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吕本中
- 格式:pdf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2
东莞市塘厦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四)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本大题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连累./累.计啜.泣/苦学不辍.量.入为出/量.体裁衣B.憔悴./崔.嵬薄.暮/如履薄.冰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唾.弃/拓.片垂.死/捶.胸顿足丢三落.四/不落.窠臼D.点缀./赘.余圈.养/怙恶不悛.沉痛悼.念/绰.绰有余2.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炽.热整饬.不啻.叱.咤风云B.富庶.夙.愿塑.造追根溯.源C.小憩.迄.今亲戚.同仇敌忾.D.撩.拨瞭.望潦.水一目了.然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诽谤./傍.晚供.认/供.不应求模.棱两可/装模.作样B.绯.红/扉.页茁.壮/弄巧成拙.签订契.约/锲.而不舍C.省.亲/反省.强.制/强.词夺理塞.翁失马/闭门塞.听D.偌.大/诺.言宁.愿/息事宁.人间.不容发/挑拨离间.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 终止蜕化难免B. 中止退化难免C. 中止蜕化不免D. 终止退化不免5.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仅仅以商业眼光发展文化,必然生产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
李彭《春日怀秦髯》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李彭《春日怀秦髯》鉴赏阅读试题答案欣赏及赏析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1)有人认为首联两句位置可以互换,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一句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分)(3)本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4分)(1)不同意。
这两句先写雨,再点明时序。
(1分)不仅写出了春天气候的倏忽多变,而且从春天轻柔的雨声中,写出了盎然春意。
(1分)曲折有致,波澜顿生。
如果两句位置互换,那就语气平直,一览无余了。
(1分)(2)此句运用拟人(1分),描写美丽的花朵向人们绽开了笑脸,不知名的春草新绿欲滴,生动地表现了春光明媚、生机蓬勃的景象,表现了人们欢愉的心情(2分)。
(描绘情景、指出修辞、“明媚(或美丽)”、“生机”各1分)(3)反衬。
(1分)作者以春色的美好反衬自己心情的苦闷(1分),又以心情的苦闷反衬对友情的执著(1分),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1分)【赏析】诗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
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更是活泼生趣。
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像,诗人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
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
(当然还有自己身体的原因,年事已高,再加之有病)。
最后一联“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着一“苦”字,多少思情都包含在里面了。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衬托哀情,由极美的春景反衬自己极无聊的心情,又由极无聊的心情反衬极深厚的友情,千回百转,千情百结,韵味无穷。
补充资料阅古偶得:秦髯不是秦观衣殿臣北宋末年的李彭,留给后人千余首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吕本中简介南宋时期诗人词人道学家吕本中生平导语: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辑有>,>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艰涩"①,钱基博认为"其为诗骨力坚卓,亦得法庭坚,妥帖自然过之,而才力高健不如,所以格较浑而语为驽"②,以上确为中肯之评.吕氏早年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效法陈师道黄庭坚,诗风轻松流美,"清芙可爱"③.二十岁左右戏作>;,使"江西派"定名.虽然未把自己列入其中,但后人多视其为"江西派".后期推崇李白苏轼.南渡后,时有悲慨时事之作,诗风也更为浑厚.词作虽仅二十七首,但亦有佳评.王灼谓其词"佳处"亦"如其诗"④.>;谓其词"工稳清润"⑤.其词多为小令,题材范围偏小,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不及诗作之浑厚.主要写离愁别恨,风花雪月,村色野景,南渡流寓江左后亦有思乡怀国之作.词风新奇清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吕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公著之曾孙、好问之子。
幼而敏悟,公著奇爱之。
公著薨,宣仁太后及哲宗临奠,诸童稚立庭下,宣仁独进本中,摩其头曰:“孝于亲,忠于君,儿勉焉。
”祖希哲师程颐,本中闻见习熟。
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三家或有疑异,未尝苟同。
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
绍圣间,党事起,公著追贬,本中坐焉。
元符中,主济阴簿、秦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1、毛泽东此词二首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教学重点】1、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教学难点】⒈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⒉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教学方法】⒈点拨法。
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
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⒊比较法。
可以与作者的其他词作纵向对比,也可以与本单元所涉及的其他诗歌做横向对比。
【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总括:1、中国新诗简介: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2、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重在品味,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着手,优美的诗篇都是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借助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品位的重点,鉴赏的目标都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语言和情感四个方面!二、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
三、时代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咏物诗特点: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动植物、物品景:自然风景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三、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
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
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
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
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
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
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题解】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补充资料重阳1929年10月古代诗人也吟咏“老人”和“重阳”节,作者虽然联想到这些,但却扬弃了。
而把人们引导到作为革命者的新的伤感世界里。
秋天和菊花,这些都唤起了作者的思索。
虽然把自己的寂寞放在对大自然的凝视之中,但心境却是明朗的。
【采桑子】44个字。
双调。
前阕,后阕各4句。
平字押韵,阳、阳、香、光、光、霜。
一韵到底。
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人生易老一句】毛泽东当时虚岁37,再过一个月就满36周岁,白居易的诗中有“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见于《白鹭》)。
但还不到40岁。
大概把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见于《金铜仙人辞汉歌》)放在心上了。
李贺的此句诗将在后面叙述。
天为什么难老?因为那是无情的。
天的无情是因为人们尽管依恋时光,但季节依然不断变化。
而且与人的回忆无关,过去了的季节又要转回来。
【岁岁】每岁,每年。
初唐诗人刘廷芝(651—680?年)的著名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见于《代悲白头翁诗》)令人想起给刘以影响的初唐诗人卢照邻的诗:“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见于《长安古意》)。
【重阳】9月9日的节日。
9是阳数,在月日里阳数重复这样说。
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一.基础知识(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不啻.(dì)骸.(hái)骨不屈不挠.(náo)B.灰烬.(jìn)静谧.(mì)犄.(jǐ)角入不敷.出(fū)C.干瘪.(biě)奇诡.(guǐ)给.(jǐ)予妄自菲.(fěi)薄D.甄.(zhēn)别贫瘠.(jí ) 沉湎.(miǎn)恪.(gè)尽职守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抹煞.(shā)遒劲.(jìng)癖.好(pì)倚歌而和.(hè)B.愀.然(qiǎo)倔.强(jué)偌.大(nuî)引吭.高歌(háng)C.啮.噬(niè)红晕.(yùn)衽.席(rèn) 汗流浃.背(jiā)D.召.唤(zhāo) 引觞.(shāng) 纤.巧(xiān)热泪盈眶.(kuā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王宝强炉火纯青....的演技更为其增色不少。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B.近日,高速交警执勤时,查获了一辆非法运输鞭炮的校车,谁知面对交警的询问,司机却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