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183.55 KB
- 文档页数:2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
颅脑创伤是指头部受到剧烈的直接或间接外力所造成的一系列损伤,这些损伤包括颅骨的骨折和颅内脑组织的损伤。
这种创伤常常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生命危险,需要快速、有效的临床救治。
一、急救处理
1、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和人工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止血和保护受伤部位,防止继续受伤。
3、固定头颈部,避免颈椎等损伤。
4、迅速送至医院或手术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二、诊断和评估
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现症,包括外伤程度、失忆时间、意识状态等。
2、进行神经系统和生命体征的评估,包括瞳孔大小和反应、肢体活动度、血压、呼吸等。
3、常规检查包括头颅x光、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伤情和定位。
三、治疗措施
1、控制颅内压力,如应用20%甘露醇、去硬膜下引流等手段。
2、药物治疗,如抗炎、抗感染、镇痛等的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如颅内压疝切除、颅骨修补等手术。
四、预防和护理
1、加强监护,避免出现恶化和并发症。
2、防止感染,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和敷料更换。
3、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随访,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一、宗旨为了指导我困神经外科医生证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凶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结合中国颅脑刨伤病人治疗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1.激素: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 0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赡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
5007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GCS<14分)伤后8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h总剂量21.2g),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P=0.0001)。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
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
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钙离子拮抗剂: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创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四期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
随后进行了Ⅱ期对852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tSAH有效。
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Ⅲ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
随后,又开展了Ⅳ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家医院进行,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无任何治疗作用。
中国颅脑损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全文)一、宗旨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毒副作用、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 Class I),经过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中国神经损伤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的认真讨论和仔细分析,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1. 激素: 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其疗效存在较大争议,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00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
5007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GCS<14分)伤后8小时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小时甲基强的松龙总剂量21.2克),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显著增加了病人死亡率 (P= 0.0001)。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
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不应该使用大剂量激素(1)。
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 钙离子拮抗剂: 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进行了四期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效。
随后进行了II期对852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损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外伤性蛛血病人(tSAH)有效。
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III 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
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守护脑袋的重要“说明书”》嗨,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一个超级厉害又特别重要的东西——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
你们知道吗,咱们的脑袋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小宇宙,里面装着好多好多重要的东西,就像电脑里超级复杂的芯片一样,要是脑袋受伤了,那可不得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有一次他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脑袋磕到了。
当时他就晕乎乎的,可把我们吓坏了。
那时候我就想啊,要是医生们有一个特别棒的指南来知道怎么治好他就好了。
这时候啊,这个中国颅脑损伤诊疗指南最新版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出现了。
