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聚维酮碘灌洗治疗慢性骨髓炎
- 格式:pdf
- 大小:238.23 KB
- 文档页数: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持续冲洗联合组织瓣修复在慢性骨髓炎中
的应用
陈梓淼;程银忠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2(019)011
【摘要】慢性骨髓炎多是由于急性骨髓炎未能彻底控制或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处理不当等引起,由于其病程长、容易复发,治疗十分困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难愈性创面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探讨阶段。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笔者利用VSD加持续冲洗联合组织瓣修复成功治疗2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182-1183)
【作者】陈梓淼;程银忠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044000【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 [J], 孟祥永;栾波;郭玉星
2.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6例 [J], 张喜海;卓乃强;鲁晓波
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及其护理对策 [J], 赵娜;李云霞
4.病灶清除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股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 [J], 王军;
孟庆鑫;薛卫平
5.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黄子明;葛恒发;杨晨晨;毕传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曹发奇;刘国辉;杨述华;夏天;成德亮【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0(13)5【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9例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稳定固定及病灶清除后采用VSD持续治疗3~4周,维持16.67~60 kPa负压,视病情应用该技术治疗1~2个疗程.结果患者住院时间29~62(43.2±8.4)d.19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患者症状均很快得以控制,肿痛消失,窦道闭合,3~6个月后植入含抗生素人工骨,X线复查示骨痂生长,无复发.结论 VSD在慢性骨髓炎的手术后治疗中,引流效果好,灌洗通畅,局部应用抗生素强力有效,可以大大缩短治愈时间,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辅助治疗手段.【总页数】3页(P489-491)【作者】曹发奇;刘国辉;杨述华;夏天;成德亮【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21%R658.3%R687.3【相关文献】1.中药外治结合外科手术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质皮肤缺损 [J], 刘雪涛;张成进;李忠;范启申;王成琪;丁望;赵文海2.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肌皮瓣转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护理 [J], 李霞清;曹阳;张德清3.封闭负压引流术对手外科皮肤创伤患者恢复进程的影响 [J], 涂红梅4.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高频脉冲水枪治疗开放性创伤手术中的无菌管理 [J], 杨婷;刘秋秋;王银莲;钟达5.VSD结合Papineau技术治疗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J], 徐建杰;虞建浩;应一鸣;徐建桥;童松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加压冲洗病灶,再用碘伏浸泡病灶处5rain,最后用脉冲枪再次反复加压冲洗病灶,吸尽创面冲洗液后置VSD负压持续吸引(40—60kPa)。
术后随时观察VSD.若出现堵塞证即通开。
VSD每星期更换1次,其中3例因为经济原因,14~16d更换1次,也必须保持其通畅。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已用过较多种类抗生素,故均有耐药现象产生,所以_『、{f用抗生素时,一定要先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初次放置VSD和行开放植骨时术后需根据药物敏感实验予抗感染治疗3d一2周,以后不再给予抗牛素治疗,即使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更换VSD后一般也不需用抗生素。
在治疗过程中n服恒古骨伤愈合剂,每次25ml,隔日1次,根据患者体质差异可调整用量,一般应达到患者感觉全身发热为最佳剂量,个别患者可能用量达每次50rnl。
3结果本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52—135d,平均8ld。
治疗后X线片证实:骨痂生长良好,植骨部分已融合,未再发现死骨及空洞。
术后14例得到随访。
2例在随访3个月后失访,随访时间7—34个月,平均15.6个月。
14例在现有随访期内无感染复发;其中l例(植异体骨20m1)切121有少量淡黄色渗液,停用抗生素后,多次细菌培养阴性,考虑为植骨后排异反应,该患者于术后第6个月渗液停止,切LI愈合;l例患者,因创面过大(20crux6cm),开放植骨术后2个月给予自体皮植皮术后痊愈。
典型病例见图1—3。
圈1男性患者,27岁,3年前凶车祸敛左胫腓骨骨折,伤后久治不愈,发展为慢性骨髓炎,曾多次F术(包括局部冲洗。
肌皮瓣填笨等J九好转la.刚人院时x线片.左胫骨上段骨部分缺损,骨髓炎.窦道形成lb.经过VSD负压吸引后骨创面好,行开放植骨后的X线片lc.术后左小腿窦道.刨面愈合后6个月复查的x线片示骨痂乍长良好.植骨部分已融合,患者活动证常圈2男性患者,19岁.1年半前因车祸致左胫腓骨骨折,久治无好转.成慢性骨髓炎,多家医院考虑行截肢术2a.人院时X线片示左胫骨内周定,左小腿中下部皮肤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间断灌洗在急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间断灌洗在急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经验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急慢性骨髓炎患者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25例患者中21例行1次负压引流,3例行2次,1例行3次,平均引流1.2次。
其中2例患者因引流管堵塞需重做负压引流。
全部患者的创面愈合,外形及功能均满意。
术后随访3~20个月,伤口闭合未发现创口不愈合或感染复发。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间断灌洗治疗急慢性骨髓炎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及复发率低、效果良好等优点,值得应用。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康复新液;急慢性骨髓炎;间断灌洗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间断灌洗治疗急慢性骨髓炎2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急慢性骨髓炎患者。
其中急性骨髓炎7例,男5例,女性2例;年龄3~8岁,均为血源性,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
慢性骨髓炎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6~5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工程事故7例;大腿中下段4例,小腿中上段5例,小腿中下段9例;缺损面积:最小6 cm×2 cm,最大18 cm×16 cm;其中骨外露,软组织缺损15例,合并血管肌腱神经损伤2例。
均为开放性损伤6~8 h内手术后形成慢性骨髓炎经久不愈。
25例均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铜绿假单孢菌9例,溶血性链球菌5例。
1.2 材料(1)VSD敷料系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生产的一种合成敷料,成分为聚乙烯醇,抗张力强,无刺激性,有良好的透水性、可塑性和生物相容性。
VSD 敷料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50 mm×100 mm×10 mm,内插2条多孔引流管;另一种是150 mm×50 mm×10 mm内插1条多孔引流管,引流管为多侧孔硬质硅塑引流管,直径为8 mm。
