程的快慢,与绝缘试品的电容量有关,电容g量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甚至达数分钟或更长时间。
图1-2中曲线i和稳态电流I g之间的面积为绝缘在充电过程中从电源“吸收”的电荷0。
这种逐渐“吸收”电荷的现象就叫做“吸收现象”。
从图1-2曲线可以看出,在绝缘电阻试验中,所测绝缘电阻是随测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只有当1=8时,其测量值为R=J,但在绝缘电阻试验中,特别是电容量较大时,很难测量R8的值,因此,在实际试验中,规程规定,只需测量60s 时的绝缘电阻值,即R60S的值,当电容量特别大时,吸收现象特别明显,如大型发电机,可以采用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
对于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状况良好,则吸收现象明显,如果绝缘受潮严重或内部有集中性的导电通道,这一现象则不明显。
DL474.1-92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OC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DL474、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DL474、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11-03批准1993-04-01实施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1 本导则提出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所涉及的仪表选择、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一系列技术细则,贯彻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能源部《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相应规定。
1、2 本导则适用于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等现场和在修理车间、试验室等条件下对高、低压电气设备绝缘进行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
2 试验内容2、1 绝缘电阻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现场普遍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地反应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用兆欧表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兆欧表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通常读取施加电压后60s的数值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的绝缘电阻值。
2、2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吸收比K1为60s绝缘电阻值(R60s)与15s绝缘电阻值(R15s)之比值,即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等,有时R60s/R15s吸收比值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min(R10min)和R1min(R1min)时绝缘电阻的比值K,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或油浸变压器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值(或极化指数)降低(如图1),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应该指出,有时绝缘具有较明显的缺陷(例如绝缘在高压下击穿),吸收比值仍然很好。
吸收比不能用来发现受潮、脏污以外的其他局部绝缘缺陷。
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
本文关键词:吸收比极化指数绝缘电阻吸收比多少合格
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特征
极化指数和吸收比是用来鉴别大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小容量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是两个不同时间下绝缘电阻的比值,与设备的尺寸无关,消除尺寸、结构的影响,并且与温度基本无关,无须换算,反应电气设备的局部和整体缺陷。
绝缘电阻吸收比
吸收比指的是在同一次试验中,用数字兆欧表测得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长度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影响也不同,因此比较两个时间比值,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影响了绝缘电阻,绝缘受潮时吸收比最小值为1,干燥时吸收比均大于1,吸收比试验,通常用于电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小型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合格范围
极化指数在比值不低于1.5,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忽略,吸收比比值大于1.3或1.2即合格,吸收比不合格时应测量极化指数,二者取其一。
绝缘电阻极化指数
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7.0.9第4条,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都与绝缘电阻有关,当给被试物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后,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流过被试物绝缘介质的电流,通常由电容电流、介质吸收电流和电导(泄漏)电流三部分组成,其中,电容电流是由绝缘介质弹性极化引起的,绝缘介质的极化过程很快,电容电流只是在直流电压加到绝缘介质上的瞬间出现,然后很快衰减为零,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由外加电压的高低、电源内阻的大小、绝缘材料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等因素决定,与介质的绝缘能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