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绝缘试验中,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的用途及合格标准本文关键词:吸收比极化指数绝缘电阻吸收比多少合格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特征极化指数和吸收比是用来鉴别大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小容量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是两个不同时间下绝缘电阻的比值,与设备的尺寸无关,消除尺寸、结构的影响,并且与温度基本无关,无须换算,反应电气设备的局部和整体缺陷。
绝缘电阻吸收比吸收比指的是在同一次试验中,用数字兆欧表测得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长度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影响也不同,因此比较两个时间比值,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是因为潮湿的原因影响了绝缘电阻,绝缘受潮时吸收比最小值为1,干燥时吸收比均大于1,吸收比试验,通常用于电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小型电气设备测量绝缘电阻即可。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合格范围极化指数在比值不低于1.5,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忽略,吸收比比值大于1.3或1.2即合格,吸收比不合格时应测量极化指数,二者取其一。
绝缘电阻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7.0.9第4条,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都与绝缘电阻有关,当给被试物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后,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流过被试物绝缘介质的电流,通常由电容电流、介质吸收电流和电导(泄漏)电流三部分组成,其中,电容电流是由绝缘介质弹性极化引起的,绝缘介质的极化过程很快,电容电流只是在直流电压加到绝缘介质上的瞬间出现,然后很快衰减为零,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由外加电压的高低、电源内阻的大小、绝缘材料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等因素决定,与介质的绝缘能力无关。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作用。
一、什么是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1、吸收比: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2、极化指数: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0分钟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值。
二、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吸收比与极化指数的意义
在绝缘电阻测试中,某一个时刻的绝缘电阻值是不能全面反映被试品绝缘性能好坏的,绝缘材料在加上高压后均存在对电荷的吸收比过程和极化过程.所以,电力系统要求在主变压器、电缆、电机等绝缘测试中应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比来判定绝缘状况的优劣.
绝缘电阻测量中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或主变压器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值或极化指数降低,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测量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数字兆欧表,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功能强大性能优良的兆欧表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如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以上是为大家讲解的绝缘测试中吸收比与极化指数应用和意义。
在哪些情况下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什么是吸收比(K)吸收比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时R”60与R15”秒时绝缘阻值的比值,电气设备在直流作用下,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过程由大渐小,电流越小,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的影响不同,吸收比的比较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潮湿的原因影响绝缘电阻,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
什么情况下测量吸收比测量吸收比主要是针对电机、变压器、电缆电容量较大的电力设备,小容量吸收过程短,很快就稳定,一般是不考虑吸收比试验,其次,当R60s时绝缘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测量。
什么是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试验条件及标准要求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要求,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一满足要求即可,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设备选用普通绝缘电阻测试仪或者带有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功能的兆欧表测量;测量前应用布擦去套管表面的水来污垢,以减少对测量的影响;兆欧表要水平放置,驱动兆欧表要达到规定转速。
在火线L端开路时,指针应指向“无穷大”,如指示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如遇被试品绝线应采用软铜线,屏蔽线不要靠近地线E端,因为兆欧表的屏蔽端G是直接从发电机的负极抽出的,而火线也是从负极先经过兆欧表的电流线圈后抽出的,屏蔽线与火线之间电位差很小,如屏蔽线接近地线,当表面泄漏较大时,会造成兆欧表的发电机过载。
