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本质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1、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区别:(1)功能开放,动物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固定有限,是封闭的系统。
与之相反,人类语言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传递的信息无限丰富。
(2)构造灵巧,人类语言具有远非动物语言所能企及的合理、灵巧的构造。
而动物语言的结构是非常简单的,只包括一套相互区别的本能反应。
(3)后天习得,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人类的语言都需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2、儿童学话的阶段:(1)、咿呀期;(2)、独词句阶段;(3)、双词句阶段;(4)、电报体阶段;(5)、接近成人阶段。
3、最能体现语言系统性的两种关系:(1)组合关系:是组成结构的词之间的关系;(2)聚合关系:是有同样组合能力的词之间的关系。
所谓有同样的组合能力,是指这些词都能出现在结构的某个位置上,彼此可以替换。
4、现代汉语研究的几个部分:(1)语言的基础研究:①、个别语言的研究(历史;状态:指语言发展中的一个层面,采用描写的手法——静态)。
②、语言的共性研究。
语言的构造:语音、语义、语法、语用。
(2)语言的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5、语言的机制:(1)预设机制:说话和写作时假定对方已知晓的信息;设项:构成一个完全预设的各项;预设同原句的条件关系:原句同预设分别表述的事态存在与否所造成关系。
(2)排除机制;(3)补偿机制;(4)多余机制;(5)类推机制;(6)对称机制;(7)经济机制。
6、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分类:7、语流音变的几种基本类型:(1)同化:两个原来不相同的音在组合时变的相同或部分相同。
(2)异化:和同化相反,原来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音在组合时变成不同的音。
(3)弱化:某些音受到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影响往往弱化。
(4)加音:有些音连用时增加了一个原来没有的音。
(5)脱落:有些音连用时有的因素或音节脱落。
(6)换位:在语流中有些音可以互换位置。
8、语素和词的定义;(1)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音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语义结合物。
(1)人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本质区别?来源于百度文库1、人类语言的单位具有明晰性特点,动物语言是囫囵一团,不能分析的;2、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3、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可以以有限的单位组成无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二层性;4、人类语言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开放系统,虽然音位数量有限,可是经组合与替换,可以构成无限的句子,开放性还体现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产生新词,吸收外民族的词语,一些社会现象的消失,语言中相应的词也隐匿或消失,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变化;5、人类语言具有传授性,它是可以传授的,掌握什么样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动物的语言则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6、人类语言不受时、地的限制,它可以表达过去的事情,也可以阐述未来的事情。
上述六个方面标志着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称得上人类语言。
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尽管蜜蜂可以用极其复杂的舞蹈,知告同伴花蜜的方位和距离;所有的动物都能以自己特殊的姿态或声音向同伴报告危险的来临或满足及痛苦的感受;有的灵长动物,如黑猩猩还能学会一些人类的手势语和特殊的符号语言。
但是,没有一种动物,即便是脑结构和人类有极大的可比性的猩猩,能够象人类那样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尽管,经过严格训练的猩猩在特定的场合里能够使用其所学的“语言”。
比如,见到主人做敬礼的动作。
不过,这些条件反应式的语言使用离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还相去遥远。
人类语言的创性是它有别于动物语言的根本标志。
猩猩不会说人话,鸟不会唱人歌,这都是由物种的生理特理所造成的差异,因为,猩猩和鸟不具有人类的发音器官,不能象人类那样发音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动物只能表达与其本能相联系的或出现于眼前的事物和情景。
而不能象人类那样表达抽象的,复杂的,非眼前的情景: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种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是坦诚相见地直抒已见,也可以委婉其辞,甚至装腔作势等等。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三.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并随社会消亡而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能没有语言;四语言的线条性五语言的层级性六语言的民族性三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与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语言,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最主要的纽带;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交际,语言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2.语言的标志功能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的不同地区有地域方言,一个民族的不同社团有社会方言;每一个人仿佛都随身披戴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某个地区或社会阶层;二语言的文化功能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种文化,而且它还是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三语言的心理功能主要的有思维功能、认知功能等;1.思维功能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语言不仅不是思维必要的工具,反而语言干扰思维;一是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现在,思维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任何思维都必须凭借一定的思维工具,这三种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不相同的;其中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进行的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是由词语、句子乃至篇章构成的,因此,逻辑思维所凭借的思维工具是语言;逻辑思维是最重要的思维类型,因此,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而形象思维等可以不依赖语言,但思维的结果也必须依赖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与思维的联系表现在:1语言离不开思维;语言是音义结合体,如果脱离语义内容的,语言的声音就同自然界的声音一样起不到交际作用;2思维离不开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重要手段工具;思维活动的成果需要依靠语言来巩固;它们区别表现在:1功能不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思维的功能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2规律不同;思维的规律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全人类性;语言的规律具有民族性;3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推理;词和概念,句子和判断分属不同的范畴;2.