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论文专着分类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种类一、赛事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是由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一个旨在推动和促进普通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赛事。
该竞赛以评定和表彰在高校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学术化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教师为主要目的,旨在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竞赛种类1.教学能手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培育和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师范类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2.科研领军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科研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
3.社会服务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服务社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旨在宣扬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影响力。
4.人才培养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5.管理创新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管理创新和效率提升。
6.学科建设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教师,旨在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7.综合类本类别旨在评选在多个领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高校教师,旨在表彰综合成绩优异的优秀教师。
三、竞赛流程1. 提交申请资料参赛者需按照规定时间,提交个人申请资料,包括个人档案、教学科研业绩等。
2. 专家评审由学会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队,对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评审,确定初选人选。
3. 网络投票学会组织对初选人选进行网上投票,公示候选人名单。
4. 终审评选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候选人进行终审评选,确定获奖名单,并颁发奖项。
四、竞赛宗旨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指数竞赛的宗旨在于激励和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内在力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组织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设的一个专业学术分会,旨在推动和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该分会的组织机构包括主席团、副主席团、秘书处和常务委员会等。
一、主席团:主席团是该分会的最高领导机构,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组成。
主席团负责决策、统筹和协调分会的各项工作,推动分会的发展和建设。
主席团还负责与其他相关机构、学术团体进行合作和交流。
二、副主席团:副主席团是主席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分会副主席组成。
副主席团负责协助主席团的工作,参与分会的运行管理和学术研究活动,承担相关工作任务。
三、秘书处:秘书处是分会的日常运行管理机构,由秘书长和工作人员组成。
秘书处负责协调和组织分会的各项工作,包括会议组织、学术交流、会员管理、资料归档等。
秘书处还负责与其他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的联系和沟通。
四、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分会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由主席团成员和分会的骨干成员组成。
常务委员会负责制定分会的工作计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和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布和推广。
常务委员会还负责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五、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分会的学术指导机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查学术研究计划,组织和评审学术论文,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术委员会还负责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学术发展。
六、分会会员:分会会员是该分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管理工作者、研究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会员可以享受分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包括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支持、人才培养等。
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还设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如实验室管理机构与制度委员会、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委员会、实验室设备与技术委员会等。
这些专业委员会负责研究和探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专业问题,组织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的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包括主席团、副主席团、秘书处、常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分会会员等,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发展。
重庆三峡学院成果认定与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总则(一)为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推动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特修订本办法。
(二)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类、论文类、著作类、获奖类、专利及软件类、成果鉴定登记及应用成果类、创作类、体育类等八类。
第二条成果认定范围及原则(一)认定成果原则上须冠名“重庆三峡学院”或相关科研平台的名称。
(二)对成果的认定首先认定单位排名,然后认定个人排名。
(三)作者的科研成果与其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或管理工作岗位一致。
(四)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成果,不纳入认定范围。
第三条学术论文的认定(一)学术论文资格的认定1.期刊学术论文是在具有合法刊号并公开发行的连续性学术期刊上学术研究栏目登载的学术论文,并与对应刊物在中国知网(CNKI)或维普网上同期公布的信息一致。
2、学术论文独立成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短评、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不少于2500字、自然科学术论文不少于2000字。
对高级别刊物发表的论文可适当放宽,书写符合论文的一般格式。
3.除转载和相关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外,一般情况下期刊的增刊、内刊、内部发行物等登载的论文不作为学术期刊论文认定。
4.国内独立发行的外文期刊、中文混编期刊,按照其中文期刊相应级别认定。
境外(含港澳台)发行的中文、外文期刊未进入相关收录系统,原则上作为一般期刊认定。
5. 报纸以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文汇报理论版、中国青年报理论版及省市级党报理论版为准。
6.经学校人事处同意攻读博士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在编人员,其科研成果的第一署名是相关单位,第二署名是重庆三峡学院(脚注等不算)。
其成果的发表时间须在攻读学位或进站期间。
7.学术论文的学科性应与其发表期刊的学科性一致,否则降级认定。
(二)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学术期刊分为T、A、B、C四类,其中T、A类为学科级期刊,B类为核心期刊,C类为一般期刊。