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被试品的火线L端,然后停止驱动兆欧表(或断开兆欧表的直流电源),以免被试品电容在测量时所表,这一点对测量大电容量试品时,更应注意;测量中要记录15s和60s 时的绝缘电阻值,同时还要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湿度;测量一次绝缘电阻试品后,应将被进行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以利将剩余电荷放尽。
在哪些情况下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什么是吸收比(K)吸收比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时R”60与R15”秒时绝缘阻值的比值,电气设备在直流作用下,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过程由大渐小,电流越小,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的影响不同,吸收比的比较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潮湿的原因影响绝缘电阻,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
什么情况下测量吸收比测量吸收比主要是针对电机、变压器、电缆电容量较大的电力设备,小容量吸收过程短,很快就稳定,一般是不考虑吸收比试验,其次,当R60s时绝缘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测量。
0726F什么是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试验条件及标准要求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要求,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一满足要求即可,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 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设备选用普通绝缘电阻测试仪或者带有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功能的兆欧表测 量;测量前应用布擦去套管表面的水来污垢,以减少对测量的影响;兆欧表要水平放置,驱动兆欧表要达到规定转速。
在火线L端开路时,指针应指向“无穷大”,如指示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如遇被试品绝线应采用软铜线,屏蔽线不要靠近地线E端,因为兆欧表的屏蔽端G是直接从发电机的负极抽出的,而火线也是从负极先经过兆欧表的电流线圈后抽出的,屏蔽线与火线之间电位差很小,如屏蔽线接近地线,当表面泄漏较大时,会造成兆欧表的发电机过载。
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被试品的火线L端,然后停止驱动兆欧表(或断开兆欧表的直流电源),以免被试品电容在测量时所表,这一点对测量大电容量试品时,更应注意;测量中要记录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同时还要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湿度;测量一次绝缘电阻试品后,应将被进行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以利将剩余电荷放尽。
各种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试验方法各种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试验方法。
1、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1.1 绝缘电阻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是检查设备绝缘状态最简便和最基本的方法。
在现场普遍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常能灵敏地反映绝缘情况,能有效地发现设备绝缘局部或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由于受介质吸收电流的影响,绝缘电阻测试仪指示值随时间逐步增大,通常读取施加电压后60s的数值或稳定值,作为工程上的绝缘电阻值。
1.2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吸收比K为60s绝缘电阻值(R60s)与15s绝缘电阻值(R15s)之比值,即:K=R60s/R15s对于大容量和吸收过程较长的被试品,如变压器、发电机、电缆、电容器等电气设备,有时吸收比值R60s/R15s尚不足以反映吸收的全过程,可采用较长时间的绝缘电阻比值,即10min时的绝缘电阻(R10min)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R1min)的比值PI来描述绝缘吸收的全过程,PI称作绝缘的极化指数,即:PI=R10min/R1min在工程上,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反映发电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绝缘的受潮程度。
绝缘受潮后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值降低, 因此它是判断绝缘是否受潮的一个重要指标。
应该指出,有时绝缘具有较明显的缺陷(例如绝缘在高压下击穿),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值仍然很好。
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不能用来发现受潮、脏污以外的其他局部绝缘缺陷。
2、使用仪表试验较常用的测量仪表是绝缘电阻测试仪。
2.1 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型式绝缘电阻测试仪按电源型式通常可分为发电机型和整流电源型两大类。
发电机型一般为手摇(或电动)直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经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整流电源型由低压工频交流电(或干电池)经整流稳压、品体管振荡器升压和倍压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
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测量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及极化指数,是检查设备绝缘状况最简便的方法,在现场进行设备绝缘试验项目时,测量绝缘电阻是绝缘试验的第一个项目,检查设备是否有严重缺陷。
一、定义1. 绝缘电阻是指在设备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
若无特殊说明,均值加压1min 的测试值。
