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端胃大部切除毕(Billroth)I式术后吻合口出血护理1例
- 格式:docx
- 大小:14.33 KB
- 文档页数:3
CHINA HEALTH INDUSTRY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及饮食不规律致使胃病的发生呈现上升的趋势,胃大部切除术是我国治疗溃疡病主要的手术方法,多年来临床经验证明疗效比较满意。
现就我科多年积累的经验与总结和大家一起分享。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其男42例,女18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21岁,平均43岁。
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离手术时间最长31h,最短5h。
溃疡病史最长26年,有11例无溃疡病史。
溃疡直径1~8cm,穿孔直径0.5~2cm。
术中证实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溃疡穿孔34例。
1.2 手术方法1.2.1 毕罗(Billroth)氏Ⅰ式 此术式多用于胃溃疡。
优点是:操作简便,吻合后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所以术后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少。
1.2.2 毕罗(Billroth)氏Ⅱ式 是在胃大部切除后,将十二指残端闭合,而将胃的剩余部分与空肠上段吻合。
此法优点是:胃切除多少不因吻合的张力而受限制,胃体可以切除较多。
溃疡复发的机会较少,由于食物和胃酸不经过十二指肠,直接进入空肠,十二指肠溃疡即使未能切除(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也因不再受刺激而愈合。
因此,临床上应用较广,适用于各种情况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特别用于十二指肠溃疡。
缺点是: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胃空肠吻合后解剖生理的改变较多,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多,有的并发症甚为严重。
2 结果2.1 远期疗效B-Ⅰ式39例(65%),B-Ⅱ式21例(35%)。
B-Ⅰ式手术与传统方法相似,B-Ⅰ式中行结肠前11例(其中溃疡旷置术4例),结肠后6例。
住院期间死亡1例(1.67%),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3例。
其余(94.7%)病人痊愈出院。
2.2 远期疗效本组随访35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平均1年7个月。
出现吻合口溃疡2例,吻合口炎症1例,肠粘连5例。
其余52例均自觉症状消失,无任何后遗症出现。
3 讨论3.1 原则无论B-Ⅰ式还是B-Ⅱ式都有着共同遵守的原则:(1)胃切除范围胃切除太多可能影响术后进食和营养状态;切除太少,术后胃酸减少不够,易导致溃疡复发。
一例胃癌术后残胃穿孔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作者:周海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对一例胃癌术后残胃穿孔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等。
【关键词】胃癌术后残胃穿孔并发消化道出血;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支持【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73-021 临床资料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因“胃癌术后4年”于2001年06月21日收住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7℃,P:84次/分,BP:130/85mmHg,体重40㎏,身高:172㎝。
患者因反酸于2007年就诊于湖北肿瘤医院,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1式吻合),未见病理结果,后于该院行静脉化疗8次,具体方案不祥。
2009年07月行全身PET-CT提示:上腹部胃小弯旁及胰头旁多发局灶性异常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可能性大。
遂于2009年08月行胃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胃癌术后吻合口活检粘膜慢性炎伴部分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后于胰腺周围放置腹腔引流管。
2011年03月自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淡红色血性液体,2011年06月03日性电子胃镜检查提示:约距门齿49cm残胃小弯近后壁见月0.6*0.6cm糜烂面,见坏死物堵塞,周围粘膜充血明显,冲洗后见糜烂面肉芽增生明显,以0.01%亚甲兰生理盐水溶液20ml 喷洒管注入该糜烂面,可见腹部引流管有蓝色液体流出。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于2011年06月22日在全麻下行“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逐渐由造口处肠内营养。
患者于2011年07月06日G/J管见黑色血性液体流出量分别为300,200ml,医嘱予止血抑酸治疗。
07日晨呕血黑便并逐渐加重,血压进行性下降,遂转ICU治疗,并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后予止血抑酸抗炎补液对症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如下:
1. 术后监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如有无渗血、红肿等。
2.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初始饮食应以流质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和普通饮食。
饮食应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适当的镇痛药。
同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法缓解疼痛。
4.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6. 康复指导: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排痰等,以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
同时,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后监测、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方面。
通过精心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有几种重建方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1)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Billroth I 式):胃残端直接与十二指肠吻合。
(2)残胃空肠吻合术( Billroth II 式):胃残端与空肠吻合。
又因吻合口的全口或半口,位于结肠前或结肠后,输入端对大弯或小弯而分很多术式:霍氏法(Hoffmeister)结肠后,部分胃断端与空肠吻合,输入段对小弯侧。
波式法(Polya)结肠后,全部胃断端与空肠吻合,输入段对小弯侧。
莫氏法(Moynihan)结肠前,全部胃断端与空肠吻合,输入段对大弯侧。
