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68
耐药结核病新的不治之症?作者:刘北斗来源:《健康博览》 2010年第3期耐药结核病人追踪事件两年前,美国一名律师与新婚妻子乘坐飞机蜜月旅行变逃亡的事件引起众多人关注,许多人至今仍记得当初网络和各种媒体对此事作过报道。
2007年5月12日,美国佐治亚州一名31岁的律师斯皮克与新婚妻子乘坐飞机开始了蜜月旅行,但这场本该甜蜜的旅行却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该男子与妻子按计划启程,从美国亚特兰大飞往法国巴黎,接着飞往了希腊雅典和意大利罗马。
在罗马逗留期间,该患者接到了美国疾控中心的电话,说他被证实患有广泛耐药性肺结核,不适宜乘坐商用客机飞行,要求他向意大利卫生部门“自首”,并留在意大利接受隔离治疗,而不要飞回美国。
斯皮克所患的广泛耐药性肺结核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病菌可以通过咳嗽、咳痰等方式传播,而现有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这种病菌均无可奈何,半数病人将会死去。
因此,斯皮克事件一度造成所有他光顾过的国家的关注和恐慌,到处追捕他的行踪,各国都在寻找他的同机乘客,要求尽早去医院检查。
随后,美国疾控中心发布联邦隔离令,强制该患者接受隔离治疗。
无独有偶,同是这一年的7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台湾地区一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夫妇于21日由高雄经香港转乘港龙航空公司飞机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其中丈夫为耐多药患者,其妻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
卫生部随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责成江苏省卫生部门迅速查找患者;要求定点医院采取相应医学措施,并提醒乘坐同航班的乘客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要前往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咨询和检查。
耐药结核病危害问题耐药结核病,指的是肺结核病人体内的结核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以及链霉素)的任何一种药物发生耐药:进一步的是耐多药结核病,是指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二种药物发生耐药:从2006年起,又出现了一种更为严重的广泛耐药性肺结核( ex-tremely drug-resistent tuber-culosis×DR-TB),即在耐异烟肼及利福平基础上,对两种最主要的二线抗结核药物——注射剂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也耐药。
第七章耐药肺结核病【概述】耐药结核病(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DR-TB)是指由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
根据耐药种类的不同,将耐药结核病分类如下:1.单耐药结核病(monoresistance-tuberculosis,M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1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
2.多耐药结核病(poly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P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1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3.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
4.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tuberculosis,XD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除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外,还对任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以及3种二线注射类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的至少1种耐药的结核病。
5.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resistance-tuberculosis,RR-TB):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DST证实对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包括任何耐利福平的结核病,即利福平单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mono-resistant tuberculosis, RMR-TB)、利福平多耐药结核病(Rifampicin poly-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RPR-TB)、MDR-TB和XDR-TB等。
以上分类与定义适合于所有的初治和复治结核患者,包括肺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
本章重点介绍耐药肺结核。
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对耐药结核病的防治是当前国内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的重点,然而当前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存在抗结核用药的不合理、患者治疗管理不规范、耐药结核病病例的传播等问题。
针对此类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开展监督用药、关注传染源、居家管理、健康宣教等针对性护理工作可成为防控耐药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危险因素,护理随着我国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1]。
但由于结核耐药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此病至今难以根除,加之耐药结核病的致死率远高于普通结核病[2],因此此病依然是国内卫生防控的重点。
本文从耐药结核病的特点及对结核病患者的护理角度出发,分析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应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结核病的防治、护理提供思路。
1.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耐药结核病的产生不仅是结核病出现有效治疗手段后出现的医学难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结核病的死亡率未出现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以下探讨耐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1.1抗结核用药的不合理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是抗结核治疗的金标准。
然而受限于部分医生对结核病发病特点及治疗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其在疾病的治疗中存在不规范化疗及抗结核药物滥用等问题,导致患者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患者依从性差亦是导致抗结核治疗不充分的重要因素。
这种情况的发生多与患者忽视对疾病的治疗,服药期间未能遵从医嘱,不规范服药有关。
在这类因素的刺激下,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药物逐渐产生抗性,并最终发展成耐药结核病。
1.2 患者治疗管理不规范缺乏管理的治疗是不完整的治疗[3]。
国内一项结核病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高发的主要原因在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不规范[4]。
这些不规范包括对患者进行疾病宣传教育不规范、抗结核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不规范及抗结核药物的供应、储藏等不规范。