这个指南里可有好多超级详细的东西呢。
比如说,对于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就像轻度的、中度的和重度的,都有不一样的治疗方法。
就好比把颅脑损伤当成不同等级的小怪兽,那这个指南就是告诉医生们用什么武器去打败这些小怪兽。
轻度的颅脑损伤可能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治疗起来可能相对简单一些,可能就是需要好好休息,再吃点药啥的。
但是中度和重度的那可就像大老虎在捣乱了。
我就问医生叔叔啦,我说:“叔叔,这个指南是不是就像一个魔法书啊?”医生叔叔笑着说:“可以这么说呀,小朋友。
这个指南里告诉我们很多判断病情的方法。
比如说,通过看病人的症状,像头疼得有多厉害呀,有没有呕吐呀,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能知道脑袋里面伤得有多严重。
”这个指南里还提到了很多先进的检查方法呢。
就像CT呀,MRI呀,这些东西就像是能钻进脑袋里的小眼睛,能把脑袋里面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我就在想啊,这多神奇啊,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
我又好奇地问医生叔叔:“叔叔,那这些检查会不会很疼呀?”叔叔说:“不会的,小朋友。
这些检查就像给脑袋拍个特殊的照片,一点都不疼的。
”在治疗方面啊,这个指南也有好多好办法。
如果有淤血在脑袋里,就像有脏东西在一个很精密的机器里一样,那就要想办法把淤血弄出来。
有时候可能要做手术呢。
我听医生叔叔说手术的时候啊,那些医生就像超级厉害的工匠,小心翼翼地在脑袋这个最珍贵的“工艺品”上工作。
《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指南》正式发表[打印] [关闭] 作者:[江基尧] 发布时间:[2008-11-10]颅脑创伤病人的福音——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发布《指南》出炉的动因及意义颅脑创伤占全身创伤发生率排第二位,但致死率和致残率却位居第一位。
美国每年发生颅脑创伤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而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颅脑创伤病人,其中死亡约10万人,颅脑创伤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和青年人伤病致死的首要因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颅脑创伤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已成为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颅脑创伤病人通常存在意识丧失、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记忆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异常。
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神经科医师不惜绞尽脑汁给病人使用各种脑保护药物,期盼能够促进病人脑功能的恢复。
但是,目前我国医院之间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差距很大,治疗方法不够规范和合理,认识上亦有差异,尤其现在临床使用的大量药物是否有效?如何正确选用药物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此刻临床急迫需要国家和学术组织出面干预或规范用药环节,由此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以下称指南)应运而生。
迄今为止,全世界神经科学家、临床医师和药厂都在通力合作,力争把通过长期实验研究发现的大量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逐步过渡到临床应用研究。
国外学者已经采用医学循证方法,将200多种脑保护药物用于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但未能发现任何一种临床有效的药物,其中包括现今临床常用的谷氨酸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镁离子、大剂量激素等。
我们知道,颅脑创伤病人救治过程中除了抢救时间要快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合理化、规范化地使用有效的脑保护药物。
因此,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减少颅脑创伤病人不良反应,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提高治疗效果,10月28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首次发布了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头部外力作用于颅骨和脑组织时引起的病理变化,常见于机动车事故、坠落、打斗等暴力行为或意外事故中。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是为了规范颅脑创伤的诊断和处理而制定的一套指南。
以下是关于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的1000字简要介绍:一、诊断与分级:颅脑创伤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或MRI。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将颅脑创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个级别。
二、治疗原则:颅脑创伤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判断,早期干预指的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和监测,早期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急诊处理:对于颅脑创伤的急诊处理,首先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要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确保其意识清醒。
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检查等。
四、药物治疗:在颅脑创伤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止痛药、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等。
止痛药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的头痛和不适感,抗炎药主要用于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抗感染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
五、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颅骨开窗术、颅脑减压术、血肿清除术等。
六、康复治疗:颅脑创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康复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等。
七、并发症预防:颅脑创伤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积水、脑血栓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与分级、治疗原则、急诊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等内容。