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等级1.引言1.1 概述教改是指对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和创新的行为,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的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的情况和等级评定。
教改项目的背景介绍可从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现状入手。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亟待改进。
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应运而生,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教改项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改革和创新,教改项目有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改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教改项目的定义、目标以及实施情况,并总结主要观点。
最后,我们将对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的等级评定进行展望,探讨未来对教育改革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为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在概述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等级及其重要性。
接下来,在文章结构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本文的各个部分的内容与组织。
最后,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通过对中国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等级的论述,探讨其背景和实施情况,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以期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思考的启示。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高教学会和教改项目。
高教学会这一部分包括背景介绍和重要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将介绍中国高教学会的背景和起源,以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高教学会的重要性,包括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意义。
第六届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结果公告作者: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09期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和幼儿教育编辑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学前(幼儿)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活动自2012年3月征稿以来,截至2012年6月10日,共收到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32所院校选送的300余篇参评论文。
为客观公正地开展评选活动,本届评选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部分学科带头人组成评选委员会,采用双盲方式评选。
现将结果公告如下(获奖证书随即寄出)。
第七届(2013年)评选活动将自2013年3月起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2013年6月10日。
第七届评选活动结果拟于2013年6月30日前揭晓。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幼儿教育编辑部研究生组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王妮妮《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眼动特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李春会《一位幼儿教师教育行为与其教育观念差异的叙事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以进餐活动为例》王玲《莫扎特音乐对儿童表情识别影响及其脑机制研究》二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李寅《幼儿园课程编制中不同参与者立场与观点的比较研究——以黑龙江省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为例》张云亮《国家扶贫县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状况考察》上海师范大学武琬霄《以主题性音乐游戏为媒介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实践研究》王厚菊《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行为及其同伴关系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刘晓晖《当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幼儿教师评价改革研究》代敏《20世纪60年代以来瑞典学前教育改革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李聪颖《北京幼儿园实施项目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刘琴《中外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分类准入制度的比较研究》刘小飞《5~6岁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干预研究》吕雪娇《中班儿童数字估计能力发展特点及干预研究》张冬瑞《幼儿园教师运用非正式评价的现状及改进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军利《3~5岁幼儿表情标签与识别能力及情绪表达规则认知的发展研究》曹高慧《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基于CLASS 系统的研究视角》张孟勰《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幼儿用筷动作发展研究》谷禹《儿童视觉空间表象重建的眼动研究》南通大学王娟《3~6岁流动儿童同伴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孟岩《幼儿教师缄默游戏观对游戏指导行为的影响研究》王颖《幼儿园对话教学研究》三等奖华东师范大学沈娇《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美术领域教学知识现状研究》梁小静《幼儿园教师专业自主权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宋寅喆《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张培娣《幼儿园课程统一化抑或多元化:基于教师态度与行为的视角——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上海师范大学王蕾《图画书与美术: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袁军荣《幼儿在园心理压力研究——以上海市区某幼儿园为例》云南师范大学王艳梅《城市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失研究——以昆明市三所民办园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张丹《教育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以生命教育之“人与自己”为主题》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陈懿《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反馈言语行为研究》朱君莉《两种音乐教学法在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与学习品质上的教学实验研究》王英《幼儿教师实施“尊重”品格教育的个案研究》宣兆霞《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物理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以湖州市A幼儿园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李欢《少子化时代中美家长育儿态度对比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曼丽《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鼓励奖上海师范大学秦英娟福建师范大学林娜季奎奎郭玲玲首都师范大学郑晓博本科生组一等奖四川师范大学刘佳丽《多重视角下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的研究》马波《西部农村幼儿教育要“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吗——以 