2. 吸收比是指在进行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3. 极化指数是在同一次绝缘电阻试验中,10min中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值。
二、测试意义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及极化指数,可有效监测出绝缘是否有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等。
应指出,只有当绝缘缺陷贯通于两极之间时,绝缘电阻测量才比较灵敏。
若绝缘只存在局部缺陷,而两极间仍保持有部分良好绝缘,绝缘电阻很少下降或没有变化,测量绝缘电阻试验便不能发现此类缺陷。
三、绝缘电阻的测试方法绝缘电阻试验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测试。
在现场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2.试验前应断开被试设备电源及一切对外连线,并将被试设备短接后接地放电1min,电容量较大的应至少放电5min,以免试验人员触电或烧坏仪器。
3.校验绝缘电阻表是否短路指针指零或显示为0,和开路指针指示无穷大。
4.用干燥清洁的柔软布擦去被试设备的表面污垢,必要时可用汽油擦拭,以消除表面泄露电流的影响。
5. 根据被试设备铭牌选择绝缘电阻表的电压等级。
连接好试验线,打开绝缘电阻表电源或驱动绝缘电阻表至额定转速,将L端引出线连至被试设备,待1min时读取绝缘电阻值。
6. 绝缘电阻测试完毕,应先断开接至被试设备的测试线,然后再停止摇动绝缘电阻表。
7.试验完毕或重复试验前,必须将被试设备短接后对地充分放电。
这样既可以保证安全又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如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测量或需排除表面泄漏的影响的情况下加屏蔽线,屏蔽线可用软铜线缠绕,屏蔽端应接近火线而远离接地部分。
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一、工作目的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部门最主要的电力设备之一,是输变电能的电器。
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行缺陷,如瓷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金属接地等缺陷。
二、工作对象SL7-1000/35型电力变压器三、知识准备见第三篇第XXX章XXXXXX标题四、工作器材准备10 放电棒1支11 接地线2根12 短路铜导线2根13 高压引线1根14 低压引线1根五、工作危险点分析见第一篇第二章通用危险点六、工作接线图上图为低压对高压及地的绝缘电阻,吸收比与极化指数测试的接线图:将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兆欧表的输出L端接被试品端,E端接地,G端接屏蔽测量顺序为:1)低压对高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2)高压对低压及地(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1)高压、低压对地(ABCO与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七、工作步骤1)检查兆欧表,将其水平放稳。
2)高压线接“L”端子,低压线接“E”端子。
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
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按“启动”按钮,其指示应为“0”。
按“停止”按钮。
关掉电源。
3)“L”和“E”端子开路时,接通电源,电压设置为5000V,按“启动”按钮,指示应指“∞”。
按“停止”按钮,关掉电源。
4)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地线连接。
5)兆欧表的高压端上接屏蔽连接线,另一端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6)将高压侧A、B、C、O用短路铜导线短接起来,同理低压短接。
7)将非测试绕组接地;先接接地端,后接被试品端。
8)将兆欧表接地;先接接地端。
9)使用专用带屏蔽的绝缘护套线,一端接“L”,“G”接屏蔽,别一端接被试品的测量端。
10)接通电源,选择电压5000V,按“启动”键测试。
测试1min。
测试完毕后按“停止”键。
11)记录试验结果,若吸收比合格,则不需测极化指数。
在哪些情况下测量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什么是吸收比(K)吸收比是指测量设备绝缘时R”60与R15”秒时绝缘阻值的比值,电气设备在直流作用下,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过程由大渐小,电流越小,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由于给设备加直流电压的时间不同,对设备的潮湿等状况的影响不同,吸收比的比较可以判断设备是否潮湿的原因影响绝缘电阻,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
什么情况下测量吸收比测量吸收比主要是针对电机、变压器、电缆电容量较大的电力设备,小容量吸收过程短,很快就稳定,一般是不考虑吸收比试验,其次,当R60s时绝缘电阻大于3000MΩ时,吸收比可不测量。
什么是极化指数极化指数PI是指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试验条件及标准要求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作要求,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一满足要求即可,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当R60s大于10000MΩ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设备选用普通绝缘电阻测试仪或者带有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功能的兆欧表测量;测量前应用布擦去套管表面的水来污垢,以减少对测量的影响;兆欧表要水平放置,驱动兆欧表要达到规定转速。
在火线L端开路时,指针应指向“无穷大”,如指示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如遇被试品绝线应采用软铜线,屏蔽线不要靠近地线E端,因为兆欧表的屏蔽端G是直接从发电机的负极抽出的,而火线也是从负极先经过兆欧表的电流线圈后抽出的,屏蔽线与火线之间电位差很小,如屏蔽线接近地线,当表面泄漏较大时,会造成兆欧表的发电机过载。
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被试品的火线L端,然后停止驱动兆欧表(或断开兆欧表的直流电源),以免被试品电容在测量时所表,这一点对测量大电容量试品时,更应注意;测量中要记录15s和60s 时的绝缘电阻值,同时还要记录测量时的温度和湿度;测量一次绝缘电阻试品后,应将被进行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以利将剩余电荷放尽。