艾氏法(v.Eiselsberg)结肠前,部分胃断端与空肠吻合,输入段对小弯侧。
Braun吻合:在输入段和输出段间加做吻合。
改良Billroth II 式吻合:①距离空肠起始部20cm处对系膜缘切开肠壁约2cm切口;②自该切口置入100mm直线切割吻合器,钉仓和底座分别置于输入、输出袢行输入或输出袢侧侧吻合;③自空肠切口处置入25mm管状吻合器底钉座;④自残胃前壁开口置入25mm管状吻合器,与空肠行端侧吻合;⑤直线切割闭合器或单闭合器闭合胃壁开口。
(3)残胃空肠Roux-en-Y 吻合术:空肠长臂与残胃端端吻合,短臂在Treitz 韧带下10~15cm之空肠行端侧吻合。
两吻合口距离应在40cm以上。
(4)残胃十二指肠间空肠间置吻合术。
由于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始终是治疗胃癌最基本的术式。
使得我们在考虑其指征和病人预后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选择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旨在减少该手术常见的一些并发症,以期在延长病人生存期的同时也兼顾到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慎重选择重建方式改良Billroth II式吻合示意图Billroth II式Braun吻合示意图Roux-en Y吻合示意图在以上吻合方式中,我们推荐:1、如果患者残胃足够,能行Billroth I式吻合的,尽量行Billroth I式吻合,Billroth I式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吻合后食物经过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术后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并发症较少。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措施简介胃大部分切除术(Subtotal Gastrectomy)是一种根据病情需要切除胃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胃癌、胃溃疡等疾病。
在接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需要特别重视术后护理,以保证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消化功能。
术后护理措施1.保持休息:手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床上活动应该由医生或护士指导和协助,患者严禁擅自离床活动。
2.观察伤口:术后的伤口需要进行密切观察,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有任何渗出液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3.饮食管理: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指导。
术后初期,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可以逐渐进食易消化、小量、高营养的食物,如流质饮食、蛋白质乳剂等。
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的频率和分量,避免过量饮食和过度饱腹。
4.药物治疗: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感染和控制疼痛。
患者应按照医嘱准确地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5.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医生会对伤口愈合情况、饮食适应情况和身体康复状况进行评估。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术后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方案。
6.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同时参加一些康复团体和活动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7.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
如果需要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和过度疲劳。
8.定期体检: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的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饮食适应问题或其他身体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术后伤口的清洁:术后伤口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或药水清洁伤口。
使用温盐水或医生建议的清洁液进行轻柔清洁即可。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并发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穿孔缝合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一、胃大部切除术(1)毕Ⅰ(BillrothⅠ)式吻合术:胃远端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重建的胃肠道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故术后并发症较少。
(2)毕Ⅱ(BillrothⅡ)式吻合术:切除胃远端大部后,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而将十二指肠残端缝闭。
优点是能切除足够的胃而不致吻合口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率较低;胃空肠吻合改变了正常解剖关系,术后并发症较多。
二、早期并发症1术后胃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后24~48小时,自胃管引流出少量暗红或咖啡色胃液,多为术中残留或创面少量渗血,一般不超过300ml。
多量出血主要来自吻合口或缝闭的胃十二指肠残端。
发生于术后24小时之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发生在术后4~6天,常为黏膜坏死引起;术后10~2021现,多与缝线处感染腐蚀血管有关。
绝大多数经禁食、补液、输血及应用止血药物,或栓塞相关动脉等非手术疗法即可止血。
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出血,应再次手术止血。
2术后胃瘫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属于非机械性梗阻,又称术后胃排空障碍。
多见于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后。
通常发生在开始恢复流质或半流饮食时。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呕吐物可含有胆汁,不伴有腹痛。
体检为轻度腹胀,偶有胃型,肠鸣音弱。
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无张力,蠕动减弱,吻合口通过欠佳、无狭窄。
治疗应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补液和营养支持并给予甲氧氯普胺、红霉素及促胃动力药,禁忌再次手术。
若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应除外可能合并的机械性梗阻,胃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手术使大弯侧残胃或十二指肠残端血供不足,导致胃肠壁缺血坏死,多发生于术后5~7日,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须立即手术修补。