认知功能由于人类绝大部分的知识积淀于语言之中,因此语言对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心理调节功能4.审美愉悦功能第二节语言学的分类及发展一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早期的语言研究,附庸于其他学科;18世纪末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语言学界,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及其后来的语言学称为语言学;二语言学的类型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一基础研究1.从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分,语言学可以分为具体专语语言学和一般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的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结构及规律;一般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和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语言的普遍理论;我们所讲的问题,就属于一般语言学;2.从研究对象的时间即动态和静态的性质上来看,语言学可以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又称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等;共时语言学又称静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如现代法语、近代汉语等;3,从研究方法上来给语言学分类;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称为对比语言学;此外还有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4,从研究对象上看,可以把语言的某一子系统或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形成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方言学、语用学等等;二应用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统称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的语言问题;应用语言学最大的研究领域是语言教学,因此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只指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外语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包括语言学的一些分支学科: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变异等问题;人类语言学国外称为“文化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地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心理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研究言语活动的大脑机制,分析语言失调等问题;数理语言学:用代数、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领域中的概念和方法研究语言的数学属性等问题;计算语言学:用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和概念研究语言;实验语言学:用各种试验仪器分析语音,研究语音的识别和合成等问题;三语言学的发展一、传统语言学古代语言学、前语言学、语文学人们一般将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传统语言学或古代语言学,也有不少学者将之称为古典语文学;一般认为古代语言学有三个传统:古代希腊传统、古代印度传统和古代中国传统;1.古代希腊语言学在语言哲学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是古希腊的学者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质论;认为形式和意义之间有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另一派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约定论;认为词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在语法研究上,公元前1世纪,狄俄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ysus Thrax写了第一部系统的希腊语法语法术;在欧洲,著名的罗马语法学家瓦罗著有拉丁语研究;此外,法国波尔•罗瓦雅尔修道院的隐士阿尔诺Antoine Arnauld和兰斯洛Claude Lancelot普遍唯理语法对当代语言学有巨大的影响,它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来源;2.古代印度语言学印度语言研究几乎涉及了语言共时研究的各个领域;在古印度语法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巴尼尼Panini,他在公元前4世纪就写了梵语语法,被公认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有关印欧语言的语法描写;3.中国古代语言学我国古代语言研一类是关于语言哲学、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另一类是语文学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在荀子·正名篇中,荀子深刻地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性质,正确地指出了名实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开始了系统的语文研究,这种研究被称作“小学”;“小学”研究以汉字为核心,以书面文献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成为包括以研究语义为主的训诂学,研究语音为主的音韵学,研究文字为主的文字学等学科;在训诂学方面: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 “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西汉时期扬雄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东汉时期刘熙的释名,我国第一部词源学著作;在音韵学方面: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公元601年;宋代陈彭年编修的广韵公元1008年等;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在文字学方面: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开创了我国以“六书”为理论中心的文字学;1898年清代马建忠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语言研究真正从语文学走向现代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Jones,1786年他在亚洲学会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认为梵语和许多欧洲古代的语言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他指出了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某些语词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主要有葆朴 F. Bopp、拉斯克R. C. Rask和格里木J. L. K. Grimm;1816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1818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德国语言学家格里木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819年出版的德语语法中,格里木受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启示,提出了著名的格里木定律,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历史比较语言学集大成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其贡献是:其一.