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五味子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9
五味子系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木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西五味子等。
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陕西等省区。
五味子在我县多自然分布在海拔900-1400米疏灌林中。
五味子食药兼用。
五味子是一种高档水果,是保健酒酿造的上等原料。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有健肺止咳、滋肾涩精、益气生津之成效,主治神经衰弱,肺虚咳喘,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症,是传统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一、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木,长达6—8米。
嫩枝红棕色,老枝暗灰色,外表微开裂,具有香气,叶生在幼枝上,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尖端尖,基部楔形。
花单性,腋生,偶见雌雄同花,有香气。
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红色。
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
种皮黄褐色。
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
五味子喜潮湿而阴凉的环境,但不耐低洼积水。
无主根,只有少数须根,因此,不耐干旱。
喜肥沃微酸性土壤。
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但长出5-6片真叶后,那么要求比拟充足的阳光。
二、五味子育苗技术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几种方法,消费上常以播种育苗为主。
(一)播种育苗1、采种、层积处理及催芽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收成熟的红色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
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干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装在布袋或麻袋内,在室外通风不集水处挖深0.7米,宽0.8米,长2米以下土坑覆土储藏,上盖草保湿,温度保持0-5℃,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的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
五味子种子层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80-100天,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把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用凉水浸泡3-4天,每天换水1次水。
浸水的种子种皮裂开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种。
2、苗圃地选择及播种前准备苗圃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
中药知识必学:五味子诗人王维一次偶染小疾,便自去买药,来到一家药店门口时,见到柜台内坐着一位端庄秀丽的少女,心中不禁暗暗欣喜。
于是故意走上前问道:“姑娘,今日上街忘带药方,望姑娘方便一二,不知可否?” 姑娘见来人举止文雅,连忙站起身来,彬彬有礼地答道:“方便顾客治病救人,乃医家本分,客官但说无妨。
”王维接着说道:“一买宴罢客何为。
”姑娘莞尔一笑,从容答道:“酒阑宴罢客当归。
”二买黑夜不迷途,夜不迷途因熟地。
三买艳阳牡丹妹,牡丹花妹芍药红。
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有远志。
卖药女对答如流,王维非常佩服,然有心于高其一智,遂继续问道:”五买百年美貂裘。
”“百年貂裘好陈皮。
”“六买八月花吐蕊。
”“秋花朵朵点桂枝。
”“七买难见熟人面。
”“难见熟人是生地。
”“八买酸甜苦辣咸。
”“世人都称五味子。
”“九买蝴蝶穿花飞。
”“香附彩蝶双双归。
”“十买青藤缠古树。
”“青藤缠树是寄生。
”王维连声称妙,暗自思忖这姑娘才学惊人可谓内外双绝,从此发奋苦读终中榜及第,但他心中始终忘不了那女子,便特意到药铺去向姑娘求婚,二人喜结良缘传为千古佳话。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晴圆,自古是才子佳人。
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一味中药—五味子。
五味子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五味子虽小然五味俱全,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可慰五脏,五味子以其五味而能补五脏气养五脏。
宋朝名医苏颂这样形容五味子: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
所以五味子由此得名。
五味之皮肉,初酸后甘,甘少酸多,其核先辛后苦,辛少苦多,然俱带咸味,大约五味咸具之中,酸为胜,苦次之。
故有五味子之名。
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其长六、七尺。
叶尖圆似杏叶。
三、四月开黄白花,类莲花状。
七月成实,丛生茎端,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入药生曝不去子。
今有数种,大抵相近。
雷言:小颗皮皱泡者,有白扑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皆全者,茎赤、花黄、白,子生青熟紫亦具五色。
五味子一、概述五味子的别名为北五味子、山花椒、辽五味子;异名中还有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产药材》)。
来源于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以果实入药。
性味为酸、温、其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滋肾涩精,止泻、止汗。
主治肺虚咳嗽,口渴、遗精、自汗、盗汗、久泻久痢等症。
北五味子同人参相似,具有“适应原”样的作用。
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机体的工作效能,减轻疲劳;大剂量的抗胆碱作用,起到增加利血平的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能促进P32自胃肠道吸收并加强其积累于肝、肾、肺、心、脾、胰、脑中,增加氧张力而有更强的耐受性;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调节胃分泌,促进胆汁分泌。
对肝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有明显降低效果。
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华北、湖北、江西、四川等。
