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和联系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以下几种情况均属于自交的范畴:1.植物为两性花,同一朵花雌雄蕊之间自花授粉或同一植株不同花之间的传粉,如豌豆、桃花等;2.植物为单性花,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如黄瓜、西瓜、南瓜、葫芦等植物;3.动物,由于多为雌雄异体,所以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即为自交,其含意较植物要广泛些。
此外,要注意正确区分“自交”、“自由交配”两个类似的概念:自由交配不同于自交。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而自交在狭义上是指植物的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一般来说,有性别决定的生物不能自交。
可见自由交配与自交的界线分明,切不可混淆。
我们通过以下数学模型构建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如:1.将Dd个体自交,在F1中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交得到F2,在F2中再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交,……,Fn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个体占所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多少?数学模型:X=(2n—1)/(2n+1)2.将Dd个体自交,在F1中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由交配(自交和杂交)得到F2,在F2中再选择显性个体让其自由交配,……,Fn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显性个体占所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多少?数学模型:X= n /(n+2)本人认为,需要补充的是:1、确实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这两个概念在试题中的作用,以至于错误理解造成误判。
2、在一个种群中,一般情况下,就对相对性状而言,其个体不外乎(♂♀)AA、(♂♀)Aa、(♂♀)aa三种基因型。
其交配组合列表如下:也就是说,自由交配包含了自交和杂交两类。
浅谈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一中王大姣 844604 在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常将自交和自由交配混为一谈,认为自由交配简称自交的错误认识。
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从概念、交配组合类型、相关概率的计算及后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来阐明,供大家商榷。
一、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在遗传学中,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自交是获得纯系品种的有效方法。
植物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一般用遗传学符号“⊕”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种类不同:若只考虑某群体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种群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可见自由交配比自交的交配组合类型要多,体现种群雌雄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
三、自交与自由交配相关概率的计算结果不同杂合子连续自交,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及变化曲线如图:曲线a:代表纯合子连续自交比例。
曲线c:代表杂合子连续自交比例。
曲线b:代表显性(隐性)纯合子的比例。
1.自花传粉的植物群体中,显性性状AA占1/3,Aa占2/3。
则自交后代产生AA的概率为1/3×1+2/3×1/4=1/2.2.动物群体中,显性性状AA占1/3,Aa占2/3,则自由交配组合为AA×AA、Aa× Aa、AA× Aa;A基因频率为2/3, a基因频率为1/3,则后代AA的概率为2/3×2/3=4/9。
例1.已知豌豆的的高茎(DD)和矮茎(dd)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变异进化》专题一、自交和自由交配辨析(一)、概念自交是指植物中的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广义的自交也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互交配。
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bb,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BB、Bb×Bb、bb×bb三类自由交配又叫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种群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
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bb,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二)规律:1. 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假如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无迁入和迁出;个体间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A=p,a=q,则AA=p2Aa=2pq,aa=q2.2. 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基因频率(A、a)不变,每种基因型频率从下一代开始也不变,下一代达到遗传平衡。
3.Aa连续自交基因频率(A、a)不变,基因型频率AA、aa变大且相等,Aa变小。
例题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交产生F2,试问:(1)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取F2中的雌雄果蝇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3)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4)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2:1 B.8:1 C.4:1 D.3:1例2: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得F2,在F2中选出高茎豌豆,让其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DD、Dd、dd三种基因型例。
如果让F2全部自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 DD、Dd、dd三种基因型之比为。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1.1 自交自交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之认识较为清晰。
遗传学上,动植物的交配方式主要分为杂交和近交两种,其中近交也就是近亲繁殖,是指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叔父侄女婚配、同胞兄妹婚配等,主要包括自交,回交等。
在各类近交方式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也就是指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当确定一方基因型时,交配另一方的基因型也就对之确定了。
自交在动物和植物中的概念内涵不同,这是学生在做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简单来说,自交就是自身交配,所以主要适用于植物。
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两性花植物如小麦,自交就是自花授粉的过程;而对于黄瓜等单性花植物而言,自交就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对于植物来说就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相对而言,由于大多数动物为雌雄异体,交配方式为异体受精。