构拟原始印欧语;其二提出了欧洲语言的谱系树模式;转折时期:青年语法学派维尔纳、布鲁克曼等以及洪堡特等的语言学著作启迪了索绪尔;三、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一般认为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语言学时期,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1.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他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经过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包括一系列新理论与方法的语言学思想,并于1906-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开设普通语言学课程;1916年去世后,他的几个学生根据听课笔记为其整理并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该书所阐述的语言学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索绪尔因此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2.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区分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把潜存在语言集团的头脑中的语言系统同实际的语言现象言语区别开来,分别称为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论证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能指和所指和线条性;第三,指出在语言符号系统里,有两种基本关系:组合句段关系和聚合联想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或句段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例如:1老刘买菜;2小王穿鞋;3陈兵喝酒;第四,区分共时与历时;索绪尔认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两个方面有各自的研究方法和原则,但他更强调共时研究的重要性;第五,区分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语言的内部因素指的是构成语言符号系统的结构要素;语言的外部因素指的是语言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研究语言内部因素的学科是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外部因素的学科是外部语言学;索绪尔的上述语言理论构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时代;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流派1〕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特鲁别茨柯依H. C. Trubetzkoy、马德修斯V. Mathesius和雅可布逊R. Jakobson 等;他们强调要把语言看作一种功能体系;这个学派最突出的成就是在音位研究上;2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尔姆斯列夫L. Hjelmslev和布龙达尔V. Brøndal等;3美国描写主义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萨丕尔1921出版了语言论,主张语言的实地调查,然后对它的结构作客观的描写和归纳研究;布龙菲尔德L. Bloomfield1933年出版了语言论,这部著作标志着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正式诞生;布龙菲尔德从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把语言看成是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的行为;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海里斯Harris1951出版了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在语言结构分析过程中,“切分”和“归类”是两个基本的操作程序,依据是“分布”;四当代语言学20世纪中叶以后,占主流地位的主要有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1.转换生成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又称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是当代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它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 Chomsky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被称为针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次革命——“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主要有以下特点:从研究对象上看,转换生成语言学以人的语言能力为研究对象,乔姆斯基反对行为主义的语言观,认为美国描写语言学缺乏解释力;乔姆斯基区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语言能力表现为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知识转换生成语法,是先天具备的人类遗传机制;另一部分是个别的语言知识,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知识;语言运用只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从研究目的来看,转换生成语言学试图建立一种人类语言共同的普遍原则——普遍语法,并且试图解释人们生成和理解话语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从研究方法上看,转换生成语言学使用演绎法研究语言;而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2.