药用历史悠久,素有“流五味”之称。
以黑龙江省生产的北五味子质量最佳,主要分布在五常、尚志、方正、伊春、铁力、牡丹江、宁安、嫩江、北安等市县。
多为野生,人工栽培的面积不大。
二、植物学特征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
成熟的果实供药用。
根不发达,细弱须状。
地下根茎发达,横走地下长达数米。
野生五味子主要是利用地下根茎繁殖。
茎为缠绕茎柔软不易折断,长达6-8m。
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
叶是幼茎叶互生,老茎短枝叶簇生,叶柄细长,叶片广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短小疏齿,长5-11cm,宽3-7cm。
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脉上嫩时有短柔毛。
花单性,腋生,有长柄,下垂,花被6-9片,外轮较小;雄花具5雄蕊,花丝和生成短柱,花药具较宽药隔,花粉囊两侧着生;雄花心皮多数,螺旋状排列。
花乳白色或微带粉色,有香气。
花开后花托显著延长,开花可延续10-15天。
雌雄异株,但也有同株现象。
雌雄花的形成主要与营养条件好坏有关。
老植株和瘠薄地的植株多雄花,营养不良,多不开花,光照和授粉不好,多不结实。
果穗成长串状,浆果球形,成熟后紫红,干后表面有褶皱,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
黑龙江省五味子资源及其保健品开发利用[摘要]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为黑龙江省珍贵的地道药材。
产于中国北部的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所以黑龙江省产五味子即北五味子。
是中国五味子生药中药用质量最佳的一种。
黑龙江五味子主要分布于本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区.大兴安岭南部也有零星分布。
黑龙江省五味子资源在日益减少,所以使五味子资源量得到快速发展是当务之急。
五味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药效成份。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肝脏、衰老、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肾功能的作用。
对五味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制药,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工业和饮料行业的重要原料。
现已开发的有五味子原汁、五味子果汁、五味子果冻、五味子果酒等。
保护五味子野生资源,建立人工培育基地,完善建立加工型企业,一定会使五味子资源量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产业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五味子;资源;开发利用;黑龙江省1.简介五味子资源是黑龙江省珍贵的药材。
为木兰科的一种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
其果实嚼有酸、甜、苦、涩、咸五味,因此被命名为“五味子”。
在中医里指五味。
五味子生长在我国北方,通常称为“北五味子”。
因此产在黑龙江的五味子即北五味子是最佳的品种。
在我国五味子药用部位为茎和叶,五味子果实可以提取挥发油。
其果实是调味品,也是著名的药用材料,近年来,在国际上有着较好的市场。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药用功能取得新的进展,已被当作新的植物药治疗肝炎。
从五味子中发掘的营养物质已成为维持健康的主要原料。
五味子不仅是有价值的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一种可贵的有待探明的药用植物。
2.五味子在黑龙江省的习性及分布2.1生态习性:五味子在黑龙江省仅一种一属,五味子属和北方五味子属突出特点是叶,花,果实具有特殊的香味,有刺感,是落叶木本。
茎和枝为红褐色,叶长5-9厘米,宽2.5-5厘米且叶子边缘具稀疏的齿。
花为白色或粉红色。
果实表皮是红色,种子呈肾形。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摘要】药用植物五味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五味子的繁育、栽培以及在盆栽造景中的应用。
繁育方法包括种子播种、扦插繁殖等,栽培技巧需要注意适宜的土壤和养护方法。
在盆栽设计中,要考虑五味子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使之与其他植物组合形成独特景观。
文章还介绍了五味子盆景的养护方法,如适时浇水、施肥等。
最后展望了五味子盆栽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指出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五味子植物,并在实践中运用到盆栽栽培和造景设计中,为家庭和园林增添一道独特风景。
【关键词】关键词: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盆栽,造景,盆景,养护,前景展望1. 引言1.1 药用植物五味子概述药用植物五味子,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五味子被誉为“长生果”,“百药之王”,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五味子的果实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成分有五味子酸、五味子苷、五味子萜气等,具有补肾益精、固肠止泻、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五味子的果实呈椭圆形,外皮黑色,内果肉呈红色,具有独特的五味子味,故得名为五味子。
五味子在药用中常用于治疗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头晕耳鸣等症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益气健脾、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良药。
除了药用价值,五味子还具有观赏价值,在盆栽造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味子盆景可搭配各种石、木、水景,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是中式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五味子盆景不仅可以点缀室内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氛,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装饰艺术。
药用植物五味子具有丰富的药用及观赏价值,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可以更好地发挥五味子的优秀特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和美好体验。
