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综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
- 格式:pdf
- 大小:210.31 KB
- 文档页数:2
36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35卷第8期
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1 O0例
李春明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31)
关键词:综合疗法;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l一0036—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
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临床表现
主要是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自201 1年10月一
2013年l0月采用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100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本院2年收治的住院病
例,主诉均为腰背痛、四肢痛及全身痛,其中男31例,女69
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6O岁,平均72岁;并发胸腰椎压
缩骨折者3O例,病程最长10 a,最短6个月。
1.2纳入标准(1)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
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
有困难。严重患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轻度外伤或日常
活动后发生胸腰椎体压缩骨折;胸腰椎有压痛及叩击痛;
(2)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1~4骨密度检测,
其骨密度小于同性别健康成年人2.5个标准差。(3)中医
辨证为肝肾不足证:腰脊疼痛,酸软无力,不能持重,四肢骨
痛,肢体麻木,骨脆易折,步履艰难,目眩,舌质偏红或淡,脉
细弱。 1.3排除标准 (1)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
发性骨髓瘤等影响骨代谢的各种急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
用激素、钙制剂者。(2)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
1.4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
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临床上推荐测量部
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①骨密度(BMD)值低于同性 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②
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③降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
年1
月第25
卷第1
期
17
2.
结果
通过1
个疗程治疗,70
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显效
者56
例,占80%,
有效者10
例,占14.3%,
无效者4
例,占
5.7%0
3
讨论
3.1
慢性前列腺炎是蛋黄色胆液质、蓝色胆液质型、咸味
黏液质、无味黏液质、石膏状黏液质、腐败的血液质、黑胆液
质的异常体液在前列腺内导致炎症,咸味黏液质型是咸味
黏液质经过滤及沉积,阻滞血液的正常运行致机体气质异
常,影响关节的营养力、摄之力、生长力。黑胆液质是异常的
黑胆液质体液作用到前列腺局部的组织,造成炎症,对于异
常体液使用相应的成熟剂和清除剂,使体内的异常体液被
排除,调节气质,恢复局部代谢,促使病情好转。
3.2
我们治疗的35
例患者中,咸味黏液质型和黑胆液质
型临床上多见,蛋黄色胆液质和腐败血液质型在临床上少 见。
3.3
复方纳尼花蒸露是按时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并治疗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可靠,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福松.辨证与辨病论治慢性前列腺炎[J].
男科学报,
1999,5(1):6-11.
[2]
杨明根,赵晓昆,贺达仁.慢性前列腺炎认识和治疗的困
惑与提高疗效的策略[J ].
医学与哲学,2008,29(3B):
34-36,55.
[3]
吐尔洪吾•买尔.维吾尔医内科学[M].
乌鲁木齐:新疆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70.
[4]
易沙克江•马合穆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分
卷[M ]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4:426.
2018
年10
月18
日收稿
蒙药壮西_4
味散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
例临床疗效观察公
图布新通啦嘎1
色-色日道尔吉2
(1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43;
2.
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乌兰巴托15141)
摘要目的:观察蒙药壮西-4
味散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蒙药壮西-4
味散治疗原发性骨质疏
松症60
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4%,
・l6・ Journal of Extemal Therapy of TCM Oct 201 1,2O(5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驼背型6O例
沈卫忠
(江苏南通市新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通226010)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驼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使用针刀、钩针、温灸、拔
罐、牵引等综合疗法治疗。结果:60例中,显效2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老年
性骨质疏松症驼背型,缓解疼痛有显著的疗效,驼背也有所好转。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驼背;针刀疗法;钩针疗法;方盒温灸;牵引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1)05—0016—02
老年性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一个主要类型,是
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停经以后,骨本身出现退行性改变,骨矿
物质和基质等比例减少,出现腰痛驼背及骨折等症状,骨折以
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见。驼背,由于骨质疏松,承受压力能力下
降,骨小梁萎缩,骨量减少,特别是椎体前部皮质骨,主要由松质
骨构成,更易受压变形,呈鱼尾状,或呈楔形,这样导致脊柱前
屈,而T 。~L3变化最为明显,所以胸腰椎脊柱前屈后弓,造成驼
背,椎体的压缩加上椎间盘脱水及下肢关节内软骨退化,使身
长短缩。骨质疏松是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缺乏特效的治疗方
法。笔者于2006年5月一2010年12月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老年性原发性骨质疏松驼背型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O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男22例,女38例;年龄62岁一
88岁;病程最短2 a,最长30 a。伴陈旧性压缩性脊柱骨折15
例。
1.2诊断标准 ①参照《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E1 J,运
用脊椎x线正位片,照片的清晰度、对比度、细致度较高,软组
织、骨组织层次结构清楚。②根据病史腰背疼痛多年,有腰背疼
龙源期刊网
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朱长英 范后宝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本社区2012年7月~2013年4月本科治疗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 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社区干预组, 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社区干预组除常规用药进行治疗外同时进行社区干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 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患者骨密度T值, 疼痛VAS评分及骨密度值进行评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影响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受损、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现阶段我国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50%以上[1]。对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不知不觉侵害着老年人的健康, 对老年人有十分巨大的危害, 但是由于其发展缓慢, 治疗效果不明显, 所以大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2012年7月~2013年4月徐州市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康复科治疗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从2012年7月~2013年4月对本科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T值
1. 2 方法 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治疗。具体方法 仙灵骨葆胶囊0.5 g/粒, 3粒/次, 2次/d, 维生素D碳酸钙片600 mg/粒, 2粒/次, 1次/d;阿法骨化醇0.5 ug/片, 1片/次, 1次/d。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10次一疗程治疗, 治疗周期为四疗程。社区干预组:治疗方法同常规治疗组,