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新弗斯学派,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支之一的伦敦学派弗斯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英国韩礼德为代表,此外,属于功能主义阵营的认知语言学影响也越来越大;功能主义与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语言的自足性的看法;形式主义认为语言是自足的,因此只需要从语言内部去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不需要考虑语言的外部因素;而功能主义否认语言的自足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形式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主张联系社会文化、语言环境、认知心理等外部因素来解释语言现象;例如:父亲、公婆、婆媳等;文化制约冷水与冷冰冰的水;认知解释自我测试一一、填空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 ,通称为“小学”;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语言学;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 ;4、17世纪,法国波尔•罗瓦雅尔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 ;5、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古代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和 ;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8、1786年,英国的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诞生的一年;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德国的和格里木;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关系分类1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12、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13、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和四种;14.19世纪20年代,丹麦的语言学家拉斯克等开始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去研究语言,从而建立了;15.研究某一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语言学叫;16.理论语言学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它们是和;17.最先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语言学家是; 18.从语言的上分析,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9.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从语言与关上看的;20.公元前4世纪,古代印度出现了写的梵语语法; 21.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他的代表作是;22.用于交际和思维的语言分别叫做和;答案:1、语文学 2、理论 3、语言教学 4、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 6、印度、希腊、小学 7、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8、Sir William Jones威廉•琼斯、梵语跟希腊语、拉丁语以及日耳曼语、语言学 9、拉斯克、葆朴 10、结构形态、亲属来源 11、布龙菲尔德 12、乔姆斯基 13、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14.二、选择题1、下列材料,属于组合关系的是 ;A、b p m f B、不足改革C、a h o t D、哈额击妈2、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 ;••• A、在本质是一致的B、有着根本区别C、有不大的差别D、基本一样3、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内容 ;•••• A、只有任意性B、只有强制性•••• C、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D、没有任意性,也没有强制性4、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边缘学科属于 ;A、个别语言学B、一般语言学C、狭义应用语言学D、广义应用语言学5、现代汉语属于 ;••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6、汉语属于 ;•••••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7、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 ••••• A、文字学B、语音学•••••C、词汇学D、语法学8、下面错误的一个是 ;••••• A、思维可以不依赖于语言B、语言对思维有固定和改造作用••••• C、思维是语言的服务对象•••••D、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词不是一对一的9、在时间线条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 ;•••• 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层级关系D、表里关系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11、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 ;• A、结构主义语言学B、小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转换生成语言学 12、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属于 ; • A、屈折语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14、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描写语言学C、转换生成语言学D、历史比较语言学15、英语属于 ;•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16、描写语言学、规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分类角度是 ;A、语言结构部门的范围不同B、语言存在的时间范围不同C、语言学与其它科学联系方式不同D、研究语言的操作方法不同17、日语属于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18、从语言的谱系分类看,汉语属于 ;• 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词根语D、粘着语19、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 ;•• A、零形式B、语序C、外部附加D、内部屈折20、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 ;A、结构主义语言学B、转换生成语言学C、历史比较语言学D、传统语言学2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 ;• A、乔姆斯基B、布龙菲尔德C、萨丕尔D、索绪尔22、语言是由三部分组成;• A、汉语外语方言B、语音词汇语法• C、语用语义语法D、声母韵母声调23、索绪尔提出了的主张;A、劳动创造语言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C、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D、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24、下列四门学科中,可以归入个别语言学的是 ;A、英语词汇学B、逻辑语言学C、病理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25、下面正确的一个是 ;A、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B、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言语是社会的• D、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26、语言不具有 ;A、社会性B、符号性C、阶级性D、系统性五答案:1、B 2、B 3、C 4、D 5、B6、B7、D8、A9、B10、D11、C 12、A 13、D 14、D 15、A16、D 17、D 18、A 19、B 20、C21、D 22、B 23、C 24、A 25、B26、 C三、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2、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3、对比语言学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言的构造要素进行比较的语言学;4、言语 •就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对语言的使用;•••5、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6、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7、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8、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具。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主要差异人和动物两者都拥有生物学有关的贪欲,就是说食欲,性欲,睡眠欲,攻击本能等。
