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 格式:doc
- 大小:177.71 KB
- 文档页数:2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摘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的过程。
达尔文的实验具有开创性,詹森、拜尔、温特多位科学家逐步深入探讨证明是化学信息引起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教材以“问题—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深入的问题”方式安排有关内容。
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可行性、经济实用性;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等)→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便于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并掌握,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长素的发现探究实验设计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科学素养,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它的发现历经了漫长的历史,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努力,最终得以揭开神秘的面纱。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由外部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例如光照、温度、水分等等。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植物自身也具有一些内部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901年,德国植物学家孟德尔森(Hans Molisch)首次提出了植物生长素的概念。
他将植物生长素定义为“一种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假设。
他将一些植物种子放在含有生长素的溶液中,结果发现这些种子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但是,孟德尔森并没有真正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这个任务留给了后来的科学家。
1913年,美国植物学家斯库奇(Frederick Frost Blackman)和布朗(Ewart Jones Brown)首次提出了植物生长素的概念。
他们将植物生长素定义为“一种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延长的物质”。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植物生长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观察,逐渐揭开了植物生长素的神秘面纱。
1934年,美国植物学家温德尔·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Stanley)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植物生长素。
他使用了一种叫做“烟草汁液”(tobacco juice)的溶液,将烟草叶子浸泡在其中,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一种纯净的植物生长素提取物。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植物生长素的复杂性。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化合物,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果实和花朵等。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组别 实验过程现象实验结论①向光弯曲生长Ⅰ.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生长快;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②不生长,不弯曲 ③直立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2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1.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甲、丁D .甲、戊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甲的胚芽鞘尖端罩有锡纸,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直立生长;乙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锡纸套住,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向光侧,所以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丙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导致丙直立生长;云母片将丁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之间完全隔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导致丁的胚芽鞘尖端下部缺乏生长素,所以不生长;戊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的右侧之间插入云母片,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右侧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只能由左侧向下运输,因此戊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清单一、什么是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也被称为吲哚乙酸(IAA),是一种植物激素。
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建成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1、达尔文的实验达尔文通过对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进行实验,观察到单侧光会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他提出了“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的假说。
2、鲍森·詹森的实验鲍森·詹森进行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拜尔的实验则表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温特的实验最为关键。
他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胚芽鞘会向对侧弯曲生长;而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弯曲。
从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三、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部位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幼嫩部位产生,如胚芽鞘、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很广泛,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运输方式(1)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这是一种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四、植物生长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植物器官的生长。
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2、促进生根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插条生根,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
【课前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试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巩固练习
(三):情感与价值观: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课型】新授课【教具媒体】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的】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二、【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窗台上就不移动的盆栽植物,让学生思考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呢?从而引出今天的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三、【自主学习】
看教材P46-49,完成学案上的探究点一、二、三、四、五
四、【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这个问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
五、【展示点拨】
一、达尔文实验
1、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2、条件:单侧光照射。
3、操作及现象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
处理:单侧光处理:去掉顶尖条件:锡箔罩上尖端条件:锡箔罩
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现象:胚芽鞘
4、得出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光照射使胚芽鞘的产生某种,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面比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传
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
芽鞘生长情况应是怎样?
三、1914年拜尔的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
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
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1、实验组:
(1)处理:把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2)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生长。
2、对照组:
(1)处理:把_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2)现象:胚芽鞘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_________,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________ 。
五、后续发现
1、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IAA)。
2、植物激素的含义:
由植物体产生,能从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
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