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5.65 KB
- 文档页数:2
1306 SUZHOU UV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2010;30(6)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例临床分析
翟晓峰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提示或可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 有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共41例;对B超提示和可疑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
确诊31例;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57例;5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
扫。结论高分辨率超声、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 断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低侵袭性,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399(2010)06—1306—0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指甲状腺癌原发病灶的最大直 径≤1cm的乳头状癌…。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高分辨率 超声的广泛应用,以及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的广泛开展,一些 无症状或因良性疾病手术时偶然发现的甲状腺微小癌检出 率逐年增高。现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的 5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8例,女51例。年龄18—72岁,中位年龄41.7岁。
肿瘤单发16例。合并甲状腺腺瘤11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
收稿日期:2010—07—26作者简介:翟晓峰(1963一),男,江苏南通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内分泌外科及胃肠外科。
!矫 . !矫 出不 . . 币 . 不 !绵 不 . . 希 乖 乖 乖 乖 乖
(2)多发性硬化(MS):胼胝体是MS病灶分布的特殊敏感
区,约占50%一90%,病灶多位于胼胝体和透明隔交界面,
呈圆形或卵圆形,表现为与侧脑室相连的异常信号灶,由室 管膜下呈放射状突入胼胝体内,致胼胝体边界凹凸不平,以
T2WI矢状位显示最清楚,具有相对特征性 J,与MBD急性
期弥漫性受累和亚急性期胼胝体选择性累及中层呈典型的
“夹心蛋糕”征的异常信号表现特点不同,两者鉴别不难。 此外,MS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常表现为发作性加重和自发缓
解,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MBD患者多有长期慢性饮酒史, 中老年男性多见。(3)胼胝体区肿瘤:肿瘤为占位性病变,
有明确的局部占位征象,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参考文献:
[1]张津,王向波,贾建平.胼胝体变性的临床特点与影
像学特征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1
(1):14—16.
[2]Aggunlu L,Oner Y,Kocer B,et a1.The value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apropos of a case[J].J Neuroimaging,2008,18 (2):188—190. [3]魏岗之,张念察,高勇安.神经病学一神经系统脱髓鞘性 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82—184.
[4]Andres A,Adriana P,Mauricio C.Acute Marchiafava—Big— nami disease:MR findings in two patients[J].Am J Neu—
roradiol,2003,24(10):1955—1957.
[5]Heinrich A,Runge U,Khaw AV.Clinicoradiologic sub- types of 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J].J Neurol,2004,
251(9):1050—1059. [6]Kawarabuki K,Sakakibara T,Hirai M,et a1.Machifava—
Bignami diseas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corpus callosum and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J].European
Joumal of Radiology,2003,48(2):175—177.
[7]余晖,刘静,沈桂权,等.胼胝体变性的扩散加权成 像和多体素氢质子波谱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27(1):14—17.
[8]Menegon P,Sibon I,Pachai C,et a1.Marehiafava—Bignami
disease: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corpus callosum and
cortical lesions[J].Neurology,2005,65(3):475-477.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6) 1307
肿29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直
径0.3一1.0 cm。
1.2检查
均行B超检查,B超提示和可疑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细
针穿刺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1.3手术方式
术前、术中确诊的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
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1.4结果
B超提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7例,可疑甲状腺微小
乳头状癌14例。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确诊31例。
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57例,2例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甲状 腺微小乳头状癌。2例术后确诊的患者,1例二次手术切除
患侧腺叶及峡部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另外1例患者拒绝再 次手术。19例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有癌转移(32.8%)。2例
患者分别在术后2年和3年出现患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这2 例患者均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其他患者均在随访中,目前无复发和远处转移表现。
2讨论
本组男女比例为1:6.4,与文献报道相仿,与甲状腺癌总 的发病性别比1:3比较,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其发生可能与
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因其病 灶小,缺乏临床表现,多由于合并甲状腺其他良性疾病就诊
或健康体检时发现。本组43例因为甲状腺其他良性疾病就
诊,16例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超声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典型的声像图为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晰,常伴有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 J。本
组超声特点:肿瘤包膜完整或不完整,边界模糊不清;内部以 低回声为主,均质或不均质,后方回声衰减;可有沙粒样或斑
块状的强回声钙化灶伴后方回声;瘤体周边或内部血流丰
富。本组瘤体直径在0.8~1.0 cm的超声检查无漏诊,漏诊
病例直径在0.3—0.8 elis,均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桥本甲
状腺炎,因为肿瘤小,超声图像表现不典型。这说明超声对 较大结节能很好检出,但对多发结节病变,由于多发结节呈
混合型表现,容易忽视微小结节的影像,造成漏诊。
目前国内外对甲状腺微小结节实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
刺,术前可明确其性质。本组有41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 针穿刺,确诊31例。未能确诊的1O例中,7例因为瘤体小,
未能取到肿瘤组织,2例虽然取到肿瘤组织,但细胞学表现 不典型未能明确诊断。微小乳头状癌因其瘤体较小,对穿刺
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病理科医生对其细胞学表现有
相当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我们由经验丰富的B超及病理科 医生协同穿刺,在高分辨率超声引导下,以保证对病灶的准 确穿刺,尤其是多发肿瘤时对可疑病灶的准确穿刺。病理科
由穿刺细胞学专职医生读片,对可疑病例及时请外聘专家网 上远程会诊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准确率高。假阴性原因主要受
标本选材和切片取材部位的影响,有些甚至需连续切片才可 以发现。本组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2例未能诊
断的病例是因为腺体多发结节,肿瘤体积小深藏于腺体中 间,行冰冻切片检查时未能取到肿瘤组织。
由于缺少前瞻性的实验研究,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
直存在争议,主要焦点集中在是否手术及手术范围上。随 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许多西方国家已把全或近全甲状腺切
除术作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方法。国内学者主张对术前、 术中确诊的患者行近全甲状腺或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加中
央区淋巴结清扫 。本组58例患者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
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近1/3(19/58)患者有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与文献[4]报道相仿。结合本组随访情况,笔者认为对
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清 扫中央区淋巴结是比较合理的术式。文献报道常规尸检的
甲状腺隐匿性或微小癌检出率为3%一36%,甲状腺良性结 节行甲状腺切除患者,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率达到7.1%,说
明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率较高而生物学行为相对良好 J。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超声、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 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
断率,确诊的患者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
扫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Arem R,Padayatty SA,Saliby AH,et a1.Thyroid micro— carcinoma:prevMence,prognosis,and management[J].
Endocr Pract,1999,5(3):148—156。 [2]姚琪远,邹强,倪泉兴,等.甲状腺微小癌(附57例临
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38—39. [3]王勇,郝玉芝,宋颖,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
诊断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5):
449—452. [4]邵燕,蔡秀军,高力,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
区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
2009,89(6):403—405.
[5]Jacqut—Laperriere S,Timoskenko AP,Dumollard JM,et a1.
Papillaly thyroid rnicrocarcinoma:incidence and prognostic factor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07,264(8):
9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