只看这些人与动物之间没什么大区别,但是人和动物的确是不同的。
那么人和动物不同的原因,人和动物的差异到底是什么呢?提起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大多数人会想起语言的。
有的说动物不能思考所以没有自己的语言只有一些身势。
但是有的动物学家表明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到现在所作的研究表明了蜜蜂,海豚,黑猩猩等动物的确有它们特有的交流手段。
而且通过特殊的训练人和动物可以做些简单沟通。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不仅人类有语言相互沟通,而且动物也有自己特有的语言这种结论。
那么,果然是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也向人类那样可以用语言交流吗?如果确实是有,这与人的语言如何不同呢?我们会面对这种问题。
大部分语言学家们认为只有人类拥有真正的语言。
像鸟有翅膀,鱼有鳍那样人有语言,就是语言把人作为真正的人。
语言就是分出人和动物的最大的特征。
按照这个概念主张只有人类拥有语言的话,我们应该需要提出可以区别人和动物的语言的特性才行。
那就跟这样的语言问题连结的特性到底有哪些呢?为了接近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提出一些从过去到现在经常被指出的关于动物的语言有关的资料,然后再去分析人的语言与动物的语言具体的差异是什么。
1.人类有社会和文化,倒动物的世界里没有那些该怎么说明呢?动物的世界里的确是有群集,可是没有可以叫社会的系统。
而且,找不到文化发展的阶段。
那是因为,文化可以成为‘人类经历的总量’,就是按照(记忆-经验-历史社会-文化)这个循序构成的。
并且,这些东西还需要由语言为媒体才能成立。
意思是说,用动物的语言是不能成为一个文化,那个应该可以理解为动物语言与人类语言应该是一种不同特质的。
2.人类语言的学习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不是由遗传的。
有一个中国小孩讲中文不是因为他的父母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他在中国文化的范围内成长,学语言。
如果哪个孩子在美国长大学英语的话,就算是中国孩子也会讲英语的。
体例***题干部分 ***答案部分***自己补充部分***疑问部分在语言学专业课辅导的基础上,本人对以下习题做了简要总结,答案甚简,只为概括精要,权作思鉴。
其中部分名词解释、国际音标习题、层次分析练习等题由于输入繁琐、且个人以为较易,未做解答。
语言学第一节1.言语和语言的辨析:(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言语(2)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言语(3)亚洲语言研究语言(4)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语言(5)向人民学习语言言语(6)到了香港,和当地人的语言不同言语(7)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语言(8)我们缺乏共同的语言,算了吧言语3.[ai]这个音,汉语是爱的意思,而英语是我的意思。
为什么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会表达了不同的意义?答案要点:任意性4.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âm¨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 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答案要点:任意性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用不同的语音表示某一具体事物,比如把xiézi(鞋子)说成wàzi(袜子),把happy(幸福)说成sad(悲伤)?答案要点:任意性同时注意强制性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6、请根据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小明学习计算机。
(2)老陈研究书法。
(3)叔叔修理汽车。
(1)在这三句话中,哪些词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它们是以什么句法关系组合的?答案要点:横向组合关系,主谓、述宾(2)在这三句话中,哪些词的关系是聚合关系?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答案要点:纵向聚合关系名词可作主语施事……(3)修理一词能否与书法一词组合,试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词义搭配7、许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都涉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请指出下列哪些术语谈及的是组合关系,哪些是聚合关系?元音聚合同义词聚合主语聚合偏正关系组合音位与音位变体聚合动词与它的宾语组合8.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答案要点:不符合语法的组合关系(或语义)破坏语言的交际功能9.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答案要点:语言的递归性10.某电视台播出了一个新闻,说是有个人养了一只鹦鹉鸟,它不但能向人问好,还能扯着嗓子背诵唐诗《登鹳雀楼》,这是不是说鹦鹉会说话?为什么?答案要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11.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4。
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
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
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
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古代汉语的成分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别是北方官话区的方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相对较快。
4、请举例说明语境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答:语境的含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态中的人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总要受到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
从语言艺术创作中的修辞过程看,创作者总是要服从于一定的修辞目的,围绕一定的思想主旨,针对一定的表达对象,使用一定的语言符号,遵从一定的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律,联系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修辞陈望道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初对此就有过精辟的论述。