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本社区2012年7月~2013年4月本科治疗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 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社区干预组, 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同时使用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社区干预组除常规用药进行治疗外同时进行社区干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 并进行跟踪管理。结果 治疗前后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患者骨密度T值, 疼痛VAS评分及骨密度值进行评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 与干预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干预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值, 社区干预管理更有助于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影响
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受损、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现阶段我国老年人中患病比例超过50%以上[1]。对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不知不觉侵害着老年人的健康, 对老年人有十分巨大的危害, 但是由于其发展缓慢, 治疗效果不明显, 所以大多数老年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不足。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对2012年7月~2013年4月徐州市云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疼痛康复科治疗的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社区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从2012年7月~2013年4月对本科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T值<-2.5为界限, 年龄65~82岁,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 4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肿瘤、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210・ 海军医学杂志2014年5月第35卷第3期Journal of Navy Medicine,Vo1.35,No.3,May 2014 .论著.
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疗效观察 姜洪洋,朱志强,于华鹏,程云峰,孙晓飞,刘君霞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观察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 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骨密度、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疼痛强度的降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临 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密度值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补肾活血;治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3.017 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ushenhuoxue on 60 case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JIANG Hong一 ,ZHU Zhi—qiang, Hua-peng,CHENG Yun-reng,SUN Xiao-fei,LIU Jun—xia (Haiyang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wine Hospital,Haiyang 26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ushenhuoxue on primary osteoporosis.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120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u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ti the control group,each consisting of 60 patients.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Bushenhuoxue in addition to routine treatment.Then,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the severeness of pain,bone density,lif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s bo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severeness of pain was decreased,and lif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reat— ment,the level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were a11 increased,but withou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Bushenhuox- ue seemed to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was w【)rth clinical extending. [Key words]Primary osteoporosis;Bushenhuoxue;Treatment;Clinical research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OP)是 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及皮质骨 多孔、变薄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 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和绝经期 后妇女。近年统计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 数已接近1亿,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此数量 还会进一步增加。骨质疏松症人群的骨折或其他严 [作者单位] 265100山东海阳,海阳市中医医院(姜洪洋、朱 志强、于华鹏、程云峰、孙晓飞);烟台市中医医院(刘君霞) [通讯作者] 刘君霞,电子信箱:junxial@126.con 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严重影响着老 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人口公共 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未找 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却有着独 特的优势。根据笔者多年来对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 学的研究结果,提出“肾虚(精亏)血瘀”是骨质疏松 症的主要病机,以补肾(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 疏松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
药卫生 Medicine and Hygiene/Feb.2015,Vo1.1,No.3 壮骨健肾汤治疗原发牲骨质疏松嘘6O例 中■中药 尹新生 常宁市中医院湖南常宁421500 [摘要]目的:观察壮骨健肾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壮骨健肾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 效8例,有效24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3.3%。结论:壮骨键肾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骨质疏松;壮骨健肾汤;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675.2015.3.19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改变、骨的脆性 增加、易引起骨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抗骨吸收治疗、 以此延缓骨密度下降。笔者自2010年6月一2014年l2月,应用壮 骨健肾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罗钙全片 和钙尔奇片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治疗 两组120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原发性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均有程度不同的自发性骨痛,并呈持续忡 与间歇性发作,H腰膝酸软乏力,劳累后加重,不耐久立久坐、易疲 劳,但排除其他骨病或转移癌等所致致病理骨折 ,治疗组例6O例 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7】±1.3)岁,对照组6O例,男34例, 女26例,平均年龄(73±0.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均无显 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予壮骨健肾汤治疗。处方:熟地20g山苋肉10g山 药15g枸杞g菟丝子lOg牛膝lOg鹿角胶15g龟版胶10g 仙灵脾10g肉苁蓉10g丹参15g田三七(研末冲服)3g。偏阴虚 者加知母、黄柏,偏阳虚者加制附子、肉桂,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当归, 腰膝酸软乏力或伴压缩骨折加续断、杜仲、骨碎补,骨痛症明显者加 重活血祛瘀药物的剂量,或加土鳖虫、乳香、没药等;脊椎骨折合并腹 胀、便结不通,形体壮实者加桃仁承气汤以通便消胀,攻下遂瘀。中 后期鼓励患者坚持适当适当户外活动,增加骨的应力刺激,增强骨骼 的坚韧性,使筋骨强健,关节灵活。 2.2对照组。口服罗钙全片,每次0.25 g,每13 2次,钙尔奇D片, 每次0.6g,每日一次。 3治疗结果 3.1 统计学方法。