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细目表试题和试卷的编制方法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65.50 KB
- 文档页数:31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
作者:梁文利
评论数/浏览数:64 / 1849
发表日期:2011-08-13 19:06:50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作者:梁文利评论数/浏览数: 64 / 1849发表日期: 2019-08-13 19:06:50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9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选修4-1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命题计划:按照201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
(编写前将下表填好,以利选题)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所选试题为近年的高考原题的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一、试卷的编制程序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
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
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
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
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
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命题,不妨试用“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双向细目表的作用,概括地说,它可以规范命题行为,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说,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L不会超出命题范围。
在双向细目表中,每道题目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位置,只要命题人严格按双向细目表去做,其命出的题目,就一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决不会偏离甚至超出教材。
2 .不会出繁难偏旧的题目。
繁难偏旧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题型和考查的知识点上。
有了双向细目表,题型不能随意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能随意定,因而能有效防止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
3 .有利于充分发挥命题人的主观能动性。
双向细目表只规定了试题的题型和知识点,没有提供现成的题目,这就为命题人灵活选择考查角度、材料背景和语言表达留下了无限的空间,有利于命题人聪明才智的发挥。
4 .可以地较为科学地衡量考试质量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通过双向细目表在考前可以对试卷进行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的把握。
(1)效度。
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双向细目表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2)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
(3)难度。
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
各个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
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
国外许多研究者以及我国的试验结果证明,只有难度中等的试题才是较好的。
除去个别的例外。
(4)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
三、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目标。
考查内容:可具体分解为单元或章或课、节或框或知识点和页码,但核心是知识点。
考查目标:一般采用以下四个等级:(1) 了解(识记):考查对知识的简单回忆与再现。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试题题号试题内容(涉及热点)考点考查范围24计算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商品使用价值总量,交换价值问题,单位商品价值量经济常识25稿酬多种分配方式经济常识26税收税收的使用经济常识27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对外贸易经济常识28画师的作品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事实、认知哲学常识29启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哲学常识30人类在太空活动矛盾哲学常识31珠宝商的感叹人生价值哲学常识32艾滋病防治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政治常识管理办法33某省人大常委令……对省政府规章进行审查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据政治制度,人大与政府的关系政治常识3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治常识35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战略频频受挫当代国际社会政治常识39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国家职能,主要矛盾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40玉米的生产需求价格和该产品的深加工价值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表格2:知识与能力考核双向细目表能力知识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④论述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合计经济常识8 8 10 10 36哲学常识8 8 10 9 35政治常识8 8 5 8 29 合24 24 25 27 100计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所选试题为近年的高考原题的不能超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