X县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汤成麟《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陈虹宏《幼儿园实习教师的生活体验研究——以浙江某幼师学院八名实习教师为例》费青青《城市学前流动儿童生活状况的研究》张家虹《大班幼儿加减法策略运用特点研究》赵哲悦《教师对大班幼儿阅读能力认识的抽样调查和分析——以诸暨市区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例》蒋丹丹《学前儿童数感发展的眼动研究》周波《全实践背景下“三方”互动机制的调查研究》漳州师范学院赖素芳《沙县地区留守幼儿教师家庭寄养模式个案调查研究》二等奖云南师范大学曹鑫莉《农村民办幼儿园混龄学前班一日活动调查研究——以陆良县活水乡两所幼儿园为例》华东师范大学黄蓓蓓《幼儿园班级资源共享现状研究》杭州师范大学李虹乐《自由与规训:幼儿教育悖论的析与解》吕登《“困境”与“突围”: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大学生存境遇——基于M男生学习生活状态的个案叙事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龚泉《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现状的调查——以杭州市西湖区甲级幼儿园为例》盛昱《中国文化背景下疑似自闭症儿童重要他人的观念分析——以普通幼儿园一名就学儿童为例》丁艳《6~7岁儿童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白碧玮《幼儿园新教师与经验教师科学领域PCK比较研究》孙盈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感知学习风格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吴梦嘉《幼儿园物理环境融合准备度的研究》杨牟茜《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杭州市区为例》李奕波《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研究》郭灵盼《杭州市西湖区幼儿园社会退缩幼儿现状调查》黄莉《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的调查研究》张吉《幼儿园科学领域专家型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漳州师范学院范闽雁《福建省在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态度和自评调查》伊丽冰《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幼儿违纪行为及教师言语策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傅梦《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分析及教师应对策略研究》胡香玉《3.5~5.5岁幼儿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孙文杰《教师对中班幼儿同伴冲突介入的现状研究——以临沂市兰山区X园为例》朱丽《大班幼儿“沉浮”概念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赖容娟《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适应的个案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白戈《学龄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以北京市肖家河社区为例》南通大学顾慜逸《大班音乐活动〈树皮小屋变漂亮〉的设计》练宝珍《皮亚杰守恒实验的验证研究》王莹《流动儿童早期发展现状研究——流动学前儿童概念认知发展研究》温州大学虞琴琴《3~5岁母亲教育背景不同儿童提问运用特征的差异比较》陈艳《亲子谈话情境中不同教育背景母亲开放问的运用差异比较》常熟理工学院袁溢《幼儿教师批评行为研究——以无锡X园为例》三等奖云南师范大学柯娴《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为例》黎舒侨《海口市保育员生存现状调查及对策——以六所幼儿园为例》宁杰《昆明市呈贡区幼儿家长入学准备情况的现状调查》李瑶《农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调查——以云南省江川县陆家嘴村为例》阿婧《对丽江市丽瑛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杭州师范大学丁然《幼儿教师对绘本认知现状的调查》任明明《幼儿教师批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唐婷《幼儿教师观察素养的现状调查》四川师范大学范容《双凤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曹彬《大班音乐教学中新老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姜洁《幼儿园教师的批评性言语行为研究——以杭州西湖区某幼儿园六名教师为例》王璐君《亲子阅读指导策略对3~4岁幼儿阅读兴趣的影响》徐侃鸿《儿童面孔吸引力发展稳定性的眼动研究》杨敏敏《3~6岁儿童玩具偏好的调查研究》洛阳师范学院靳晶晶《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个案研究》刘丰娜《幼儿教师职业形象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家长视角的研究》漳州师范学院范雯《实习支教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漳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孟亚《公立与私立幼儿园的教师职业压力的比较研究》岑晨《教师对幼儿教育惩戒的现状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幼儿园中班为例》陈东洁《3~6岁幼儿在不同活动类型中告状行为的类型及特点》童丽玲《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现状及教师反馈情况调查》王赛微《农村公办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研究——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公办园为例》熊晶《实习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研究——以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为例》杨晓燕《混龄班幼儿同伴侵害特点研究》曹丹《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输入的个案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武文斯《中班被忽视型幼儿与受欢迎型幼儿自我评价的研究》河南大学王丽媛《流动幼儿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研究——以河南省永城市车集村为例》陈秋梅《隔代教养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其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郭玉《关于5~6岁幼儿对动画片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余梦瑶《中日幼儿园规则意识培养的比较研究》南通大学胡雅丽《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流动学前儿童对城市社会公共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情况研究》黄雪《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流动学前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现状研究》李磊《流动儿童早期发展现状研究——5~6岁流动学前儿童绘画特点探析》王芸《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研究——流动学前儿童所在园班的课堂互动质量研究》伍燕燕《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设计》徐志楠《1~3岁儿童语言发展现状研究——1~3岁儿童语音与语法发展现状研究》温州大学卢双双《3~5岁儿童母子会话中提问运用的发展特征》彭梦静《自由谈话情境下3~5岁儿童的母亲提问运用特征比较》曾晶晶《3~5岁幼儿亲子共读情境中母亲的提问运用》常熟理工学院姚小燕《电视广告中儿童观的研究——基于现代儿童观的视角》朱晨妮《泰兴市幼儿园家园互动现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贾倩倩《幼儿家园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鼓励奖云南师范大学普荣张凤赵恩才赵雪蕾杭州师范大学阮丹丹宋琼余升程屠琼箫吴宣谕四川师范大学甘雪涛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於谨琴洛阳师范学院孔冉张琳芳郑方原郝爽歹玉姣中华女子学院傅琼刘晓红赵馨蝶卢汝琦王金玲占静广西师范大学刘佩杏河南大学胡静王青何维谦李洁南通大学蒋婷婷王倩倩仲欣欣周会朱锦闫学敏江苏教育学院吴燕首都师范大学杨毅刘莹莹郑旭颖焦娇陕西师范大学李思贤王玉静陆桔王璐吴静孔瑞英武思李连梅洛真绕姆张春燕河南师范大学王姣莉李辉辉吉宇安徽师范大学刘雅莉方雨婷张晋张娜娜宗晓蕾黄文婷常熟理工学院茹一飞包头师范学院冯震龚小雪王妍张燕燕王子玉专科生组一等奖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陈亚茹《5~6岁城乡儿童绘画作品特点比较研究》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金元洁《促进小班不合群幼儿交往的策略研究》徐慧《针对大班幼儿“林林”语言发展迟缓问题的研究》郑飞《小班不合群幼儿干预的个案研究》肖雯菁《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俞小柳《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个案研究》二等奖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宣薇子《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