2. 正文2.1 五味子的繁育方法五味子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繁育方法对于保证植株的生长和生产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及盆栽造景【摘要】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五味子的繁育技术和栽培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盆栽来打造美丽的造景效果。
盆栽五味子不仅可以提升空间的美感,还能为人们带来舒适的氛围。
本文还探讨了盆栽五味子的养护技巧和配搭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植物。
我们总结了五味子的栽培和盆栽造景所带来的益处,包括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和增加生活情趣。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利用五味子这种药用植物,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绿意和健康。
【关键词】药用植物、五味子、繁育、栽培、盆栽、造景、养护、配搭、益处1. 引言1.1 药用植物五味子的概述五味子,又称五味醋果、五味梅,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其果实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五味子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家。
五味子味酸甘微苦,性平,具有涩肠止泻、固精益气、涩肺止咳等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五味子被视为一种滋补强壮的药材,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病。
2. 正文2.1 五味子的繁育技术五味子的繁育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选种是五味子繁育的第一步,要选择优良种苗,确保生长势旺盛。
育苗时要选择适合的播种季节,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及时浇水、通风换气。
定植时要选择适合的土壤和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的排水性和通风性。
施肥要根据五味子生长阶段和土壤状况科学施肥,注意平衡供给各种营养元素。
病虫害防治要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2.2 五味子的栽培方法五味子的栽培方法是关键环节,决定了植株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味子的栽培方法。
一、选择种子:选择有良好生长状况的五味子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和纯度。
二、播种方法:将种子浸泡在水中24小时,取出后在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用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加入适量有机肥料,在土壤中掺入砂糖和复合肥。
五味子五味子中其他成分的分析方法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主产地为辽宁、黑龙江、吉林等,本草中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明目、补不足、养五脏、壮筋骨的作用,且具有滋肾敛肺、生津收汗、涩精、安神之功能。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将五味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以期对五味子的发药品及保健品有参考作用。
五味子中化学成分为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有机酸类、多糖类、苷类、其他成分等。
一.化学成分1.挥发性成分五味子中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少量的醇、酯、醛、酮以及苯和奈的衍生物等,主要为α-蒎烯(α-pinem )、茨烯(camphene )、β-蒎烯(β- pinem )、月桂烯(myrcene )、α-萜品烯(α-terpinene )、柠檬烯(limonene )等。
周英等报道,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200个成分,其中包括34 个三萜类成分。
秦波等报道,五味子挥发油含有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含氧倍半萜类和少量醇、酸等含氧化合物。
芮和恺等从五味子挥发油中鉴定了29 中化合物,站挥发油总量的39.65%,除澄茄烯、依兰烯、防风根烯外,其余成分均属首次从五味子挥发油中发现,包括倍半蒈烯、α-花柏醇等。
刘风雷等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北五味子油中亚油酸的含量为12.1%,12.7%和13.0%。
戴好富等对辽宁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经水蒸气蒸馏得到其挥发油并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 定性定量分析,共检出81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O个化合物。
李晓宁等。
2.木脂素类我国学者先后从北五味子中分离出五味子甲素(shiandrin A)、五味子乙素(shiandrin B)、五味子丙素(shiandrin C)、五味子醇甲(sehizandrol A)、五味子醇乙(sehizandrol B)、五味子酯甲(wuweizi ester A)、五味子酯乙(wuweizi ester B)等化合物。
北五味子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200802105 薛刚中药饮片(尤其是有毒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处方及其制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条第二款已明确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中对药材炮制通则的描述是“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经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本文查阅大量资料,对北五味子饮片的炮制工艺做了系统性的研究,探讨北五味子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意义,制定研究内容和方案,制定技术路线,为制定北五味子的最佳炮制方法及中药饮片炮制研究规范化提供借鉴。
一、北五味子炮制工艺研究的意义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咳虚喘、津亏口渴、遗精、自汗、盗汗、久泻、神经衰弱、肝炎等证。
