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31
三年级语文《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大桥小学孙芬执教日期11月26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绮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内瓦风景绮丽,也是一个国际城市。
3、了解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介绍景物的写作方法,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或口头说文)。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6、培养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第三节中描写日内瓦湖的景物的写作顺序。
难点:仿照第三节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风光绮丽日内瓦湖国际城市南岸沿湖湖中《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说课稿(不要打印出来,可参考耍领讲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如下:第一板块: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用图画和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日内瓦给他们的印象,引出“令人神往”,并相机回顾本单元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方法——找近义词,即“令人神往也可以说是——令人向往”。
然后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基于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存在“重局部阅读,轻整体把握”的现状,出示问题“日内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让学生有意识去思考和整体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并相机指导纠正。
然后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说一说日内瓦为什么令人神往,相机板书。
第三板块:品读课文,欣赏美景这一板块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
我先带领学生欣赏“绮丽风光”。
我在出示日内瓦及罗讷河图片基础上,引读“罗讷河是一条(),它把市区():左岸(),右岸()。
”沿着罗讷河往前走,就来到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湖。
1、在朗读重点段第2小节的基础上,用直线划出描写日内瓦湖景物的语句。
采用这种方式主要考虑到他们自主选择的多样性。
2、在交流景物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案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清型近字字形,并组词;能摘录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能向周围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5、能介绍一个自己了解的旅游景点。
重点难点:1、理解“旅游胜地”、“白雪皑皑”等词语的意思。
2、会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意词,看课后注释等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什么地方呢?(生交流。
)2、今天这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到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去旅游一番。
3、出示课题: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指名读课题、齐读)4、质疑:读了课题,你在想什么?在“令人神往”这个词语上打“?”二、整体感知1、为什么说日内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带着这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2、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们想去这个地方吗?那就请你们读读课文,亲自去感受一番。
读时,请大家做到:(出示要求)(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圈划不理解的词语,想想准备用什么方法去理解?3、学习生词(1)出示生字新词。
(齐读)(2)重点指导“皑”的字型,书空“皑”的右下部分。
3)考考你眼力:请看清字型,然后组成词语。
瑞()纳()椅()撞()端()呐()绮()幢() 4)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板书这些词语: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师:这些词语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呢?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寻求方法来解决。
三、朗读感受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好吗?2、日内瓦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重点读好“碧水青山”、“风光绮丽” )。
3、师:是啊,日内瓦碧水青山、风光绮丽,一个多么令游人神往的地方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着老师介绍,一边脑海里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课文_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设计课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丽,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
沿着罗讷河走到日内瓦东北郊,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就展现在你的眼前。
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湖中有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群群白鸽在湖畔漫步,天鹅、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
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精心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
每当鸟儿的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塑料等,供它们营建产房。
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
如果它们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进怀里,送到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