调控与管理》孙嘉妮《创设适宜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环境》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张云玲《对某一幼儿不愿意分享的观察研究》吴龙梅《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曹越《论小班内墙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美銮《矫正多动症幼儿“爱打人”及“上课到处走动”行为的个案研究》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潘月《关于乡县地区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杨柳《幼儿师范学生就业观念及择业选择调查研究》武丹《幼儿园绘本教学让孩子爱上阅读》韩喜珍《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探索》蚌埠学院张欣越《浅谈“透明幼儿园”的利弊》三等奖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朱茜阳《传统游戏衰落原因及开展建议》殷姗红《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朱晓蓝《充满活力的打击乐——初次接触大班打击乐教学活动》顾琛琳《大班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庄琴琴《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调查与研究》薛晶喆《家长对早期阅读读物选择及其使用的研究》杨晨燕《关于贝贝的不受欢迎的个案研究》李方超《上海市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与研究》罗梦云《浅谈当今学前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丁吉《幼儿哭泣行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范芸英《针对5岁幼儿Strawberry孤僻个性的研究》吴琼波《幼儿教师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唐丽《有关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以某中班为例的个案分析》金璐《有关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研究——以某中班为例的个案分析》彭惠雯《是什么吸引了幼儿的眼球》蚌埠学院张莹《当前城市幼儿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赵倩倩《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陈梦《浅谈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师幼关系》王静《浅谈幼儿责任心的培养》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蔡冬丽《调整职业期望实现职业规划——以泉州幼高专2012届毕业生职业期望调查为例》游碧秋《浅谈运用多元化手段进行幼儿园语言教学》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梁修荣《有关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丁建秀《浅析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王静《幼儿园实物化、生活化教育活动研究》李素芝《增强民办幼儿园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及策略探究》吕蕾《黑龙江地区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学内容因素的研究》朱妍《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罗智芳《浅谈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成长的有效途径》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金莉赵晓霞《专断型与放纵型的家教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鼓励奖蚌埠学院张海月方艳琪程菁吴倩卢箐刘雪卉许晓凤贾桂连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顾玉婷黄歆佳张文婷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丹吕莹李思钰张淑兰柳絮王颖王玉秋闻雯陈艳梅张美洋王钊初杨高树芝葛荣菊王瑞萍郭爽殷贺李雪梅李娜苑明阳刘兵汪萍萍刘淼董雪高宣艳康丽丽聂欣锐李慧慧吕洋吕雪松陈剑于淼赵晓飞王丹丹王晶巩丹丹于亚男徐阳张颖哲张依妮辛晓妨计飞飞王思宇杨雪姣闫俊燕董韵张艺欣张雪丽王倩倩和桂芬李玲马莹莹李晓旭王俊张琳琳王海娜孟凡坤于丹樊星解传慧王亚萍白玉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洁郭芬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庄琦敏。
大学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第一章岗位设置第一条为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流动有序的教学科研队伍,根据《XX大学岗位设置与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所称教学科研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是指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承担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并具有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第二条岗位设置原则一、按需设岗,岗位与职责对应。
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以实际承担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为依据,做到有利于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的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才强校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按照XX省对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系列岗位设置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需要设置。
二、宏观调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在学校总体岗位数内,根据各教学科研单位的规模、任务,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控制,既保证重点学科及学位点建设的要求,又兼顾公共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需要。
三、工作业绩与资历贡献相结合。
强化业绩导向,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兼顾资历和历史贡献,鼓励以老带新。
四、个人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
提倡和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把个人目标和团队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既激励个人奋发进取,又激励学术团队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条各教学科研单位,按照学校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等级,结合本单位工作需要,自主设置具体工作岗位。
第四条岗位等级设置一、教学科研岗位等级设十二级,具体设置为: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分为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分为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2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二级。
二、教学科研岗位名称及对应岗位等级(一)正高级岗位名称为教授(研究员)一级岗位、教授(研究员)二级岗位、教授(研究员)三级岗位、教授(研究员)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二)副高级岗位名称为副教授(副研究员)一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二级岗位、副教授(副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三)中级岗位名称为讲师(助理研究员)一级岗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二级岗位、讲师(助理研究员)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四)初级岗位名称为助教(研究实习员)一级岗位、助教(研究实习员)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三、特设岗位:特设岗位主要是为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而设立的,是非常设岗位。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库一、单选题1、古希腊时期,____创办了“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2、潘懋元教授编写的____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