近年来, 通过大量临床实验, 发现本品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固其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五”攻关期间,国家先后投资1 500余万元对100余种中药的常用饮片进行其炮制工艺规范化及质量标准研究。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研究五味子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规范化,是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确保中药疗效的需要。
规范化质量保准和炮制工艺的制定,还可以改变目前小而全的企业生产模式,使饮片企业应根据当地原料药材的生产状况选择生产的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量。
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需要。
二、课题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中药炮制的诸多局限已暴露出来 ,炮制标准亟待完善 ,认证规范需要加强中药炮制的规范标准是《中国药典》中收载的饮片炮制标准及炮制通则、《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炮制规范三级标准。
五味子概述一、来源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藤本,属木兰科,可作药用,植株可供观赏。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习称“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习称“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珍曾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
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二、功能作用在日本和中国药典中,五味子是热门的专论题材。
早在两千多年前,王宫贵族和中药名师已普遍采用这种传统沿用的强身妙品。
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
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例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脂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五味子果实具有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功效。
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
果皮及成熟种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药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种五味子素。
种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机械润滑油。
茎叶及种子均可提取芳香油。
五味子具有非凡的功效,主要包括:1、五味子具有保肝及再生肝脏组织的作用,五味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
药用植物五味子研究进展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我国历代医学资料都记载了五味子有补脾、益气、生津、固涩等功效,主治肺虚喘咳、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症,是常用中药之一。
从50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五味子展开现代药理学研究。
Frckhman首先从五味子中分离出几种化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
70年代初,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五味子能明显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并由此开发出治疗肝炎的药物联苯双酯[1]。
1.五味子的化学成分五味子以果实和种子入药,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还含有萜类、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1.1木质素类化合物五味子果实和根茎中均含有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即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果皮和成熟种皮约含5%的木脂素类化合物,根茎皮和茎皮中所含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4.88%-12.4%,5.6%-9.9%[2]。
Ikeya等人对五味子木脂素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从五味子中分离出多种木脂素类化合物[3]。
目前,已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出40余种木脂素化合物单体,其中五味子中含有32种。
在这40余种化合物中,已发现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有10种,五味子中含有其中的7种,分别为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均属于木脂素成分中的联苯环辛烯类。
1.2萜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五味子的挥发油中,五味子茎叶、果实和种子均含有丰富的挥发油。
秦波等[4]从五味子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2个组分,主要是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和含氧倍半萜类,其中以倍半萜类物质最多。
柯铭清报道五味子挥发油具镇咳功效,其效力是可待因的75%[5]。
1.3其他成分五味子果实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等多种有机酸,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此外,在五味子果实中还发现了甾醇,维生素C、E,树脂,糅质及铁、锰、硅、磷等矿物质。
中药五味子的研究五味子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材,除了常入收涩剂用外,还常配入补剂中使用。
近年来临床上还常用五味子降低谷丙转氨酶,治疗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菌痢和肠炎等病症。
总之五味子不仅是一味常用中药材,而且是一味疗效突出的中药材。
1 来源与性状鉴别1.1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或华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wils的干燥成熟的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1.2 北五味子果实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
