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功率和叶尖速比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2
叶尖速比公式计算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叶尖速比公式计算方法。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玩意儿呢!咱先来说说叶尖速比是啥。
你就想象一下,那风车的叶片在风里呼呼转,叶片尖尖的速度和风速之间有个关系,这就是叶尖速比啦!就好像你跑步的速度和旁边吹过的风的速度有个对比一样。
那怎么计算这个叶尖速比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啦。
就是用叶片尖端的线速度除以风速嘛。
那叶片尖端的线速度咋算呢?这就得用到一些公式和知识啦。
咱先得知道叶片的转速吧,就是它一分钟转多少圈。
然后呢,再根据叶片的长度,通过一些公式就能算出它的线速度啦。
这就好像你知道了自行车轮子的大小和每分钟转多少圈,就能算出轮子跑多快一个道理。
比如说吧,有个叶片长度是 5 米,转速是每分钟 100 转,那这时候怎么算呢?咱就得动动脑筋啦。
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算出叶片转一圈的长度,然后再乘以转速,不就得到线速度啦。
然后再用这个线速度除以当时的风速,嘿,叶尖速比就出来啦!是不是挺神奇的?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个叶尖速比的计算,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个风车设计得合不合理呀?怎么知道它能不能在不同的风速下都好好工作呢?就好比你不知道自己的饭量,怎么能合理安排每天吃多少东西呢,对吧?而且这个叶尖速比可重要啦,它能影响到风车的效率、功率好多方面呢。
如果计算不准确,那可能风车就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那多可惜呀!所以啊,大家可得好好掌握这个叶尖速比公式计算方法。
别觉得它难,只要你用心去理解,就像理解怎么骑自行车一样,肯定能学会的。
咱再回过头来想想,生活中好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去计算、去研究呢。
就像做饭要掌握火候和调料的比例,开车要知道速度和距离的关系。
这叶尖速比公式计算方法不也是一样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有效率呀!总之呢,叶尖速比公式计算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搞明白。
到时候,咱就能像个专家一样,轻松算出叶尖速比,让那些风车都乖乖为我们服务!加油吧,朋友们!。
风力发电基础知识叶轮风电场的风力机通常有2片或3片叶片,叶尖速度50~70m/s,具有这样的叶尖速度,3叶片叶轮通常能够提供最佳效率,然而2叶片叶轮仅降低2~3%效率。
甚至可以使用单叶片叶轮,它带有平衡的重锤,其效率又降低一些,通常比2叶片叶轮低6%。
尽管叶片少了,自然降低了叶片的费用,但这是有代价的。
对于外形很均衡的叶片,叶片少的叶轮转速就要快些,这样就会导致叶尖噪声和腐蚀等问题。
更多的人认为3叶片从审美的角度更令人满意。
3叶片叶轮上的受力更平衡,轮毂可以简单些,然而2叶片、1叶片叶轮的轮毂通常比较复杂,因为叶片扫过风时,速度是变的,为了限制力的波动,轮毂具有翘翘板的特性。
翘翘板的轮毂,叶轮链接在轮毂上,允许叶轮在旋转平面内向后或向前倾斜几度。
叶片的摆动运动,在每周旋转中会明显的减少由于阵风和剪切在叶片上产生的载荷。
叶片是用加强玻璃塑料(GRP)、木头和木板、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钢和铝构成的。
对于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如叶轮直径小于5米,选择材料通常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重量、硬度和叶片的其它特性。
对于大型风机,叶片特性通常较难满足,所以对材料的选择更为重要。
世界上大多数大型风力机的叶片是由GRP制成的。
这些叶片大部分是用手工把聚脂树脂敷层,和通常制造船壳、园艺、游戏设施及世界范围内消费品的方法一样。
其过程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并且如果人们对重量不太关心的话,比如对于长度小于20米的叶片,设计也不很复杂。
不过有很多很先进的利用GRP的方法,可以减小重量,增加强度,在此就不赘述了。
玻璃纤维要较精确的放置,如果把它放在预浸片材中,使用高性能树脂,如控制环氧树脂比例,并在高温下加工处理。
当今,出现了简单的手工铺放聚脂,通过认真地选择和放置纤维,为GRP叶片提供了降低成本的途径。
偏航系统风力机的偏航系统也称为对风装置,其作用在于当风速矢量的方向变化时,能够快速平稳地对准风向,以便风轮获得最大的风能。
风力发电实验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
全球的风能约为2.7×10 8万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 6万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大力发展风电等新能源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展风电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取得突破,风力发电取得飞速发展。
据201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促进风电发展白皮书》。
截至2010年底,全国风电并网容量2956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接近100%。
2010年,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2097小时。
蒙东、蒙西、吉林、黑龙江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1.1%、8.7%、5.6%、4.6%,风电利用已达到较高水平。
预计到2015年,我国风电规模将超过90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1.5亿千瓦以上。
与其它能源相比,风力,风向随时都在变动中。