A.《高等教育学原理》B.《高等教育概论》C.《高等教育学讲座》D.《高等教育学》3、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端于____。
A.北京师范大学B.厦门大学C.北京大学D.华中科技大学4、所谓____教育,主要指使学生在接受大学学术氛围的熏陶中,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养成较高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研究能力的教育。
A.学术性B.教养性C.职业性D.专业性5、最早将“学术权力”一词引入我国学术界的是1989年____教授团队出版的译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A.潘懋元B.王承绪C.顾明远D.王英杰6、《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由国务院发布于____。
A.2010年B.2012年C.2015年D.2017年7、西周时期,由天子开办的大学称为____,由诸侯开办的大学称为____。
A.泮宫、辟雍B.太学、宫学C.辟雍、泮宫D.宫学、太学8、先秦思孟学派所著《大学》一书,指出大学教育的内容重点是____。
A.格物致知、修齐治平B.明德修身、正心诚意C.正心诚意、格物致知D.修齐治平、明德修身9、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____学科在大学中具有至高的地位。
A.法学B.文学C.神学D.医学10、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____。
A.读课、讲授B.问答、辩论C.讲授、讨论D.读课、辩论11、最早的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____,为后世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母体。
A.古希腊大学B.古埃及大学C.古罗马大学D.中世纪大学12、托马斯·杰弗逊亲自筹建的____,是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
A.加州大学B.密歇根大学C.佛罗里达大学D.弗吉尼亚大学13、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____。
科研成果管理与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院科研成果的管理,规范科研项目申报、成果的鉴定、登记、奖励等活动,调动教职工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院教育科研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参照学院关于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有关规定,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经费由课题(项目)负责人管理方式,谁主持、谁负责,学院科研、纪检和财务审查、审计、监督,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资助与鼓励并重的原则,形成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成果是指学院教职员工(含聘任制)以学校名义(第一单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承担的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咨询报告,以及有关教学科研的其它成果。
此外,参与国家级项目,及在读研究生(硕士、博士)期间以学院名义和就读单位联合发表的论文同时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学院科研中心负责全院教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一)项目的申请报批、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教科研成果的登记,上报申请评奖材料。
(三)教科研成果的鉴定。
(四)教科研成果的归档、评审、奖励。
(五)提供晋职晋级的教科研成果考核材料。
第四条教科研成果内容(一)学术论文在国内外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境外学术机构认证、公开发行的有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与报纸上发表的学术性论文、调研报告等。
(二)著作国内外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成果,包括:1.专著:就某方面加以研究论述并公开出版的专门著作。
2.编著:就现成的材料加以整理、编写而成的公开出版成果。
3.译著:通过翻译后公开出版的专业著作。
4.校注:对原出版物进行校订并注释的公开出版成果。
5.工具书:专门为读者查考字义、词义、字句出处和各种事实而编撰的公开出版物。
6.音像作品:公开出版的录音、录像作品。
7.公开出版物:包括通俗读物、教学用书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十一五”规划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时段。
党和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最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又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号召。
这些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也对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课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研究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全局出发,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把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为繁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发布如下:一、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1.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2.如何理解和实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3.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结构体系的科学规范与发展研究4.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在这一阶段的科学发展策略研究5.高等学校如何实现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6.我国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差距,以及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策略研究7.建设创新型国家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8.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文化、军事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研究9.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研究10.高等教育在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11.“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研究12.“十一五”期间及2020年前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资源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13.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发展、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14.2020年前适龄人口变化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研究15.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及由此引起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16.高等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17.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18.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9.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21.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22.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23.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研究24.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的对策研究25.