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图
- 格式:docx
- 大小:219.21 KB
- 文档页数:5
眼图的产生原理
眼图是一种用来分析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信号的
时域波形和眼图图案,从而帮助工程师快速诊断和解决通信系统中的问题。
眼图的产生原理涉及到信号采样、时钟抖动、噪声干扰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
首先,眼图的产生与信号采样密切相关。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需要对传
输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原始数据。
采样过程中,如果采样时钟的频率与信号的符号速率不匹配,就会导致眼图打开不完整,甚至出现重叠。
因此,信号采样不当是导致眼图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时钟抖动也是影响眼图质量的重要因素。
时钟抖动是指时钟信号的相位
或频率发生波动,导致采样时刻不准确。
时钟抖动会导致眼图的打开度不足,使得接收端难以正确识别数据。
因此,减小时钟抖动对于保证眼图质量至关重要。
此外,噪声干扰也会对眼图产生影响。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噪声是无法避免的,它会使眼图的边缘变得模糊,降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因此,降低噪声对眼图的影响,提高系统的信噪比是改善眼图质量的重要途径。
除了上述因素外,信号失真、传输介质的频率响应不均匀、时钟漂移等因素也
会对眼图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优化数字通信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系统能够产生清晰、稳定的眼图。
总结一下,眼图的产生原理涉及到信号采样、时钟抖动、噪声干扰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和优化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清晰、稳定的眼图,从而保证数字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对大家对眼图的产生原理有所了解,谢谢阅读!。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必定要产生畸变,信号通过信道后,也会引入噪声和干扰,也就是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干扰的。
在码间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情况下,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
为了便于实际评价系统的性能,常用所谓“眼图”。
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的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手段。
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低通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定时作为同步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干扰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象一只人的眼睛。
在图1中画出两个无噪声的波形和相应的“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图1中可以看出,眼图是由虚线分段的接收码元波形叠加组成的。
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取样时刻。
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是一只“完全张开”的眼睛。
在取样时刻,所有可能的取样值仅有两个:+1或-1。
当波形有失真时,在取样时刻信号取值分布在小于+1或大于-1附近,“眼睛”部分闭合。
这样,保证正确判决所容许的噪声电平就减小了。
换言之,在随机噪声的功率给定时,将使误码率增加。
“眼睛”张开的大小就指明失真的严重程度。
为便于说明眼图和系统性能的关系,我们将它简化成图2的形状。
由此图可以看出:(1)最佳取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2)眼睛闭合的速率,即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的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3)在取样时刻上,阴影区的垂直宽度表示最大信号失真量;(4)在取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垂直距离之半是最小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有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阴影区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零点位置变动范围,它对于从信号平均零点位置提取定时信息的解调器有重要影响。
衡量眼图质量的几个重要参数有:1.眼图开启度(U-2ΔU)/U指在最佳抽样点处眼图幅度“张开”的程度。
无畸变眼图的开启度应为100%。
通信原理中的眼图如何描述通信原理中的眼图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用来描述数字通信中的信号质量和带宽利用率。
它可以表达信号的波形、噪声、振幅和时间间隔等信息,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工具。
眼图的基本定义是将连续的信号序列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采样,然后将采样到的数字信号以一定的水平缩放因子和垂直偏移因子绘制到坐标系中,形成一系列的“眼睛”形状。
每个“眼睛”代表一个样本周期内的传输信号,通过分析这些“眼睛”的开口大小、对称性、向上或向下的移动等特征,可以推断出信道传输特性和影响因素。
眼图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有关信号质量的信息。
首先,眼图的开口大小可以反映信号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如果开口较小,意味着传输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信号质量较差;反之,如果开口较大,信号质量较好,传输容易。
其次,眼图的对称性可以反映信号的失真情况。
如果眼图不对称,说明信号可能发生了失真,需要进行补偿或校正。
此外,眼图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可以表达信号的时钟同步性和信号间隔的准确程度。