为适应这种变动,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近年来在风叶翼型设计,风力发电机的选型研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并网发电的安全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风力发电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风电的飞速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与个人发展机会,普及风电知识,在高等院校培养相关专门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实验内容实验1 风速,螺旋桨转速(也是发电机转速),发电机感应电动势之间关系测量 实验2 测量扭曲型可变浆距3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 实验3 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区间功率调节实验实验4 额定风速到切出风速区间功率调节实验 - 变浆距调节 实验5 风帆型3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的测量 实验6 平板型4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的测量实验原理1、风能与风速测量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风况资料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第一要素。
尖速比对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的影响摘要: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影响风力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尖速比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尖速比的变化对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电流、电压以及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分析,找到了尖速比对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电流、电压以及风能利用系数影响程度,为设计或制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尖速比;发电效率;影响The influence of tip speed ratio on the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GaoFeng,Inner Mongolia Energy Investment Group New Energy Co.,Ltd,010020Abstract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conducts the research in view of tip speed ratio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wind generator output performance,by changing the tip speed ratio of wind turbine output power,current,voltage and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utilization of wind energy analysis,found the tip speed ratio of wind generator output power,current and voltage and the wind energy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influence,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or;tip speed ratio;power efficiency;influence引言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摘要风力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通过对风能的利用有利于优化未来的能源利用模式。
本文介绍了风能转换系统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算法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论文的开始介绍了国内外风力发电的概况,为本文奠定了写作背景。
接着文章阐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风力机的结构与组成和贝茨理论,这是本文的基础。
紧接着,文章分析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的特点,为控制系统的设计做好了准备。
然后针对最佳叶尖速比控制定步长算法的特点,设计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和PI控制器,通过选取合适的PI参数,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追踪效果,从而实现控制所要求的目标。
最后就是本文的重点,Matlab环境下的仿真。
首先我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了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算法并对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总之,通过分别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实现了对风能转换系统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算法设计。