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 析,各组计数资料均以率式构成比表示,以x 检验,疗效比较等级资 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2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骨折 愈合或压缩变形椎体部分恢复,骨质疏松症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大 部分消失,骨折愈合或延迟愈合,椎体压缩无加重,骨质疏松症改善 或无明显变化,可恢复13常活动,或主要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明显改 善;无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3.3治疗结果 表1两组治疗效果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讨论 骨质疏松是由于性激素水平下降与衰老致骨代谢紊乱、骨的合 成与骨的吸收呈负平衡,进而导致骨质含量不足和骨丢失增加所致。 壮骨健’肾汤是由古方“左归丸”加减而成。方中左归丸具有滋补肾 阴、填精补髓之功;仙灵脾、肉苁蓉可阴阳双补,有“阴中求阳,阳中求 阴”之意;山药既可滋补脾肾之阴,又能制补阳药之温燥;龟胶、鹿胶 补肾填精兼通任督二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仙灵脾、肉苁蓉能兴奋 性机能,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用之可增强性腺功能,提高性激素水 平,促进骨合成;丹参、田三七行气化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骨 骼微循环,减轻骨折后病理产物对骨骼及关节囊的伤害刺激,以此舒 缓骨痛症。诸药合成,可增强老年人的生殖腺机能,全身的机能状况 而延缓衰老,强筋壮骨,以收标本兼治的效果。本临床观察结果表 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而对照组仅为53.3%,两组比较,P< 0.01,提示补肾健骨汤确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 [1] 赵燕岭、潘子昂等.中国原发性骨质松症流行病学[J].中国骨 质疏松杂志.2008.4(1):15 [2] 沈霖.谢晶等.武汉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初 步调查[J].中国骨伤科杂志.201l(10):1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9卷第3期Zhejiang JITCWM(Vo1.19 No.3 2009)
益骨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术
姚新苗唐晶徐禄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310009 朱国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医骨伤科医院
关键词 骨折疏松症原发性 益骨口服液 肾虚证
2007年11月~2008年10月,笔者应用益骨口
服液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O例,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年龄5O~78岁,平均 65岁,均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无骨折并发症。
临床表现有腰背骨节疼痛,不同程度驼背及身体变
矮等症状。其中男1O例,年龄7O一78岁,平均74 岁,属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原发II型;女性50例,
年龄50~66岁,平均55岁,为绝经后I型骨质疏松 症,病程3—7年,平均5年。
1.2诊断标准采用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 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 松诊断标准。超声骨密度测定,低于同性别峰值骨
量1SD以上,而小于2.5SD者为骨量减少;低于峰 值骨量2.5SD以上者为骨质疏松症;伴有脊椎1节
或1节以上自发性骨折者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1.3评分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 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肾虚证评分标准¨J。1.5分:
症状明显;1.0分:症状时轻时重;0.5分:劳累后症 状出现或较轻;0分:无疼痛等症。腰痛评分:1.5
分:疼痛持续明显;1.0分:腰痛时重时轻;O.5分:劳
累后疼痛或比较轻;0分:无疼痛。 2治疗方法 给予益骨口服液(本院制剂中心提供,主要由 补骨脂、骨碎补、淮山药、生地、丹参等组成),1次
10ml,l天3次,连服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
痛积分、骨密度测定、肾虚症状积分等。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优:无腰背疼痛;良:家务劳累后腰
痛或程度较轻;可:腰痛减轻,但时轻时重;差:腰部
_ 。 = 希
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痛36例临床观察 张金多 李跃华 汪振杰lI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00029)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药口服结合中药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的{Ff效。方法:将70例原发 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口服、中药穴位贴敷)36例和对照组(中西药口服)34例,疗程2周。分别在治 疗前、1周末、2周末统计骨痛积分,观察2组患者骨痛积分变化。结果:2周末,治疗组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骨痛积分在治疗1周末开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2周末开始与其治 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痛患者在补钙、促 进钙吸收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若配合中药内服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更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骨痛。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 穴位贴敷 中药复方投药和剂量 中图分类号 R68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2)07—0059—92 在补钙、促进钙吸收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笔者采用健脾 补。肾活血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36例原发性骨质 疏松骨痛患者,并与单纯内服中西药的34例作对照,取得较 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中国中医 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病房及骨质疏松门诊中符合纳入标 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7O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有自发疼痛. 表现为腰背疼痛38例(54.29%),四肢疼痛12例(17.14%),腰 背兼四肢疼痛20例(28.57%);有8例(11.43%)经X线证实 有腰椎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性13例. 女性23例;平均年龄(63.32_+3.74)岁:平均骨质疏松病程为 (6.78+1.24)年;重度骨质疏松症7例。对照组34例:男性12 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82-+2.44)岁;平均骨质疏松病程 为(6.05-+2.01)年;重度骨质疏松症5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 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lll、 《骨质疏松学》 制订。骨密度(BMD)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制 订。BMD<M一2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BMD<M一2SD并伴有一 处或多处骨折。或<M一3SD以上为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 为腰背、肢体疼痛,酸软,抽筋,不能持重,身高变矮,在受较 轻外力作用下易于发生骨折等。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 症。性别不限.年龄50—75岁。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肾性、营养性、血液性、 药物、失用型、先天性骨质疏松症,合并有心、脑、肝、肾脏衰 竭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 者,有皮肤疾病或贴敷局部有皮肤破损者。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钙尔奇D片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科研课题(第二批)——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疰优势和规范化研究(CACMS07Y04) 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使肠蠕动增加;抑制肠细 胞膜上Na十-Kt-ATP酶,阻碍Na 转运吸收。使肠内 渗透压增高,保留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而排便 。 大黄膏敷神阙穴可起到温通经络,调整脏腑的功 能,使胃肠蠕动正常,大便软化而通畅,达到预防便 秘的目的。中药药性温和,不易导致腹泻,敷药不经 口服则胃肠不适少,副作用小,对机体几无损伤.患 者易于接受。并且,穴位贴敷治疗操作简单,易掌 握,无绝对禁忌症,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参考文献 【l】 张丹,夏志伟.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中国医刊, 2008,43(12):63 [2】莫文娟,张平,段功香,等。神阙穴药敷联合穴位按摩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便秘.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 (3):346 【3] 刘仁俊.大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17):150 f4]庄江能.大黄的主要成分及其临床药理研究进展.西南军 医,2009,11(5):931 第一作者:江立斌(1977一),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 向为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 收稿日期:2012—01一O8 编辑:华 由 王沁凯 中医药_ 三!