这些指南的制定旨在规范临床的诊断与处理流程,提高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质量和生存率。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而对颅骨和/或脑组织造成损害的一种疾病。
其严重程度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颅脑创伤的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1. 紧急评估和处理病人的基础生命支持应该是所有救治措施的首要任务。
在评估之前,应首先保证病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
然后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评估、生命体征的监测、诊断成像的获取等。
对于昏迷的病人,应优先考虑呼吸支持和气道管理。
2. CT扫描颅脑创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扫描。
对于初步疑似颅脑创伤的患者,应尽快进行CT扫描以明确伤情。
CT扫描能够显示颅内的出血、水肿以及颅骨骨折等异常。
3. 预防二次损伤颅脑创伤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和细胞破坏,从而导致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和延迟性损伤。
为了防止二次损伤,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降低颅内压、纠正低氧血症等。
4.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脑创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颅内的血液和减轻颅内压,从而降低颅内的压力和减少神经元的损伤。
常见的手术包括开颅手术、去骨盖室术、减压手术等。
5. 康复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认知和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的方案应根据病人的特定情况而定,可以包括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总之,颅脑创伤的临床救治需要及时、全面地评估病人的病情,包括呼吸和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颅骨状况等。
针对不同的病情,应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以尽快缓解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功能。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是医学界关于颅脑损伤的现代治疗方案的纲要,涵盖了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颅脑创伤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急性创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临床诊断、治疗及康复等方面,对颅脑创伤的救治指南进行一些介绍。
一、颅脑创伤的临床诊断1. 病史采集。
询问伤口及所引起的症状、当时和之后的状态及治疗情况等。
2. 神经检查。
包括定向力(Orinetation)、肢体力(Strength)、感觉(Sensation)、语音(Speech)。
评估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它们之间的同步性。
3. 器械检查。
CT头颅扫描、MRI磁共振成像,X光检查等。
4. 观察查体。
快速检查身体其他部位外伤及抽搐等情况。
治疗颅脑损伤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根据创伤程度进行不同的治疗决策。
1. 保守治疗。
用于颅脑损伤轻度和中度的患者。
安静休息,控制颅内高压,保持呼吸道开放,避免再次颅脑损伤。
可给予口服药物,如肌松剂、利尿剂、庆大霉素等,液体控制。
2. 手术治疗。
对颅脑损伤较重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减压、肿瘤切除、血肿清除等。
目的是缓解颅内压力、避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并确保器官供应。
康复期是颅脑损伤患者最长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在康复期,患者可以进行训练,以增强肢体力量,恢复语言功能和认知能力。
1. 肌肉康复训练。
包括肌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2. 语言康复训练。
包括言语重复、声音识别、语音理解及交流训练等。
3. 认知康复训练。
包括认知技能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等。
4. 社交技能训练。
包括日常活动、生活技能练习等。
在康复期内,应该遵循可持续、全面的康复治疗,多涉及家庭支持和改变生活方式。
康复期的特点是时间较长,内在负担较大,但是通过逐步恢复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
四、总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颅脑创伤的检查、治疗和康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颅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紧急情况,其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关乎生命危险的重大问题。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和治疗颅脑创伤患者。
一、颅脑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颅脑创伤患者的初步评估包括了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循环的评估。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受伤的部位和进行头颅影像检查。
1、意识与神经系统意识状态是评估颅脑创伤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Glasgow昏迷评分系统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量意识状态的方法。
Glasgow评分由眼睁开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构成,每项评估分数为1-4分,总分数为3-15分,评分越低,意识状态越差。
除意识状态外,还需要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评估,包括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肢体运动、感觉等,从而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2、呼吸与循环对颅脑创伤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对呼吸支持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和协同通气等方法。
对于循环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液体输注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预防突发情况的发生。
3、头颅影像检查颅脑创伤患者应根据情况进行头颅影像检查。
头颅CT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颅骨和脑组织是否损伤。
