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3.09 MB
- 文档页数:65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性:营造法式要求建筑的各个部分在形式、比例、色彩、材料等方面保持一致,形成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效果。
2. 对称性:建筑物应在布局和立面设计中体现对称性,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平衡和稳定。
3. 重复性:营造法式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应有一定的重复元素,如重复的窗户、柱子等,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4. 比例感:建筑的比例应当合理,不能太大或太小,要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感觉。
5. 空间层次感:营造法式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分层、分区与空间流线的布置都应有一定的层次感,使人在建筑内部产生丰富的空间体验。
6. 色彩和材料:建筑的色彩和材料应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同时也要注意选择质感和触感好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寿命。
营造法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还能够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1 -。
《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营造法式》是北宋官修的有关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性质类似于今日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由将作监(土建设计施工机构官员)李诫编修后,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正式刊行。
它是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备参考书,在明清两代有许多抄本流传,被梁思成比喻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
《营造法式》收录于《文澜阁四库全书》第686分册中。
▲《营造法式》内页出生于1901年的梁思成,将自己研究中国建筑的事业称为“逆时代的工作”:在西化、现代化的潮流和战争的摧毁下,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
1944年,他曾这样描述自己三十多年来所目睹的现象——原有的精美建筑物被拙劣的“西式楼房”取而代之;小县城为“整顿市容”将刻工精良的市屋门楼尽数拆除;城市街心充满艺术趣味的街市消失,纷纷树立起卑小简陋的洋灰造外国式喷水池;市民毫不觉得可惜,国民熟视无睹(《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应该说,这些破坏行为并非简单的“西化”,而是19世纪末中国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彻底惊醒后,试图通过跟随西方的“现代性”来追求民族和国家自立、富强的一种表现。
对于那一代人来说,生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时代,一连串的割地赔款、军阀混战、党派互斗、外敌入侵,使得有识之士心中积累起对民族命运的一种普遍焦虑,这种心情自然地催生出他们追求国家富强的理想。
投射到行动之中,一些人追随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他们成为时代的潮流;还有一些人选择用西方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技术保护中国固有的文化,后者的行动看似是“逆时代”的,其实与前者出于同一种对民族命运的焦虑。
▲梁思成测绘山西大同善化寺普贤阁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影像资料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藏《营造法式》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挖掘出来的。
它是北宋官修的有关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性质类似于今日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是由将作监(土建设计施工机构官员)李诫编修后,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正式刊行的。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是一种通过装修和摆放物品来营造出法式风格的室内装
饰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搭配:法式装饰风格的色彩以浅色调为主,如米黄、淡蓝、淡绿等,搭配一些雅致的花朵图案,使室内感觉温馨浪漫。
2.家具摆放:法式风格追求优雅、精致的家具,摆放时要尽量让
空间显得通透、宽敞,并考虑到整个空间的和谐协调。
3.细节装饰:法式装饰风格注重细节,可以在沙发上放上一些漂
亮的垫子、靠垫,或者悬挂一些精美的窗帘和挂饰,营造出一个精致
而有品位的空间。
4.照明设备:法式风格也需要合适的照明设备,室内可以使用一
些枝形吊灯、水晶吊灯等,以突出整个空间的浪漫氛围。
总之,营造法式风格要注重细节、讲究品位,通过符合法式风格
的色彩、家具、细节装饰和照明设备等来展现整个空间的优雅与浪漫。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刊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
全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营造法式》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北宋建筑的技术、科学、艺术风格,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筑业劳动组合、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
《营造法式》产生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之下,目的乃是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于绍圣四年(1097年)命李诫编修。
李诫于元符三年(1100年)完成编修,崇宁二年(1103年)经过皇帝批准刊印,敕令公诸于世。
李诫,字明仲,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出身于官吏世家。
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二月。
元七年(1092年),他进入将作监任职,直到逝世前的两年离职。
李诫的官场生涯,有十七年在将作监,从最下层的官员升到将作监的总负责人,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贡献于将作。
营造法式》首先对当时建筑各方面的名词术语进行了解释,然后用很大篇幅(十三卷)列举了各种工程的制度包括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砖作、窑作等十三种一百六十七项工程的尺度标准以及基本操作要领,类似现代的建筑工程标准作法。
《营造法式》中提出了一整套木构架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并提供了珍贵的建筑图样。
在书中对建筑装修技术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述。
</P><P align=left>在《营造法式》中,有的论断已经不只是当时工匠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有所提高的科学结论。
在卷五大木作制度中所载造梁之制这一节中,对于梁的端面形式作了如下的严格规定:“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为其原。
”意思是说,无论哪一种建筑所用的梁,断面的高、宽之比都应为3:2。
同时,对梁的长细比也作了恰当的处理。
显然,《营造法式》对于梁的长度和断面尺寸的这些规定,是对梁的强度、刚度进行仔细研究后才得出的结论。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
《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部法式实际上是宋朝的公共工程建设标准,对土石方工程(壕寨)、石方工程(石作)、大型木料工程(大木作)、小型木料工程(小木作)、泥水工程(泥作)、制砖与制瓦工程(砖作、瓦作)、装修工程(雕作、彩画作)等13个工种的选料、规格、设计、施工、流程、质量,都作出了详细的规范。
其中木料与砖的规格都实现了模数化。
宋朝建筑物的斗拱通常由上千个构件组成,榫卯复杂,必须一一对榫精准;宋朝修建城墙的用砖,往往由不同的窑厂烧制。
如果不对木料、砖的尺寸加以标准化,很难想象一项大型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材料的模数化,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还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因此,《营造法式》对修建城墙、房屋的地基建设标准也提出严格规定。
这本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营造法式目录[隐藏]《营造法式》概况《营造法式》的内容《营造法式》的特点《营造法式》的意义[编辑本段]《营造法式》概况《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的。
