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 第十章
- 格式:ppt
- 大小:357.00 KB
- 文档页数:18
《流体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数值计算及实验技能,注意培养学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中涉及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学习专业课之前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流体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要求能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各种流体力学方面的有关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对专业范围内的流体力学现象做出合乎实际的定性判断,进行足够精确的定量估计,正确地解决专业范围内的流体力学的设计和计算问题。
第一章绪论 (2学时)·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流体力学的发展概况·作用在运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流体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掌握质量力、表面力、粘滞力的物理含义,研究流体力学的主要方法,流体力学模型。
重点:粘滞力的物理含义、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的力学模型。
难点:惯性力是质量力,牛顿内摩擦定律的应用计算。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4学时)·流体的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压强的计算基准和量度单位·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作用于平面的液体压力、作用于曲面的液体压力基本要求:流体静压强的概念、特性、分布规律;两种计算基准、量度单位;液柱测压计;作用在平面上的流体压力;作用在曲面上的流体压力;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对平衡。
重点:等压面的概念,流体静压强的计算,作用在平面上的流体压力的计算。
难点: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作用在平面上的流体压力的计算,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和相对平衡。
第三章流体运动学(2学时)·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线和迹线、一元流动模型·连续性方程基本要求: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基本概念,流动分类;连续性方程,重点:流线和迹线、一元流动模型难点:流线和迹线的区别,第四章流体动力学基础(6学时)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元流伯努利方程、总流能量方程及其应用·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流动量方程基本要求: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及其应用,动量方程,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气流的能量方程,总压线和全压线。
第一章 绪论1-1.20℃的水2.5m 3,当温度升至80℃时,其体积增加多少? [解] 温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即2211V V ρρ= 又20℃时,水的密度31/23.998m kg =ρ 80℃时,水的密度32/83.971m kg =ρ 321125679.2m V V ==∴ρρ 则增加的体积为3120679.0m V V V =-=∆1-2.当空气温度从0℃增加至20℃时,运动粘度ν增加15%,重度γ减少10%,问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多少(百分数)? [解] 原原ρννρμ)1.01()15.01(-+==原原原μρν035.1035.1==035.0035.1=-=-原原原原原μμμμμμ此时动力粘度μ增加了3.5%1-3.有一矩形断面的宽渠道,其水流速度分布为μρ/)5.0(002.02y hy g u -=,式中ρ、μ分别为水的密度和动力粘度,h 为水深。
试求m h 5.0=时渠底(y =0)处的切应力。
[解] μρ/)(002.0y h g dydu-=)(002.0y h g dydu-==∴ρμτ 当h =0.5m ,y =0时)05.0(807.91000002.0-⨯⨯=τPa 807.9=1-4.一底面积为45×50cm 2,高为1cm 的木块,质量为5kg ,沿涂有润滑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木块运动速度u=1m/s ,油层厚1cm ,斜坡角22.620 (见图示),求油的粘度。
[解] 木块重量沿斜坡分力F 与切力T 平衡时,等速下滑yu AT mg d d sin μθ== 001.0145.04.062.22sin 8.95sin ⨯⨯⨯⨯==δθμu A mg s Pa 1047.0⋅=μ1-5.已知液体中流速沿y 方向分布如图示三种情况,试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yud d μτ=,定性绘出切应力沿y 方向的分布图。
[解]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2-1.一密闭盛水容器如图所示,U 形测压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h=1.5m ,求容器液面的相对压强。
