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练习第46练理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苏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40.11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15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2018·高考安徽卷)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 B.①⑤C.③④ D.④⑤解析:选C。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联会”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异常之处是含有两条Y染色体,与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Y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有关,故①不符合。
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其突变也发生在细胞质中,与减数分裂中的联会无关,故②不符合。
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故③符合。
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自交后代之所以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因为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含等位基因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分离,故④符合。
卵裂过程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联会现象,故⑤不符合。
2.(2018·高考福建卷)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析:选D。
根据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差异,分析题干所述变异的类型,结合减数分裂的特点进行解答。
由题意可知,一条14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并丢失一个小片段,此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该时期是观察异常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项错误;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染色体分离的不同情况,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C项错误;因该男子可产生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的正常精子,故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一、选择题(10小题,共50分)1.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是()A.只含一条染色体B.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数是单数D.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个体是单倍体,故D正确;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取决于发育成该单倍体的配子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下列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C.某二倍体西瓜幼苗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秋水仙素是通过影响纺睡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答案】B3.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
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所示为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C.乙图所示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与DNA数目之比为1∶2【答案】D4.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两只性染色体正常的白眼果蝇产下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白眼雌果蝇(X r X r Y),分析其原因不可能是()A.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B.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C.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D.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答案】B【解析】雄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 r 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 r)结合产生白眼雌果蝇(X r X r Y),A正确;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 r X r或Y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 r)结合产生后代为X r X r X r(死亡)或X r YY,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X r X r Y的后代,B错误;雌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 r X r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 r X r Y),C正确;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会形成基因型为X r X r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会产生白眼雌果蝇(X r X r Y),D正确。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为了研究香烟浸出液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香烟浸出液,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代替根尖,更便于观察B。
低倍镜下,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需要移动装片寻找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C。
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已加倍,但形态都不同D.依据的原理是“香烟浸出液含有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2.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由7条不同的染色体组成,那么,它的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是()A.3对 B.6对 C。
21对 D.7对3.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合理的是()A.含10对基因的某个精原细胞可产生210种精子B.基因重组一定能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C.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可称为突变4.下列有关单倍体育种的叙述,正确的()A.单倍体是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B.普通小麦的花粉培养产生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C.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不能正常结实D.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可用来培育新的物种5.某育种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麦穗大与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o)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 ,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约为株。
(2)将选出的大穗抗病小麦种子晒干后放在容器内,采用什么措施可延长贮存期(不得少于三种措施,否则不得分)。
(3)上述育种方法是。
利用该株大穗不抗病小麦选育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还可以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其具体步骤是:①;②;③。
(4)采用方法可以鉴定出抗病植株6.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7.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内发生的变化是( ) A.DNA不能进行复制B.染色体的着丝点不能排列到赤道板上C.染色质不能螺旋化成为染色体D.染色体的着丝点不能分8.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F1代的体细胞具有() A.两个染色体组 B.三个染色体组C.四个染色体组 D.八个染色体组9.下表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10.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种品系的小麦,要利用这两个品系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请回答问题:(1)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 .(2)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应该首先让这两种品系的小麦杂交,所得到的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3)利用F1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基因型为___ ,这些幼苗被称为___ ,这种方法叫做___ .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特点_____ ,(4)产生幼苗后还要用_ 处理,才能得到纯合子,这种处理的原理是_________ .(5)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 ,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2.答案: C解析:既然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一个染色体组由7条不同的染色体组成,那么,首先可知它的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进而推出每一号染色体有6条,可构成3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小麦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3对×7=21对.3.答案: D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精子;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会改变DNA分子的碱基序列;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方法中的一种;现代达尔文中把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其中染色体变异又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1.染色体结构变异。
(重点)2.染色体数目变异。
(难点)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难点)一、阅读教材P47~50分析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主要起因:染色体断裂形成片段,以及片段不正常的重新连接。
(2)种类:缺失、重复、倒位、易位4种类型。
(3)结果:使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4)实例:人第5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会引起猫叫综合征。
2.染色体组(1)概念: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
多倍体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
3.染色体数目变异(1)概念: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都称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类型:①非整倍性变异:指在正常的染色体组中,丢失或添加了一条或几条完整的染色体。
②整倍性变异:a.单倍性变异:是指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等于配子染色体数的变异,由此产生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b.多倍性变异:是指与同种的二倍体细胞相比,具有更多染色体组的变异。
4.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1)实验原理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这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低温处理可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实验操作步骤①材料培养:将一些蚕豆或豌豆种子放入培养皿,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在培养皿上覆盖2~3层潮湿的纱布。
②低温处理:当蚕豆幼根长至1.0~1.5 cm时,将其中的两个培养皿放入冰箱内,4 ℃下诱导培养36小时。
③固定:剪取诱导处理好的根尖5 mm 左右,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浸泡0.5~1 h ,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冲洗2~3次。
