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白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山坳./执拗.菁.华/根茎.扒.手/扒.皮下载./千载.难逢B、熨.斗/熨.帖鞭鞘./剑鞘.子拧.掉/性子拧.犄.角/掎.角之势C、煞.白/煞.车抹.布/抹.掉褴褛./伛偻.起哄./乱哄.哄.D、愀.然/悄.声巷.子/巷.道薄.饼/日薄.西山连累./果实累累..2、选出下列选项中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A、国籍琐碎惦量笑嘻嘻B、回朔时辰决窍莫名其妙C、晶茔荒涎僻好能言善辨D、发泻端祥贩卖惊皇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处无期徒刑,罚不当罪....,难平民愤。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D、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娥眉山,奇树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B、“要我说,”张师傅说,“当质检员就得有‘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才能保证咱厂产品件件是优质品。
”C、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新时期的道德追求,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D、专家认为,发现极少数非禽类动物的呼吸道外部有H5N1病毒并不奇怪是可能的,但这完全不能代表这种动物已经受感染。
二、(9分,每小题3分)华人姓氏有宝藏奇云①姓氏通常被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然而将它作为生物学标记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安徽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篇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区)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答案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1.【答案】B;【解析】B项过于绝对,把可能当作必然,应为“使用过度,必然带来高风险”。
2.【答案】B;【解析】B项张冠李戴,“利息负担较重”应为企业方面的风险。
3.【答案】C;【解析】C项强加因果,去杠杆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无因果关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应急措施是加杠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4. 【答案】D;【解析】根据文意,关联词“故”前要断句,语气词“也”后要断句,选择D项。
5.【答案】A;【解析】本文中是传授经学的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
6.【答案】C;【解析】晁父劝阻儿子的目的是担心儿子安危,更是担心祸及晁氏家族。
7. 【答案】(1)(晁错)多次向汉孝文帝上书,经常说起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事情,以及那些可以更改重定的法令。
(关键词“数”、“时”、“削”各1分,定语后置1分,疏通句意1分)(2)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关键词“当”、“是”、“善”、“好”各1分,疏通句意1分)8. 【参考答案】①作者通过江帆、木叶、清天、坼地等景物描绘了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2分);②颈联中运用夸张手法,大地好像裂开,有动态感,气势雄浑;③以声衬静,闻木叶之声,反觉得寂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④衬托(反衬),江面开阔,江帆隐没,衬托出诗人的渺小;⑤视听结合,望江帆,闻木叶,渲染了秋天凄清的氛围;⑥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凄凉的心情。
(4分)(分析写景,画面特点1分,画面内容1分,能够指出其中的两个意象即可;分析表现手法,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其中每点表现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9.【参考答案】①诗人漂泊他乡,独居荆扉,只能与麋鹿为友(1分);②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1分)的孤独(1分);③表达了诗人被朝廷弃置(1分)的失意与无奈(1分)。
安庆一中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安庆一中高二年级语文组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在答题纸上用2B铅笔准确填涂,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3.答题前,考生请务必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等信息。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东方睡狮”考辨智效民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
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
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
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
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
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
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
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
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
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
安庆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旋涡(xuán)讥诮(qiào)混浊(hùn)模棱两可(léng)B . 编辑(jí)木讷(nà)挟制(xié)感恩带德C . 着手(zhuó)刹那(shà)殷红(yīn)自吹自擂(léi)D . 对称(chèn)踹水(chuài)坍陷(tā)皇天后土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屋檐长篙笙萧攻城掠地B . 凄婉叱骂淬火切齿拊心C . 烦燥嗔目峥嵘忸怩不安D . 缘份斑斓碳灰秋豪无犯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目前,许多工程建设问题频繁发生,甚至有的问题工程还获得了工程质量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商暗中结草衔环的结果。
B . 这件事一经披露,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同舆论声音甚嚣尘上。
C . 在这种情况下,职工自行离岗、不辞而别和久假不归的现象开始迅速蔓延,对车间生产冲击很大。
D . 网上购票、电话购票将会成为以后春运购票的主流途径,不能因为部分人在窗口买不到票就否定网购和电购,这是因噎废食。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B . 淘宝网传来消息,12月12日将推出本年度继双十一之后最大型的网购盛宴,并继续开展去年的“全民疯抢”活动。
C . 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D .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48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空格中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1),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旁宫赋》)(2),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旁宫赋》)(3)雕栏玉砌应犹在,。
(李煜《虞美人》)(4),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5)夫,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6)良药苦口利于病,。