流体力学张兆顺课后答案【篇一:流体力学知识点大全】书籍:《全美经典-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张兆顺、崔桂香《流体力学》吴望一《一维不定常流》《流体力学》课件清华大学王亮主讲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流体静力学第三章流体运动的数学模型第四章量纲分析和相似性第五章粘性流体和边界层流动第六章不可压缩势流第七章一维可压缩流动第八章二维可压缩流动气体动力学第九章不可压缩湍流流动第十章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第十一章磁流体动力学第十二章非牛顿流体第十三章波动和稳定性第一章绪论1、牛顿流体:剪应力和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牛顿关系式,遵守牛顿关系式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2没有内摩擦,也就没有内耗散和损失。
层流:纯粘性流体,流体分层,流速比较小;湍流:随着流速增加,流线摆动,称过渡流,流速再增加,出现漩涡,混合。
因为流速增加导致层流出现不稳定性。
定常流:在空间的任何点,流动中的速度分量和热力学参量都不随时间改变,3、欧拉描述:空间点的坐标;拉格朗日:质点的坐标;4、流体的粘性引起剪切力,进而导致耗散。
5、无黏流体—无摩擦—流动不分离—无尾迹。
6、流体的特性:连续性、易流动性、压缩性不可压缩流体:d??0dtconst是针对流体中的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保持不变,即不可压缩流体的密度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
是一个过程方程。
7、流体的几种线流线:是速度场的向量线,是指在欧拉速度场的描述;同一时刻、不同质点连接起来的速度场向量线;dr?u?x,tdr?u?0迹线: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流体质点运动的几何描述;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曲线;涡线:涡量场的向量线,u,dr???x,t??dr???0涡线的切线和当地的涡量或准刚体角速度重合,所以,涡线是流体微团准刚体转动方向的连线,形象的说:涡线像一根柔性轴把微团穿在一起。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1、压强:p?lim?fdf??a?0?ada静止流场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只有压力。
2、流体的平衡状态:1)、流体的每个质点都处于静止状态,==整个系统无加速度;2)、质点相互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整个系统都可以有加速度;由于流体质点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导致剪应力处处为零,故只有:体积力(重力、磁场力)和表面力(压强和剪切力)存在。
严新华主编《水力学(修订本)》教材(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s m /10006.126-⨯=ν;空气的动力粘性系数s Pa ⋅⨯=-51081.1μ。
1-2 活塞移动速度s m V /49.0=。
1-3 动力粘性系数s Pa ⋅=151.0μ。
1-4 2/5.11m N =τ。
1-5 阻力矩m N M ⋅=6.39。
第二章 习题答案2-1(a )图中2/6.68m KN p A =;绝对压强2/93.169m KN p A='。
(b )图中22/4.29,0,/6.19m KN p p m KN p A B C -===;绝对压强222/93.71,/33.101,/93.120m KN p m KN p m KN p AB C ='='='。
2-2 20/4900m N p -=;液面真空值20/4900m N p V =。
2-3(1)2/54.115m KN p A =';2/47.17m KN p A =。
(2)压力表读数m h m KN p M 213.1,/63.92==。
2-4 A 点表压强2/8.9m KN p A -=;液面空气真空度2/6.19m KN p V =。
2-5 m H 40.0=。
2-6 cm h 1284=。
2-7 O H 84.172mmh V =。
2-8 ①2/22.185m KN p p B A =-;②2/42.175m KN p p B A =-。
2-9 ⑴21/86.1m KN p p B A -=-为油时:ρ;⑵21/784.0m KN p p B A -=-为空气时:ρ。
2-10 ⎪⎭⎫⎝⎛-='b a 1ρρ;gH b a p p BA ρ=-。
2-11 241/1084.118m N p ⨯=。
2-12 )/3.101(/84.37822m KN p m KN p a =='取:。
第十章堰流堰流是明渠缓流由于流动边界急剧变化而引起的明渠急变流现象.本章主要介绍各类堰流的水力特征、基本公式、应用特点及水力计算方法.概述一、堰和堰流堰:在明渠缓流中设置障壁,它既能壅高渠中的水位,又能自然溢流,这障壁就称为堰。
堰流(weir flow):缓流越过阻水的堰墙溢出流动的局部水流现象称为堰流。
选择:堰流特定的局部现象是: A。
缓流通过障壁; B.缓流溢过障壁; C。
急流通过障壁; D.急流溢过障壁.研究堰流的主要目的:探讨流经堰的流量Q及与堰流有关的特征量之间的关系.堰流的基本特征量(图10—1)1。
堰顶水头H;2。
堰宽b;3.上游堰高P、下游堰高P1;图10—14.堰顶厚度δ;5。
上、下水位差Z;6.堰前行近流速υ0.二、堰的分类1.根据堰壁厚度d与水头H的关系,如图10—2:图10-2图10-32。
根据上游渠道宽度B与堰宽b的关系,图10-4:3.根据堰与水流方向的交角:图10-44.按下游水位是否影响堰流性质:5。
按堰口的形状:堰可分为矩形堰、梯形堰、三角堰.三、堰流及孔流的界限1。
堰流:当闸门启出水面,不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孔流:当闸门未启出水面,以致影响闸坝泄流量时。
2。
堰流和孔流的判别式(1)宽顶堰式闸坝堰流:e/H ≥0。
65 孔流:e/H <0.65(2)实用堰式闸坝(闸门位于堰顶最高点时)堰流:e/H ≥0.75 孔流: e/H 〈0.75式中:e——闸门开启高度; H—-堰孔水头。
