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不的变调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 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有趣的“一、七、八、不”变调规律解说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发现"一”“七”“八”“不”这四个入声字在不同的句子和词语搭配时读音是不同的?不错,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一”“七”“八”“不”是四个古入声字,它们在语句中的声调变化主要由它们后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变化规律:先说“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阴平。
单用,在语句末尾,表序数,在一连串数字中,都念本调。
例如:一、二、三,说法不一,第一,一中,一九九九年等。
变调有三种:(1)在去声前变阳平。
例如:一件、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等。
(2)在非去声前变去声。
例如:一天、一年、一本、一般、一门、一起、一种等。
(3)夹在重叠的动词中间变轻声。
例如: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等。
再说“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去声。
单用,在语句末尾,在非去声前,都念本调。
例如:不、我不、不听、不凉、不好。
变调有两种:(1)在去声前变阳平。
例如:不去、不是、不至于。
(2)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
例如:差不多、挡不住、行不行、去不去。
然后是“七”“八”的变调“七”“八”的本调是阴平。
单用,在语句末尾,表序数,在一连串数字中,都念本调。
在去声前念阳平。
例如:七万、八件。
根据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中年以下的人,“七”“八”有不变调的趋势。
当然学习普通话,“七”“八”可以不变调。
“一”和“不”变调有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①“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就是阴平(第一声)。
一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
②“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第四声)。
一般一直一起
③“一”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第二声)。
一半一个
④“一”在重叠动词中间念轻声。
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
2、“不”的变调
①“不”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就是去声(第四声)。
不我不
②“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也念原调,就是去声(第四声)。
不安不凡不久
③“不”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第二声)。
不论不但
④“不”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一”“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①“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就是阴平(第一声)。
一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
②“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第四声)。
一般一直一起
③“一”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第二声)。
一半一个
④“一”在重叠动词中间念轻声。
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
2、“不”的变调
①“不”在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原调,就是去声(第四声)。
不我不
②“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也念原调,就是去声(第四声)。
不安不凡不久
③“不”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第二声)。
不论不但
④“不”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不字的变调规律不字的变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字的一声变调:不字在标准普通话中读作bù,属于轻声,没有语调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不字后面的字在读音上不会出现明显的变调。
例如:不知道(bù zhī dào)、不要(bù yào)、不对(bù duì)2.不字的四声变调:在特定语境下,不字的声调会随后面的字发生变化,常见的情况是不字与一声调或二声调的字相连。
例如:不是(bú shì)、不会(bú huì)、不好(bú hǎo)3.不字的三声变调:在上文提到的四声变调的情况下,如果后面的字是一个三声调的字,不字的声调会变为三声调(falling tone)。
例如:不敢(bú gǎn)、不对劲(bú duì jìn)、不好吃(bú hǎo chī)4.不字的二声变调:不字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二声调(rising tone),即原本声调是四声的不字在后面跟着“一丨韵尾”(y, i, e)的字时,会有特殊的读音规律。
例如:不要(bú yào)、不说(búshuō)、不见(bú jiàn)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音规律在不同地区之间会存在差异,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遵守这些规律,因为个体差异和口语的影响等原因。
此外,在口语交流中,为了表达的流畅和简便,人们也可能会简化这种变调规律。
不字的变调规律主要受到后面字的声调和语境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不字的变调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理解。