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
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不少国际会议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也设在这里。
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舞台。
【前言】《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上教版第五册第26课,本文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后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优美,人们注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湛绮略鸽畔福卵供签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令人神往、白雪皑皑、旅游胜地、绮丽”等词语。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知道瑞士的日内瓦是旅游胜地,也是重要的国际舞台,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建议】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欣赏风光。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导读:本文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课设计三篇,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篇一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识记10 个生字,理解“神往、绚丽、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2、指引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并让学生了解日内瓦既是旅行胜地,又是重要的外交舞台。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二小节,品读有关的词句。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感情。
教课要点:1、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试试理解词语:“神往、绚丽、降临”。
2、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诵第二小节。
教课难点:经过朗诵,让学生充足感觉日内瓦的绚丽风光、和睦之美,同时让学生能够品尝、累积有关的词句。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时间:1课时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趣揭题。
1、讲话引入,赏识风光。
2、你感觉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3、理解“神往”的意思。
4、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内预习:预习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达成填空题:日内瓦在瑞士的四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绚丽,是,也是。
2、反应预习状况。
读准生字。
读准“讷”“绮”;找近义词理解:“绚丽”;正确书写“卵”;。
三、研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课文哪一小节写了日内瓦是世界旅行胜地呢?2、指名分句读课文第二小节,其余同学圈出所写景点。
3、哪个景点最吸引你?请你读读文中描绘这个景点的语句,并谈谈原由。
沟通:(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蔚蓝,如同翡翠铺成。
指名读。
理解“略像”:形状有点像一弯新月,可又不是特别像,“略”字用得正确。
学习比喻句,谈谈把什么比作什么。
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理解“高耸”:山高而直;“白雪皑皑”:雪十分洁白的样子指导感情朗诵句子。
(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异的别墅掩映此间。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资料日内瓦历史据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的一至二万年——冰河时期稍后,已有人类聚居于流入现今日内瓦湖的隆河(Rhone)河口两岸。
而日内瓦的名字来源于公元前凯尔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
日内瓦第一次在拉丁语中出现是在凯撒的著作,在《高卢战记》中他对高卢战争的看法。
这个名字最初有可能与位于利古里亚地区的Genua (现热那亚)城相同,意思是“膝盖”,也就是指日内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个角落里;然而日内瓦这个名字的由来更有可能建立在gen-“诞生”著个字根上(Genawa位于河流的源头日内瓦湖上;也许日内瓦的意思便是“水的诞生”)。
在被罗马征服后,日内瓦变成了“罗马行政区”(ProvinciaRomana)纳尔榜南西斯高卢(Gallia Narbonensis)的一部份。
公元前58年,凯撒在日内瓦包围了西行的赫尔维蒂人。
9世纪成为勃艮第首都。
虽然日内瓦一直是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对象,但在实际上日内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著,直到宗教改革,日内瓦成为共和国。
由于加尔文等人带领的宗教改革,日内瓦常被喻为“新教的罗马”。
16世纪日内瓦是加尔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便是加尔文自己的教堂。
英格兰玛丽一世时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学者逃向日内瓦其中包括后来监督翻译日内瓦圣经的威廉·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迈尔斯·卡佛岱尔(Miles Coverdale),克里斯托弗·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东尼·吉比(Anthony Gilby),托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尔(William Cole)。
1。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资料
地理位置
日内瓦(Geneva)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莱蒙湖畔,其南、东、西三面都与法国接壤,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地图上看,日内瓦从瑞士的版图上突出来,中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是和法国所共有的,克万特兰国际机场的一半也是属于法国的。
静静的罗纳河穿城而过,湖与河的汇合处,由数座桥梁连接着南北两岸的老城和新城。
人口20万。
全年一月最低气温-1℃,七月最高气温26℃。
日内瓦通用法语,英语也很普及。