他明确提出了“六何”说:“第一个‘何故’,是写说的目的,如为劝他人的还是但想使人还是但想使人言发展变化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英语在从九世纪阿尔弗列德大帝到莎士比亚(1564-1616)了解自己意见或是同人辩论的。
第二个‘何事’,是写说的事项:是日常的琐事还是学术这五个世纪中,发展变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于后代人读九世纪以前的作品,就像是读外语一样. 第三个‘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的,就是说者和读听者的关系,如读听者为文学青年还是一般群众之类。
第四个‘何地’,是说认清写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在城市还是乡村之类,第五个‘何时’,是说认清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小之年月,大之时代,第六个‘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剪裁,怎样配置之类。
”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这“六何”实质上就是修辞过程中,制约创作者语言艺术活动的一系列因素,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其主旨是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抨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
但鲁迅先生文创作的社会环境被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气氛所笼罩。
因而,他对反动势力及其走狗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
”(鲁迅《两地书》)。
他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结论式的答案,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双关、取譬、借喻等比较陷晦或委婉的表达方式。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的“语言”和人类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和动物“语言”的功能相对封闭性(二)人类语言结构的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和动物语言结构的简单性。
(三)人类的语言是可以学习和传授的,动物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
三、幼儿怎样学会说话1、模仿说2、天赋说3、认知说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和言语在语言学中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行为;二是说话所用的单位(材料)和规则,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组成,称为语言;三是说出来的话,称为言语作品。
我们也可以把一和三统称为言语,它和二形成言语与语言的对立。
言语可以总结为“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它是对语言的运用及其成果。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语言是抽象的系统,言语是其具体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二、语言的符号性(一)符号1、含义符号就是人们约定的,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
2、特点(1)符号都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即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所指”;形式是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外在形式,即“能指”。
(2)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一般没有天然的联系。
3、分类(1)从符号的形式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可以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触觉符号等。
(2)从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有无联系上,可以把符号分为象征性符号和任意性符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这是源于索绪尔的观点。
所谓任意性即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任意的。
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即是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摘要: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具有相同性,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里我们要从人类语言具有符号性,人类语言是后天习得的,人类语言具有复杂性和可记录性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关键词:人类动物语言符号性后天丰富记录语言不仅仅是人类特有的,动物语言虽然不及人类语言发展得细致、成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动物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可是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
一、人类语言具有符号性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
像信号灯、旗语、上课铃、盲文等都是符号。
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
人类一旦有了和别人交谈或者表达自己思想的必要,那么它就同时具有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内涵。
比如,上课时,你的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质疑,并对你发问,你在获取了学生的语言信息后进行思考并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你和你的学生通过以空气为媒介的“语言”进行内容上的交流,就包含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内容。
而动物语言就不一定具有这两个方面。
比如当宠物狗饥饿时,用渴望地眼神忘着主人,并伴随着摇尾巴、叫唤,当然主人能够辨别宠物狗处于饥饿的状态,但这对没有与狗有接触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也就缺乏了意义。
也许你会说,“动物之间运用它们约定俗成的语言进行交流,它们不就既具有形式又具有意义了吗?”以下我要说的是任意性是符号最重要的特征。
动物语言不具有和人类语言一样的任意性。
动物有表示暴怒、恐怖、警告等信息的叫喊。
人的惊呼、呻吟或者哈哈大笑或许可以和这种现象相比,这可以说是人类祖先还未发展呈“人”时的一些前语言的本能的叫喊。
好多动物语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比如,蜜蜂表示花蜜的质量的动作方式是任意的,走出圆形和8字性便是蜜源的大概距离看来也是任意的。
但是摆尾舞的前进速度越慢,标志距离越远,又是非任意性的;以8字的细腰或者半圆的直径和垂直线的交角表示蜜源的方向更不是任意的。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1)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交际的需要、语言的规则组装出来的句子。
动物“语言”的表现则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也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2)任意性动物有表示暴怒、恐怖、警告新信息的叫喊。