内蒙古中医药项目例数(例)治疗时间(d )VSD 使用频次(次)愈合例数(例)复发例数(例)抗生素应用天数(d )跟骨部慢性感染4171~3415~7胫骨慢性骨髓炎15322~3153~7股骨慢性骨髓炎5262~354~6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骨感染6242~4613~9*贵阳中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550002)**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550003)2011年12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慢性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应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3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
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抗菌素应用时间、VSD 敷料更换次数及有无复发等指标评估疗效。
结果:经随访1年,30例中除1例跟骨慢性骨髓炎复发和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慢性感染复发外,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
结论: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地促进慢性骨感染伤口的生长与愈合,并缩短伤口愈合及抗生素应用时间。
关键词:清创术;引流术;骨髓炎中图分类号:R68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4-0084-02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孟祥永*通讯作者:栾波**郭玉星*在重复的注射硫酸镁时,除要对膝腱反射做定期的测验外,还要详细的记录每天的尿量,至少保证每小时25ml ,尿量的记录工作要十分精确,因此要禁止病人的家属来进行,以免由于其专业技能的局限而导致数量的不精确,最终危害病人的诊治。
为避免硫酸镁对病人呼吸产生的副作用,在大量使用硫酸镁时,应禁止抗呼吸抑制药物的使用,或者非常情况下尽量减少药物剂量,预防呼吸困难现象的发生,当血清镁的浓度失常时,可注射适当的葡萄糖酸钙。
一般而言,成人的用量为:10%葡萄糖酸钙10~20ml 静脉注射,从而有效地减少呼吸抑制和心脏传导阻滞。
当硫酸镁与β受体兴奋剂联合应用时,硫酸镁可加重β受体兴奋剂所致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低血钾和低血钙;而当硫酸镁与神经肌肉阻滞剂或钙拮抗剂联合应用时,则有可能加重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持续滴注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观察舒荣兵;刘加钱;吕仁发;吴刚【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持续滴注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
方法对23例慢性骨髓炎患者先清洗病灶,在应用抗生素溶液持续滴注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选用抗生素全身用药,患肢制动。
结果23例患者病灶清除后骨髓炎无复发,骨缺损、骨不连愈合良好。
结论持续滴注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可视病灶清除后的创面在封闭状态下等到充分引流,既能避免持续滴注灌洗不畅的问题,又能避免因长时间吸引VSD海绵干燥、VSD 管腔堵塞及肉芽组织过快生长形成新死腔导致感染复发,而且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continuous injecting irrigation plu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in treating the Chronic osteomyelitis. Methods 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steomyelitis were treated by debridement firstly and their wound was treated by continuous injecting irrigation plus vacuum sealingdrainage(VSD) with antibiotics solution. And they had used antibiotics systemicly which were chos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germiculture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At the same time, their wounded limbs were prohibited to move. Results No recurrence had happended among the twenty-three patients and their bone defect and bone nonunion had good healing.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ontinuous injecting irrigation combined with VSD can avoid poor drainage of the continuous injecting irrigation, dryness of the Sponge and lumen plug of VSD, and recurrence of infection caused by dad cavity which is built by the granulation tissue with rapidgrowth. Finally, it avoids the dressing painness and shortens the time hospital.【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00)030【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持续滴注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慢性骨髓炎【作者】舒荣兵;刘加钱;吕仁发;吴刚【作者单位】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解放军第184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德国Fleischman博士首创的,自裘华德教授于1994年引进中国以来,成功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Ⅲ度开放性骨折早期创面及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创面[1]。
碘伏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35例【摘要】目的探讨碘伏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碘伏灌洗联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35例。
结果本组患者VSD平均引流时间(17.7±2.9)d,碘伏灌洗平均时间(17.6±2.5)d,平均住院时间(20.5±4.7)d,35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50个月,没有复发病例。
结论应用碘伏灌洗联合VSD治疗慢性骨髓炎有效、安全,简单,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灌洗;负压封闭引流慢性骨髓炎是骨科的常见病和疑难病,是致病菌的反复感染、持续的低反应性炎症、以及窦道和死骨形成所导致的一种长期慢性感染,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精神状态。
VSD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软组织创面治疗,但慢性骨髓炎的应用则报道较少。
本研究对我院骨科住院部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应用碘伏灌洗联合VSD治疗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骨科住院部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慢性骨髓炎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4~59岁,平均(29±15)岁;胫骨骨髓炎15例,跟骨骨髓炎9例,股骨骨髓炎9例,膝部骨髓炎2例;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证实均为化脓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大肠埃希氏杆菌8例,大肠杆菌5例,MRSA阴沟肠杆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病变部位均有瘘道,X线显示有死骨形成;既往有局部感染史或外伤史,病程7个月至4年。