关键词:风能转换系统;叶尖速比;最大功率点跟踪;PI控制器AbstractWind power is a kind of clean energy, through use of wind energy is beneficial to optimize the mode of energy use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optimal tip speed ratio control algorithm is designed, main purpose is to achiev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of wind power system .The beginning of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wind power at home and abroad, laid the writing background for this article. Then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Bates theory of wind turbine,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is article.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algorith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mal tip speed ratio control, ready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Then aiming at optimal tip speed ratio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step length algorithm, de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algorithm and PI controller, by choosing the right PI parameters, obtained the ideal track eff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ntrol required. The last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e simulation of Matlab environment. First, I established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wind power system, and then realized in Matlab environment the optimal tip speed ratio control algorithm and the control algorithm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In a word, through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mplements the optimal tip speed ratio control algorithm design of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Key words: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tip-speed ratio;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PI controller目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世界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1)1.3.1 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迅速扩大 (1)1.3.2 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 (2)1.3.3 风力发电的经济性日益提高 (2)1.4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概况 (2)1.4.1 我国风电利用的特点 (2)1.4.2 我国风电的发展与现状 (3)2 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 (5)2.1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与组成 (5)2.1.1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5)2.1.2 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5)2.2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8)2.2.1 贝茨(Betz)理论 (8)2.2.2 风力发电机的特性系数 (10)2.3 本章小结 (11)3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基本原理 (12)3.1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12)3.1.1 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区域 (12)3.1.2 最大风能捕获原理 (12)3.2 最佳叶尖速比控制的特点 (14)3.3 本章小结 (14)4 基于叶尖速比PI控制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 (15)4.1 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15)4.1.1 风速模型的建立 (15)4.1.2 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 (16)4.1.3 输出功率追踪控制模型的建立 (17)4.1.3 追踪仿真 (18)4.2 本章小结 (20)5 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1 绪论1.1 引言能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独立运行风电机组的最佳叶尖速比控制文 摘:介绍了采用抓极无刷自励发电机的5KW 风电机组的性能特点,采用最佳叶速比控制和稳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使风力机在额定风速以下及蓄电池没有充满时按最佳效率运行。
当蓄电池接近充满时,控制风电系统稳压运行,保证蓄电池安全可靠充电。
该风电机组及其控制已实际应用。
1、风机特性大风时通过离心力控制限速弹簧调节叶片角度限制风轮转速风力机的参数:额定功率、启动风速、额定风速、风轮直径、风轮额定转速、齿轮箱增速比、蓄电池标称电压。
风机发电的电气特点:1.1若发电机为异步发电机,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但需加电容器励磁。