龙源期刊网
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100例
作者:李春明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08期
关键词:综合疗法;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1-0036-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综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本院2年收治的住院病例,主诉均为腰背痛、四肢痛及全身痛,其中男31例,女69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60岁,平均72岁;并发胸腰椎压缩骨折者30例,病程最长10 a,最短6个月。
1.2纳入标准(1)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坐起及行走有困难。严重患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胸腰椎体压缩骨折;胸腰椎有压痛及叩击痛;(2)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1~4骨密度检测,其骨密度小于同性别健康成年人2.5个标准差。(3)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证:腰脊疼痛,酸软无力,不能持重,四肢骨痛,肢体麻木,骨脆易折,步履艰难,目眩,舌质偏红或淡,脉细弱。
1.3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等影响骨代谢的各种急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激素、钙制剂者。(2)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
1.4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临床上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① 骨密度(BMD)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② 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③ 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④ 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⑤ 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为正常,-2.5
2013年1O月 33
捏脊综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 邹忠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捏脊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治疗,以初步阐明其治疗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 治骨质疏松的手段。方法: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20 ̄f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均根据体质辨识的不同进行社区 中医健康宣教和饮食、运动处方,治疗组加用中医捏脊疗法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疼痛评价指标、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积分 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及骨密度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捏 脊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疼痛、纠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关键词:捏脊疗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体质辨识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 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 险频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 的代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 已成为人类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l1l。我们于2008年9月 2012年 9月运用中医捏脊疗法,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 疗,并配合传统中医锻炼方法,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及干预,通过治疗前后的纵向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横向比 较,以初步阐明其治疗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 治骨质疏松的手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纳入标准:①年龄55~85岁;②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 准,骨密度检测T指数(T—score)<一2.5111;③有自主活动能力。 1.1.2剔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糖尿病等疾病;②局 部皮肤病变;③新鲜骨折、恶性肿瘤、结核等骨质破坏;④精神疾 病等不能自主配合完成诊疗者;⑤长期服用激素等导致骨质疏松 症药物者。 1.1.3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上海市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 辖社区居民。按随机区组法把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 年龄最小65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70.52+5.91)岁;对照组60 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1.33-+6.01)岁。两组临 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两组运动处方一致,均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并根据不同体质予以不同的中医饮食处方。治疗组加用中医捏脊 疗法进行辨识体质治疗。疗程6个月。 1.2.2捏脊疗法:患者俯卧位,暴露脊背部。医者站于患者右侧,双 手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另三指握成空拳状,用双手拇 指与食指提捏患者脊背,先从骶尾部开始向上沿脊柱捏至大椎穴 3遍(根据补泻规律,此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然后边捏边提6 遍。根据辨证不同,选用俞穴按揉,拇指旋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时补 法,反之为泻法。其中肾虚者选肾俞补法按揉;气虚者选脾俞、气 海俞补法按揉;痰湿者选脾俞补法、三焦俞及肺俞泻法按揉;湿热 者小肠俞、膀胱俞泻法按揉;血瘀者选肝俞、膈俞泻法按揉;阴虚 者肺俞、肾俞补法按揉;阳虚者关元、气海俞、肾俞补法按揉。最后 再平捏3遍。每周三次。 1.2-3传统中医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内容取材于太极拳等传 统中医体操结合疾病的特点编制而成,治疗前先将医疗体操的文 字材料发给患者,嘱咐患者自行在家中熟悉动作要领,一周后开 始锻炼,该操已经录有视频,根据视频体操锻炼每日一次,每次 30分钟。 1.2.4饮食调养:戒烟、少饮咖啡、过浓的茶等。饮食调配合理,应 补足钙、磷、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类食物。粮食、肉类、蔬菜、 果品等应合理搭配,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肥胖患者应逐渐控制 热量,使其体重下降至正常体重。 上海市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00335) 2013年6月12曰收稿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9—0033—02 1-2.5中医饮食处方根据体质不同而不同,选用炎黄东方健康科 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医体质调理系列植物饮料:肉桂枸杞植物饮 料(阳虚质)、乌梅百合植物饮料(阴虚质)、山药茯苓植物饮料(气 虚质)、葛根橘红植物饮料(痰湿质)、藿香薏米植物饮料(湿热 质)、桃仁山楂植物饮料(血瘀质)。 