《一、七、八、不”的变调表》(二)“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单念或位于词末(词末不受后读音节影响),以及“一”作为序数、基数时,不发生变调。
读原调如:统一第一偏不就不②在非去声前的“一、不” 念去声如:一根一生一同一举一心不说不忙不想不多不行③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致一队一个不会不够不变④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歇一歇谈一谈来不来走不走注:拼写时标注原来的调(三)上声、去声变调规律1.上声变调①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阴平(阳平、去声)念半上214 →21或211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低平调。
如:好书好人好树两组两船两次九千九盘九万②上声+上声→阳平+上声念直上214→24(35)如:厂长总理领导草稿稿纸好伞小组老虎③上声+上声+上声→ 半上声+(阳平+上声)214+214+214→21(211)+【24(35)+214】如:纸老虎党小组小俩口李厂长很友好冷水井④上声+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214+214+214→【35+35】+214如:演讲稿古典美展览馆手写体洗脸水管理组注:一句话都是上声音节时,分语段变调如:请你|给我|买把|小雨伞。
2.去声变调①去声+去声→半降+去声前一个去声由全降变为半降53+51如:道路计划电话漂亮运动努力著作试验注:拼写时标注原来的调(二)“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单念或位于词末(词末不受后读音节影响),以及“一”作为序数、基数时,不发生变调。
读原调如:始终如一,一九九九年,决不,行不,②在非去声前的“一、不” 念去声如:一般一端一头一体一准不能不给不来不好不灵③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并一带不必不便不错④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学一学洗一洗甜不甜忙不忙1.上声变调①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半上+阴平(阳平、去声)念半上214 →21或211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低平调。
如:北京水产鼓励指挥许多体制岗位美貌举办②上声+上声→阳平+上声念直上214→24(35)如:美满所以打假野草理解手指冷饮口语③上声+上声+上声→ 半上声+(阳平+上声)214+214+214→21(211)+【24(35)+214】如:热腾腾甜蜜蜜凶老虎好领导小雨伞我了解④上声+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214+214+214→【35+35】+214如:草稿纸领导好选举法瞭望塔洗脸盆计划组注:一句话都是上声音节时,分语段变调如:我很|了解|你。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 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一、七、八、不”的变调规律“一、七、八、不”这四个字单念时,“一、七、八”都念阴平声,“不”念去声。
用在语句中,就要看后面的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定,变化比较复杂。
(一)“一”的四种声调1、单说,或在语句末尾,都念阴平(“第一、十一、二十一”等看成一个数词,“一”字都读阴平原调;表“序数”的“第一”和简称“一”时,也读阴平原调,不变;夹在一串数字中,看做是单说的一个数字,也不变)。
如:“一、二、三!”“《列宁在一九一八》”“一八三五一六”“天下第一”“五一”“长春一中”“三营一连”“住在南一楼”“统一”“始终如一”“其说不一”“八十一天”。
2、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部书、一致、一样、一个人(“个”是去声变为轻声的,仍按去声看待。
)一对(如读一声表示第一队;如读二声表示一个对)。
3、在非去声前念去声如:一杯茶、一条心、一眼井、一楼(如读一声表示第一层楼;读第四声表示满楼)4、夹在叠用动词中间念轻声如:看一看试一试(二)“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三)“不”的三种声调1、单说,或在语句末尾念原调去声。
如:不,还要提高警惕!我偏不!要不,明天再说吧。
谁敢说个“不”字?2、在阴平、阳平、上声(即一切“非去声”)前也念原调。
如:不多不成不理不约而同不遗余力不可思议3、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不错,不对,不锈钢4、在动词后的补语中,或夹在词语当中念轻声。
如:拿不动,了不起,好不好?年不年,节不节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一”的变调规则
欧阳学文
❖单念、词尾、序数词一律不变。
例:统一、第一、一穷二白、一分为二
❖非去声前都变去声。
即是:“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时,“一”读四声。
如:一根、一心、一生、一同、一举、一塌糊涂、一模一样、一鸣惊人、一举两得(做一个大数目时“一”变成阳平)
❖在去声之前变成阳平。
即是:“一”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一”读二声。
如:一致、一对、一个
❖夹在重叠词间念成轻声。
如: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
一般用语感来分辨“一”的变调,所以坚持多说普通话多听新闻多注意日常积累尤其重要。
“不”字变调规律:
●“不”字单用或句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成本
调去声。
例如:不,我偏不谁敢说个“不”
字?不通、不齐、不巧
●“不”字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
例:不三不四、不但、
不利、不会
●“不”字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例如:了不起、吃不了、去不去。
一不七八的变调规律在实际说话中,“一”和“不”在与其它音节连接时,会发生一种有规律的变调现象。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
例如: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前念二声。
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
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2)“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四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时,仍读四声。