发电机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为线电压380V ,要给120V 标称电压的蓄电池组供电,需加变压器降压后,再经整流器整流成直流输出,供蓄电池充电。
整个发电系统环节多,降低了总的运行效率。
1.2原机组采用异步发电机基本恒速运行,在大多数风速情况下不是运行在最佳效率状态。
1.3原风电机组当蓄电池电压达到设定的最高充电电压值时,切断发电机的输出,这一方面使叶片和风轮在切断瞬间承受很大的冲击,容易损坏机组;另一方面在断开发电机输出时蓄电池不一定充满,充电电源已经断开,这样就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充不满状态,缩短其使用寿命。
二、改进后风力发电机2.1风力机最佳运行原理一台风轮半径为R 的风力机,在风速V 下运行时,它所产生的机械功率Pm 为式中p 为空气密度,3V 2A ρ为单位时间穿过风轮扫掠面积的风的能量;Cp 称为风力机的功率系数,实质上也就是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对于已经设计定型的风力机,Cp 是风轮叶尖线速度与风速之比λ的函数。
λ通常称为叶尖速比。
Cp 与λ的关系曲线是风力机的基本性能之一,且只有λ为某一特定值λm 时,Cp 达到其最大值Cpmax ,所以λm 称为最佳叶尖速比。
为了使风力机产生最大的机械功率,应使Cp 达到其最大值Cpmax 不变,为此,当风速变化时就必须使风力机的转速随风速正比变化,并保持一个恒定的最佳叶尖速比,即:在此条件下,风力机输出最大机械效率,并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即也即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风力发电机风轮系统2.1.1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的几何定义(1)翼型的几何参数翼型翼型本是来自航空动力学的名词,是机翼剖面的形状,风力机的叶片都是采用机翼或类似机翼的翼型,与翼型上表面和下表面距离相等的曲线称为中弧线。
下面是翼型的几何参数图1)前缘、后缘翼型中弧线的最前点称为翼型的前缘,最后点称为翼型的后缘。
2)弦线、弦长连接前缘与后缘的直线称为弦线;其长度称为弦长,用c表示。
弦长是很重要的数据,翼型上的所有尺寸数据都是弦长的相对值。
3)最大弯度、最大弯度位置中弧线在y坐标最大值称为最大弯度,用f表示,简称弯度;最大弯度点的x坐标称为最大弯度位置,用x f表示。
4)最大厚度、最大厚度位置上下翼面在y坐标上的最大距离称为翼型的最大厚度,简称厚度,用t表示;最大厚度点的x坐标称为最大厚度位置,用x t表示。
5)前缘半径翼型前缘为一圆弧,该圆弧半径称为前缘半径,用r1表示。
6)后缘角翼型后缘上下两弧线切线的夹角称为后缘角,用τ表示。
7)中弧线翼型内切圆圆心的连线。
对称翼型的中弧线与翼弦重合。
8)上翼面凸出的翼型表面。
9)下翼面平缓的翼型表面。
(2)风轮的几何参数1)风力发电机的扫风面积风轮旋转扫过的面积在垂直于风向的投影面积是风力机截留风能的面积,称为风力机的扫掠面积,下图是一个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机的扫掠面积示意图。
下图是一个四叶片的H型升力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扫掠面积示意图。
根据前面两表可由所需发电功率估算出风力机所需的扫风面积,例如200W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工作风速为6m/s,全效率按25%计算所需扫风面积约为6.2m2,如果工作风速为10m/s则所需扫风面积约为1.4m2即可;例如10kW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工作风速为10m/s,全效率按30%计算所需扫风面积约为56m2,如果工作风速为13m/s则所需扫风面积约为25m2即可。
按高风速设计的风力机体积小成本相对低些,但必须用在高风速环境,例如把一台设计风速为10m/s的风力机放在风速为6m/s的环境工作,其功率会下降80%;按风速6m/s设计的风力机风轮会很大,虽在6m/s时运行很好,但遇大风易超速损坏电机,为抗强风时需增加结构强度使成本大大增加。
非限电月发电量与月平均风速关系图
1、数值表
时间2013年5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发电量(万.千瓦时)2433.611417.7241425.0461627.3931980.467
平均风速(m/s)7.67 6.05 5.84 6.23 6.81
2、曲线图
3、具体说明
目前2013年度我风电场实现非限电共五个月,分别为五至九月。
根据上诉图表记录内容,反应了我风电场非限电阶段功率和平均风速的关系情况。
根据风能利用公式:风能E=1/2ρA V2(ρ:空气密度;A:扫风面积;V:风速)风能的大小和风的密度成正比,我风电场五月和九月相对于其他三个月气温较低,所以空气密度相对较大,发电量自然要高,而其他三个月气温较高,相反发电量自然会少下来。
风速与功率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1引言可再生能源电厂增长迅速,其中风电场尤其受到关注。
因而模拟风力发电机的性能曲线很重要,尤其是风速与输出功率间的关系。
不同地点的风速分布曲线是关键要素,另一个关键要素是风力机对风速的响应时间。
风力发电机组可按地理因素在不同位置布置。
风力发电机组的位置确定交叉相关(空间关系),阵风确定自相关。
本文通过仿真风速变量得到现实中的输出功率。
风速特性服从韦布尔分布以及风速样本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
交叉相关和自相关是已知的现象[2-4]。
随机模型应用一定的韦布尔分布和自相关[4.5]。
另外基于频率的方法也用于本文。
本文采用了VAR工序,它允许自相关、交叉相关和韦布尔分布合并在一起。
VAR参数通过实测数据衰退得到,进而形成VAR模型。
本文给出了由VAR模型和仿真数据得到的程序。
根据正确的风速模型我们可以仿真现实中风电场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与风速是非线性关系,不仅是立方关系还因为风速的不连续。
尽管风速服从韦布尔分布,但输出功率在零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很大差别。
因而有必要仿真风速变量并根据功率曲线得到功率变量。
本文第二部分介绍风速变量的产生和功率输出;第三部分介绍一个小型风电场的实例;第四部分讨论作为预测工具的模型;第五部分比较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异;第六部分得出结论。
2 程序和步骤风即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阵风。
这个特性可通过调整自相关的风速时间得到。
不同地点的风可以有或高或低的相关性,这有它们的互相关性确定。