这类因素均会导致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1.3 耐药结核病病例的传播耐药结核病的产生与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传播有密切联系。
耐药结核病的相关定义耐药结核病是指对抗结核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结核病,即结核菌株对一种或多种常规使用的结核菌药物存在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难以消除。
耐药结核病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的重要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
耐药结核病主要分为两类: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和极耐药结核病(XDR-TB)。
多药耐药结核病是指对两种最有效的一线结核菌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性,并且既对异烟肼又对利福平敏感的结核菌菌株,该病种的治疗周期较长、费用高昂,病情危重。
而极耐药结核病是在多药耐药的基础上,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二线结核菌药物同时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低,病死率高。
耐药结核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结核菌的基因突变,使其产生耐药性。
结核菌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耐药性情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耐药结核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形成:从未得到规范治疗的初治耐药结核病患者感染他人,导致传播性耐药结核病的出现;以及耐药菌株在治疗过程中突变导致耐药结核病。
另外,长期滥用结核菌药物、患者散发和住院感染等也是耐药结核病形成的因素。
耐药结核病的严重性在于它给患者和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由于耐药结核病对常规结核菌药物失效,治疗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且疗程和费用都明显增加。
患者需要使用更昂贵和有毒副作用更大的二线结核药物来治疗,并且治疗周期往往更长。
此外,耐药结核病的传播性强,使得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治疗失败的耐药结核病病例很容易进一步演化为极耐药结核病,对患者和公共卫生产生更大的危害。
针对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加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追踪,提高对耐药结核病的监测和报告的能力。
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规范用药和预防交叉感染的意识。
重视结核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包括结核菌感染者的筛查和治疗、结核菌病患者的规范治疗以及结核病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等。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防控耐药结核病的关键,各国需要加强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结核病流行及其耐药现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肺部,但也可以侵犯其他器官。
结核病在世界各地经常流行,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大约1.5万人死于结核病。
在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结核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而且,不幸的是,近年来结核病的耐药现象愈演愈烈,给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结核分枝杆菌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当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菌便随着痰液喷出,进入空气中。
如果其他人吸入了受感染者排出的痰液,便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因此,结核病通常在密闭、拥挤、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如监狱、医院和贫民窟等。
二、结核病的症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并不一定会发展成结核病,只有当免疫系统无法消灭病菌时,才会出现症状。
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包括:1. 持续咳嗽2. 咳嗽痰液含有血丝3. 胸痛4. 恶寒与发热5. 身体消瘦和虚弱6. 白天易疲劳或失去食欲7. 呼吸困难三、结核病的耐药现状结核病的耐药问题,使得病情更加严重,较难治疗,患者的生命受到更大的威胁。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指某些抗生素对病菌失去了原有的疗效,导致扩散的难度加大。
耐药性包括单药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
1. 单药耐药性单药耐药性是指治疗结核病所使用的一种抗生素失去原有疗效的情况。
近年来,单药耐药性的发生率正在上升,大约有14%的结核病患者存在单药耐药的现象。
为预防单药耐药性,建议应根据耐药菌的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2. 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性是指治疗结核病所使用的两种或更多种抗生素同时失去原有效果的状态。
多药耐药性会导致结核病的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时间更长,疗效更差,治疗费用更高,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多药耐药性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仅在2018年,全球新增了约5万例多药耐药结核病例。
四、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1. 预防措施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提高卫生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加强普及结核病的科普教育,增加补充免疫疗法,如卡介苗接种,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简版)》要点第一章总论一、耐药结核病的定义1.单耐药结核病(MR-TB): 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MTB)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DST)证实仅对1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2.多耐药结核病(PDR-TB): 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 经体外DST证实对1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异烟月井和利福平耐药)。
3.耐多药结核病(MDR-TB):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经体外DST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月井和利福平耐药。
4.准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 经体外DST证实在耐多药的基础上对1种氟唾诺酮类或1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
5.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 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 经体外DST证实在耐多药的基础上至少同时对1种氟I座诺酮类和1种二线注射类抗结核药物耐药。