1.2.6情志调摄:鼓励此类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心情舒 畅、乐观,既不要忽视本病的发生、发展,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 而焦虑不安,要正确对待疾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避免精神紧 张,节制喜怒哀乐,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1.3观察指标 1-3.1运用昆仑一炎黄中医九种体质辨识量表,对120名患者的 体质进行分析,调查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 1.3.2记录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 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主诉及有无不良反应。 1.3.3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4骨定量超声测量(QUS):全部对象均采用超声骨密度仪经跟骨 测定,T-score作为超声骨密度值。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5全部对象进行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询问疼痛 的性质、程度等,并使用SF—MPQ评定表对疼痛进行评价,其中又 区分为11个感觉类(s)、4个情感类(A)、口述分级评分现时疼痛 强度评估(PPI)和目测自我疼痛程度(VAS o 1.3.6焦虑量表(SAS)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7抑郁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8生活质量量表(SF一36)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用数据库管理,数值以均 值±标准差(i±s)表示,数据分析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参数 资料以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 样本t检验;非参数资料(等级资料1以秩和检验(成组多样本资 料选用Kruskal—Wallis检验、配伍组资料选用Friedman检验)进 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社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分布:120例患者经体质辨识量 表评估,共有6种不同的体质,按多少顺序排列为阳虚质47例 (占39.17%),气虚质24例(占20%),阴虚质18例(占15%),痰 湿质17例(占14.17%),瘀血质12例(占10%),湿热质2例(占 1.67%)。交叉表描述统计中医体质分布见表1。 表1
补肾密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
奚学不;吕建元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2000(021)003
【总页数】1页(P28)
【作 者】奚学不;吕建元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681.05
【相关文献】
1."补肾密骨片"结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6例临床观察 [J], 张征石;吕建元;陈奕
2.补肾密骨片结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26例 [J], 吕建元;张征石;陈勇;陈吉;孙斌峰;董燚;顾晓娟
3.自体骨髓移植配合补肾密骨片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临床研究 [J], 张征石;陈吉;吴天河;吕建元
4.补肾密骨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J], 孙斌峰;董燚n;吕建元;顾晓娟
5.补肾密骨片结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兔桡骨骨折延迟愈合 [J], 吕建元;张征石;王根福;徐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6・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 2019,28(2)
推拿功法易筋经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的疗效及对患者BMD水平的影响*
*基金项目: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AB001395)。郑衍庆,郑黎勤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广东佛山528100)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推拿功法易筋经结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BMD水平所造成的 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推拿功法易筋经治疗,分析对比两 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疼痛评分以及骨密度水平。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比观察组高;在生存质量方面,对照组 患者显著比观察组低;在骨密度水平方面,对照组患者比观察组差。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药物结合推拿功 法易筋经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疼痛评分,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校高。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水平;药物治疗;推拿功法易筋经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 - 978X(2019)02 - 0036 - 0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这一疾病的最主要特点是患者的骨量 明显减少,并且骨微观结构会有显著的退化,进而对骨头的韧 性造成一定的影响⑴。当前临床上主要以减少骨质流失和显 著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为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本病发病比较隐 匿,治疗时间也会有明显的延长⑵。因此,为了探究出原发性 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随机从我院选取自2016年4 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 究开展的主要对象,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现将主要的 研究过程做如下的详细报道。1临床资料随机从我院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 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按照西医诊断标准,所入选患者脊 椎常为后突畸形,并且有全身无力或者腰部、背部出现明显的 疼痛感等症状,患者在治疗前3个月未服用其他对骨代谢产生 负面影响的药物;年龄在50岁~70岁;X线表现为脊柱改变特 殊、骨质普遍稀疏、椎间隙变宽、椎体呈现出鱼尾样双凹形状、存 在许莫结节;骨密度检测有阳性征象出现,比如双能X线⑶。 病例排除标准:在1 a之内发生骨折;患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 严重的原发疾病(如并发造血系统、肾、肝、脑或者心脏等原发 疾病);患精神病;患晚期残废和畸形;长期口服其他药物并不 能即刻停用;丧失劳动力者;与纳人标准不相符,并未按照规定 进行锻炼,不能对疗效进行准确判断,并且对安全性和疗效评 判起到一定的影响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主要方法:碳酸钙D,咀嚼片,1次1片,ldl 次,口服;0, 25临的骨化三醇胶丸,1次1片,1 d2次,口服; 70 mg的阿仑麟酸钠片,1次1片,ldl次,口服。疗程6个月。 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推拿功法易筋经 治疗。推拿功法易筋经的治疗方法为:教功辅导人员每天指导 患者学习功法,令每一位患者掌握动作要领并且动作规范,随后 展开功法锻炼,每天1次。疗程6个月。推拿功法易筋经主要 包含韦驮献杵一势、二势及三势,放松功和青龙探爪四式。韦驮献杵一势的主要动作:首先是预备动作,双脚并拢,两 目平视,头如顶物,将口微微张开,将舌头抵住上额,将下颌微微 向里面收,做到含胸舒背以及蓄腹,将臀部收起,腰部挺直,双臂 自然下垂并放置在身体的两侧,将五指并拢并稍微弯曲,中指和 裤缝紧紧贴在一起,身体呈力争状态,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做到 心平气静。然后,将左脚往左边伸并平跨出一步,双脚间的距离 和肩部等宽,放松髓膝,足掌呈踏实状,把双臂向内旋转,缓缓提 起两个上肢直至与肩齐平,屈肘伸腕,自然地分开十指,两掌心 向内呈凹状态,并且放置在胸前以抱球的姿势站立,凝神调息。 完成第二步骤后,最后放松两肩,缓缓落下两个上肢,收回左脚, 回到预备式的动作。韦驮献杵二势的主要动作:首先是预备动作,预备动作和韦 驮献杵一势的预备动作相同。旋转双臂,翻开掌心,伸腕,将掌 心翻转为朝天的姿势,伸直十指,分开虎口,将两掌向上托至超 过头顶,微微弯曲肘部,仰头,双目注视掌背,提起势足足跟,足 前掌着地,以便能够将身体支撑起来,凝神调息⑶。完成第二 步骤后,最后将两掌转变为拳头状,旋转前臂,慢慢地从上往下 将两拳收至腰部位置,并将拳心朝上,同时需要注意在收拳的那 一刹那,随势慢慢将足跟下落,直至两拳到达至腰部位置并且两 足跟落地时,放松两肩和两拳,并自然落下,收回左脚,回到预备 式的动作。韦驮献杵三势的主要动作:首先是预备动作,预备动作和韦 驮献杵一势的预备动作相同。然后缓缓地将两拳向左右两边平
