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 格式:pptx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40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内外政策,认识经济危机与法西斯建立的直接关系;通过国会纵火案、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等事件,认识法西斯势力的恐怖统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法西斯专政和侵略扩张的必然性结果,认识和平局面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侵略扩张,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方法:图表法、比较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什么是法西斯?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并补充:法西斯象征暴力和权威。
后来束棒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__墨索里尼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意大利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欧洲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
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凡尔赛条约__》,实行普遍__兵役制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
18.提问:试着回顾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对
中国的侵略?
19.介绍日本法西斯上台背景。
20.展示图片,介绍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1.介绍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22.展示材料,介绍轴心国的形成。
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之后二战顺理成章的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
浩劫,二战为什么爆发,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面对
国内的经济困难,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
对一些
国家的暴行,不能视而不见,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
最后一定是害人害己。
板书。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这一系列举动()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
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经济现象最终引发的政治现象是()A.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法西斯势力崛起和猖獗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3.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4.刘敏同学在历史小报的某专栏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与犹太人的命运”相关知识,该专栏可以命名为:()A.法西斯的暴行B.纳粹党的罪恶C.希特勒的阴谋D.殖民地的悲哀5.九年级的历史刘老师让学生讨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学生们给出了以下四种答案,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A.英法操纵国联,武装干涉苏联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联盟,四处侵略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D.“委任统治”引发殖民地人民反抗6.2017年1月4日,韩国民众在日本驻釜山领事馆前安放慰安妇少女像,表达了韩国民众希望日本政府向慰安妇受害者道歉并反省的强烈愿望。
在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强征慰安妇是日本法西斯化过程中反人类的暴行,其中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7.1936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组成的军事集团是()A.三国军事轴心同盟B.三国协约C.三国同盟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8.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二、教学目标目标1:结合教材,识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目标2:阅读教材,概括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标志,并说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特点,侵略扩张的表现;(重点)目标3:阅读教材,知道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共同原因;说出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标志;知道希特勒的恐怖独裁统治;简述日本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表现与暴行;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重点、难点)三、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美国经济大危机有什么联系?2.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师讲述:什么是法西斯?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
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
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概括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标志。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标志: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
【合作探究】2.阅读教材,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什么?侵略扩张的表现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
特点:对内: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侵略扩张)表现: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出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共同原因。
材料生: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师讲述:“纳粹党”概念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音译缩写。
历史人教九下第14课笔记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 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 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 背景: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1933年,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并且建立法西斯恐怖统治(独裁、种族灭绝、对外扩张侵略)。
3. 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
1940年近卫文麿组阁,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并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日本进一步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
三、二战的爆发1. 局部战争: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2.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四、绥靖政策1. 含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的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从而谋求一己的一时安宁。
“绥靖”即绥靖政策,是英美法采取一种纵容侵略、姑息养奸的政策。
2. 代表人物:张伯伦(英)和达拉第(法)3. 政策影响:希望以牺牲局部利益及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谋求与法西斯侵略者的妥协,以维护本国利益。
事实证明绥靖政策不仅没有维护世界和平,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灾难。
同时,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五、慕尼黑阴谋1. 内容:1938年9月,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
但这一政策反而助长了纳粹德国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 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使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体系束缚,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4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和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灾难。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灾难的认识和反思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战的观念,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教学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战争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国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国家为何会走向侵略扩张的道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中外历史纲要第14课知识体系一、课程概述中外历史纲要是一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外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课程。
第14课主要涉及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包括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近代史1.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
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争等事件使中国陷入危机之中。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3.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主和科学。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世界近代史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于英国,随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它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3.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之一,它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这场战争导致了世界秩序的重塑,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四、结语通过学习中外历史纲要第14课的内容,我们了解到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
这些事件和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