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663.58 KB
- 文档页数:7
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①团,下侧为②团;(2)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3)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答案】暖气冷气【注意提示】冷、暖气团的比较2.升高 气温和湿度 冷气团 上升 下降阴雨连绵 冬春 梅雨 阴雨冷湿【注意提示】(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2)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冬、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2.高压脊:从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 。
3.低压槽:从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 。
【答案】高气压 山脊 低气压 峡谷【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读图,回答1~2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d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地气温最高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解析】选A。
①地因离锋面较远,受冷气团影响不明显,故①地气温最高。
④地未来将受冷气团控制。
乙图中a、b两地可能形成降水,c、d两地处在暖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
城市因处在气旋中心区域,盛行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3-5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5.据图分析影响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解析】第3题,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多在冬季。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二、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与锋面经常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也是影响我国北方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位置的判读:锋面往往与低压槽(将低压区等压线弯曲最大的各点连接起来,由于这条线各点气压比两侧低,所以称为槽线)重合,因为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冷暖气流在此相遇。
2、锋面类型的判读:①找槽线:图中 、 为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 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为 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半球后,如果为北半球,则从偏北方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从偏南方向吹来的为 气流(气团),如图中字母 、 。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断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 、C 气流占主动地位,即甲为 锋,乙为 锋。
⑤判断天气状况: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均主要分布于 气团一侧,如图中字母 、 降水较多。
三、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2. 不同时间尺度的的气候变化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原因4.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技术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
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4)加强立法和管理,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科学预测,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例1】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图4),完成1--3题。
1.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低压过境C.丙是冷锋过境 D.丁是高压过境2.在图中②时段中,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寒潮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C.丙------台风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参考答案:1C 2B 3B【例2】《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团: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如温度、湿度、稳定度等)相对均一的大团气体。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大、气压高、湿度低、天气晴朗暖气团:温度高、密度低、气压低、湿度高、天气晴朗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被迫抬升)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天气,一般降水在锋后。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典型天气:①我国北方春季的大风、沙尘暴②夏季的暴雨③一场秋雨一场寒④冬季的寒潮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抬升)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一般降水在锋前。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典型天气:一场春雨一场暖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遇地形阻挡),使锋面移动缓慢,或在较长时间内在一个地区来回摆动的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常造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江淮准静止锋——长中下游(江淮地区)的“梅雨”昆明(云贵)准静止锋——贵州省贵阳冬季冷湿天气(天无三日晴)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低压、高压:指气压状况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4.低压(气旋):垂直方向: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水平方向:外围向中心旋转辐合,北逆南顺典型天气:台风5.高压(反气旋):垂直方向:辐散下沉,多晴朗天气水平方向:中心向外围旋转辐散,北顺南逆典型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秋季:北方的秋高气爽冬季:北方的干冷天气6.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常出现在中纬地区)锋面出现在低压槽,锋线与低压槽线重合。
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专题7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学科素养】1.区域认知: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典型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评估区域特殊的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2.人地协调观:面对现实中的天气现象,能够分析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3.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从天气系统的角度,多要素综合分析天气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天气图和大气环流图,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天气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在天气观测等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冷锋、暖锋的天气变化特征;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研读课本,构建知识体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反馈老师。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探究一:锋面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受寒潮天气影响,山东威海部分地区迎来降雪。
成山头附近海域,大面积白色的水蒸气从海面升起随风飘荡,大海如“开锅”一般。
据悉此奇观为“海浩”现象,“海浩”现象的出现需要具有温度差和凝结核两个条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在海面上聚集像雾气一般。
【高频考点·互动研】考点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符号(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锋面图示及雨区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常见实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阴天、下雨、刮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者沙尘暴;冬季爆发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持续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冬季,贵阳多阴雨天气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直上升下沉水平运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右手)南半球顺时针辐合(左手)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右手)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左手)天气特点阴雨天气天气晴朗成因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