1.2 治疗方法1.2.1 手术清创首先对感染部位进行彻底清创:聚维酮碘、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有脓肿者,敞开死腔,吸净脓液;摘除死骨,切除窦道,清除坏死组织及瘢痕组织;然后用骨凿凿出骨腔边缘部分骨质至创面见少许新鲜渗血,应用电钻在骨皮质部钻孔。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
方法:对住院138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VSD负压引流术及护理。
结果:1380例患者伤口感染控制,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或二期植骨术后皮瓣移植覆盖,伤口逐渐愈合。
结论:VSD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加强VSD 术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健。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慢性骨髓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41-02VSD术不同于外科临床上传统的负压引流法,改传统的点状引流为创面全方位引流,使开放性伤口转成闭合性伤口,减少换药及开放伤口的频率,从而防止外界细菌入侵,减少感染机会,改善创面血运循环,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效果,此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省材料,且患者痛苦小。
压疮创面经VSD 治疗的要比常规换药处理的愈合快[1],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交通业及建筑业的日新月异,肢体创伤继发慢性骨髓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病程长、难治疗的慢性疾病。
负压封闭吸引术为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法[3]。
既避免了因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又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我科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采用VSD治疗慢性骨髓炎138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VSD术后的主要护理目标是:减轻患者疼痛及焦虑心理、确保VSD引流有效,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治疗费用;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生活。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80例,男1290例,女90例,年龄11~54岁。
均为外伤术后并发慢性骨髓炎,其中手外伤术后32例;股骨骨折术后58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266例(其中骨外露2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并骨外露153例;胫骨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304例(其中骨外露8例);跟骨骨折术后309例;内外踝骨折术后258例。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疗效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8T15:17:03.2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作者:曾伟志[导读] 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该病病情较为复杂,迁延不愈、处理困难易导致患者致残。
曾伟志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疗效。
方法:本组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采用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治疗;B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结果:A组随访时间显著多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创面感染率和复发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优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负压封闭引流;闭式灌洗引流前言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1】。
该病病情较为复杂,迁延不愈、处理困难易导致患者致残【2】。
本文研究探讨分别采用压封闭引流与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治疗我院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18例。
纳入标准:年龄24~80岁,无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者及精神疾病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n=9)和B组(n=9)。
A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5.28±11.48)岁;感染部位:胫骨4例,股骨2例,肱骨2例,尺骨1例。
B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5.64±10.79)岁;感染部位:胫骨3例,股骨2例,肱骨2例,尺骨2例。
本组纳入的18例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两组基线资料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本组纳入的18例患者均实施清除创面脓物、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并且输血管于外露的骨质将骨髓腔开放后放置,同时给予患者注入抗菌药物,对其创口进行常规清洁。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陈登霞【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慢性骨髓炎52例分为两组,VSD组(27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VSD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换药次数、换药时的痛苦程度、手术次数及愈合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后VSD组患者伤口均在2周内愈合.结论:VSD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疗效显著,易于操作等优点,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年(卷),期】2013(010)006【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慢性骨髓炎;护理措施【作者】陈登霞【作者单位】荆州市传染病(胸科)医院外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科疾病,病情复杂多变,病程迁延漫长,极易伴随有慢性窦道、皮肤瘢痕和骨组织缺损等合并症,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临床疗效不理想,且术后复发率较高,给患者精神心理和经济等方面造成沉重负担[1]。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受到严重损伤的皮肤和软组织,采用生物半透膜予以封闭处理,通过可控制负压方式使用有效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骨髓组织,起到减轻局部感染现象,促进皮肤创面尽快愈合的作用[2]。
本研究拟探讨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
1.1 对象慢性骨髓炎52例均为本院2008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均已确诊。
上述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VSD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