例如: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会发生变调现象:1)在四声字前念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再、不认识。
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
“七、八的两种声调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歌诀:一七八不变调同,去声前面变阳平,此外一字还要变,非去声前变去声。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作者:不详时间:2012-6-9 13:30:44 来源:hhminer转发人气: 3724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一”的变调规则
❖单念、词尾、序数词一律不变。
例:统一、第一、一穷二白、一分为二
❖非去声前都变去声。
即是:“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时,“一”读四声。
如:一根、一心、一生、一同、一举、一塌糊涂、一模一样、一鸣惊人、一举两得(做一个大数目时“一”变成阳平)❖在去声之前变成阳平。
即是:“一”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一”
读二声。
如:一致、一对、一个
❖夹在重叠词间念成轻声。
如: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
一般用语感来分辨“一”的变调,所以坚持多说普通话多听新闻多注意日常积累尤其重要。
“不”字变调规律:
●“不”字单用或句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成本调去声。
例
如:不,我偏不谁敢说个“不”字?不通、不齐、不巧
●“不”字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
例:不三不四、不但、不利、
不会
●“不”字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例如:了不起、吃不了、
去不去
1。
“一”的变调规则
❖单念、词尾、序数词一律不变。
例:统一、第一、一穷二白、一分为二
❖非去声前都变去声。
即是:“一”后面的字不是第四声时,“一”读四声。
如:一根、一心、一生、一同、一举、一塌糊涂、一模一样、一鸣惊人、一举两得(做一个大数目时“一”变成阳平)❖在去声之前变成阳平。
即是:“一”后面的字是第四声时,“一”
读二声。
如:一致、一对、一个
❖夹在重叠词间念成轻声。
如:看一看、听一听、走一走
一般用语感来分辨“一”的变调,所以坚持多说普通话多听新闻多注意日常积累尤其重要。
“不”字变调规律:
●“不”字单用或句尾以及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成本调去声。
例
如:不,我偏不谁敢说个“不”字?不通、不齐、不巧
●“不”字在去声音节前念阳平。
例:不三不四、不但、不利、
不会
●“不”字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例如:了不起、吃不了、
去不去
1。
“一转乾坤爪”的多音字组词
“一”的多音字组词:
单读或在句末不变调:一(yī)、七(qī)、八(bā)、不(bù),如:统一、十七、第八、我不……。
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前读去声(第四声。
如:一家、一直、一笔;不说、不行、不好……。
在去声(第四声)前读阳平(第二声)。
如:一月、一致、不去、不怕、七倍、八万……。
在两词中间读轻声。
如:试一试、说一说;受不了、差不多……。
“转”的多音字组词:
转zhuǎn :转身、转达、姓转。
转zhuàn:旋转、打转。
绕一转。
转zhuǎi:转文。
乾-组词
“乾”的多音字组词:
乾qián:扭转乾坤、乾坤、朗朗乾坤、乾隆、乾清宫、乾安、乾元、乾咳。
乾gān:乾闼婆、乾杯、乾笑、乾浴、乾阿妳、乾糙、乾血浆、乾亲、乾槁。
“爪”的多音字组词:
爪zhǎo:鳞爪、脚爪、爪牙、兵爪、合爪、爪士、爪鬋、鹗爪、句爪、鹰爪、爪臣、霜爪等。
爪zhuǎ:爪子、手爪、爪尖儿、手爪子、铁爪子、狗爪子等。
一群的一读几声
“一”在工具书中只有一个读音"yī"(第一声)。
但是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口语中,有“一、七、八、不”的变调的问题。
它的读音可以有“第一声”,“第四声”,“第二声”,“轻声”。
举例说明如下:“一、七、八、不”的变调:⑴ 单读或在句末不变调:一(yī)、七(qī)、八(bā)、不(bù),如:统一、十七、第八、我不……。
⑵ 在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前读去声(第四声)如:一家、一直、一笔;不说、不行、不好……。
⑶ 在去声(第四声)前读阳平(第二声)。
如:一月、一致、不去、不怕、七倍、八万……。
⑷ 在两词中间读轻声。
如:试一试、说一说;受不了、差不多……。
一、七、八、不的变调
“一、七、八、不”这四个字单念时,“一、七、八”都念阴平声,“不”念去声。
用在语句中,就要看后面的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定,变化比较复杂。
(一)“一”的四种声调
1、单说,或在语句末尾,都念阴平(“第一、十一、二十一”等看成一个数词,“一”字都读阴平原调;表“序数”的“第一”和简称“一”时,也读阴平原调,不变;夹在一串数字中,看做是单说的一个数字,也不变)。
如:“一、二、三!”“《列宁在一九一八》”“一八三五一六”“天下第一”“五一”“长春一中”“三营一连”“住在南一楼”“统一”“始终如一”“其说不一”“八十一天”。
2、在去声前念阳平
如:一部书、一致、一样、一个人(“个”是去声变为轻声的,仍按去声看待。
)一对(如读一声表示第一队;如读二声表示一个对)。
3、在非去声前念去声
如:一杯茶、一条心、一眼井、一楼(如读一声表示第一层楼;读第四声表示满楼)
4、夹在叠用动词中间念轻声
如:看一看试一试
(二)“七、八”的两种声调
1、单说,或在词语末尾,或是“第七,第八”的意思,表“序数”,都念阴平原调。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也念阴平原调。
3、在去声前可念阳平
如:七万八倍七上八下七个八个
(三)“不”的三种声调
1、单说,或在语句末尾念原调去声。
如:不,还要提高警惕!我偏不!要不,明天再说吧。
谁敢说个“不”字?
2、在阴平、阳平、上声(即一切“非去声”)前也念原调。
如:不多不成不理不约而同不遗余力不可思议
3、在去声前念阳平
如:不错,不对,不锈钢
4、在动词后的补语中,或夹在词语当中念轻声。
如:拿不动,了不起,好不好?年不年,节不节
歌诀:
一七八不变调同,
去声前面变阳平,
此外“一”字还要变,
非去声前变去声。
“一、七、八、不”是本调,
变化规律要记清。
单用、词尾念本调,
去声前面变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