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铺张,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
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
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
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所以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
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
[编辑本段]《营造法式》的内容《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
第1、2卷是《总释》和《总例》,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
总例是全书通用的定例,并包括测定方向、水平、垂直的法则,求方、圆及各种正多边形的实用数据,广、厚、长等常用词的涵义,有关计算工料的原则等。
第3至15卷是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13个工种的制度,详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规范,各种构件的权衡、比例的标准数据、施工方法和工序,用料的规格和配合成分,砖、瓦、琉璃的烧制方法。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营造法式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起源于法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中。
本文将对营造法式进行注释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建筑风格的魅力。
营造法式,即“造法”。
法式建筑追求对称、精致和浪漫的特点,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完美平衡。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建筑进行了大力发展和推广。
从那时起,营造法式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注释一:营造法式的特点营造法式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下面将逐一加以注释解读。
1. 宏伟的外观:营造法式的建筑外观通常庄重、宏伟,给人一种稳重而庄严的感觉。
精心雕刻的立柱、窗框和门廊构成了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对称的设计:营造法式建筑非常注重对称,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内部空间布局都力求平衡和和谐。
这种设计手法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整齐、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 细致的装饰:营造法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无论是立柱上的雕刻还是墙壁上的壁画,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这些细致的装饰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4. 典雅的色彩:营造法式建筑的色彩通常以柔和、典雅为主,采用浅色调和中性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注释二:营造法式的应用领域1. 城堡与宫殿:法式建筑最初应用于城堡和宫殿的建设,这些建筑代表着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宏伟的建筑外观和精美的装饰彰显了统治者的地位和荣耀。
2. 教堂和教育机构:法式教堂以其高耸的拱顶、精致的雕刻和彩色玻璃窗闻名于世。
此外,法式建筑也广泛应用于教育机构,如大学校园和图书馆,为学术氛围增添了一抹古典的风采。
3. 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许多城市在规划和设计中采用了法式建筑元素,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优雅和谐的氛围。
宽阔的街道、对称的建筑布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注释三:营造法式的现代演绎尽管法式建筑起源于几个世纪前的法国,但其魅力依然流传至今。
现代设计师们对法式建筑进行了创新和演绎,将其融入到当代的建筑和室内装饰中。
《营造法式》注释《营造法式》是一本关于建筑设计的经典著作,作者是法国建筑师勒康布西耶。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683年,被公认为现代建筑理论的奠基之作。
通过深入研究著名的古希腊和罗马建筑,勒康布西耶总结出了一套严格的设计原则,并将其称为“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一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有关建筑设计的知识和技巧。
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建筑的构造和结构原理,从而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
勒康布西耶在书中强调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功能,更应该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增强其美感和表达力。
书中最著名的部分是“五个柱序”的论述。
勒康布西耶认为,为了使建筑物具有均衡和和谐的外观,建筑师应该熟悉五个不同类型的柱序,分别是多立克柱序、科林斯柱序、伊奥尼亚柱序、托斯卡纳柱序和复合柱序。
他详细解释了每个柱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作为参考。
此外,勒康布西耶还在书中强调了比例和对称的重要性。
他认为建筑的美感和稳定性取决于正确的比例和对称。
通过细致入微的测量和计算,勒康布西耶提供了一些有关建筑比例和对称的准则和方法。
《营造法式》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对后来的建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基础,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师的教育和实践中。
勒康布西耶的思想和原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建筑师仍然受益于他的智慧和经验。
总结来说,《营造法式》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建筑设计指南。
它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建筑原理和技巧的机会,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美妙之处。
无论是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从业建筑师而言,《营造法式》都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将不断启发和指导我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营造法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营造法式》是现存最早的官订建筑专书。
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又称为巴洛克风格,是一种在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初期在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以强调豪华、装饰和复杂的设计而著称。
这种风格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随后在法国得以发展和流行,成为了法国宫廷和贵族建筑的主流样式,之后又逐渐传播到了其他欧洲国家。
营造法式的建筑特点包括了富丽堂皇的外观、对称和组合的设计、巨大的壁柱、拱形天花板、彩色大理石和贵重材料的使用、华丽的装饰、点缀着雕刻和浮雕的立面等等。
这种建筑风格所要表达的是宏伟、豪华和权力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将建筑视为艺术的表达形式,而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建筑。
在法国,营造法式的代表作品包括凡尔赛宫、卢浮宫、巴黎圣心大教堂等,这些建筑都是法国宫廷和贵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营造法式建筑的典范。
在其他欧洲国家,营造法式的建筑也相当流行,例如奥地利的美泉宫、意大利的卡洛斯特罗宫、英国的布莱内姆宫等等。
总的来说,营造法式的成就在于它所呈现的壮丽、华丽和压倒性的设计,以及对建筑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创新精神。
这种建筑风格的流行影响深远,不仅塑造了欧洲的建筑风格,也对后来的建筑风格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中的营造法式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
列规范和方法。
它包括了建筑设计、结构构造、施工工艺、材料选
用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营造法式进行解释。
1. 建筑设计,营造法式在建筑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
涉及到建筑形式、布局、比例、风格等方面的规范。