如已局限形成脓肿或向外穿破成瘘,通过数周的外引流、胃肠减压和支持治疗常能自行愈合,必要时手术。
4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常发生于术后3~6日。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并出血反复发作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并出血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曾住院治疗过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并出血治愈后1年内反复再出血的患者42例,(治愈标准为术后初次出血治疗后胃镜下溃疡达瘢痕期)。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1例。
观察组仅常规应用对症处理的药物,治疗组按照既往高发季节预防性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结果观察组复发率38.1%,治疗组复发率4.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预防性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明显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合并出血反复发作,且费用小、服药方便、药物亦获得,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并出血;复发率;雷贝拉唑肠溶片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btotal gastrectomy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ulcer bleeding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recurrent.Methods the hospital hospitalizedgastrectomy treated resection anastomotic ulcer and hemorrhage in 42 cases cured within 1 years after the repeated hemorrhage(bleedingpatients,cure standar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ulcerscar period under gastroscope up).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21 case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of drug group only routine use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vious season of high incidence of prophylactic use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recurrence rate was 38.1% in treatment group,the recurrence rate 4.7%.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preventive application of Rabeprazole Sodium Enteric-coated Table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subtotal gastrectomy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ulcer complicated with hemorrhage recurrent episodes,and the cost is small,convenient taking,drug obtained,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Anastomotic ulcer and bleeding The recurrence rate Ray Bella triazole enteric coated tablets吻合口潰疡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多见远期并发症。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大出血行7次手术的护理黎小春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8.06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3B-0767-02 出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常见、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
2005年11月—2006年2月,我科收治1例因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行Bilh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大出血7次,行7次手术,抢救成功,住院100d,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1.1 一般资料 病人,男,因上腹刀割样痛波及全腹3h,诊断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诊行Bilh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术程顺利。
术后第2天起出现上腹痛、轻度腹胀、低热和贫血,第6天腹痛加重,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行第2次手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1 500mL。
第2次术后第5天突发腹痛,腹腔引流管、胃管和空肠造瘘管先后引出鲜血,次日再次大出血并休克,行第3次手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和血块2 500mL,术后第8天又出现出血,腹腔引流管、胃管和空肠造瘘管先后引出鲜血,进行性贫血,被迫第4次手术。
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管引出消化液,第6天腹腔大出血,行第5次手术。
术后仍然肠瘘,但5d未曾出血,第9天再次发生凶猛出血,行第6次手术,第6次手术后第9天再次发生大出血,被迫行第7次手术。
此次术后1个月瘘口逐渐愈合,治愈出院。
1.2 出血的原因 第1次胃出血是“吻合口漏并出血”,第2次出血是“胃小弯出血、破裂”,第3次、第4次出血是“十二指肠残端右上缘胃十二指肠动脉破裂喷血”,第5次、第6次出血是原出血处位于肠瘘边缘,被腐蚀而再次破裂喷血。
十二指肠动脉破裂导致反复大出血少见。
分析原因,手术缝扎时穿透了胃十二指肠动脉,形成小的假性动脉瘤。
术后发生破裂血肿的张力2次使吻合口破裂[1]。