紫红色或暗紫红色,皱缩,有时数个粘在一起;果皮肉质柔软,内含种子1~2粒。
种子肾形,表面黄棕色,具有光泽;种皮坚硬而脆,剥去后可见淡棕色种仁,胚乳油质,胚小,不易察见。
果皮气微、味酸。
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为佳。
1.3 南五味子果实肉质较薄,无光泽,直经2~5mm;表面暗红色或棕色,果皮内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
种子肾形,较五味子种子略呈颗粒状。
2 理化鉴别将五味子压成饼,称取1g加水10ml,时时振摇,浸5min,滤过,滤液浓缩,加五倍量95%乙醇并强烈搅拌5min左右,滤过,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ml,加活性炭少许,振摇后滤过,得无色或浅粉红色澄明溶液。
2.1 取上述溶液1ml,滴加指示剂甲红溶液1滴,溶液既变红色,(酸性反应)。
2.2 取上述溶液1ml,加高锰酸钾试液1滴,紫红色立即消褪,溶液变浅橙黄色,放置1h后,溶液渐渐变为黄色(还原性物质反应)。
3 炮制与功效3.1 炮制(1)五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洗净,干燥。
(2)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米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至黑色,取出干燥,每100kg五味子加米醋20kg。
(3)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至表面呈紫黑色,取出干燥,每100kg五味子加黄酒20kg。
五味子科系统学与五味子药物资源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隶属于木兰亚纲(Magnoliidae)八角目(Illicialis),包括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pf.ex Juss),全科39种,东亚是其分布中心。
我国产29种,是五味子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本科植物在我国多作药用,五味子(S. chinensis)和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果实即著名中药五味子,分别以“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异型南五味子(K.heteroclita)和内南五味子(K.interior)是中药滇鸡血藤的植物基源。
临床上,五味子属植物常以果实入药,具有收敛、滋补、强壮、安神功能,南五味子属常用藤茎或根,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应用广,收效好。
五味子科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资源植物类群。
五味子科植物主要含有木脂素、三萜、挥发油,木脂素是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并具有分类学意义。
具有不同活性的木脂素类型在五味子科2属中的分布有差别,说明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木脂素在五味子科植物中的分布样式可能正是该科2个属植物在临床应用具有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
根据已有的化学证据,南五味子属是一个自然的类群,化学分类与经典分类的结果一致。
然而五味子属下分类一至有争议。
尽管近年的孢粉学、雄花的发育研究结果提示,五味子属和南五味子属可能是由同一原始类群进化而来的两个近缘类群,但至今未找到也难以通过生物学发现该原始类群。
而我们通过初步的化学分类学研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重要线索。
此外,五味子科是一群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作为常用中药五味子来源的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均属国家三级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有限,亟待寻找新的资源植物和优良的种质资源。
因此,我们以期通过化学分类学,结合分子系统学和经典分类学,探讨五味子科的系统学,建立一个更合理、更自然的分类系统。
13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河南农业大学王均明孟丽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
现有18个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至东北各省山区。
河南有2种和一个变种:即北五味子、狭叶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
因五味子属喜光植物,在光照充足、气温凉爽的地方生长良好。
怕遮阴,尤其是上方遮阴,所以五味子在河南省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中,在山沟、山坡的疏林或林中空地及林缘攀附其它乔木或灌木向上生长,直达树冠顶部。
在近代,随着人们对五味子研究的深入,它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加之它资源丰富,容易栽培,五味子已成为极有开发利用前途的经济植物。
五味子作为药用植物,始载于 本经 ,以后在 新修本草 、 名医别录 和 本草纲目 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
但在这些文献中,大多认为 五味子是以果实入药 ,且以北五味子为正品,它的主要功效是益气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据测定,五味子果实中,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它能改善人的智能,具有镇痛、安定、解热作用,可以促进心脏活动和呼吸,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也有影响,它的纯净物质已可以提取。
在果实中还含有10%的有机酸,10-15%的缩氨酸,2-6%的糖类,0 03%的维生素E 以及柠檬酸、柠檬醛、 -谷甾醇,维生素C 和维生素P 类物质。
在果浆中,还含有丰富的芳香油,这种油有23%的烯类碳氢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树脂香气,碘值很高,属于干性罂粟油类。
同时,果实中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它的果实中,还发现有银、钼、钴、钒的富集现象,即果实中这些元素的含量高于其生长地土壤中的含量。
根据俄罗斯学者 维科罗夫的研究证明,五味子100ml 的果汁中,就含有1 1mg 的抗衰老物质,25-60g 带果皮的鲜果肉,就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体力劳动者恢复一天疲劳的需要。
这就使五味子果实不仅具有很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五味子果实在国外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工业和饮料行业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