人的惊呼、呻吟或哈哈大笑或许可以和这种现象相比,这可以说是人类祖先还未发展成为“人”时的一些前语言的本能叫喊的遗迹。
这些叫喊在人类也是普遍的,不分种族、民族,谈不上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
(3)结构的二层性前面说过,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位层和符号层。
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词、句子。
这个分层装置依次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结构的二层性。
(4)开放性结构二层性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开放性或创造性,人们能够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通过替换和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
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
它们的交际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列举。
(5)传授性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是掌握什么语言,则是后天学会的,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就学不会一种语言。
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
其它动物的交际模式是先天带来的,而人类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其他动物的交际都是由当时当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对具体情景的感性的反应,只能传递某种信息,既不能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也不能设想未来。
长臂猿只有碰到了敌人的威胁才会发出尖叫。
只有人类能用语言说古道今,表达深邃的哲理,突破时空限制。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是人类和动物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
人类语言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能够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动物语言虽然也能传达简单的信息和情绪,但通常不具备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从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特点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区别,并讨论它们在生物学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介绍本文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涉及的主题,即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介绍人类和动物在语言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正文部分将分为人类语言的特点、动物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分析三个部分。
在人类语言的特点部分,将介绍人类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功能;在动物语言的特点部分,将介绍动物语言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情况;在区别分析部分,将详细比较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在语法、词汇、音调等方面的差异。
3. 结论部分将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不同进行总结,强调两者在交流和思维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在人类和动物语言比较研究领域还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以上就是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安排。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揭示它们在语言功能、表达方式和交流意图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同时,通过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的独特性和发展历程,探讨语言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也可以为未来关于语言起源、进化以及语言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总的来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比较分析,探讨两者在语言学习、交流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语言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启示。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
●Communication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是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不是人们只有用语言。
我们可以知道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语言。
●人类语言我们认为,人类的分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言的不同,这和猿猴的情况很不相同。
西班牙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仅仅凭借对早期人类头骨的探测就下结论说人类语言的出现在35万年前的看法,还只是一种猜想。
从人类分群而居的情况来看,人类语言的出现会更早。
语言的出现与人类的生活习性密不可分。
只有丰富而多样的生活内容,才会致使人类需要通过丰富的语言来交流。
我们发现不同种群的猿猴具有某些特定的声音标记,他们凭借这种声音的特征能区别于别的群的猿猴。
即便是放哨猿猴发出的需要整个种群回避的最高意义上的危险信号也是富有特征的。
这种现象可能近似于早期人类的不同语言产生的过程。
我们认为,早期人类的语言出现可能与他们从树上下到地上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最大的可能与一场巨大而频繁发生的天灾事件有联系。
因为这样的条件下,早期人类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都会被打破,从而导致语言层次的丰富和多样化。
这就是说,人类语言种类的多样性不是渐进得来的,而是与突发性、全局性天灾事件的出现有密切关联性。
比如说,一种特定尺寸的彗星撞击地球后形成的环境条件,消除了早期人类的种群约束和规定。
早期人类四散奔走逃避,呼叫信号传递与联系自然也就非常难以定型化。
而且这种条件也使得早期人类不同种群之间发生最大程度的混杂和交流。
语言的混乱和多层次是导致早期人类群聚后语言再次调整统一的基础。
人类语言经由天灾演变的假说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那就是早期人类因天灾四散奔逃后依然存在的种群语言归属感。
可能这种不经意中形成的条件反射也曾经在人类语言进化上起着某种促进作用。
人类从树上下到地上是否与此有关,这也是值得考证的。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
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
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