所以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广义上的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目前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圆符号表示。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只在必修二第七章出现过一次,而且配套的习题较少,学生不易理解。
自由交配也称为随机交配,强调随机性。
自由交配也就是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这样交配的双方基因型不确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以说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广泛,包括自交、杂交、测交等。
对豌豆、小麦等自花授粉的植物,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自由交配是雌雄个体之间,不管基因型如何,随机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一般×表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决定了两者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例如若某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基因型有AA 、Aa 、aa 三种,则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有三种交配方式,即AA ×AA 、Aa × Aa、aa ×aa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其交配方式比自交要多样,有六种:AA ×AA 、Aa × Aa、aa ×aa 、AA × Aa、AA ×aa 、Aa ×aa 。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1 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 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AA、Aa× Aa、aa×aa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AA×aa、Aa×aa,共六种交配方式。
3 结果不同。
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生物,连续自交n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2n,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1/2×(1-1/2n);若自由交配n代产生的后代中,AA:Aa:aa =1:2:1。
例题:1、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D )A. 1/9B. 3/8C. 1/6 6解析:Aa自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Aa:aa =1:2:1,去掉隐性个体后,AA个体占1/3,Aa占2/3,全部自交,即1/3AA⊕,2/3Aa⊕,子二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2、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B )A. 1/2B. 5/8C. 1/4 4解析:动物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是指雌雄个体间,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题中,理论上雌雄全体比例为1:1,雌或雄中基因型比例Aabb:AAbb=1:1,因此可以用棋盘法解答比较直观易懂。
3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A 1:1B 3:1C 5:1D 8:1解析:F1无论雌雄都为灰身(Aa),F2雌雄都有AA、Aa、aa三种基因型,灰身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 Aa,因此仍然用棋盘法解答此题:1、基因型为Aa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自交和自由交配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2.2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变化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却有不同。
如Aa种群自交多代,AA、aa频率升高,而Aa频率趋进于0;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机率相等,因此自由交配不改变后代基因型频率。
3 遗传平衡定律法在一个理想的种群中个体间自由交配,其遵循遗传平衡定律(p+q)2 =1,若亲本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P,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q,则子代基因型及比值为AA=p2、Aa=2pq、aa=q2。
3 常见习题例析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自交和自由交配是两种不同的交配方式,它们在生物学中有特定的定义和公式。
1. 自交(Self-fertilization):指同一个个体的两个或多个生殖细胞结合,进行交配。
自交可以发生在许多生物中,特别是植物中比较常见。
自交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AA + aa → AA + aa
这里的AA和aa分别代表具有不同等位基因的两个同源染色体。
自交导致后代中的基因型变得更加纯合,即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数量增加。
2. 自由交配(Outcrossing):指个体之间的交配是随机和自由的,没有特定的选择限制。
这种交配方式通常发生在许多动物和某些植物中,其中个体可以自由选择配偶。
自由交配没有一个特定的公式,因为交配的结果取决于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和随机选择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自交和自由交配是生物学领域的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不同的交配模式和遗传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复杂的遗传模型和公式,用于研究和预测不同交配方式下的遗传变化。
广东教育·高中2016年第2期理综高参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计算问题■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邓过房一、自交与自由交配1.概念不同: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交配,植物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动物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植物和动物都包括自交和杂交,只是动物仍然是在雌雄个体之间进行。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若某群体中有基因型AA 、Aa 、aa 的个体,自交方式有AA ×AA 、Aa ×Aa 、aa ×aa 三种交配方式,而自由交配方式除上述三种交配方式外,还有AA ×Aa 、AA ×aa 、Aa ×aa ,共六种交配方式。
3.结果不同:含一对等位基因(Aa )的生物,连续自交n 代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占12n ,而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个体各占12×(1-12n );若自由交配n 代产生的后代中,AA ∶Aa ∶aa =1∶2∶1。
二、典型例题详解【例1】(2013·山东)用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曲线Ⅱ的F 3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B .曲线Ⅲ的F 2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C .曲线Ⅳ的F n 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1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解析:本题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依题意可首先分析出前三代中Aa 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据此可判断曲线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表中的②、④、③、①四种情况。