日内瓦是一个国际性城市,有人戏称“日内瓦不属于瑞士”。
主要原因是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这里是世界各国游客云集的地方;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里有许多地中海各国过来工作的人。
另一个原因是从历史上看,自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以来,日内瓦成了反对旧体制的人避难的场所。
在对革新思想非常宽容的日内瓦人中间产生了卢梭,而伏尔泰、拜伦,还有列宁等人,为了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曾来到日内瓦。
可以说,这个国际城市是在500多年的孕育中产生的。
1。
学校三班级语文《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介绍了世界旅游胜地――瑞士的日内瓦。
课文的第一节为全文的总起句,介绍了日内瓦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课文的最末一句进行总结,日内瓦既是世界旅游胜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课文第2节叙述了日内瓦的景色精致,人们着重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这篇课文我去年上过,感觉不好,当时我抓住了字词的训练,而忽视了课文总体把握,好像没有脱离低班级的教学思路。
现在重拾此课,就想*以往的教学思路,把语句的训练作为重点,想以渗透写作方法为这次教学的突破口。
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上此篇课文的操作流程如下:图片引入,感知美景――学习第1、3节,概括日内瓦总体印象――细读第2节,查找美景佳句――课外拓展,读写结合。
一、设定情景,引入新课。
亮点设计一:从标题上看,令人神往的意思需要同学理解?如何感知较为抽象的词意呢?就这个问题我设计:1、先观看风光图片,体味精致风光。
2、谈感想,领词义。
二、学习总起、总结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题质疑,学习第一节。
运用“由于…所以…”这组关联词,理解“为什么日内瓦令人神往?”2、齐读第3节,理解“国际城市”。
利用直观图片,援济同学理解“国际城市”。
亮点设计二:课文第1、3节在课文中起到总起、总结的作用,如何援济同学总体把握本课主体?我设计了一道填空,来反馈同学阅读1、3节的质量:日内瓦在瑞士的西南部,清水青山,风光绮丽,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三、细读第2节,查找美景佳句1、同学寻读课文。
找找有关描写美景的句子。
2、课堂沟通,品析字词3、细读人们与动物和谐共存的一段话,教会同学写作方法:先总起后分述。
(这为同学的写埋下铺垫。
四、课外拓展,读写结合1、同学沟通自己所了解的旅游景点。
亮点设计三:如何把教材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如何让班级中每个层次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我的思考是2、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顾路中心小学徐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绮、讷、略、鸽、畔、福、卵、供、签、订”,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神往、绮丽、降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词语“白雪皑皑、湛蓝、掩映、追逐嬉戏”。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感情朗读第2小节。
3、能摘录文中喜爱的句子,并向同学推荐。
4、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5、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绮、讷、略、鸽、畔、福、卵、供、签、订”,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神往、绮丽、降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并积累词语“白雪皑皑、湛蓝、掩映、追逐嬉戏”。
2.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教学难点:学习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仿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小菜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揭题。
1.同学们请欣赏大屏幕上这张图片,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请按照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逐个来说。
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一道水柱直冲云宵,激起朵朵浪花远山苍茫,连绵起伏,绵延不断一幢幢别墅鳞次栉比一朵朵白云在天上飘浮2.说的真好,同学们,这就是位于瑞士西南部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日内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感受异国他乡的别样风情吧!3.谁来读课题?神往指的是内心向往的意思,所以它的近义词就是——向往。
4.说的真好。
来,强调“神往”,一起读课题——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二、整体感知过渡:日内瓦为什么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适当停顿。
(3)思考:日内瓦是一座怎样的城市?2.交流:(1)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好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找近义词:绮丽;教师注意正音:罗讷河、湖畔、产卵;领读)(2)卵字笔顺比较复杂,看我写一写(指导书写:卵)。
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略、签”,能用近词的方法理解“神往、绮丽”,能借助字源理解“白雪皑皑,贯通”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有情感的朗读第2小节。
3.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能了解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请欣赏大屏幕上这张图片,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由近及远,逐个说来:花儿朵朵姹紫嫣红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镜子一道水柱直冲云宵,激起朵朵浪花远山苍茫,连绵起伏,绵延不断2.同学们映入你眼帘的就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闻名于世界的旅游胜地——日内瓦。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一起来欣赏异国的风土人情,一起来感受异国他乡的别样情怀!来,一起读课题——23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3.重点读课题:同学们这个课题你想怎么读。