综合手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朱忠清;彭晓梅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09(022)011
【摘 要】@@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和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肿胀,导致神经、血管受压迫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征.该病在中年以后发生率高,部分患者因长期反复发作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由于现代生活中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电脑、电视的大量普及,该病亦呈现出低龄化倾向.据笔者所在医院统计,约有65%的颈椎病患者用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从手法入手辅以口服中药及牵引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页数】2页(P28-29)
【作 者】朱忠清;彭晓梅
【作者单位】吉安县横江医院,江西,吉安,343119;吉安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683.581
【相关文献】
1.特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95例疗效观察 [J], 张奉先;周清基
2.颈舒颗粒联合理筋手法治疗风寒湿阻型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吴鸿伟;李超雄
3.颈椎荣通方联合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海兴;况君;郑甦 4.传统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林佳;宁晓军;王蓉;叶巧仪
5.定点旋转结合不定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陈光耀;钟康华;肖愫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6例
标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碳酸钙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点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它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类。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型)和老年性退化性骨质疏松症(2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目前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此类病患逐渐增多。由于治疗周期长,收效缓慢。有的药物如荷尔蒙补充治疗,长期应用有许多副作用和潜在危险,患者难以接受。近6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观察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是省市医院确诊病例。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其中女20例,男6例;年龄51~72岁;病程1~10 a。对照组17例,女12例,男5例;年龄50~69岁;病程半年~10 a。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西药:口服碳酸钙D3,每片含钙量600 mg,维生素D3 125国际单位,每日1片,连服6个月。依降钙素注射液20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个月,以后每15天肌肉注射20单位,连续3个月。中药:自拟骨疏1~3号方,分别从滋补肝肾,健脾益气,补肾活血3个方面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辨证用药。
2.1.1 骨疏1号 药物组成:熟地10 g,山药15 g,山茱萸10 g,骨碎补10~15 g,枸杞15 g,桑寄生10 g,杜仲10 g,泽泻5 g,丹皮5 g,淫羊藿10 g,茯苓15 g。适用于伴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耳鸣、舌红苔薄的患者。
2.1.2 骨疏2号 药物组成:党参15~20 g,白术10 g,当归10 g,茯苓15 g,骨碎补10 g,菟丝子10 g,杜仲10 g,陈皮10 g,黄芪10~15 g,淫羊藿10 g。适用于伴神疲,乏力,经常便溏,舌淡苔白的患者。
推拿及推拿配合多种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总结了近10年推拿以及推拿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推拿治疗,推拿联合针灸疗法,推拿联合中药疗法,推拿联合西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虽然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著,尤其是推拿结合中药治疗。但是,但目前对于推拿及其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治疗机制的研究相对空白,存在临床治疗标准不统一,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等问题。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小梁结构损坏,从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骨折为主要特征。临床上根据其发病原因,又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前者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病于青少年)三类,原因尚不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有着明确的病因,多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服用某些药物导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OP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推拿作为一种古老的绿色疗法,已有相关研究其对OP的有效性,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对近10年来推拿治疗原发性OP临床研究总结如下。
1 单纯推拿
推拿手法具有疏经通络,活血行气之功效,手法施术于腰背部及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补肾壮骨,填精益髓的作用。刘步云[1]等运用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先按揉肾俞穴1min,再用掌推法推拿腰背部10min,然后两掌根于腰背两侧慢拨,挤、按交替揉捏5min左右;选取患者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胃俞、中脘、脾俞、志室、太溪等穴位,按压2min;选膈俞、肾俞及八髎穴位按揉,并施擦法以透热为度,每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治疗5个疗程。通过研究发现推拿不仅可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促进骨生成,减轻腰背疼痛,还可改善机体骨代谢指标,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2013年1O月 33