10kv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合格标准一、绝缘电阻值1.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将变压器各侧线圈分开,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极化指数1. 极化指数是指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现象的严重程度。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极化指数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三、吸收比1. 吸收比是指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吸收能量的能力。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吸收比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四、介质损耗角正切值1.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是指绝缘材料在交流电场作用下,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与该时间内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之比。
它是判断变压器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合格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应不小于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五、温度1. 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绝缘材料的性能会降低,因此需要关注变压器的温度变化情况。
2. 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记录变压器的温度值,以便后续分析温度对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影响。
六、运行电压1. 变压器的运行电压会影响其绝缘性能。
长期处于高电压状态下运行,可能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2. 在评估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时,需要考虑其实际运行电压的情况。
如果实际运行电压超过额定电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压负荷,以保护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七、负荷情况1. 变压器的负荷情况也会影响其绝缘性能。
如果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运行,会导致其温度升高,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2. 在评估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时,需要考虑其实际负荷情况。
如果实际负荷超过变压器的额定负荷,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负荷,以保护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同时,应定期对变压器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之间的关系当说吸收比时,应该说到绝缘电阻极化指数。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
R=U/I,常用单位:(MΩ)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用字母K来表示。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用字母P来表示。
绝缘电阻测试是电气试验人员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判断。
通常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根据测得的试品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的大小以及吸收比,可检出绝缘是否有贯通性的集中缺陷、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
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要求: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2)35kV及以上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吸收比偏低时可测量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绝缘电阻大于10000 MΩ时,吸收比不低于1.1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3应当指出:只有当绝缘缺陷贯通于两极之间,测得其绝缘电阻时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若设备绝缘只是局部缺陷,而两极之间仍保持有部分良好绝缘时。
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检出这种局部的缺陷。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绝缘材料吸收水份或表面有灰尘或瓷件表面有污垢时,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就会大大地降低。
绝缘电阻之所以会降低是由于吸收水份受脏后相当于并联了一个相当数值的电阻,使绝缘材料的总电阻下降。
绝缘电阻降低后泄漏电流就增大。
所以绝缘电阻可以判断内部绝缘材料是否受潮,或外绝缘表面是否有缺陷。
对外绝缘而言,如果擦干净后,即可恢复其绝缘性能,说明不了外绝缘的绝缘性能本质。
对内绝缘而言,也不能表示其老化程度与损伤情况(这些绝缘性能要由介质损失角及局部放电试验来测定)。
所以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极化指数是一项在低电压下测定的绝缘性能。