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26.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27.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研究28.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1.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宏观调控手段研究2.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统筹管理问题的研究3.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研究4.办学体制改革研究(民办教育发展、公办学校多种办学模式等)5.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与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与机制研究6.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7.中国特色院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8.大学基本问题研究(大学本质、理念、精神、文化、使命、职能及大学分类研究)9.现代大学制度研究10.大学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11.大学办学成本研究12.大学科研研究13.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14.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1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三、党建、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问题研究3.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特点及教育规律研究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和作用研究7.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队伍建设研究8.大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9.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研究3.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战略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4.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挑战研究5.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与新挑战研究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7.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与评估体系建设研究五、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深化高校内部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研究2.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强化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研究3.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研究4.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5.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6.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六、教育理论研究1.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2.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研究3.素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4.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5.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6.中国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研究7.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研究8.高等教育学科和方法论研究七、学会工作与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1.学会自身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2.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形式、途径、方法、内容的探索与创新3.教育研究机构与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为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研究4.政府职能转变与充分发挥学会“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等功能的关系研究5.学会系统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的指导与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加强对课题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论文的级别论文的级别及分类(1)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 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 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10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2)内部刊物的分类: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3)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
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
关于期刊、著作、课题分类与科研成果量化的规定为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向高层次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同时结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年度工作量考核》以及教职工职称评审过程中科研成果量化等方面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学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量化分为六类: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研课题、专利成果、获奖成果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一、著作类著作分为两类:A类:学术专著不少于15万字(不足15万字的按编著计分)。
分值为30分。
20万字以上每增加1万字增加1分,最多增加5分。
B类:编著、译著及科普出版物,分值分别为20分、20分、15分(限第一作者)。
参与撰稿者按每万字(4舍5入)0.5分计分。
合作完成而著作权页未载明每位参与者的具体工作量,将总字数除以所有参与编写人员后再折计分。
以上两类的分值是以C类即省级出版社为基础的。
在A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10分,在B类出版社出版的成果要在以上各个分值的基础上加5分。
二、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指政府有关部门、学校下达的研究项目(不包含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的项目)和企业及社会组织委托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学校级及委托研究等五类。
其分值分别为:国家级80分、省部级40分、市厅级20分、学校级8分。
委托课题根据委托内容和经费单独制定计分办法。
前四项课题中的重大课题按上一级课题计分,重点课题按150%计分,无资课题按70%计分。
以上分值是以通过结题为标准。
结题前均要有公开发表(按照课题批准部门要求)的阶段性成果。
三、专利成果专利成果分为三类:A类:发明专利,分值为40分;B 类:实用新型专利,分值为20分;C类:外观设计专利,分值为10分。
四、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分为6类即:特类、A类、B类、C类、D类、E类,分值分别为50分、30分、20分、10分、6分、3分。
(一)期刊分类1、确定特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院级学术研究类期刊;《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通报》2、确定A类学术期刊的标准是:一级学科中最具权威的期刊;被SCI(科学引文索引) (SCI分区:1区50分、2区40分、3区30分、4区20分)、EI(工程索引)(EI论文集15分)、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及人文学引文索引)、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的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发表的文章。