MRI检查可以显示更加详细的脑部组织结构,SSPCT检查可以显示脑血管供应情况。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颅脑创伤患者失去意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进行手动通气或使用呼吸机支持呼吸。
此外,需要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2、控制颅内压力颅脑创伤后,脑组织水肿和出血等影响颅内压力的因素会逐渐增加。
有效的颅内压控制可以减缓和预防脑组织损伤,降低死亡率。
颅内压监测和药物治疗是控制颅内压力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硫酸甘露醇等。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脑创伤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脑内出血清除、减压手术等。
通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减轻颅内压力,从而减少脑组织缺血和缺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脑外伤急救药品脑保护剂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脑外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后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一种严重的急症情况。
为了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脑保护剂在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脑外伤急救药品脑保护剂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帮助人们正确应对脑外伤急救工作。
一、脑外伤急救药品脑保护剂的使用原则1. 在确定脑外伤程度后,及早应用脑保护剂。
脑保护剂能够减轻脑组织损伤,预防或减少继发性损害的发生。
对于脑外伤患者,尽早使用脑保护剂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2. 个体化用药。
根据脑外伤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脑保护剂和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个体化用药需要注意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等方面的因素。
3. 适当选择给药途径。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在急救中,静脉注射是常用的给药途径,可以迅速将药物输送到脑组织。
4. 控制用药时间和疗程。
脑保护剂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使用脑保护剂的时间和疗程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过度用药引起不良反应。
二、脑外伤急救药品脑保护剂的注意事项1. 注意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
在应用脑保护剂前,应该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已经到位,如保持通畅的呼吸道,保持血氧饱和度正常等。
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使用脑保护剂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例如,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力活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
脑保护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如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给予抗恶心药物等。
4. 严禁自行用药。
脑外伤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脑保护剂。
严禁患者家属或其他非专业人员自行给患者使用脑保护剂,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5. 合理储存和使用脑保护剂。
脑保护剂应储存在干燥、避光、低温的地方。
《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颁布
匡远深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年(卷),期】2008(023)023
【总页数】1页(P19)
【作者】匡远深
【作者单位】天坛医院宣传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15
【相关文献】
1.我院颅脑外伤脑保护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J], 华杰;许园园
2.162例颅脑外伤患者脑保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J], 陆秀芬;陈春峰
3.颅脑创伤病人脑细胞保护药物的选择 [J], 朱诚
4.激素、维生素及相关药物:11030 ADA颁布2型糖尿病人高血糖控制的治疗指南 [J], 张宇(摘)
5.我院颅脑外伤脑保护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J], 华杰;许园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纲要颅脑创伤患者颅内高压治疗阈值及方法当颅内压上限为2."7 —3."3kPa 时,应开始降颅压治疗。
颅腔内的代偿容积占总容积 8%(10%以下)。
治疗方案包含:病因治疗、扩大颅腔容积、减小颅内容物容积。
病因治疗:为理想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实时办理宽泛的颅骨凹陷骨折和消除颅内血肿或脑脊液聚集,经过去除病因, ICP增高症状即可消逝, ICP恢复正常。
扩大颅腔容积:常用的有颞肌下减压术,手术骨窗减压术等。
但因手术自己是对症办理的手段,虽可达到临时缓解ICP增高和改良病情的目的,但毕竟不是病因治疗的根本方法,所以,应谨慎选择。
减小颅内容物容积:手术消除血肿、失活脑组织进行内减压;控制脑水肿,此中甘露醇、血将白蛋白、速尿结适用药是当前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最有效的方法。
颅脑创伤患者血气指标监测及其意义对颅脑创伤患者进行血气指标监测,能初期发现低氧血症,并为改良患者呼吸功能、纠正酸碱失衡供给依照。
颅脑伤害急性期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呼吸性碱中毒是最常有的血气指标异样,且与脑伤害轻重、预后亲密有关。
动脉血呈碱血症的原由主假如过分通气, CSF酸中毒则为乳酸含量增高所致。
合适控制过分通气、气管切开、机械协助呼吸以及呼气末正压给氧对纠正低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有利。
颅脑创伤患者CT扫描价值动向 CT检查是确诊颅脑伤害患者的首选方法。
有条件的医院应将CT检查作为颅脑创伤患者惯例举措。
轻型颅脑伤害患者进行CT检查价值:取决于能否存在以下临床表现:1、"短期记忆丧失。
2、"药物或乙醇中毒。
3、"锁骨以上有显然的受伤体征。
4、"年纪大小 60 岁。
5、"抽搐发生。
6、"头痛。
7、"呕吐。
出现临床表现越多,CT阳性几率越大, CT检查的意义也就越大。
重型颅脑伤害的CT检查价值:一定分秒必争。
重型患者,一定早诊疗、早治疗,对 GCS评分低,颅内压连续高升, CT提示有较大颅内血肿、中线移位显然、脑室压闭、环池关闭者,须紧迫行开颅手术消除血肿,充足减压。