(刘基《苦斋记》)(二)文言基础知识(20分)2、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哂笑(shěn)偃(yǎng)仰丝绐(dài)啸(xiāo)歌B、修葺(qì)逦迤(lǐyǐ)刈旗(yì)鼎铛玉石(dāng)C、勖勉(xù)扃牖(jiōngyǒu)病殁(mò)异爨(cuàn)D、呱呱(guā)而泣姊(zǐ)妹象笏(hù)不省所怙(xǐnghù)3、以下文句朗读时断句不正确的一组是()(2分)A、顾视|无可置者B、庭中|通南北|为一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4、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的一组是()(2分)A、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繁多,使……繁多)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深远)B、异乎二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早织而缕,字而幼孩(字:抚育)C、某所,而母立于兹(所:地方)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D、殆有神护者(殆:大概)比及三年(比:等到)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A、庭中通南北为一B、东犬西吠C、乳二世D、吾家读书久不效6、从特殊句式角度的分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不省所怙,惟兄是依A、吾实为之,其又何尤?B、合于桑林之舞C、信造化之尤物也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C、摇其本以观其疏密D、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8、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其所以失之者B、且硕茂,早实以蕃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汝之子始十岁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9、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B、其无知,悲不几时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C、不赂者以赂者丧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能衔哀致诚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李牧连却之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④故遂择其窊而室焉⑤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⑥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⑦逸豫可以亡身⑧日削月割A、①③/②⑦/④⑧/⑤⑥B、①③⑤/②⑥⑦/④⑧C、①③/②⑥⑦/④⑤/⑧D、①⑤/②⑦/③⑥/④⑧11、下列选项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
以下是2016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供练习!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 殒身不恤(x) 确凿(zu) 蛊(gǔ)惑B.口讷(ni) 同仇敌忾(ki) 赧(hǎo)然酒肆(s)C.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大呆(dāi)板D.菜畦(x)蓄意炮(po)制脑髓(suǐ) 自诩(xǔ)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毕竟脍炙人口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大方D.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小说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D.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完克林顿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美国总统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媒体。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两岸,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大师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安徽省枞阳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湖州期末)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意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依偎(wēi)新正(zhēng)隽永(jùn)捋触须(lǚ)B . 监生(jiàn)间或(jiàn)拾级(shè)一撮盐(zuǒ)C . 混浊(hùn)炮烙(páo)蓊郁(wěng)什刹海(chà)D . 气氛(fēn)驯服(xùn)恣意(zī)瞭望台(liào)2. (2分) (2017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
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
B . 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篇,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C .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 .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谴”,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 (2分) (2020高二下·化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
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
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形成了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是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语文期中试卷进行全面检测。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伦勃朗作为此期荷兰画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十五六世纪尼德兰民族写实、纯朴的艺术特点,从荷兰画派脱颖而出。
与陈洪绶一样,伦勃朗的艺术不会只为上层社会服务,他的作品更多的表现出对普通人的关注。
不同的文化境遇和自我内心文化定位,决定了陈洪绶和伦勃朗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内涵,并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风貌。
从《仕女图轴》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洪绶注意传统法度的精神。
衣纹线条简练、优美,具有明显的装饰性;造型平面、色彩简淡,把物质性表现降到最低,突出精神特征,处处见匠心。
再看画面的形式感,他利用尽量简洁的点线完成画面疏密、黑白、虚实的经营,惜墨如金。
他的画不管在形式意味,还是在局部的刻画上都让人赞叹。
从画面看,陈洪绶的画可算得上高古奇骇,他的慕古情绪是显而易见的,是继承传统与浪漫张扬的个性创造结合的典范。
伦勃朗是一个不肯墨守陈规和为了“生意”而作画的人。
他吸收明暗技法,造型厚实,他的《圣家族》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出色的构图技巧。
在伦勃朗手里,光和影成为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有力的艺术语言。
正像中国绘画中常常让黑色的形象突现在大片空白背景上一样,他常让明亮的形象从黑色的背景里突现出来,以求在显著的反衬中让主体突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陈洪绶的“叛逆”是画家的“叛逆”,即以浪漫的形式、风格和夸张的创作手法所获取的艺术创作自由,而伦勃朗的“叛逆”则表现出更为纯正、直接的审美理想的自由。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白云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由青蒿素产业化带来的双创启示屠呦呦荣获诺奖,是对她个人的奖励,也是对青蒿素产业化的褒奖。
屠呦呦之所以能在科研成功40多年后获奖,是由于青蒿素在使用中所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为这一奖项的实至名归,增添了厚重的分量。