如果眼图向上或向下移动,或者眼图的顶部或底部出现扭曲,意味着信号的时钟同步不好,信号间隔的准确性较差。
眼图的形状和特征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信号的带宽决定了眼图的开口大小。
带宽越大,眼图的开口越大,信号质量越好。
其次,信号的噪声和干扰会使眼图的开口变窄,影响信号的清晰度。
因此,抗噪声和抗干扰能力越强的信号,眼图的开口越大。
此外,时钟同步误差也会对眼图产生影响。
时钟同步误差越大,眼图的移动越明显,信号间隔的准确度越低。
最后,传输介质的失真和信道衰减会使眼图发生形变,降低信号的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观察和分析眼图,可以识别出信号传输中的问题和优化方案。
例如,如果眼图的开口非常小,表明信号的抗噪声和抗干扰能力差,可以考虑增加信号的幅度、使用更好的编码和解码算法,或者改善传输环境等方法来提高信号质量。
如果眼图的对称性不好,可以考虑采用均衡技术或预编码技术来补偿信号失真。
眼图实验报告眼图实验报告引言:眼图是一种常用的电信测量工具,用于分析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观察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我们可以获得信号的波形、噪声和时钟抖动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眼图分析方法,对数字信号进行测量和评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眼图实验,了解数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掌握使用眼图进行信号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眼图是一种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的方法。
在示波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的“眼睛”,每个“眼睛”代表了一个数据位。
通过观察这些“眼睛”的开闭程度和位置,我们可以判断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眼图中,水平轴代表时间,垂直轴代表信号的电压。
每个“眼睛”由上下两条边界线和中间的开放区域组成。
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反映了信号的噪声和时钟抖动情况。
边界线越平整,开放区域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反之,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将信号源的输出与示波器的输入相连。
2. 设置示波器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波器的触发模式、时间基准和垂直尺度等参数。
3. 调整示波器触发:通过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使信号能够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4. 观察眼图: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尺度,观察眼图的显示情况。
注意观察边界线的平整程度和开放区域的大小。
5. 分析眼图:根据眼图的显示结果,分析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观察边界线的位置和开放区域的大小,判断信号是否存在噪声和时钟抖动。
6.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眼图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眼图实验,我们观察到了不同信号的眼图,并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开放区域较大、边界线平整的眼图代表了较好的信号质量和稳定性,而开放区域较小、边界线波动较大的眼图则表示信号质量较差。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常见的眼图特征。
例如,当信号存在噪声时,眼图的开放区域会变小,边界线会变得不规则;当信号存在时钟抖动时,眼图的边界线会出现波动。
眼图的概念眼图是指在频谱分析中常出现的一种信号特征,通常用来表示信号的带宽与中心频率。
它是通过对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在频域中观察信号的频谱特征得到的。
眼图主要用于对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时域信号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信道传输性能和判断系统的可靠性。
眼图的原理是基于信号的采样和重构过程。
当信号经过采样和重新构造后,得到的信号会受到噪声和其他干扰的影响,因此在信号的波形上会出现一定的失真和扭曲。
而眼图可以通过观察信号的波形特征来判断信号的质量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
眼图的基本形状是一串类似于“眼睛”的波形,其中包含了信号的多个周期。
在眼图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信号的上下垂直边界和左右水平边界,它们分别代表了信号的幅度和时间轴。
而眼图中的开口宽度和深度则代表了信号的峰-峰值(也即电平差)和噪声信号。
眼图的开口宽度反映了信号的峰-峰值。
如果开口很窄,代表峰-峰值很小,即信号的幅度很小。
而如果开口很宽,代表峰-峰值较大,即信号的幅度较大。
通过对眼图开口宽度的观察,可以判断信号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眼图的深度则反映了信号中的噪声。
如果眼图深度很浅,代表噪声信号很小,即信号的质量很好。
而如果眼图深度很深,代表噪声信号很大,即信号的质量较差。
通过对眼图深度的观察,可以判断信号的信噪比和误码率。
眼图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眼图的跳动,即眼图上各个周期的变化。
这种跳动反应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时钟偏移和抖动等问题。
通过对眼图跳动的观察,可以判断信号的时钟同步性和时钟失真程度。
眼图的分析主要通过眼图的偏移、闭合度和对称性等指标进行。
眼图的偏移表示了信号的直流偏移情况,可以判断信号的偏置和直流分量。
眼图的闭合度表示了信号的完整性,可以判断信号的时钟同步性和时延扩大情况。