6.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结核病患者感染的MTB经体外DST证实对利福平耐药,二、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三、我国CEF的耐药疫情特征(一)我国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二)交叉耐药交叉耐药病原体对某种药品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品也可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根据程度的不同,又有完全交叉耐药和部分交叉耐药之分(表1) O1.单向交叉耐药:MTB对A药品耐药时,对B药品并不耐药;但对B药品耐药时,对A药品也同时耐药。
2.双向交叉耐药:MTB对A药品耐药的同时对B药品也耐药,而对B药品耐药的同时也对A药品耐药。
(三)耐药的稳定性MTB产生耐药后其耐药的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随着MTB菌株的传代,耐药性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不同药品、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稳定性或易变性。
1.耐药稳定性强类:(1)链霉素。
MTB对链霉素产生的耐药性比较稳定。
(2)氨硫腺,其耐药稳定性很好,少见有复敏现象。
(3)环丝氨酸和乙(丙)硫异烟胺,一旦耐药则不易恢复, 稳定性强,停药后亦是如此。
关于结核病耐药性调查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结核病耐药性愈发严重,而耐药性不仅会导致疾病的恶化,同时还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将从调查角度探讨结核病耐药性的情况,以及影响其耐药性的因素。
为了了解结核病的耐药性情况,我们对一百名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0%的患者存在多药耐药或广谱耐药的情况。
在这些耐药患者中,65%的人曾经接受过抗结核治疗。
耐药性的产生原因很复杂,可能与人类因素和微生物因素有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与结核病的耐药性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范的治疗方面。
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耐药患者表示曾经出现治疗不规范或间断治疗现象。
他们认为治疗药物不足或访问医疗资源受限,导致了疗程无法完成。
而治疗不规范或间断治疗是结核病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2.微生物因素。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是由其基因突变而来的。
而这种基因突变通常是由于没有完整疗程的治疗导致的。
另外,结核分枝杆菌也可能通过细菌共生现象获得耐药性,这也是促成耐药性产生的另一种因素。
3.个人生活习惯。
结核病可通过空气传播,而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等因素都与结核病耐药性有关。
4.个人基因。
一些人天生耐药性更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患有结核病的患者的家族中也有人患有结核病,并且这些患者也更容易出现耐药现象。
为了防止结核病的耐药性,应树立科学的治疗意识,遵循规范化治疗方案。
同时,应加强监测和管理,积极防范潜在的耐药性。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个人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此外,应加强基因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个体的耐药风险。
这些措施可降低结核病耐药的风险,促进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
耐药结核病的分类、现状、危害及治疗(综述)1882年3月24日,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Robert Koch,1843-1910)发现了我的本身——结核分枝单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简称结核杆菌。
然而我的诞生却给与了人类致命的打击,无数人因为我患肺病,失去了生命。
对此我虽然有愧,然这是我的“功劳”1982年在纪念科霍氏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提倡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结核分枝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病原体,人是结核分枝杆菌唯一的宿主。
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呼吸道引起的肺结核为最多,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耐药结核病是由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是指患者感染得结核分支杆菌被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DST)证实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
2006年WHO在《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6版)》将耐药结核病分类并定义,分3类分别为:单耐药结核病(monoresistance-tuberculosis,MR-TB)、多耐药结核病(resistance-tuberculosis,PDR-TB)、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ce-tuberculosis,MDR-TB);2008年WHO发布了《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紧急版》将耐药结核病分4类分别为:MR-TB、PDR-TB、MDR-TB及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drugresistance-tuberculosis,XDR-TB);到了2011年WHO发布了《耐药结核病管理规划指南2011更新版》。
2013年又发布了《结核病定义和报告框架(2013年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耐药结核病的原因
导语:结核病大家都比较了解,但是这个耐药结核病很多人都不不曾听说过,很多人也不知道耐药到底是什么情况,而这个耐药性的结核疾病就是说一些人
结核病大家都比较了解,但是这个耐药结核病很多人都不不曾听说过,很多人也不知道耐药到底是什么情况,而这个耐药性的结核疾病就是说一些人在治疗这个结核疾病的时候对药物很依赖,产生了耐药性,所以就称为耐药性结核病,但是导致这个耐药性结核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滚圆这个耐药性结核病的原因。
耐药结核病发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治疗方案不合理:包括:(1)药物联合的不合理、不恰当;(2)用药剂量不足,服药方法不当;(3)疗程不足或间断用药;(4)对失败和复发的病例处理不当。
2. 结核病控制措施的薄弱和不足是耐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麻痹和盲目乐观的思想以及治疗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大量结核病患者不能被发现,被发现的结核病患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治疗,延迟治疗和不规则治疗。
3. 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不当以及不能很好地实施严格监测和督导是耐药结核病尤其是MDR-TB和XDR-TB形成的重要原因。
4. HIV感染以及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是耐药结核病产生与传播的加速剂。
5. 新的抗结核药物开发和研制的严重滞后也是耐药结核病形成的一个原因,由于耐药结核病不能得到及时治愈,久而久之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最终也就产生了XDR-TB。
6. 其他原因:经济困难或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间断、不规则用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