判断:从能量角度看,堰流和闸孔出流的过程都是一种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对第一节堰流的基本公式一、堰流基本公式推导(图10-7)由大孔口的流量公式(7-6)及,并考虑上游行近流速的影响,令图10—6得堰流的基本公式:(10-1)式中:m-—堰流流量系数,m=。
二、堰流公式图10—7若考虑到侧收缩影响及淹没影响,则堰流公式为:(10-2)(10-3)式中:——淹没系数,≤1.0;-—侧收缩系数,≤1。
第十章渗流10-1 什么叫土壤中重力水?答:土壤中重力水指在重力作用下在土壤孔隙中运动的水,它在地下水中所占比重最大,是渗流运动主要研究对象。
10-2 土壤达西实验装置中,已知圆筒直径D=45cm,两断面间距离l=80cm,两断面间水头损失h w=68cm,渗流量Q=56cm3/s,求渗流系数k。
解:水力坡度J=h w/L=68/80=0.85,圆筒面积A=πD2/4=1590cm2由渗流达西定律,有Q=kAJ,即K=Q/(AJ)=56/(1590×0.85)=0.0414 cm/s10-3 在实验室中用达西实验装置测定土壤的渗流系数K,已知圆筒直径D=20cm,两测压管距l=42cm,两测压管的水头差h w=21cm,测得的渗流流量Q=1.67×10-6 m3/s,求渗流系数k。
解:水力坡度J= h w/L=21/42=0.5,圆筒面积A=πD2/4=314.15cm2由渗流达西定律,有Q=kAJ,即:K=Q/AJ=1.67/(314.15×0.5)=0.011 cm/s10-4什么叫均匀渗流?均匀渗流中水力坡度与不透水基底底坡有什么关系?答:均匀渗流指渗流水深、流速、过水断面面积形状与大小顺流不变的渗流。
均匀渗流中水力坡度与不透水基底底坡相等。
10-5 渗流装置的断面面积A=37.21cm2,两个断面间长度L=85cm,测得水头差ΔH=103cm,渗流流量Q=114 cm3/s,求土壤的渗流系数k。
解:两断面水头差ΔH即为水在两断面间的水力损失h w,从而水力坡度J= h w/L=ΔH/L=103/85=1.21, 由渗流达西定律,Q=kAJ, 即:k=Q/AJ=2.53cm/s10-6如图所示,有一断面为正方形的盲沟,边长为0.2m,长L=10m,其前半部分装填细砂,渗流系数k1=0.002cm/s,后半部分装填粗砂,渗流系数k2=0.05 cm/s,上游水深H1=8m,下游水深H2=4m,试计算盲沟渗流的流量。
计算流体力学教案第一章:计算流体力学简介1.1 课程背景与意义介绍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解释CFD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
1.2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介绍流体力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解释流体力学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速、压力、密度等。
1.3 CFD的基本流程介绍CFD分析的基本流程,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
解释每个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CFD的前处理技术2.1 几何建模介绍几何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解释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几何建模。
2.2 网格划分介绍网格划分的目的和重要性。
解释网格划分的方法和技巧,如结构网格、非结构网格和混合网格。
第三章:流动方程及其离散化3.1 流动方程简介介绍流动方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基本形式。
3.2 离散化方法介绍离散化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解释常用的离散化方法,如显式格式、隐式格式和混合格式。
第四章:数值求解技术4.1 数值求解方法介绍数值求解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解释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法。
4.2 收敛性分析与优化介绍收敛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解释如何优化求解过程,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第五章:CFD的后处理技术5.1 结果可视化介绍结果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解释如何使用CFD软件进行结果可视化,如云图、流线图和粒子追踪。
5.2 数据分析和解释介绍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基本方法。
解释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如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
第六章:湍流模型6.1 湍流现象简介介绍湍流的基本特征和现象。
解释湍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6.2 湍流模型分类介绍常见的湍流模型,如直接数值模拟(DNS)、大涡模拟(LES)和雷诺平均纳维尔斯托克斯(RANS)模型。
解释不同湍流模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6.3 常用湍流模型介绍常用的RANS模型,如标准\( k-\epsilon \)、\( k-\omega \)和Spalart-Allmaras模型。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1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10-1. 流体静力学•§10-2. 理想流体的流动•§10-3. 粘滞流体23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10-1. 流体静力学一流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最鲜明的特征是形状不定,具有流动性。