捏脊综合治疗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 邹忠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捏脊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治疗,以初步阐明其治疗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 治骨质疏松的手段。方法: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20 ̄f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均根据体质辨识的不同进行社区 中医健康宣教和饮食、运动处方,治疗组加用中医捏脊疗法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治疗两组疼痛评价指标、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积分 均较治疗前下降,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及骨密度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捏 脊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提高骨密度、改善疼痛、纠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关键词:捏脊疗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体质辨识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 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 险频度增大,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 的代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 已成为人类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l1l。我们于2008年9月 2012年 9月运用中医捏脊疗法,对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 疗,并配合传统中医锻炼方法,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及干预,通过治疗前后的纵向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横向比 较,以初步阐明其治疗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防 治骨质疏松的手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纳入标准:①年龄55~85岁;②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 准,骨密度检测T指数(T—score)<一2.5111;③有自主活动能力。 1.1.2剔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糖尿病等疾病;②局 部皮肤病变;③新鲜骨折、恶性肿瘤、结核等骨质破坏;④精神疾 病等不能自主配合完成诊疗者;⑤长期服用激素等导致骨质疏松 症药物者。 1.1.3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上海市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 辖社区居民。按随机区组法把入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 年龄最小65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70.52+5.91)岁;对照组60 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1.33-+6.01)岁。两组临 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两组运动处方一致,均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并根据不同体质予以不同的中医饮食处方。治疗组加用中医捏脊 疗法进行辨识体质治疗。疗程6个月。 1.2.2捏脊疗法:患者俯卧位,暴露脊背部。医者站于患者右侧,双 手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另三指握成空拳状,用双手拇 指与食指提捏患者脊背,先从骶尾部开始向上沿脊柱捏至大椎穴 3遍(根据补泻规律,此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然后边捏边提6 遍。根据辨证不同,选用俞穴按揉,拇指旋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时补 法,反之为泻法。其中肾虚者选肾俞补法按揉;气虚者选脾俞、气 海俞补法按揉;痰湿者选脾俞补法、三焦俞及肺俞泻法按揉;湿热 者小肠俞、膀胱俞泻法按揉;血瘀者选肝俞、膈俞泻法按揉;阴虚 者肺俞、肾俞补法按揉;阳虚者关元、气海俞、肾俞补法按揉。最后 再平捏3遍。每周三次。 1.2-3传统中医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内容取材于太极拳等传 统中医体操结合疾病的特点编制而成,治疗前先将医疗体操的文 字材料发给患者,嘱咐患者自行在家中熟悉动作要领,一周后开 始锻炼,该操已经录有视频,根据视频体操锻炼每日一次,每次 30分钟。 1.2.4饮食调养:戒烟、少饮咖啡、过浓的茶等。饮食调配合理,应 补足钙、磷、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类食物。粮食、肉类、蔬菜、 果品等应合理搭配,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肥胖患者应逐渐控制 热量,使其体重下降至正常体重。 上海市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00335) 2013年6月12曰收稿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9—0033—02 1-2.5中医饮食处方根据体质不同而不同,选用炎黄东方健康科 技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医体质调理系列植物饮料:肉桂枸杞植物饮 料(阳虚质)、乌梅百合植物饮料(阴虚质)、山药茯苓植物饮料(气 虚质)、葛根橘红植物饮料(痰湿质)、藿香薏米植物饮料(湿热 质)、桃仁山楂植物饮料(血瘀质)。 1.2.6情志调摄:鼓励此类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心情舒 畅、乐观,既不要忽视本病的发生、发展,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 而焦虑不安,要正确对待疾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避免精神紧 张,节制喜怒哀乐,尽量保持情绪稳定。 1.3观察指标 1-3.1运用昆仑一炎黄中医九种体质辨识量表,对120名患者的 体质进行分析,调查社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 1.3.2记录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 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主诉及有无不良反应。 1.3.3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包括钙、磷、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4骨定量超声测量(QUS):全部对象均采用超声骨密度仪经跟骨 测定,T-score作为超声骨密度值。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5全部对象进行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询问疼痛 的性质、程度等,并使用SF—MPQ评定表对疼痛进行评价,其中又 区分为11个感觉类(s)、4个情感类(A)、口述分级评分现时疼痛 强度评估(PPI)和目测自我疼痛程度(VAS o 1.3.6焦虑量表(SAS)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7抑郁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3.8生活质量量表(SF一36)评定,干预前、干预末各测定记录一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微机,用数据库管理,数值以均 值±标准差(i±s)表示,数据分析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参数 资料以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 样本t检验;非参数资料(等级资料1以秩和检验(成组多样本资 料选用Kruskal—Wallis检验、配伍组资料选用Friedman检验)进 行数据统计分析。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社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分布:120例患者经体质辨识量 表评估,共有6种不同的体质,按多少顺序排列为阳虚质47例 (占39.17%),气虚质24例(占20%),阴虚质18例(占15%),痰 湿质17例(占14.17%),瘀血质12例(占10%),湿热质2例(占 1.67%)。交叉表描述统计中医体质分布见表1。 表1