1.3 出血处理方法 采用抗感染、止血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缝扎血管手术,术后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空肠造瘘管,禁食,给予护肝、营养支持及综合的护理措施。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分析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了1例吻合口瘘,1例医疗纠纷,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为(12.07±3.41)天,患者满意度为97.4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了13例吻合口瘘,13例医疗纠纷,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为(19.63±4.51)天,患者满意度为92.36%,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而言,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减少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胃大部切除术;吻合口瘘;并发症;护理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after subtotal gastrectomy anastomosis fistula. Methods: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August to select -2014 year in September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resection,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it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nursing,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1 cases of anastomotic fistula, 1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anastomotic fistula healing time was (12.07 + 3.41)days,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was 97.45%;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13 cases of anastomotic fistula,13 cases of medicaldisputes,anastomotic fistula healing time (19.63 + 4.51)days,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92.36%,thus,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具有可比性。
1例残胃癌术后并发肠瘘、吻合口瘘的护理发表时间:2010-09-10T11:38:35.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宁月果[导读]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成为原发癌[1],随访显示发生率在2%左右宁月果(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湖北荆门 448000)【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8-0237-01 【摘要】对1例残胃癌切除术后并发肠瘘及吻合口瘘的患者实施护理,包括严密的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营养支持,心理干预措施和心理支持,加强基础护理等,患者转危为安。
【关键词】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残胃癌手术后并发症护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余胃发生的原发癌成为原发癌[1],随访显示发生率在2%左右。
我科于2009年11月4日收治一位残胃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出院时各引流管已拔除,引流口愈合良好,患者进食正常,能自行活动。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71岁,因残胃癌于2009年11月4日入院,于11月9号行残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腹部置胃肠吻合口引流管及结肠后引流管,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给予抗感染、止血、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2 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经止血、输血、抑制胰腺分泌、加强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治疗处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出院时引流管全部拔除,引流口愈合良好,进食正常,能自行活动。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
备齐抢救物品及药品,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观察意识、腹部体征、引流液颜色、量,注意尿量变化并及时记录。
开放静脉:外周浅静脉留置用于取血、留取血标本及作为输血通路,右侧颈内深静脉留置用于治疗时输入药物及胃肠外营养。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
蒙秀木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其疗效良好。
所以,此术式仍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广泛采用的手术方法。
其术后近期并发症以出血为最常见,有时可威胁病人生命。
本文通过近年国内文献
复习,将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作一综述。
一、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有
报告在1.57%左右。
本文统计国内8篇报告胃大部切除14,849例,其中术后出血124例,平均出血发生率为0.84%。
若分别看各作者的资料,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蒙秀木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9
【相关文献】
1.痔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J], 黄洪涛;李东平;贾妙柱;詹萍;郝建
2.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 [J], 周永新;石荣;陈祖清
3.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J], 余祖晶
4.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J], 梁强;陈菊祥;骆纯;胡国汉;严勇;
徐涛;钱俊;蒋磊;卢亦成
5.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 [J], 霍喜兰;李超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远端胃大部切除毕〔Billroth〕I式术后吻合口出血护理1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式术后吻合口出血护理1例
【摘要】目的:探讨经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式术后,吻合口出血的护理方法。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对出血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是护理的关键,能否及早发现出血先兆并作出反响.能否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救治手段,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因此临床护理观察在救治胃癌术后出血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无视。