液体:气体:易压缩不易压缩二压强F d rdS F d r S d r 面积元两侧流体相互作用的弹性力方向为面元内法线方向S d Fd p r r =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在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的压强与过该点面元取向无关.4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三流体的可压缩性K pΔρρΔ=K ——体积模量1.静态流体的可压缩性在中等压强下,液体压缩性不显著,气体压缩性十分显著。
2. 流动气体的压缩性很小)(420Ma 8Ma 211γρρ+−≈1u Ma <=v——马赫数声速流速当流速接近声速或超过声速,气体的压缩性很显著.5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四粘性与粘度粘性——流体流动时,在内部产生的切应力。
流体流动时,各层流体的流速不同。
快层必然带动慢层,慢层必然阻滞快层。
层与层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内摩擦力。
z F v 0f f vv+d vS dz dvf Δη=η——粘度系数或粘度单位:牛·秒/米,N ·s/m 2或Pa ·s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流体的粘性•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注意:•流体的粘性力与速度梯度相联系,即非弹性恢复力。
实际流体的流动性、可压缩性和粘性,构成了流体力学的物理基础,也预示著流体力学问题的复杂性。
静止流体内部压强分布规律:1:等高点的压强相等;ρ2:高度差为h的两点的压强差为:g h适用条件:同一静止流体内部67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10章流体力学§10-2. 理想流体的流动一理想流体的概念理想流体——没有粘性并且不可压缩的流体。
流体力学(王家楣)第二章1. -6095.6 pa2. H=10cm ,则作用在圆球上的总压力为0.069N3. p=45.55 KN θ=75.5o4.o z x d p d p d p 87.516356.082222====θγπγγo z x d p d p d p 5.577327.0168222====θγπγγo z x d p dp dp 5.57698.016383222====θγπγγ5. 6. 2)油(油γγγ--=∆g h a h7. 112321.152.11 2.733y h m y m y m ==== 8. 253P a b γ=,a y D 2433=9. 68.25N 99.88120.9734.34o x z p K p KNp KNθ====10. a=gsin45o11. G=1875kg12. (不作要求) ()0F F F p ρ⋅∇⨯==∇已知静止流体欧拉方程1111()()()0F F p p p p ρρρρ⋅∇⨯=∇⋅∇⨯∇=∇⋅∇⨯∇=则13. θ=16.36o 14. 222a r a r a r f a g arctg gωωα==+=15. m y KN p D 5.218.246== 16. 76.38 3.11D p KNy m ==压力中心118.77T KN ≥使闸门开启,必须17. 22.63 1.54D p KN y m ==左侧压力中心.905.280.308D p Ny m ==右侧压力中心o 闸门在两力作用下绕点开启,应满足:1222.63 1.54)0.905(0.308)0.746sin 60sin 60o oh h x x x m ⨯--=⨯-+=(可解出18. m y KN p D 02.233.361==压力中心19. 22.21 3.12631.41D p KN y m T KN ==≥压力中心开启闸门必须第三章1. 2211()(-)22y x x y z u u x y x y γγγ∂∂===+=∂∂3223279x y a x y a x y ====2. 221cos sin ()x r u u u x y x y θθθτ=-=-+221sin cos ()y r u u u y x x yθθθτ=+=++ 22cos sin (1)(1)x y bba c a c aa=-+=-+ 3. 1) c y t x t ++=+)21()43(2) ,0,0)3t oy x ==过点(的流线,0,1)31t o y x ==+过点(的流线 ,0,1)31t o y x =-=-过点(的流线3)为参数t t t y tt x 2223+=+=4. c y x =+225. 2222x y a b +=+流线方程为:0k ar z w =0kar c w - 6. 2222/632/43s m yt y xt a sm xt x a y x =+-==+=7. xy=18. 21 2x y y =-流线 3211 62x t t y t =-=迹线 9. 0/10/8822=-=-=z y x a s m a s m a10. 1)4(,)z V z f x y c =-++112)0(,)(,)22yxz x y f x y f x y ωωω===11. 1)23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 456)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 789)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不满足连续性方程10)不满足连续性方程 12. 12x y z e ae ae a ===-)线变形000x y z γγγ===剪切变形角速度0y x zu u u x y z∂∂∂++=∂∂∂体积膨胀率 222112) 0 22x y z ax ay az ωωωϕ====+- 13. π8=Q14.0y x zu u u x y z∂∂∂++=∂∂∂ 满足连续性方程 15. 222(,)z V xz yz z z x y =----+f16. 1) 2)满足连续性方程,无旋满足连续性方程,无旋3 4)不满足连续性方程)满足连续性方程,无旋17. 1)满足连续性方程,有旋 2)满足连续性方程,无旋3)不满足连续性方程18. 312 22x y z ωωω==-=-19. 111 222x y z ωωω=== 20. 连续 0,0z y z ωωω===2232111232x y x y yϕ=+-- 21. v=5m/s 23.221ln()2x y ϕ=+22x x v x x y ϕ∂==∂+ 22y yv y x yϕ∂==∂+第四章习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