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二、重点导学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比较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染色体变异的相关概念(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的成倍增减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染色体数目变异、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2)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生物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以果蝇为例可见,每个染色体组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即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必须分开。
特别提醒:1、染色体组与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该具备以下几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有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即含一整套基因,不能重复)。
2、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该细胞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下图,每种形态的染色体有3条,则该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该细胞或生物体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例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推算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数目=染色体形态数目(3)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花粉或配子→单倍体合子(受精卵)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染色体组 2 3个或3个以上1至多个来源受精卵发育受精卵发育配子或花粉发育自然成因正常有性生殖染色体数目加倍单性生殖植物特点正常果实、种子较大,生长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植株弱小、高度不孕举例几乎全部动物、过半数高等植物香蕉、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小麦、玉米的单倍体、雄蜂【典型例题】例1.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五个基因,如下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解析:A项变化为缺失,B项为重复,C项为倒位,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考点】1G: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专题】33:归纳推理;51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的两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有20种,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核酸分DNA和RNA,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四种,RNA分子的碱基有A、G、C、U四种,由C、H、O、N、P元素组成;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解答】解:A、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C、H、O、N,A错误;B、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蛋白质的分解需要蛋白酶的参与,而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分解不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C错误;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且核酸分子中不含肽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功能的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识记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考点】51:细胞的分化;57:细胞凋亡的含义;5B:细胞癌变的原因.【专题】41:正推法;51F: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苏教版教材练习【21年8月第2版22年12月第4次印刷】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13一、思辨题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是判断正在分裂的细胞所处时期的重要标志。
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A.染色体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C.同源染色体分离;D.中心体复制2.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质均等分裂,产生四个卵细胞;B.一个极体形成两个极体C.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马(体细胞有32对染色体)和驴(体细胞有31对染色体)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交配产生骡(体细胞有63条染色体),骡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吗?二、应用题1.在下面反映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图片中,隐含着一些重要的生物遗传信息,请观察下图并积极思考。
(1)在上图中的方框里画出所缺阶段的图像,并在图中标注出重要的结构名称。
(2)根据图示,说明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分别反映在上图的哪些阶段?2.人的精原细胞有46条染色体,一半源自父亲,另一半源自母亲。
如果由一个精原细胞直接进行减数分裂,即染色体不复制,46条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分别进入两个子代细胞,这样进行减数分裂可行吗?尝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13一、思辨题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是判断正在分裂的细胞所处时期的重要标志。
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A.染色体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C.同源染色体分离;D.中心体复制答案:B 解析: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A.细胞质均等分裂,产生四个卵细胞;B.一个极体形成两个极体C.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交换;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答案:A 解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马(体细胞有32对染色体)和驴(体细胞有31对染色体)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交配产生骡(体细胞有63条染色体),骡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吗?答案:骡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猫叫综合征是由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B.染色体结构改变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例如人的第2种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图乙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③④,图乙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可发生在有丝,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含24条染色体,但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故A项正确。
配子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人的配子含23条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内含有23条染色体;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但该物种不一定是二倍体。
,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图A只有1个染色体组,图B中有3个染色体组,图C中有3个染色D中有2个染色体组。
判断的依据为看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个。
,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判断单倍体不是看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的数目,而是看发育起,如低温、秋水仙素等。
(六倍体,染色体数为42条)与黑麦(二倍体,染色体数为14条)杂交得到四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对其后代进行选育,从而培养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它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A.21条B.28条D.112条,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黑麦是二倍体,有2 ,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两物种杂交后代体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但染色体联会紊乱,不会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育。
第2讲染色体变异考纲考情知识整合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__________变异和染色体__________变异。
2.如图所示,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分别属于何种变异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的排列顺序或数目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1.类型: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和细胞内的染色体以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细胞内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1)二倍体: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例:人,果蝇和玉米。
(2)多倍体①概念: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________倍体。
例:香蕉是________,马铃薯是________。
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________或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理: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能够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多倍体植株的特点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染色体变异课标要求阐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变异的方式及影响。
考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类型图像联会异常实例果蝇缺刻翅、猫叫综合征果蝇棒状眼果蝇花斑眼、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果蝇卷翅、人类9号染色体长臂倒位可导致习惯性流产拓展总结(1)染色体间的易位可分为单向易位和相互易位。
前者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而后者则指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较为常见。
下列为两种易位发生后在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联会情况:①单向易位②相互易位(平衡易位)(2)倒位染色体的细胞学鉴定2.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导致________的变异。
3.对生物体的影响: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考向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结果1.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若在细胞分裂时图中染色体能正常分离和组合,配子中基因齐全即可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变异分别属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甲、乙两种染色体行为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图甲中染色体可能出现了部分基因缺失或重复D.图乙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一定比例的可育配子2.(多选)某精原细胞中m、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A~E表示基因。