例如,古代中
国的营造法式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统一。
2. 结构构造,营造法式在结构构造方面指导着建筑的承重和稳
定性。
它包括了建筑材料的选择、梁柱的布置、榫卯的连接等方面
的规范。
例如,传统的中国木结构建筑采用了丰富的榫卯技法,使
建筑物能够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固。
3. 施工工艺,营造法式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进行规范。
它包括了施工顺序、施工工具的使用、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规范。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包括夯土法、砌筑法、彩绘法等,这些工艺都有着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4. 材料选用,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的选用提出了要求。
它包括了材料的品质、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规范。
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砖瓦、石料等,这些材料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质量和耐久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寿命。
总的来说,营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史中对建筑设计、结构构造、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套方法和原则。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师们对建筑艺术和工艺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的总结。
这些法式在中国建筑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营造法式》其书】今天要建一处房子,需要设计师设计出图纸和各种数据,古代也要如此,但是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报表,有的可能算得多,有的可能算得少,也有人写得很多,其实需要得很少,只是为了中饱私囊而已。
于是,宋朝政府就专门刊印了一本讲建筑规模和用材的书,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刊行于北宋崇宁二年,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朝廷的官员李诫在《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等于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标准。
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说到《营造法式》这本书的由来,还要归功于宋朝的“反腐行动”。
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建造宫殿庙宇,而且造型豪华精美,耗资巨大,负责建造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都想从建设项目里面捞一点油水。
结果,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加上北宋的国防贫弱,每年的军费开支也在节节上升,政府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
这时候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政,而他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要从财政上缩减开支。
将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所需的材料、工作日等各项指标都规定死,这样一来,官员们想谎报费用就不行了。
《营造法式》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也确实起到了反腐的作用。
《营造法式》是在元祐年间写的,因此又叫做《元祐法式》。
开始这本书中对材料的规定还很松,朝廷于是命李诫继续修订。
李诫有10年的修建工程经验,同时又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前朝历代的制度,终于编成《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部分,即解释名称、建筑规范、用工限制、材料和图样。
大到宫殿的整体规划,小到横梁与立柱交接处的角度,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营造法式》无不详细记载。
《营造法式》介绍了北宋的宫殿、寺庙、府第等建筑所使用的方法,添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让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清雅别致的宋朝。
【《营造法式》名言】渊静而百姓定,纲举而众目张。
古代账房营造法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古代账房营造法式是古代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古代对账房建设和管理的一套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
在古代社会中,账房是承担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机构,负责记录和管理各种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是保证财务透明和合规运作的重要保障。
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人们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古代社会的商业活动和财务交易不断增加,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记录和管理这些经济活动,于是古代账房营造法式逐渐形成和发展。
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特点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规范了账房建设和管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了账房的运作顺畅和高效。
其次,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标准,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古代账房营造法式还规定了账房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工作分工和责任制度,以防止操纵和失误。
最后,古代账房营造法式还强调了财务隐私和保密性的重要性,保护了财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总结来说,古代账房营造法式在古代会计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规范了账房的建设和管理,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信,也保护了财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精髓和经验对现代会计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会给出对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总体概述,介绍古代账房营造法式在历史背景下的重要性,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历史背景。
我们将回溯到古代社会,探究财务管理的起源、演变以及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历史背景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形成和应用。
接着,在正文部分的第二个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古代账房营造法式的特点和作用。
唐代营造法式
唐代营造法式是指唐代(618年-907年)时期的建筑规划和施工法则。
唐代的建筑营造法式主要受到古代中国建筑传统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唐代建筑风格。
在唐代,建筑的规划与布局更加注重平衡和对称。
以故宫(当时为洛阳宫)为例,宫殿的布局遵循了“左右对称、前后递进”的原则。
整个宫殿群分为前朝、中朝和后朝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空间布局和建筑搭配。
此外,唐代的建筑还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如山、水等,取势用形,突出建筑的气势和美感。
在施工方面,唐代建筑采用了砖、木和石等多种材料,其中砖石结构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砖的使用使得建筑的施工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木材则主要用于建筑的梁柱等结构。
此外,唐代建筑还注重细节装饰,如雕刻、彩绘等,丰富了建筑的艺术性。
总的来说,唐代营造法式注重平衡与对称,讲究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注重细节装饰。
这些特点使得唐代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