由图可知,曲线Ⅱ的F 3中Aa 的基因型频率与曲线Ⅲ的F 2中Aa 的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4,A 、B 正确;曲线Ⅳ的F n 中纯合体的比例和上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分别为1-12n 和1-12n -1,两者相差12n ,C 错误;曲线Ⅰ和Ⅳ分别代表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两种情况,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淘汰和选择,所以各子代间A 和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D 正确。
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1 概念不同:2 交配组合种类不同3、自交和自由交配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影响【例题】:,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例题】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1∶1B.8∶1C.3∶1D.4∶1变式训练1:如果我们把题中条件改为“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交,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又该是多少?”():变试训练2:若把“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改为“将F2的全部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变试训练3:若把“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改为“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交,”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变试训练4:若把“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改为“将F2的全部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交,”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练习】、已知某动物种群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 1/2B. 5/8C. 1/4D.3/4植物的自交和自由交配练习1.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个体比为3:1, F2代中淘汰矮茎,选取高茎进行自交,后代中杂合子占后代所有个体的比例为()A、1/3B、2/3C、1/4D、1/2练习2. F1高茎豌豆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个体比为3:1, F2进行自由交配,后代能稳定遗传的高茎比例为练习3.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作者:徐建芸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6年第05期
“自交”与“自由交配”是高中生物遗传概率计算的一个重、难点,在多地区的高考中都曾考查过,所以有必要对两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剖析,以便让更多读者发现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一、自交、自由交配的三个不同
1.概念不同
自交是一种特殊的交配类型,有两种维度的理解.传统意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的是植物两性花的自花传粉和雌雄同株植物的异花传粉.而广泛意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既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但由于基因型必须相同,故自交只能用于求解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自由交配(或随机交配),是指群体中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可随机进行交配.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基因型相同的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自由交配,所以既可以解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也可以解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自交和自由交配有什么区别?这是困扰很多师生的问题。
因为在一些遗传题和概率计算题中,经常涉及到这两个概念;而在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也有相对应内容的考查,若不能把握二者的区别,答题时就很容易出错,也会在高考中失分。
下面作者从概念入手,分析二者的区别,并例举常见习题进一步说明。
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在遗传学上,动、植物交配方式有杂交和近交(近亲繁殖),其中近交是指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同胞兄妹交、叔父侄女交、堂表兄妹交等。
在各类近交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自交的概念在植物和动物种群中的含义有所不同,这是解题的关键:绝大部分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来说,绝大部分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实行异体受精。
所以,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实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自交和自由交配1 概念上的不同1.1 自交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
2 后代相关频率变化的比较2.1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频率变化在一个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改变。
例如:在一个Aa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
2.2 自交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变化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却有不同。
如Aa种群自交多代,AA、aa频率升高,而Aa频率趋进于0;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机率相等,因此自由交配不改变后代基因型频率。
3 遗传平衡定律法在一个理想的种群中个体间自由交配,其遵循遗传平衡定律(p+q)2 =1,若亲本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P,产生a的基因频率为q,则子代基因型及比值为AA=p2、Aa=2pq、aa=q2。
3 常见习题例析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自交、自由交配的区别1、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1.1 自交自交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对之认识较为清晰。
遗传学上,动植物的交配方式主要分为杂交和近交两种,其中近交也就是近亲繁殖,是指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相互交配,如叔父侄女婚配、同胞兄妹婚配等,主要包括自交,回交等。
在各类近交方式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交配是自交,也就是指即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相互结合产生下一代。
