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
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教案设计刘荣格(-)知识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感受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2.能说出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需要的基本条件;3.能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二)能力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让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教学重点〗1.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可以用唯一一对数来表示。
2.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用方位角+距离来表示。
〖教学难点〗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二、探索新知:探索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环节(一)有序数对定位法展示进入电影院依据电影票找位置的情景和问题。
问题: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具体问题如果A、B两人各拿到一张只有6排和只有6号的电影票,1、A、B两人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2、假如A要找到属于他的位置,还需加什么条件? B呢?3、假如换两张电影票A的为6排3号,B的为3排6号,那么A、B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同学们在平面图中找出“6排3号”与“3排6号”的位置?4、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层层设问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回答,从中学习新的表示方法,同时感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
第十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重点)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一、情境导入“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图,棋子B在(2,1)处,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图中另外六枚棋子的位置.解析:根据棋子B在(2,1)处,确定棋子B所在行与列的顺序,再由此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其他各棋子的位置.解:A(0,0),C(3,3),D(1,2),E(4,1),F(2,4),G(5,4).方法总结:利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三步法”:(1)明确有序数对中行与列的表示顺序;(2)由已知点确定起始行与列;(3)用有序数对表示所求各点的位置.探究点二:方位法确定位置一家超市的位置如图,则学校在这家超市的什么位置?解析:用方向定位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一般先考虑方向,然后再确定距离.解:学校在超市的南偏西60°方向,且距离超市500米处.方法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两个数据.方向定位法所需的两个数据:一是方位角;二是距离.要避免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数据的错解.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第十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重点)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一、情境导入“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图,棋子B在(2,1)处,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图中另外六枚棋子的位置.解析:根据棋子B在(2,1)处,确定棋子B所在行与列的顺序,再由此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其他各棋子的位置.解:A(0,0),C(3,3),D(1,2),E(4,1),F(2,4),G(5,4).方法总结:利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三步法”:(1)明确有序数对中行与列的表示顺序;(2)由已知点确定起始行与列;(3)用有序数对表示所求各点的位置.探究点二:方位法确定位置一家超市的位置如图,则学校在这家超市的什么位置?解析:用方向定位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一般先考虑方向,然后再确定距离.解:学校在超市的南偏西60°方向,且距离超市500米处.方法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两个数据.方向定位法所需的两个数据:一是方位角;二是距离.要避免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数据的错解.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坐标系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表示,坐标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坐标轴、坐标点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的方法,能够正确表示物体的坐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表示,坐标的表示方法,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知识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感受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2.能说出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需要的基本条件;3.能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二)能力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让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教学重点〗1.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可以用唯一一对数来表示。
2.在平面上某点的位置用方位角+距离来表示。
〖教学难点〗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在棋盘上确定棋子的位置,在海战中确定舰艇的位置……,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二、探索新知:探索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数据环节(一)有序数对定位法展示进入电影院依据电影票找位置的情景和问题。
问题: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具体问题如果A、B两人各拿到一张只有6排和只有6号的电影票,1、A、B两人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2、假如A要找到属于他的位置,还需加什么条件? B呢?3、假如换两张电影票A的为6排3号,B的为3排6号,那么A、B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同学们在平面图中找出“6排3号”与“3排6号”的位置?4、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层层设问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回答,从中学习新的表示方法,同时感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意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以及坐标系的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情境图片、实例和练习题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坐标系模板:准备一些坐标系模板,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情境图片,如教室、操场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个坐标系来确定这些场景中物体的位置。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坐标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用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
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坐标系模板,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物体位置的确定。
这一节内容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坐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点的坐标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实际问题与坐标系知识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实际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坐标纸:为学生提供坐标纸,方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商场购物找零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一.教材分析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是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后面对函数图象的学习。
有序实数对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下节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性格活泼,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接受能力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应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生活。
同时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比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教学过程中应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进行充分地探讨和分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情境感受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多种方法,并能依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在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平面内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六.教学思想坚持“一个原则”----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营造“一种氛围”----师生平等,民主和谐 建立“一种关系”----互相学习,平等互助 做到“二个主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 培养“三种能力”----合作,创新,审美七.教学安排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学以致用,巩固提高4.回顾反思,总结收获5.当堂检测,反馈学情6.课后思考,承上启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如图,在教室里老师想找一个学生,如果我只给你一个数据“第2组”,你能确定老师要找的学生是谁吗?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学生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第十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9.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1.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重点)
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
一、情境导入
“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如图,棋子B在(2,1)处,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图中另外六枚棋子的位置.
解析:根据棋子B在(2,1)处,确定棋子B所在行与列的顺序,再由此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其他各棋子的位置.
解:A(0,0),C(3,3),D(1,2),E(4,1),F(2,4),G(5,4).
方法总结:利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三步法”:(1)明确有序数对中行与列的表示顺序;(2)由已知点确定起始行与列;
(3)用有序数对表示所求各点的位置.
探究点二:方位法确定位置
一家超市的位置如图,则学校在这家超市的什么位置?
解析:用方向定位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一般先考虑方向,然后再确定距离.解:学校在超市的南偏西60°方向,且距离超市500米处.
方法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两个数据.方向定位法所需的两个数据:一是方位角;二是距离.要避免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数据的错解.
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
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