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北半球为例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第7讲常见天气系统(2017·甘肃河西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C.①处为晴朗天气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2.若实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B.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C.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D.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解析:第1题,借鉴北半球锋面气旋知识来分析,可判断该低压槽西南侧为暖气团、东北侧为冷气团,同时该锋面受暖气团推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故会形成暖锋;①处为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③位于锋后,受暖气团控制而为晴朗天气。
第2题,依题意,高压中心位于②处,故②处受高压控制而天气晴朗;①处位于高压脊部位而多晴朗天气;该脊线处等压线向①处凸出,③处为偏东风、④处为西南风。
答案:1.B 2.B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6年8月25日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①地风速比②地大B.②地云量比③地多C.③地气压比④地高D.④地气温比⑤地高4.该日()A.北京吹偏北风,即将有冷锋过境B.黄淮地区继续维持晴好天气C.乌鲁木齐天气晴朗,微风D.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有明显的风暴潮解析:第3题,①地等压线分布比②地稀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比②地小,风速比②地小。
②地受单一气团控制,云量少;③地受冷锋影响,云量多。
③地气压为1 005 hPa,④地气压为1 005~1 007.5 hPa。
④地在暖湿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⑤地地势较高,并受冷气流的影响大,气温较低。
第4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锋后,冷锋已过境;黄淮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将有阴雨天气;热带气旋中心距浙江、福建沿海地区较远,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等压线稀疏,暂无风暴潮;乌鲁木齐在单一气团控制下,大气稳定,天气晴朗,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
答案:3.D 4.C(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2016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丙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6.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解析:第5题,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故为西北风。
第6题,甲外围等压线数值为1 010,该闭合等值线的两侧分别有1 015和1 010两条等值线,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确定甲处为低压中心,为阴雨天气;乙处为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
答案:5.C 6.B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郑州模拟)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1~2题。
1.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A.台风雨B.锋面雨C.对流雨D.地形雨2.该时段()A.亚欧大陆降温快B.亚洲高压势力强C.太平洋升温快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解析:第1题,图示大暴雨分布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我国内陆,如此大面积大暴雨只能是锋面雨。
第2题,图示东北和华北大面积暴雨,可判断发生在夏季,此季节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故D正确,B错误。
图示暴雨时刻为世界时21日0时~22日0时,换算成北京时间为21日8时至22日8时,该时段经历了白天的升温和夜晚的降温,故A、C不正确。
答案:1.B 2.D(2017·太原一模)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
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
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4.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此次“极涡”南下()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B.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解析:第3题,依题意,极地涡旋是极地高空的低气压,从热力环流角度看,是由于极地寒冷而气流强烈下沉,从而在高空形成低压。
第4题,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由于高空无摩擦力,故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中等压线即为高空等压线,故甲地高空风向为西南风。
第5题,注意材料中的“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表明B正确。
答案:3.D 4.D 5.B(2017·淄博一模)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 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6~8题。
6.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A.辐散下沉B.辐散上升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7.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B.暖锋C.高压D.高压脊8.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A.连绵阴雨天气B.强对流降雨天气C.沙尘暴天气D.晴朗高温天气解析:第6题,依题意,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且M位于低压中心,低压系统气流水平方向上为辐合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上升运动,故C正确。
第7题,依题意,ON为低压系统中的左侧低压槽部位,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判断最可能形成冷锋系统。
第8题,长江中下游夏初,气温较高且水汽充足,强冷锋过境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答案:6.C7.A8.B(2017·郑州适应性测试)下图是2016年3月13日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
读图回答9~11题。
9.3月13日,下列城市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上海B.香港C.台北D.东京10.3月13日,受天气系统影响,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的海域是()A.日本海B.南海C.渤海D.东海11.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东京的风向变化是()A.东风转为西风B.西南风转为偏东风C.东南风转为西南风D.西南风转为西北风解析:第9题,图中东京处于冷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其他三地处于单一气团控制下而多晴朗天气。
第10题,备选项中的四个海域,日本海等压线最稠密,故风力最强,最有可能出现狂风巨浪。
第11题,注意“图中东北部的天气系统自11日以来持续东移”,表明13日之前东京位于图中低压系统的东部,则判读东京风向变化,可把东京东移至低压东部判断以前风向为西南风,而此时东京为西北风。
答案:9.D10.A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西安模拟)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22分)(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
(6分)(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交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8分)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汇合。
13.(2017·九江七校一模)下图为2016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4分)(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8分)(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6分)(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6分)解析:(1)图中等压差是5百帕,A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 010~1 015百帕。
(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
B地位于西北太平洋,此时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预防措施结合实际回答即可。
(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4)E是位于低压槽内的锋面系统,根据锋面两侧的风向判断,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侧的暖气团移动,所以此天气系统是冷锋;受冷锋的影响,甲地的天气现象是雨雪、大风、降温。
答案:(1)1 010~1 015百帕。
(2)气旋(或低压)。
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台风。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
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4)冷锋。
雨雪、大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