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使用范围:绝缘电阻试验仅适用于检测贯穿性缺陷和普遍性缺陷(受潮,表面变脏,留有表面放电或击穿痕迹《绝缘电阻会显著下降》)参数及技术指标:电气设备的绝缘往往是电阻电容的混合电路绝缘在充电过程中从电源“吸收”电荷Q的现象称为“吸收现象”电容量小电容量大吸收比K1=R60S/R15S 吸收比K2=R10min/R1min吸收比也叫极化指数绝缘良好时K 值较大,远大于1 绝缘受潮后K值变小<1.3对于电容量较小的绝缘试品,可只测试其绝缘电阻对于电容量较大的绝缘试品,不仅需要测电阻还要测试吸收比大型设备一般采用k2变压器极值指数一般大于1.5,较好为3-4试验设备:设备名:兆欧表分类:手摇与电子式接线端子:线路端子L,接地端子E,屏蔽(或保护)端子G接线方式:被试品接L与E之间,L端接导电部分,勿反接!G消除绝缘试品表面泄露电流影响在绝缘试验中,如果不接屏蔽端子,测得绝缘电阻是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并联值,因为这是沿绝缘表面的泄露电流同样流过兆欧表的测量回路在表面缠上几匝裸导线并接到G上,测试结果可消除表面泄露电流影响的真实体积电阻测试规定;1.被试品短接后接地放电1-2min,防止触电2.校准表针短路指零,开路无穷大3.手摇恒速120r/min4.完毕或重复试验时得放电误差原因:1.磁耦合,外界磁场越大,误差越大2.电容耦合,带电设备电压越高,离被试品越近,干扰电流越大,误差越大3.连线铰接或拖地电磁场干扰解决办法:1.远离强电磁场2.换高电压级设备3.用G端屏蔽不同设备,不同接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无比较意义影响因素:温度高,湿度大,表面潮’污导致绝缘电阻小被试品剩余电荷,兆欧表容量。
变压器极化指数和吸收比当我们谈论变压器的极化指数和吸收比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甚至不太明白这两个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别急,咱们先放慢点节奏,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来理解它们。
你可以把这当做是一场“电力设备的小侦探故事”,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挺好玩。
首先,变压器极化指数(PI)和吸收比(DAR)这两个指标都是用来检查变压器绝缘状况的,就像我们去体检一样,变压器也有自己的“健康检查”方式。
这两个指标通过测量变压器的绝缘油在不同时间内的电阻,帮助工程师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有隐患,避免出现“电力事故”。
要知道,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以,这俩数值可不能掉以轻心。
举个例子,记得有一次我去公司旁边的一个变电站检查设备,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太阳照在玻璃窗上,闪闪发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平常我们都觉得变电站很“高冷”,和我们这群人有点距离感,然而当天检查的是一台刚刚安装不久的变压器,工作人员说这台变压器的“健康状态”不好,怀疑绝缘油的吸收比有问题。
于是,我和工程师小赵开始了这场“侦探之旅”。
在检查过程中,工程师小赵从实验箱里取出一个装有变压器油的小瓶子,倒在一个透明的小容器里。
然后,他连接上了测试设备,开始测量极化指数和吸收比。
其实,极化指数简单来说,就是变压器绝缘油的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比如刚开始测量的时候,它的电阻会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阻应该逐渐增大。
一个健康的变压器,它的极化指数通常大于1。
如果极化指数小于1,那说明它的绝缘性能出现了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维修。
吸收比呢,就像是一个“加速度测试”。
它通过比较变压器油在某个时间点上的电阻变化,来判断油的吸附电荷能力。
如果吸收比过低,也意味着绝缘材料的质量不好,存在潜在的风险。
小赵告诉我,吸收比越大,绝缘油的吸附能力越强,设备的稳定性就越好。
反之,吸收比低,绝缘油就像一个吃不饱的“海绵”,就更容易发生击穿,变压器的安全性也大打折扣。
绝缘电阻测量的基础知识绝缘电阻测试是测试和检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的比较常规的手段, 所使适用的设备包括马达、变压器、开关装置、控制装置和其他电气装置中绕组、电缆以及所有的绝缘材料。
同时也是高压绝缘试验的预备试验, 在进行比较危险和破坏性的实验之前,先进行绝缘电阻的测试,可以提前发现绝缘材料的比较大的绝缘缺陷, 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完全破坏被试物的绝缘. 最佳的方法由被测设备类型和测试目的所确定。
其中带有绕组或电介质材料的被试物或电容的测量中,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是判断其绝缘特性非常重要的指标。
吸收比是指对被试物进行测试,利用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出的结果; 极化指数是10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除以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得出的结果。
相对于绝缘电阻,以上两个指标具有更多的优越之处。
如绝缘电阻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绝缘电阻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温度)。
因此不同环境中所进行的绝缘电阻的测量结果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分析的。
因此必须对绝缘电阻进行温度折算,将测量结果归算到20℃,才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而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则不需要进行温度归算,因为它们的测量结果是在同一个环境下测量出来的。
利用HIOKI 3455兆欧表进行绝缘性能测量HIOKI 3455兆欧表型仪表是一种由电池供电的绝缘测试仪该测试仪符合第四类(CAT IV)IEC 61*10 标准。
IEC 61010 标准根据瞬态脉冲的危险程度定义了四种测量类别(CAT I 至IV)。
第四类(CA T IV)测试仪设计成可防护来自供电母线的(如高空或地下公用事业线路设施)瞬态损害。
利用HIOKI 3455兆欧表可以进行测量,不仅可以得出绝缘电阻,还可以自动得出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这些测量结果可以直接用于设计测试、生产测试、交接验收测试、验证测试、预防性维护测试以及故障定位测试。
对于其中任何一种测量HIOKI 3455兆欧表均可以迅速、简单、方便地得出非常准确的结果。
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检测绝缘电阻试验是对变压器主绝缘性能的试验,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能够反映变压器绝缘受潮问题,是变压器诊断受潮故障的重要手段。
标签: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绝缘电阻试验是对变压器主绝缘性能的试验,主要诊断变压器由于机械、电场、温度、化学等作用及潮湿污秽等因素影响程度,能灵敏反映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整体劣化和绝缘贯穿性缺陷,主变压器能否投运的主要参考数据之一。