科研工作折合教学工作量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研管理,保证各系部和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平衡,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科研和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年终考核过程中的各系部工作量评比。
各项目所获得的工作量,只在核算有关人员完成年度总工作量时使用,不参与课时绩效工资的计算。
第三条年度考核时,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可申请将本年度本人完成的科研工作折算为教学工作量参加考核。
第四条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专利等每个大类项目累计的折算课时量上限均为1200学时。
超过的不再增加,不足1200学时的按实际折算量为准。
第五条每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为一个考核年度,在此期间完成的相关教科研工作,均可申报折算当年的教学工作量。
第二章指标解释第六条科研工作指以“学院”为署名单位的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以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专利授权等。
第七条科研项目指学院在岗人员以学院名义申请获得的纵向科研项目和经费转入学院计财处并在教务科研处备案的横向项目。
经费来源性质属于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属于纵向项目,经费来源性质属于社会资金,属于横向项目。
非科研与教育主管部门委托立项的纵向项目参照横向项目计算工作量。
第八条论文指在合法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
第九条著作指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及国外(不含港澳台地区)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第十条专利指职务发明专利,非职务发明专利不在科研工作量计算范围内。
第三章工作量折算第十一条本办法中,我院独立或我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1,第二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7,第三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5,第四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3,第五及以后署名单位折算系数为0.1。
第十二条科研项目、论文和专利等科研工作量折算中涉及多人合作情况,则按下表合作系数来分配。
第十三条科研项目工作量折合教学工作量1. 各类科研项目,以在学院教务科研处登记备案为准(在立项时,应向科学研究处提交与本项目相关的立项批准文件或合同的复印件)。
1、____教育以“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学生学会做人”为基本教育理念。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一批哲学家、思想家相继出版了有关大学论著,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____。
C.行会性、自治性、地方性、宗教性D.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宗教性12、关于拿破仑建立的帝国大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建立于1806年B.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C.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D.与大学区制密切相关13、19世纪,通过柏林大学的改革和推动,大学确立的新职能是____。
A.培养人才B.发展科学C.服务社会D.传承文化14、关于美国的“莫利尔法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促进了“赠地学院”的兴建B.由布坎南总统签署生效C.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职能D.满足了工农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15、关于京师大学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设立于1898年B.是洋务运动的产物C.是全国的最高学府D.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6、根据1912年颁布的《大学令》,大学以____二科为主。
A.文、法B.理、工C.文、理D.法、商17、根据1929年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凡具备____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
A.两学院B.三学院C.五学院D.六学院18、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____高等教育模式,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
A.法国B.德国C.美国D.苏联19、高等学校扩招以后,我国于____一举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A.2002年底B.2003年底C.2010年底D.2012年底20、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当一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____时,则意味着该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A.30%B.40%C.50%D.60%2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制定了三大纲领,其中不包括____。
A.“适切性”B.“终身化”C.“国际化”D.“质量”22、被誉为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的是____。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1高等教育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具有特殊规定性.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因此,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P3 2 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P23 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P34 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
大学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指大学的专任教师。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但作为大学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性水平,是否能联系学科前沿,能否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
除此之外,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具有创新性的特点。
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一体的、互动的。
(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要比中小学密切得多。
任课教师的教学在联系社会生产实际的同时,还有位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和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要在教会学生做事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理解、学会思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好基础。
)P4-65 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出两极性的特征。
P76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始于清末至今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P97 1978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研究教育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高等教育研究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
P108 1984,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P10 9 一般而言,在学术界比较权威的衡量一门学问是不是学科的标准有三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公认的专门术语和方法论体系。
P1110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