生垡煎丝窆E叠苤盍兰Q堕生!Q旦筮丝鲞筮!Q塑鱼hi!』盟型堕!强:坐绝鲢!塑!,!些丝:!丛!Q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一、宗旨为了指导我困神经外科医生证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凶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二、科学依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已经完成的国外有关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疗效的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EvidenceClassI),结合中国颅脑刨伤病人治疗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
三、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1.激素:国内外多个临床医学中心曾开展类固醇激素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大剂量激素治疗100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赡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让人震惊。
5007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GCS<14分)伤后8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48h总剂馈21.29),另5001例同样伤情病人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组病人死亡率21.1%,对照组死亡率为17.9%(P=0.0001)。
导致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消化道出血。
研究结果呼吁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小应该使用大剂蜮激素…。
有关常规剂量激素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争议很大,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2.钙离子拮抗剂:欧洲和国际多中心对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尼莫同)治疗颅脑创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进行了为期12年、共四期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I期对351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九效。
随后进行了Ⅱ期对852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lii『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同样证明对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但在分析临床资料后发现,尼莫同对tSAH有效。
为了证明它对tSAH病人的确切疗效,欧洲又进行了Ⅲ期尼莫同治疗123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埘照研究,结果也表明有效。
随后,又开展了Ⅳ期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在13个国家35家医院进行,592例tSAH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l临床对照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尼莫同尤任何治疗作用。
由于尼奠同的临床效果争议很大,故国际上已经不把尼莫地平列为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和tSAH病人的药物(研究结果未公开发表)旧-3]。
3.白蛋白:白蛋白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颅脑创伤脑水肿的常用药物。
但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得出相反的结论。
200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有关白蛋白与生理・723・.专家共识.盐水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
460例病人的入选标准:急件颅脑损伤、GCS≤13分、CT扣描证实有颅脑损伤。
4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231例(50.2%)白蛋白治疗组,全部采用4%白蛋白液体治疗28d或直至死亡;229例(49.8%)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60例病人中,重型颅脑创伤病人(GCS3~8分):白蛋白治疗组160例(69.3%),生理盐水对照组158例(69.O%)。
伤后24个月临床疗效随访结果,214例白蛋白组死亡7l例(33.2%),206例生理盐水组死亡42例(20.4%)(P=0.003)。
重型颅脑创伤病人中,146例自蛋自治疗组死亡6l例(41.8%),144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32例(22.2%)(P<0.001)。
中型颅脑创伤病人中,50例白蛋白治疗组死亡8例(16.0%),37例生理盐水对照组死亡8例(21.6%)(P=0.50)。
研究发现门蛋白增加重型颅脑创伤病人死亡率141。
4.镁离子:2007年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卜-发表了的一组美围7个医学中心采用硫酸镁治疗499例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分组:低剂量组(血浆镁离子浓度1.0~1.85mmol/L),高剂量组(1.25~2.5mmol/L)和对照组。
研究结果发现病人死亡率:对照组48%、低剂茸组54%(P=0.007)、高剂昔组52%(P=0.7)。
研究表明硫酸镁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效,甚至有害”J。
5.谷氨酸拮抗剂:Selfotel是于1988年世界上合成的第1种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I期志愿者试验时,发现它会引起精神和(或)心理疾病的不良反应;II期108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lf;}i床研究最示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11I期临床试验对860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无效。
Cerestat是谷氨酸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它结合在谷氨酸受体通道上镁的结合位点,并且只有当受体被高浓度谷氨酸激活时/4‘发挥药理作用。
Ⅲ期临床试验共有欧洲和美国的70个中心对340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效。
谷氨酸拮抗剂CPl01—606比前二者的不良反应少。
它在脑组织的浓度是血浆中的4倍,町以很快达到治疗浓度。
Ⅲ期临床试验对400例颅脑创伤病人进行r前瞻性随机双肓临床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效。
谷氨酸拮抗剂D—CPP—erie在欧洲51个中心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旨临床对照研究,治疗920例急性颅脑创伤病人。
伤后6个月时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人预后比安慰剂组差,但无统计学意义。
Dexanabinol不但是非竞争性NMDA抑制剂,还是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和抗d肿瘤坏死因子致炎作用的抑制万方数据・724・生堡控经处整盘壶!嫂!生!Q旦筮丝鲞筮!Q超g!绝』丛!!塑!垡:Q!鲤!竺!鲤!,!!!:丝,塑!:!Q剂。
