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进程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复习建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考查角度来说,主要考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并且能够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知识清单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考点聚焦

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在惩罚战败国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由凡尔赛和华盛顿两个子体系组成。前者主要由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势力范围。英法通过操纵国联在其间发挥主导作用。后者主要由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条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

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日居主导地位。

该体系内部存在着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

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由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而来)

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

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引起反抗,如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觉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后来的侵略提供条件)。

【典型例题】

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②项属于德国法西斯上台后突破凡尔赛体系限制的行为;③项属于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下对德国的处理。只有①④两项属于《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答案:B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

(1)读懂材料中凯恩斯对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的恶劣经济后果的强烈抨击,得出凯恩斯的主张和凡尔赛和约的

规定在方式和目的上的不同。凯恩斯主张通过有限赔款便于德国恢复,而和约通过巨额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2)凯恩斯的主张有两层意思,一是认为德国应该赔款,因为德国必须为战争负责,汲取教训;二认为不能过度削弱德国,这则是从过去、将来和整体等角度考虑的。

答案:

(1)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2)主要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各国的选择

为了减轻危机的打击,各主要国家采取了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国争相抬高关税的情况下,为了本国廉价商品攻破别国的关税壁垒,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各国纷纷宣布货币贬值,降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导致了激烈的货币战。在此过程中经济实力雄厚、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广大的美英等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起美元集团、英镑集团等排他性的经济集团。而日本控制下的日元区和德国控制下的马克集团,由于殖民地少、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和受到危机的打击较为沉重等因素,在与美元区、英镑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美英和德日集团之间的斗争激烈,各国间进行的重新力量组合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①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沉重打击

20世纪20年代,德国从一战的困境中恢复很大程度是依靠美国的援助,而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也传导到德国。工人失业和农民破产交织在一起,造成德国国内矛盾空前尖锐。

②德国法西斯势力(纳粹党)的极端民族主义宣传

面对尖锐的矛盾,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对此极为不满,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希特勒借此组织法西斯政党纳粹党,大肆活动,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③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3.1)

希特勒的宣传使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大受鼓舞。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纳粹党的内外政策

对内:实行公开的独裁统治;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军备战。

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走上对外扩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