为什么这么读?对于本课来说比较合理的读法是强调“神往”,读的时候还要加上自己的表情,(示范)。
理解神往:换词理解,令人向往的日内瓦4.同学们,日内瓦是令人神往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让我们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请用一两句话借助大屏幕上的提示来说说日内瓦是怎样的一座城市?5.我们看看大屏幕,文中是怎么写的?老师请**来读,要求通顺,你们边听,边思考从这小节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地理位置——西南部碧水青山风光绮美——说明自然景观优美。
理解绮丽,非常美丽。
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说明国际化程度很高二、质疑提问重点解决6.了解了这些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同学们再次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日内瓦为什么令人神往?)同学们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小节的第一部分。
(1)老师请**来读,要音正,读通顺。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是否字正腔圆?(2)全班齐读,读通顺。
(3)在读通顺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下面老师来读,你们伴着音乐边欣赏美景边思考这一部分重点介绍的是什么景观。
(日内瓦湖)。
生一边想象一边齐读后交流。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是三年级第五单元中的第二课,这是我们尝试单元整合教学中的一堂泛读课的教学。
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教师自己得先钻研教材。
唯有正确解读课文,方能对课文有恰当的预设。
在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认为要想上好《令人神往的日内瓦》,关键之一就是得理解什么是“神往”,到底什么才是日内瓦令人神往之处。
对“神往”一词的理解,咋一看很简单,神往就是向往,细细品味,神往又不同于向往,其程度远远高于向往,它有一种精神上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果日内瓦仅仅是风光绮丽,那么一个向往大概也就可以了,可偏偏不是,人们对日内瓦的神往,还具有某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那份对和平与幸福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建构起了这个“和平之都”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就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我想前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后者也不可弃置不顾,需有一些渗透。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最终把目标定为能积累描写日内瓦风光的句子,借助资料的补充,收集了解日内瓦是一座国际城市,是个充满和平与幸福的地方,令人神往。
从情感这个角度而言,最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憧憬。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一文结构相当清晰,文章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瑞士的日内瓦:一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二是重要的国际舞台。
在文中作者重墨渲染的是前者,对于日内瓦湖的描写可谓笔法细腻,语言清新,寥寥数笔,就将日内瓦湖的全景展示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一路走来,一路将地理位置介绍得清清楚楚,当来到日内瓦的东北郊时,即采用了定点观察的方法,从东北郊远望日内瓦湖,整座湖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展现人们的眼前,于是伴随着作者的目光,一一望去:新月状的日内瓦湖,水色湛蓝如同翡翠。
南岸的白雪皑皑,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于众多的环湖公园之中;湖中高达130米的喷泉直入云霄……如诗如画的景致,在蓝白为主色调的衬托下愈发显现出一种宁静之美,而那些小生灵的出现更给这宁静中平添了几分祥和与温馨。
如果上一课《威尼斯小艇》借用一个初游者的身份来了解威尼斯,那么这一次,咱们则借助媒体,让学生伴随着作者的目光去领略一下日内瓦这个全世界游人都向往的地方。
2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贯穿”、“略”、“掩映其间”等词语意思。
2、品读、积累文中描写日内瓦湖景物的语句,并能运用文中语句,介绍日内瓦湖的风光。
3、感受日内瓦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难点:品读文中描写日内瓦湖景物的语句,并能运用文中语句,介绍日内瓦湖的风光;感受日内瓦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词语。
2、谁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一下日内瓦?引读第1小节。
板书:旅游胜地/国际城市(外交舞台)二、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研读课文第2段描写罗讷河和日内瓦湖的部分,体会日内瓦的景色怡人。
1、师述:既然是旅游胜地,那它到底有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前去游览一番呢?课文第2段为我们介绍了两个旅游景点,请你默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到这两个旅游景点,并把它圈起来。
2、课文介绍罗讷河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罗讷河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的?(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结合图示理解:贯穿(贯穿——穿过,通过。
)(3)“全境”指哪里?3、课文重点描述了日内瓦湖这个西欧最大的湖泊,请在第2段中,用“——”划出描写日内瓦湖的句子。
(1)湖的形状略像一弯新月,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①师:作者说“湖的形状像——新月”②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湖比作新月写出了日内瓦湖的形状)③师:作者说湖的颜色是——湛蓝。
我们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中已经学到了这个词,它的近义词是……(生:深蓝)没错,湛蓝就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深蓝色。
作者说它犹如翡翠,“犹如”就是——好像、宛如、好似、如同。
④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湖比作翡翠写出了日内瓦湖的颜色的美。
)⑤请你美美地读读这句句子。
(指名读,齐读)(2)湖的南岸,高耸的雪峰上,白雪皑皑。
①高耸——耸立。
②白雪皑皑——形容积雪洁白。
③齐读句子(3)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