以色列6个神经外科中心进行急性颅脑创伤病人前瞻性随机双旨临床对照研究。
101例病人随机接受了不同剂量Dexanabinol或安慰剂。
结果显示它能降低颅脑创伤病人低血压和死亡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
6.自由基清除剂:Tirilazad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
通过美国和国际多中心对1700例重型颅脑创伤病人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它对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显著疗效。
聚乙烯包裹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是另一种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
美国弗吉利亚医学院Muizelaar报道PEG—SOD治疗颅脑创伤病人有效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
但随后美国29个中心的对463例重璎颅脑创伤病人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伤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万U/kgPEG—SOD治疗组病人GOS评分提高7.9%,伤后6个月时提高6%,但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其他剂量治疗与对照组无差异。
目前还有其他类型自由基清除剂正在临床试验中,疗效有待评价【6J。
7.缓激肽拮抗剂:缓激肽拮抗剂——Bmdycor的前瞻性随机双自临床对照研究在美国的39个中心进行,以ICP作为主要观察目标,共治疗139个病例。
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于该药物的安全性差,中止了该项目的临床研究№】。
8.线粒体功能保护荆:线粒体功能保护剂——sNx一111用于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160例病人治疗结果令人失望,治疗组病人死亡率为25%,安慰剂组死亡率为15%。
由于给药组的死亡率高于安慰剂组,这个试验被停止旧J。
9.其他神经营养药物: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等多肽类营养药物都未行严格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疗效尚无法判断【2j’9J。
四、药物治疗的中国专家指导意见在借鉴国外颅脑创伤循证医学的分析之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以指导中国颅脑创伤病人合理的药物治疗。
1.超大剂最激素、镁制剂和超大剂量白蛋白存在增加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死亡率的风险,强烈不推荐使用。
常规剂量按药典使用。
2.钙拮抗剂(尼莫地乎)、谷氨酸受体拮抗剂(Selfotel,Cerestat,CPl01—606,D—CPP—ene,Dexanabin01)、自由基清除剂(Tirilazad,PEG—SOD)、缓激肽拈抗剂(Bradycor)和线粒体功能保护剂(SNX一111)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无效,不推荐使用。
3.多种肽类脑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疗效缺乏I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建议慎重使用。
4.尽管ATP、Co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也缺乏l级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但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无不良反应,且价格便宜、药理作用明确,推荐使用。
5.鉴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仍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如:国际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的药物剂量明显超过我国临床实际使用剂量。
所以,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该结合颅脑创伤病人实际情况,依据中国相关《药典》的规定,合理选择和使用上述脑保护药物。
五、说明由于临床医学不断进步,药物治疗颅脑创伤病人的I级循证医学证据将不断增加,“中国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将不断修改完善,我们将及时客观地反映将来神经外科和神经科学领域最权威的科学结论。
中围神经外科医师应该与相关药厂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前瞻性随机双旨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循证医学I级证据),开发治疗颅脑创伤病人有效的脑保护药物,确实提高中国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造福中国颅脑创伤病人。
“中l|4颅脑创伤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属专家推荐方案,仅供临床参考,不具法律效应。
参考文献fl1RobertsI,YakBD,SandercockP。
eta1.Effectofintravenouscorticosteroidsondeathwithin14daysin10008a【iultswithclinicallysignificantheadinjury(MRCCRASHtrial):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trial.Lancet,2004,364:132l_1328.[2]江基尧.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的现状与展零(专家论坛).中华创伤杂志,2006,22:241-242.[3]江蕈尧,徐蔚,朱诚.钙拮抗剂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见:江基尧。
朱诚,罗其中.主编.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第3版.上海:第■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137—145.『41TheSAFEstudyinvestigators.Salineoralbuminforfluidresus-citationinpatienLswithtraumaticbraininjury.NEngJMed.2007.357:874-884.【5]WinnHR,TemkinNR,AndersonGD,eta1.Magnesiumsulfateforneuroprotection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LancetNeurology,2007,6:478-479.[6]NarayanRK,MichelME.Clinicaltrial8inheadi.jury.JNeur-otrauma,2002,19:503-557.[7]BrainTraumaFoundation.AmericanAssociationofNeumlogicalSurgeons,CongressofNeurologicalSurgeons,eta1.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XV.Steriods.JNeurotrauma.2007.24(Suppll):s91-95.[8]江基尧.加强我国颅脑创伤临床规范化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71.[9]rI:基尧.我国颅脑创伤救治现状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