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染色体桥分裂时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的染色体桥结构可能出现在减数分裂Ⅰ中期,但一般不会出现在减数分裂Ⅱ中期B .最后产生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存在倒位、缺失等结构变异C .该经减数分裂产生含异常染色体的精子占3/4D .丢失的片段会被精原细胞中的多种水解酶最终分解为6种小分子有机物考点二 染色体数量的变异1.类型⎩⎨⎧非整倍性变异: 的增加或减少整倍性变异:以 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单倍性变异多倍性变异2.染色体组(1)形态上: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态上各不相同。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B.染色体上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C.染色体缺失片段D.染色体增加片段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概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大小结构相同的染色体C.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不同D.卵细胞或精子中的所有染色体4.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5.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 )6.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由此产生的不正常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A.3或3+XY B.3+X或3+YC.3或3+XX D.3或3+X7.分析下列各图,A、B、C、D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8.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B.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C.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后,营养成分必然增加D.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9.把普通小麦的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产生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A.单倍体、二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C.单倍体、六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10.在自然界谷物中,水稻、玉米等都具有糯性,而小麦没有糯性。
A. 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 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 A 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为a 基因D. 该果蝇细胞由4对同源染色体组成 4个染色体组 4.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 染色体上DNA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①④⑤B .②④ C.②③④D.①⑤5•图a 是某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 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b ),则该种变异属于()I 23 4 5I 1■ ii i!Il||I 2 4 5A.基因突变 C.缺失B .染色体数目变异 D.重复6.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理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1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第 5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引起的,该变异的类型是(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结构变异2.(2017 •河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 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 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3. (2017 •石家庄二中模拟)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I 2 SB. 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D. 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7•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蚕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某些原因导致果蝇H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表明果蝇发生了()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能判断9.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是( )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10. (2017 •重庆一中摸底)下列现象中,均与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一项是()①人类的超雄综合征(44 + XYY)个体的形成②秋水仙素处理使单倍体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可育的纯合植株③受精卵分裂时个别染色体异常分离产生的生物变异④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⑤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A.①② B .①③ C .③⑤ D .④⑤11•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
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
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伞花山羊草X二粒小麦杂种P]秋水仙素处理异源多倍体X普通小麦杂种QX普通小麦杂种Rj射线照射授粉r人工选育(1) 杂种P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异源多倍体。
(2) 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 ___________ 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趋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D 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 。
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一一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 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是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到小麦的染色体上。
将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12•下图为某农科所培育高品质小麦的过程,其中①③④⑤代表具体操作过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 ,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具有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的原理是(3)操作③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操作⑤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①表示杂交,其目的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13.(2016 •大连模拟)有一种三体玉米,染色体数为2n+ 1= 21,其体细胞中5号染色体有三条,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随机配对联会,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另一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
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三体的形成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体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有5号染色体___________ 条。
(2) 取该三体的幼嫩花药观察5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的配对状况,应选择处于减数_________________ 期的细胞。
若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D基因(无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种。
(3) 现用非糯性玉米(DDd)为父体,用非糯性玉米(Dd)为母体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非糯性玉米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精析1.D2. D [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故A项错误;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故B项错误;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易位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故D 项正确。
]3. B [ 染色体1、2 是一对性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出现在一个染色体组中,A 错误;染色体5、6属于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A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为A基因,也可能为a基因,C错误;该果蝇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D错误。
]4. D [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减少;①正确。
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换属于基因突变;②错误。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③错误。
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④错误。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比正常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7条;⑤正确。
]5. C [分析题图可知,与a图相比,b图中下面的一条染色体中染色体片段3和染色体片段4 缺失,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6. B7. C [2号染色体的基因转移到W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间某一基因片段的移动,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8. C9. A [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生殖细胞中存在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组,体细胞中存在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B、C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减半,但不会消失,D错误。
]10. D [①人类的超雄综合征(44 + XYY个体的形成是含X的卵细胞和含YY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成,显然YY的精子是由于Y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移到细胞的一极产生,与染色体联会无关;②秋水仙素处理使单倍体幼苗染色体加倍成为可育的纯合植株是有丝分裂过程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加倍,不涉及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受精卵分裂只能是发生有丝分裂,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④交叉互换现象是在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⑤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因为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致;综上分析,④⑤均与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 11. (1)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染色体加倍⑵AABBCD 2(几条)C 组染色体⑶易位(移接)去雄(及套袋)多代自交(或连续自交)12. (1)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变异 (2)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3)连续自交 提高纯合 子的比例 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处理 低温或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导致染色体不能移 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优良性状(基因)解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杂交,②表示减数分裂,③表示连续自交,④表示花药离体培养, ⑤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
①④⑤操作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 色体变异。
①③操作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③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⑤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①杂交的目的是将纯合子亲本的优良性状13. ⑴染色体(数目)变异 6(2)第一次分裂前(第一次分裂联会或第一次分裂四分体⑶非糯性玉米:糯性玉米=5 :13 : 5(或3/5)解析(1)三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三体体细胞含有 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5号染色体应该有 6条;(2)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三体的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个 D 基因,可能的情况有 2种分别为D Dd,若 该细胞处于减n 前期,其染色体数目为 10、11,若该细胞处于减n 后期,其染色体数目为 20、22,共四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