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中开展脚斗士运动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7.81 KB
- 文档页数:2
脚斗士运动在云南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作者:何剑康普春旺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8期摘要:脚斗士运动是一项脚力搏击类运动,其技法容易习练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对抗性和竞技性等特征,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也能够满足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本文试图从脚斗士运动特点,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提高学校体育竞技价值、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脚斗士运动在云南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对策,旨在充分挖掘脚斗士运动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更好地推进脚斗士运动在中小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关键词:脚斗士运动 ;云南中小学生 ;体育教学 ;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G63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094-02脚斗士运动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集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蕴藏着较为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脚斗士运动技术简单易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之项目组织方法简便,对场地、器材等硬件条件要求都比较低,几乎不需要什么器材就可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在云南中小学校园推广开展脚斗士运动,无论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延续、发扬与推广,还是从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水平,培养中小学生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优化课程结构,实现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脚斗士运动特点,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提高学校体育竞技价值、提升学校体育的审美价值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脚斗士运动在云南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对策和措施,旨在充分挖掘脚斗士运动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更好地推进脚斗士运动在中小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1 ; 脚斗士项目的特征分析1.1脚斗士项目的普及性脚斗士项目在我国刚解放时期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一度成为农村各类群体休闲、娱乐、游戏和健身的主要运动项目。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53-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脚斗士运动的可行性分析秦国辉 白杨威保山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为了吸引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新兴体育项目,本文通过对脚斗士运动的分析,探讨研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脚斗士运动的可行性。
关键词:体育教学;脚斗士运动;游戏;传统体育1 前言脚斗士运动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俗称“斗鸡”、“斗拐”、“撞拐”,是广泛流行于青少年中的一项娱乐活动,国内相关体育专家经过挖掘提升,将其最终命名为“用脚进行竞技搏斗的勇士”,简称为“脚斗士”。
与散打、跆拳道等项目相比,脚斗士有更好的安全性,便于在学校青少年中推广。
传统搏击项目以直接击打对方的头部、颈部和上身要害部位,通过将对方打倒、打昏、丧失对打能力达到取胜的目的。
而脚斗士运动的基本运动形式是以单脚支撑,单膝攻击对方,以将对方击出场外或失去平衡倒下为取胜目的。
相对而言,脚斗士运动既能给人带来搏击类运动的刺激和兴奋,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运动伤害。
2 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脚斗士运动的有利条件2.1学校具备推广脚斗士运动的基础脚斗士运动来源于民间的传统体育游戏,有广泛地群众基础,它的基本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易于普及。
在脚斗士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在儿童阶段有过玩耍的经历,在学习的开始阶段进步较快,能够很快找到感觉。
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练习次数增多,大部分青少年的技术提高很快,经过一次课时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能掌握基本的比赛技术,甚至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都能较快地掌握其运动技能。
脚斗士运动参与的门槛较低,不受场地、人数、器材的限制,非常便于体育教学和学生练习。
脚斗士运动简便易行,富有趣味性、竞技性,带有极强的游戏色彩,同时作为竞技运动又具有对抗性强、观赏性强的特点,非常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很容易吸引青少年学生参与进来。
2.2脚斗士运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01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学生体育锻炼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