当确定一方基因型时,交配另一方的基因型也就对之确定了。
自交在动物和植物中的概念内涵不同,这是学生在做题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简单来说,自交就是自身交配,所以主要适用于植物.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两性花植物如小麦,自交就是自花授粉的过程;而对于黄瓜等单性花植物而言,自交就是指同株异花授粉.所以自交对于植物来说就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相对而言,由于大多数动物为雌雄异体,交配方式为异体受精。
所以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广义上的自交,即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目前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圆符号表示。
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很少,只在必修二第七章出现过一次,而且配套的习题较少,学生不易理解.自由交配也称为随机交配,强调随机性。
自由交配也就是指在一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这样交配的双方基因型不确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以说自由交配的交配方式广泛,包括自交、杂交、测交等。
对豌豆、小麦等自花授粉的植物,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
在动物种群中,自由交配是雌雄个体之间,不管基因型如何,随机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应出现的数目,一般×表示2、自交和自由交配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念不同决定了两者的交配组合方式不同,例如若某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则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有三种交配方式,即AA×AA、Aa× Aa、aa×aa;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其交配方式比自交要多样,有六种:AA×AA、Aa× Aa、aa×aa 、AA× Aa、AA×aa、Aa×aa。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自交:来自同一个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个无性繁殖系个体间的交配。
如植物: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传粉或雌雄异花植物同株传粉;动物则是指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规律,也用于验证某个体是否纯合(如果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为纯合;否则为杂合)。
在育种中用此法可很快得到纯合的个体。
自由交配是指某一群体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交配个体的基因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自交属于自由交配的范畴。
在群体之间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可采用基因频率来计算(因基因频率在自由交配的情况下不变)。
例1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色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让F1随机(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随机(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A. 1:1B. 2:1C. 3:1D. 8:1解析:假设灰身和黑身分别用A和a表示,由上述题意可知,F2代灰身果蝇中AA占1/3,Aa占2/3,所以在灰身果蝇群体中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两种:A和a,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的基因频率为1-2/3=1/3,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所以:AA的基因频率为2/3×2/3=4/9,Aa=2×2/3×1/3=4/9,aa=1/3×1/3=1/9。
灰身果蝇所占的比率为:8/9,黑身果蝇所占的比率为:1/9。
所以子二代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8:1。
答案:D。
例2 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大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分别用T、t表示)自花传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大穗抗病小麦,有X株为小穗抗病小麦,分析回答:(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够稳定遗传约为株。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比较辨析推荐文章自由职业入党申请书参考范文热度:自由在高处读后感热度:读自由在高处有感热度:反对自由主义自查报告热度: 2016年全国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补充通知热度: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是什么?发生在植物与动物概率怎样计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比较辨析,供大家分享。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比较辨析本文通过定义比较辨析,计算过程比较辨析,及频率比较辨析,得出了解决自交与自由交配在高中生物遗传学中相关计算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1 定义辨析1.1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
大多数植物没有性别分化,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或两性花植物,像水稻、小麦等两性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过程就称为自交;而像玉米、黄瓜等单性花植物来说,自交是指同株异花授粉。
所以自交的概念适用于植物,含义是自花授粉或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
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
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比如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的自交组合有哪些?解析: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三种基因型中分别有相应的雌雄个体。
因此根据自交定义有:♂AA ×♀AA ,♂Aa ×♀Aa,♂aa ×♀aa三种组合方式。
1.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指在一群体中,不同的个体之间都有交配机会且机会均等,即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
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自由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
对水稻、小麦、豌豆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自然状态下自由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在人为条件下可以进行自由交配。
在动物种群中,自由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
比如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的自由交配组合有哪些?解析:在一个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三种基因型中分别有相应的雌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