而眼图的对称性表示了信号的对称性,可以判断信号的相位和频率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眼图常用于数字通信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通过对眼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时钟同步问题、噪声干扰问题和时域失真问题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电路中eye-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眼图(Eye diagram)是电路中一种常用的信号分析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数字信号的品质和传输效果。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眼图被广泛应用于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评估和调试。
通过观察眼图的开口大小、噪声水平和信号失真情况,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信号的质量,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眼图的形状对于判断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个完整的眼图通常由交错的开口组成,类似于人的眼睛。
开口的大小代表了信号的幅度范围,而开口的位置则表示了信号的平衡情况。
当信号失真或受到干扰时,眼图的开口会变小或者变形,这表明数字信号的质量下降。
通过分析眼图的形态特征,工程师可以判断信号传输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进行故障定位和改进。
在电路设计和调试中,眼图的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时钟恢复等领域。
通过采集信号的波形数据,然后进行采样和重新组合,就可以生成眼图。
通过眼图,工程师可以看到数字信号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并对信号的时序和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
总之,眼图是一种重要的电路分析工具,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认识和评估信号的质量。
通过对眼图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信号传输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电路的性能。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路中眼图的关键要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挑战。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和概述。
它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的整体篇幅和章节分布:介绍文章的总字数和章节划分,使读者能够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和篇幅。
各章节内容的概述:对文章中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各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和顺序,以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脉络。
注重的重点和亮点:指出文章中的重点部分和亮点,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引导读者关注重要的内容。
通过文章结构的介绍,读者可以迅速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1眼图基本概念1.1 眼图的形成原理眼图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体现了数字信号整体的特征,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因而眼图分析是高速互连系统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核心。
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就称为眼图。
示波器一般测量的信号是一些位或某一段时间的波形,更多的反映的是细节信息,而眼图则反映的是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征,如下图所示:图示波器中的信号与眼图如果示波器的整个显示屏幕宽度为100ns,则表示在示波器的有效频宽、取样率及记忆体配合下,得到了100ns下的波形资料。
但是,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分析这么短的时间内的信号并不具有代表性,例如信号在每一百万位元会出现一次突波(Spike),但在这100ns时间内,突波出现的机率很小,因此会错过某些重要的信息。
如果要衡量整个系统的性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测量得到的数据显然是不够的。
设想,如果可以以重复叠加的方式,将新的信号不断的加入显示屏幕中,但却仍然记录着前次的波形,只要累积时间够久,就可以形成眼图,从而可以了解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如串扰、噪声以及其他的一些参数,为整个系统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据。
分析实际眼图,再结合理论,一个完整的眼图应该包含从“000”到“111”的所有状态组,且每一个状态组发生的次数要尽量一致,否则有些信息将无法呈现在屏幕上,八种状态形成的眼图如下所示:图眼图形成示意图由上述的理论分析,结合示波器实际眼图的生成原理,可以知道一般在示波器上观测到的眼图与理论分析得到的眼图大致接近(无串扰等影响),如下所示:图示波器实际观测到的眼图如果这八种状态组中缺失某种状态,得到的眼图会不完整,如下所示:图示波器观测到的不完整的眼图通过眼图可以反映出数字系统传输的总体性能,可是怎么样才能正确的掌握其判断方法呢?这里有必要对眼图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参数进行定义,了解了各个参数以后,其判断方法很简单。
眼图综述报告-----------李洋目录1. 眼图的形成 (2)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 (2)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 (3)1.3 两种方法比较 (4)2. 眼图的结构与参数介绍 (4)2.1 眼图的结构图 (4)2.2 眼图的主要参数 (5)2.2.1 消光比 (5)2.2.2 交叉点 (5)2.2.3 Q因子 (6)2.2.4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6)2.2.5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 (6)2.2.6 信噪比 (6)3. 眼图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7)4. 眼图与BER的关系 (7)4. 如何获得张开的眼图 (8)5. 阻抗匹配的相关知识 (9)5.1 串联终端匹配 (9)5.2 并联终端匹配 (10)6. 眼图常见问题分析 (10)7. 总结 (17)1.眼图的形成眼图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其形状类似于眼睛,故叫眼图。