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
(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一语言与言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交际)有着本质区别:1.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
2.人类语言的构造灵巧性。
3.人类语言的习得性。
4.人类语言的易境性。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是存在于全社团成员大脑里的相对完整的抽象符号系统;言语是个人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物质)的。
2.语言是社会(全民)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6.语言是后时的,言语是先时的。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
语言系统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的言语实践。
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又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依据。
二语言的性质(一)语言的符号性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符号都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任意性是指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是符号最根本的属性。
约定性是中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一旦约定人们就要遵守这种社会共同的约定。
(二).语言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所谓系统性,就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三).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首先,从音义结合的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中的音义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看,语言具有社会性。
(1)人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本质区别?来源于百度文库
1、人类语言的单位具有明晰性特点,动物语言是囫囵一团,不能分析的;
2、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
3、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可以以有限的单位组成无限的句子,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二层性;
4、人类语言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开放系统,虽然音位数量有限,可是经组合与替换,可以构成无限的句子,开放性还体现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产生新词,吸收外民族的词语,一些社会现象的消失,语言中相应的词也隐匿或消失,动物的语言没有这种变化;
5、人类语言具有传授性,它是可以传授的,掌握什么样的语言是后天学会的,动物的语言则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
6、人类语言不受时、地的限制,它可以表达过去的事情,也可以阐述未来的事情。
上述六个方面标志着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称得上人类语言。
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尽管蜜蜂可以用极其复杂的舞蹈,知告同伴花蜜的方位和距离;所有的动物都能以自己特殊的姿态或声音向同伴报告危险的来临或满足及痛苦的感受;有的灵长动物,如黑猩猩还能学会一些人类的手势语和特殊的符号语言。
但是,没有一种动物,即便是脑结构和人类有极大的可比性的猩猩,能够象人类那样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尽管,经过严格训练的猩猩在特定的场合里能够使用其所学的“语言”。
比如,见到主人做敬礼的动作。
不过,这些条件反应式的语言使用离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还相去遥远。
人类语言的创性是它有别于动物语言的根本标志。
猩猩不会说人话,鸟不会唱人歌,这都是由物种的生理特理所造成的差异,因为,猩猩和鸟不具有人类的发音器官,不能象人类那样发音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动物只能表达与其本能相联系的或出现于眼前的事物和情景。
而不能象人类那样表达抽象的,复杂的,非眼前的情景: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一种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是坦诚相见地直抒已见,也可以委婉其辞,甚至装腔作势等等。
大猩猩不具备人类这些语言
能力中的任何一项。
因此,它们的语言,是不具创造性的。
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动物之间也是可以交际,但这种交际只限于表达一些低级的情感,如高兴、威吓、屈从等等。
动物不会抽象思维,当然也就不需要也不可能使用语言。
▪即使从人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特征来看,两者之间也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人类的语言:功能、构造、习得
▪ 1.功能的开放性
▪无限
▪巧妙:“很好”、“不错”、“难道是不好的吗?”;反语;熟语(何家姑娘嫁郑家——)
▪(1)人类语言可通过替换和组合构成无限多的句子。
▪而动物的“语言”只是一种封闭的系统,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到动物本身所受刺激的限定的。
人的语言甚至不仅可以有表面意义,还有“言外之意”。
(2)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动物的“语言”是受到刺激后在一定的环境下发出的,特别是不能回顾过去也不能设想未来。
而人的语言则可以由古到今,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虚幻,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 2.构造的灵巧性
▪人的语言是由底层和上层构成的,而动物的“语言”根本就不能分成明晰的单位,当然就更谈
不上具有二层性了。
▪语音=﹥语素→词→句子
▪(数十)(数千)(数万)(无穷)
▪工作原理
▪(1)任意性→表意的广泛性
▪(2)离散性→→表意的灵活性
▪(3)层级性→以少驭多
▪ 3.习得
▪习得指的是日常交际环境中通过自然的运用第一语言能力而逐步地、下意识地发展这种能力。
▪语言习得是全人类均具备的通过遗传而得来的能力。
人生来就具备一种天赋,或一种生物机制,使他们至少能习得一种语言。
▪→传授性。
人是从小逐渐学会语言的,而不是生来就会某种语言的。
而动物的“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习的
人的语言和动物语言有何不同?来源于百度文库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01年大题)
答: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们的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表现:某种具体语言的音义结合关系;形成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知识是就创制符号时的情形说的。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
任何人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
符号的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改变也要由社会来决定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