本文用一个由韦布尔参数k,λ及他们的交叉相关系数、一阶自相关系数构成的程序仿真随机风速向量。
2.1 风速变量韦布尔概率分布函数可以很好的描述风速分布:ξ,k,λ分别表示风速、形状参数及尺度参数,n代表地点。
描述这样一种分布可用标准随机分布,下式就用两个随机直交标准分布N(0,σ2n)变量1Xn 和2Xn表示韦布尔风速随机变量Zn。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设置1Xn 和2Xn的相关结构以得到规定的向量Z。
主流风力发电机技术参数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将风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
在发电过程中,主要的设备是风力发电机,它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主流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额定功率(Rating Power):风力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是指在设计的工况下,风力发电机能够连续输出的电功率。
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额定功率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指标,它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能力。
2. 切入风速(Cut-in Wind Speed):切入风速是指风力发电机开始转动并产生电能的最低风速。
当风速低于切入风速时,风力发电机不会发电。
切入风速通常以米每秒(m/s)为单位。
3. 额定风速(Rated Wind Speed):额定风速是指风力发电机达到额定功率所需要的风速。
在设计工况下,当风速达到额定风速时,风力发电机将以额定功率运行。
额定风速通常也以米每秒为单位。
4. 切出风速(Cut-out Wind Speed):切出风速是指达到该风速时,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行以保护设备的最高风速。
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风力发电机将自动停机。
切出风速通常以米每秒为单位。
5. 转速范围(Rotor Speed Range):转速范围是指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旋转速度范围。
转速是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较高的转速范围通常能够提高发电效率。
6. 叶片直径(Rotor Diameter):叶片直径是指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长度。
叶片直径通常决定了风力发电机的装机容量,较大的叶片直径通常能够带来更高的额定功率。
7. 矩阵型号(Turbine Model):矩阵型号是指风力发电机的具体型号和规格。
不同的矩阵型号具有不同的技术参数和特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型号。
主流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的风力发电项目来确定。
其中,额定功率、切入风速、额定风速和切出风速是最基本的技术参数,也是衡量风力发电机性能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2024年教师德能勤绩廉个人工作小结8篇篇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2024年已经过去,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拓创新。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德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师德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始终以高尚的师德要求自己,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我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能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上课。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以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勤我深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
在工作中,我始终以勤奋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我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绩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各项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也获得了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五、廉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我注重自身形象的建设和维护,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同时,我也积极配合学校的反腐败工作,为学校的廉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收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风能利用系数是评价风力发电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设计风力发电机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叶尖速比和桨距角。
这两个参数都对风能利用系数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分析它们与风能利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叶尖速比的影响叶尖速比是风力发电机叶片末端的线速度与风速之比。
通常情况下,叶尖速比的取值范围在5-9之间。