这其中,产业化功不可没。
由屠呦呦获奖,我们更可一探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创业,这样的双创可以相辅相成。
屠呦呦取得的无疑是原始创新成果。
对于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全球曾经有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感染人数达上亿,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生命。
在屠呦呦获奖前,已有4位科学家,因与抗疟疾有关的科研而获得诺贝尔奖。
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只在非洲地区,疟疾仍是一些国家棘手的病疫。
作为生物世界的一部分,疟疾从来都在不断变异中重获新生。
为此,科学家也总在寻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武器。
面对当时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屠呦呦另辟蹊径,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从而为人类又一次战胜这一致命顽症提供了保证,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我国,在屠呦呦的科研产出成果的20世纪70年代,疟疾显然已不是急迫的疫情,于是这一成果没有受到像国际社会那般的重视。
此外,艰辛的产业化过程,也使青蒿素没有较快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青蒿素是科学发明,而走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却是复方蒿甲醚。
复方蒿甲醚的奇特功效,正是由于其对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
然而,即便是功效如此之好的药物,如果不能送到最需要的患者手中,它也不可能产生出广泛的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药物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开展的大规模合作,才使复方蒿甲醚快速走向了国际市场。
2001年,世卫组织向非洲推荐了这一药物,使这一地区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九成,当病愈出院的患者们高呼“中国神药”时,国际社会已经深深地记住了屠呦呦——这个降伏疟疾之魔的人。
如今,复方蒿甲醚已通过85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注册,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抗疟药。
我们不能断定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影响,还会不会有屠呦呦的获奖。
屠呦呦当年的科研成果,没有及时保护好知识产权,没有及时产业化,那是她所处时代的局限。
今天全社会都在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完全可以缩短从创新到实现产业化的过程。
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当这样的局面形成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而创业也是对创新成果的最好保护,世界也将由此变得更加美好。
(2015年10月27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疟疾这个古老的病种,仍使全球100多个国家受此困扰,每年上亿人被感染,无数生命在蚊蝇肆虐中被夺去。
B.屠呦呦荣获诺奖,不仅是她科研创新的结果,也应归功于青蒿素产业化后在使用中产生出的巨大社会影响。
C.在人类的顽强阻击下,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除非洲地区外,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疟疾疫情已大大缓解。
D.在疟疾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屠呦呦从中药中找到了青蒿素,为降伏疟疾提供了保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在非洲地区肆虐的原因是疟疾不断变异,对国际主流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B.青蒿素大规模产业化的结果是青蒿素和本芴醇的配伍研究所得的、被患者誉为“中国神药”的复方蒿甲醚。
C.如果没有后来的青蒿素产业产生的广泛影响,屠呦呦的发明就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D.复方蒿甲醚的拥有者军事医学科学院与诺华公司的大规模合作,才使青蒿素成为一个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素的发明和产业化,可以看出“双创”结合,创新成果变为社会财富,创业对创新成果提供最后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
B.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就不能保护好知识产权,所以科研成果必须尽快产业化,发挥其社会效益。
C.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就是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双创”相辅相成,既鼓励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又促使科研成果发挥社会效益。
D.不仅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埋头创新,主动创业的意识,全社会也应该增强这样的意识,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
召拜郎中,校书东观。
迁议郎。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
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谟,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
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
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
灭纪废典,其能久乎?”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党高其义:“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
B.搢绅诸儒莫不流涕:“搢”有“插”之意,“绅”是指古代仕宦者围于腰际的大带。
“搢绅”意即把上朝用的笏插到“绅”中,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C.我力能族人:“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人”,“族”的用法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中的“族”是相同的。
D.正定六经文字:“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儒家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常侍徐璜等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由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但进京途中,蔡邕走到偃师就假称生病,回家了。
B.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请他赴宴,他走到门口却离去了,是因为他从弹琴者的琴声中听出了杀意,这正是他妙操音律的表现。
C.蔡邕被司徒桥玄请入自己的幕府,在东观研究修撰史书,蔡邕认为经书离圣人宣扬的境界很远,文字又有很多错误,因此请求修正。
D.王允将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类比自己不杀蔡邕,意在强调如果留下蔡邕,白己将会像汉武帝受到司马迁毁谤一样受到蔡邕的毁谤。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5分)(2) 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8.结合全诗内容,请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音乐的?(5分)9.请指出作者听到的音乐的特征并简要分析。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曾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见解,与唐代韩愈在《师说》里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中国考古学之父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