在用余辉示波器观察传输的数据信号时,使用被测系统的定时信号,通过示波器外触发或外同步对示波器的扫描进行控制,由于扫描周期此时恰为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因此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就是一个由多个随机符号波形共同形成的稳定图形。
这种图形看起来象眼睛,称为数字信号的眼图。
示波器测量的一般信号是一些位或某一段时间的波形,更多的反映的是细节信息。
而眼图则反映的是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性。
如下图: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采样示波器的CLK通常可能是用户提供的时钟,恢复时钟,或者与数据信号本身同步的码同步信号.图:采样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实时示波器通过一次触发完成所有数据的采样,不需附加的同步信号和触发信号.通常通过软件PLL方法恢复时钟。
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另一种示意图: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1.3 两种方法比较1.传统的方法比实时眼图生产方法测量的速度要慢100至1000倍。
2.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测量精度没有实时眼图生成方法高。
眼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
2、掌握眼图在衡量基带传输系统性能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用SystemView 模拟示波器观察眼图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原理
在实际系统中完全消除码间串扰是十分困难的,而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目前尚无法找到数学上便于处理的统计规律还不能进行准确计算,为了衡量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优劣,在实验室中通常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方法来分析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就是眼图分析法。
如果将输入波形输入示波器的Y 轴,并且当示波器的水平扫描周期和码元定时同步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图形很象人的眼睛因此被称为眼图。
眼图是由各段码元波形叠加而成的,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最佳抽样时刻位于两峰值,中间的水平线是判决门限电平。
在无码间串扰和噪声的理想情况下,波形无失真,“眼”开启得最大。
当有码间串扰时,波形失真,引起“眼”部分闭合。
若再加上噪声的影响,则使眼图的线条变得模糊,“眼”开启得小了。
因此“眼”张开的大小表示了失真的程度。
眼图能直观地表明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可评价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优劣。
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通常眼图可以用如图3 2 所示的图形来描述:
由此图可以看出
(1) 最佳抽样时刻应选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 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抖动或误差的灵敏度,斜边越陡系统对定时抖动越敏感
(3)眼图左右角阴影部分的水平宽度表示信号零点的变化范围称为零点失真量,许多接收设备中定时信息是由信号零点位置来提取的,对于这种设备零点失真量很重要
(4) 在抽样时刻阴影区的垂直宽度表示最大信号失真量
(5) 在抽样时刻,上下两阴影区间隔的一半是最小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有可能发生错误判决
(6) 横轴对应判决门限电平
四、SystemView 仿真框图
仿真图如下图所示:
参数设置
系统时钟No. of Sample: 501; Sample Rate: 1000Hz;
No.of System Loop: 1
器件参数
矩形脉冲0 1V; 100Hz; Offset 0; 0deg
高斯噪声 2 Std Deviation 0; Mean 0
加法器 1
低通滤波器3 Low Cuttoff 100Hz
利用接收计算器的时间切片绘图功能可以观察眼图,时间切片长度设置为当前采样率下,采样周期的两倍时长在分析窗口点击右下角的弹出对话框如图3-4 所示
图3-4 接收计算器的时间切片设置
如图中数据设置点击OK.
五、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
1、图3-5 为经过低通滤波的数字信号和对应的眼图无噪声加入:
图3-5 无信道噪声时的眼图
2、改变高斯噪声源的参数(标准差和均值),得到增大噪声后的眼图如图3-6 所示
图3-6 有信道噪声时的眼图(其中高斯白噪声的幅度为0.5V)
由图3-5和3-6对比可知,加有噪声的信号波形的眼图的杂乱程度明显高于不加噪声的,同时,“眼”睁开的程度明显低于不加噪声的信号。
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
“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当存
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
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
与无码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
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
七、思考题
1、设信号源的码元传输速率为8000bit/S ,当信噪比下降到什么程度眼图中的眼睛睁不开
设置参数,使频率为8K,改变信噪比,分别观察眼图,最后得出信噪比约下降到30dB 时眼睛无法睁开。
2 、原理图中滤波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可以放在加法器前面?为什么?
原理图中的滤波器加在接受用来去除噪声,抑制码间干扰。
不可以放在加法器前面,因为加法器将噪声叠加到信号中,相当于信息传输过程中,信道噪声叠加到有用信号中,因而滤波器需要对接收端接受到的受到干扰的信号进行滤波,而不是对未进入信道的调制信号滤波,这样做完全达不到抑制信道噪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