而叶尖速比对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当叶尖速比过大时,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阻力将会增大,从而导致风能利用系数下降。
而叶尖速比过小时,叶片的转动效率也会下降,同样会导致风能利用系数的降低。
叶尖速比与风能利用系数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类似抛物线的曲线来描述。
随着叶尖速比的增加,风能利用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存在一个最大值点。
二、桨距角的影响桨距角是指风力发电机叶片相对于风向的角度。
它对风能利用系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桨距角过小时,叶片受风面积减小,受风面积受风能利用系数也会下降。
而当桨距角过大时,叶片的承受风压面积增大,同样会导致风能利用系数的减小。
桨距角与风能利用系数也呈现出类似抛物线的函数关系。
三、风能利用系数的函数关系根据叶尖速比和桨距角对风能利用系数的影响,可以得出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和桨距角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叶尖速比和桨距角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得出最佳的风能利用系数对应的叶尖速比和桨距角。
四、结语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和桨距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风力发电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合理地选择叶尖速比和桨距角,并综合考虑风动力特性、结构强度和材料成本等多个因素,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风能利用系数与叶尖速比和桨距角之间的函数关系,为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来源,其发电效率和经济性一直备受关注。
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运行中,风能利用系数作为衡量风力发电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提高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风机的叶尖速比周日, 2008-03-02 03:16 — xieyaqian叶尖速比是用来表述风电机特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它等于叶片顶端的速度(圆周速度)除以风接触叶片之前很远距离上的速度;叶片越长,或者叶片转速越快,同风速下的叶尖速比就越大。
.根据叶尖速比的不同,我们可以把风电机分成两类:慢速比风电机和快速比风电机:慢速比:慢速比风电机的速度比最大为2.5 。
所有以阻力原理作用的风电机的叶尖速比都小于1,属于慢速比风电机。
以浮力原理作用的风电机,如果其叶尖速比在1到2.5之间,也被称为慢速比风电机。
Westernmills 和某些风力泵的叶尖速比大概是1,而Bock风车以及荷兰风车的叶尖速比大概是2。
快速比:快速比风电机是指按照浮力原理作用的风电机,并且其叶尖速比在2.5到15之间。
几乎所有的现代风电机(叶片数一到三)都属于此类。
叶尖速比对风电机的建造结构和形状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叶片转速:如果叶片长度一定,那么叶尖速比越大,叶片的转速也就越快。
只有一个叶片的风电机,其叶尖速比很高,旋转速度也要比三叶片的风电机快的多。
需要注意的是,风力泵的叶尖速比虽然属于慢速比机械,但旋转速度一般都很快。
原因是其转动直径很小,最终圆周速度相对低很多,所以属于慢速比机械。
叶片数:Westernmills的叶尖速比比较低(大约为1),所以需要更多的叶片来遮挡风,一般有20到30个叶片;荷兰风车的速度比大约为2,一般有4个叶片。
现代三叶片风电机的叶尖速比大约为6,而一个叶片的风电机,其叶尖速比大概为12。
叶片切面:快速比风机的叶片一般都设计的细长而薄,其原因就是叶片切割风的时候,与风的相对速度十分高。
(站长注:这段我看不懂,只是照原文翻译。
)风机的转化效率系数:快速比风机由于产生的涡流损失要比慢速比风机低很多,所以其作用系数要明显比慢速比的风机高。
一般慢速比风机的转化效率系数cP在0.3到0.35之间,而快速比的风机能够达到0.45到0.55。
二•凤轮机的功率及风能利用系数(•)穿过凤轮桨叶扫掠面的风能设汕——风速(指未扰动气流的流速),米/秒;D—风轮直径,米;A——风轮叶片扫掠面积.米2 ;p—空气密度,千克/米'。
则单位时间内穿过风轮扫掠面积的动能,即功率PA(见图5 — 2)为:图5-2凤伦扫掠面1\ = jA- 千克•米2/秒' (5-1)(二)风能利用系数Cp风能利用系数Cp_ 单位时间内转变为风轮机械能的风惜一单位时问内穿过风轮桨叶扌j掠啲八的全部风能_ 风轮的输出功率一输入风轮面内的功率-——"一2)=—=——风能利用系数是衣征风轮机效率的重要参数•它表明风轮机从风中获得的有用能駅的比例•根据贝茨理论•风能利用系数的最大值为0.593。
关丁贝茨最大值的推导见本章第七节。
水平轴风轮机的C.-0. 2〜0. 5.垂直轴风轮机的匚=().3〜0. 4。
风能利用系数又称功率系数。
(三)风轮的功率风轮的功率即指转变为机械能的功率P=Ca ・号A・ / <5-3)由式(5 — 1)和(5 — 3)可以看出*1.当v=常数.pocl/c即当凤速•定时.风轮的功率和风轮苴径的平方成正比儿2.当D=常数即当风轮苴径固定时.风轮的功率和风速的立方成正比)"3.当风轮直径、风速不变时,风轮的功率与q成正比。
4.风轮功率和风轮叶片数无关•但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三、风轮机的叶尖速比(禺速性系数)在风速为v时、风轮叶片尖端的线速度与该风速之比称为风轮的高速性系数「高速性系数可表示为:式中入——髙速性系数;3——凤轮在凤速V时的旋转角速度.0,-^1.弧度・秒";0()——风轮叶片尖处的线速度•弧度・秒'•米;n——转速.转丿分。
所以匸誑TL礬“(5-4)v 30v由此可知.高速性系数是反映在定风速下风轮转速高低的参数。
高速性系数又称叶尖速比TSR。
四、风轮机的转矩系数风轮的功塞也可以用风轮的转矩与其旋转角速度的乘积来衷示.即P=M • o>式中M——转矩•千克•米;3——旋转角速度.弧度•秒=已知风轮的功率p=寻pD2/・C P所以P —M •(u=-^-pI)2 v1• C5,1 对于某-风轮来说•只是在入为某一数值•即九时•才达到最大G值((・:“)•如图5 — 3所示■在入工為时・Cp值下降a对应于最大G值(Gw)时的入值(人)称标准高速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