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内蒙古中医药
2.2简式MPQ疼痛评价比较:经治疗两组简式MPQ疼痛评价指 标均较治疗前见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显著。治疗组 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表2简式MPQ疼痛评价
注: 与治疗前比较P值<0.O5, 与对照组比较P值<0.O5。 2-4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一36评价比 较:经治疗两组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积分均较治疗前下 降、生活质量量表sF一36评价积分升高,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 差异显著。治疗组控制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更为显著,与对 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表3 SAS、SDS、SF一36量表评价
注: 与治疗前比较P值<0.05, 与对照组比较P值<0.O5。 2.5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经捏脊综合治疗后骨密度有所改善,与 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血钙均值在 正常范围,经治疗治疗组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磷、碱性磷酸酶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4。 表4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注: 与治疗前比较P值<0.O5, 与对照组比较P值<0.O5。 3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是一个与衰 老密切相关的现象,骨质疏松骨折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 致残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 社会健康负担。在上海地区,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分别为14.2%和21%E2I。我们对120例社区居民进行综合 干预,其中6O名加用中医捏脊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医综 合干预手段对改善老年人骨质疏松、纠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 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我们制定的中医健康处方包括骨质疏松症饮食调养、骨质疏 松症运动及饮食处方、骨质疏松症情志调摄。我们通过健康教育 以及个体指导,让患者认识多样和均衡的饮食对于建立和维持健 康的骨骼非常重要,并根据体质不同制定推荐中医食疗方。我们 制定传统中医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内容取材于太极拳等传统 中医体操结合疾病的特点编制而成,该操录有视频,根据视频体 操锻炼更易为患者掌握,以“形劳而不倦”的锻炼身体方法,运用 传统健身术来炼形、炼意、炼气,使身体“形与神俱”。骨质疏松症 情志调摄中强调修性怡神、清静养神、和情治气、适时调神,鼓励 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既不要忽视本病的 发生、发展,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而焦虑不安,要正确对待疾 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捏脊疗法是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并 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背部皮肤,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脊柱为督脉循行之主干,《难 经》日: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主风府,人属于脑。督 脉与六阳经有联系,被称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 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旁,是主筋 所生病者,故“腰脊痛”理当为本经俞穴主治的重点。脊背为五脏 六腑阴阳之会,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总归,通过捏拿患者的脊 背,调整全身的阴阳之气,全身气血条达,腑腑调和,经络疏通,从 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通过捏脊疗法根据不同的体质施治,能 改善骨质疏松疼痛证候群,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中医健 康处方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综合干预手段通过改善疼痛、纠正 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对于骨质 疏松症的防治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捏脊疗法为社区提供一个 “简、便、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手段,更能为患者接受,为提 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带来福音,适于社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f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 治指南(2011年)『J1.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2—7. 『2]薛延.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I J1.新医学, 2007.38(1):7—8.
点穴按摩治疗腰骶关节损伤50例 王茂川 摘要:在治疗腰骶关节损伤的临床实验中表明:点穴按摩法既能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还能消除水肿,促进血液循环,进而消除 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点穴;按摩;腰骶关节损伤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9—0034—02 腰骶部疼痛是导致腰骶关节损伤的多种原因之一,而且在临 床表现中最为常见。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长时间的站立或久 坐会导致腰痛加重,还有少部分患者会伴有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 痛。2010年至今,笔者采用点穴按摩治疗腰骶关节损伤已有5O 例,效果非常满意。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在病历中选取男性40例,女性10例;其中年 内蒙古牙克石林业总医院康复科(022150) 2013年6月20日收稿 龄最大的是56岁,最小的只有17岁;患病时间最长为4年,最短 的是2天。4例普通职员、6例教师、l4例运动员、26例工人,可见 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人数居多。本组选取的病例均伴有外伤史: 其中有先天性畸形6例,隐性脊椎裂2例,峡部不连1例,腰椎骶 伤2例,骶椎腰伤1例,其中7例伴有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 1.2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由于腰部屈伸旋转时用力不当而导 致;②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腰骶部疼痛;③检查结果 显示腰部僵直并呈现板状,脊柱侧弯。腰骶部有深压痛和叩击痛, 尤以双侧关元俞压痛明显。腰骶关节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