一、变压器绝缘电阻试验类型电力变压器的绝缘电阻试验:中小型变压器一般采用测量一分钟的直流电阻值即可;大型变压器采用测量吸收比值即:R60 / R15来判断;对特大型变压器,则应采用极化指数(R600 / R60)的测定来判断变压器的绝缘。
吸收比的测量可以反映变压器是否受潮,但特大型变压器往往会出现绝缘电阻绝对值较大时,吸收比反而偏小。
采用极化指数的测量,有助于正确判断上述所遇到的问题。
为了比较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GB / T6451——1999国家标准夫定了不同温度t下测量的绝缘电阻值R60换算到标准温度(20℃)时的换算公式当t20℃R20 = A Rt式中A为换算系数,具体见下表绝缘电阻换算系数表温度差℃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系数 A 1.2 1.5 1.8 2.3 2.8 3.4 4.1 5.1 6.2 7.5 9.2 11.2DL / T596—1996规程规定吸收比(10~30℃)不低于1.3和极化指数不低于1.5,且对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
在判断时,新的预试规程规定:吸收比与极化指数中任一項,达到上述要求,均应为符合标准。
美国按极化指数判断变压器绝缘状况的参考标准如下:美国“变压器维护指南”推荐参考标准表变压器绝缘状态极化指数良好>2较好 1.25~2一般 1.1~1.25不良1~1.1危险<1二、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度验方法测量部位1、二绕组变压器,应分别测量: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地;低压绕组对高压绕组及地;高、低绕组对地。
电气设备常用参数名词述语解释1.电介质:又称绝缘材料,简称绝缘,是电工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2.绝缘电阻: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
3.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60s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4.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5.介质损耗: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一部分电能被转换为热能,这种现象称为介质损耗。
6.阻性电流:有损耗的介质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容和一个有效电阻的并联电路表示,通过电阻的电流称阻性电流。
7.容性电流:有损耗的介质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容和一个有效电阻的并联电路表示,通过电容的电流称容性电流。
8.全电流:有损耗的介质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容和一个有效电阻的并联电路表示,通过电容的容性电流与通过电阻的阻性电流的相量和称全电流。
9.介质损耗角:电介质中全电流与电容电流之间的夹角(通常用表示),称为介质损耗角。
10.在线测量: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11.在线监测: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12.状态检修: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提出要从以时间为基准的检修方式发展到以设备运行状态为基准的检修方式。
13.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14.变比:变压器高压侧绕组与低压侧绕组匝数之比称为变比,近似可用高压侧与低压侧额定电压之比表示。
15.伏安特性:加在电气设备或者元件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的关系叫伏安特性。
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之间的关系
当说吸收比时,应该说到绝缘电阻极化指数。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
之比。
R=U/I,常用单位:(MΩ)
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
阻值之比。
用字母K来表示。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用字母P来表示。
绝缘电阻测试是电气试验人员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判断。
通常用兆欧表进行测量。
根据测得的试品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值的大小以及吸收比,可检出绝缘是否有贯通性的集中缺陷、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
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要求: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
低于上次值的70%
2)35kV及以上变压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吸收比偏低时可测量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绝缘电阻大于10000 MΩ时,吸收比不低于1.1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3
应当指出:只有当绝缘缺陷贯通于两极之间,测得其绝缘电阻时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若设备绝缘只是局部缺陷,而两极之间仍保持有部分良好绝缘时。
绝缘电阻降低很少,甚至不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检出这种局部的缺陷。
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当绝缘材料吸收水份或表
面有灰尘或瓷件表面有污垢时,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就会大大地降低。
绝缘电阻之所以会降低是由于吸收水份受脏后相当于并联了一个相当数值的电阻,使绝缘材料的总电阻下降。
绝缘电阻降低后泄漏电流就增大。
所以绝缘电阻可以判断内部绝缘材料是否受潮,或外绝缘表面是否有缺陷。
对外绝缘而言,如果擦干净后,即可恢复其绝缘性能,说明不了外绝缘的绝缘性能本质。
对内绝缘而言,也不能表示其老化程度与损伤情况(这些绝缘性能要由介质损失角及局部放电试验来测定)。
所以绝缘电阻,吸收比试验,极化指数是一项在低电压下测定的绝缘性能。
它们能反映一部分影响绝缘性能的原因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