【关键词】胃癌;吻合口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05-0262-01
胃大部切除毕I式术:即在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术后可有少许暗红色或咖啡色胃液自胃管内抽出,一般24小时内不超过300ml,且颜色逐渐变清。
假设术后短期内从胃管不断引流出新鲜血液,24小时后仍未停止,甚至出现呕血黑便,那么系术后出血。
在胃大局部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为其严重的并发症,据资料报道【1】,其发生率大约在2%左右。
发生在术后24小时以内的出血,多属术中止血不确切,术后4-6天发生的出血,常为吻合口粘膜坏死脱落所致,术后10-20天发生的出血,与吻合口缝线处感染、腐蚀血管有关,出血后行胃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必要时行胃镜下止血,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因与出血部位,可采取栓塞治疗或动脉注射垂体升压素等介入性止血措施,配合输血,维持体液平衡后成功止血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62岁。
体检发现胃粘膜内癌半月余,胃镜提示:胃幽门前区见约1.2*3.0cm 不规那么结节状隆起。
病理示胃窦粘膜内癌,2021年12月30日行胃癌根治术,患者胃癌根治术后一周余出现便血,考虑消化道出血,吻合口出血不能除外,血色素术后108g/L下降至68g/L,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后予以急查胃镜及腹部平片明确出血部位。
同时予输红细胞,补充晶、胶体等补充血容量,并予以兰索拉唑制酸,邦亭止血,乌司他丁改善微循环等处理,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胃镜提示残胃胃壁及吻合口均见溃疡性病变,检查时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局部吻合口处小血管有渗血,予以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
后再次复查血常规提示血色素有进一步下降46g/L。
予以插胃管、胃管内注入止血药物,并再次联系输血红细胞、血浆,同时联系放射科行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出血点,后血红蛋白逐步上升至95g/L,出血控制,恢复良好。
1.2治疗方法
1.2.1补充血容量:快速输液、输血、禁食、留置胃管、应用止血、制酸等药物对症治疗。
1.2.2胃镜下止血,近年来有报道对胃术后出血的病人。
在纤维胃镜下对出血部位行热凝固或局部喷洒、注射药物进行止血,效果良好【2】
1.2.3血管造影,局麻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选择性行腹腔血管造影,包括腹主动脉,腹腔干,膈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当造影发现有异常血管时,依情况血管插管再造影。
阳性病例超选到靶血管后应用明胶
海绵、弹簧钢圈栓塞,必要时应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插管栓塞。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缓解焦虑与恐惧,抚慰病人,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恐惧,护士还应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出血患者心理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紧张、恐惧、怕死的心理状态。
患者不仅情绪低落,而且影响休息和睡眠。
护理人员应镇静并用热情的态度关心鼓励抚慰他们,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惊慌失措的状态。
工作有条不紊。
使患者充满信心以取得配合【3】。
2.2一般护理
一旦出现出血先兆,首先应确保静脉通道畅通,必要时可二路或三路输入。
临床常采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输液,根据病情、医嘱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时输血,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准确及时使用止血药及血管活性药物,遵医嘱按时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冻干凝血酶原交替注入胃管。
2.3饮食指导
暂禁食,出血停止后,可进食流质或无渣半流饮食。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注意饮食的重要性,术后嘱病人禁食1―3天,无活动性出血后,改为流质饮食1周,假设仍无继续出血,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饮食以清淡及易消化为宜,少量多餐,防止粗糙,油腻,刺激性食物,恢复期还要多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防止过早从事体力活动。
2.4观察重点
2.4.1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和周围循环情况。
床边持续心电监护,一旦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应严密观察,专人守护,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判断血容量。
2.4.2呕血和黑便:呕血和排柏油样便是主要病症。
及时处理,防止因呕血而窒息,观察大便的量,颜色性状,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
2.4.3休克:短期内失血量超过400ml时,病人可出现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快速有力。
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
当尿量小于20 ml/h是动脉压和肾灌注缺乏的指标,说明出血量大,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休克时肾血液灌注急剧减少,如果长时间肾血流灌注缺乏,造成肾小管缺氧缺血坏死,将导致肾功能损害。
2.4.4腹部体征:腹部稍胀,上腹部可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搬动,保持病室舒适安静,氧气持续吸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一旦病情变化出现病症时即能从患者主诉发现情况,如主诉口干、头昏胸闷、心悸、腹胀甚至烦躁等应引起重视,警惕出血可能;出现表情冷淡、少讲话、四肢湿冷、嗜睡,注意出血量大;同时观察患者腹部情况,术后患者腹平软,外观敷料枯燥,无压痛,一旦出现压痛、反跳痛、腹部膨隆并有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液,说明有活动性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做好输血抢救及手术准备,及时听诊肠鸣音。
2.4.5实验室指标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随着持续出血组织液渗入到血管内。
使血液稀释,一般经3~4 h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h 红细胞稀释到最大限度,可定时检查血常规,动态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比容,以协助
诊断。
3讨论
胃大部切除毕I式术,术后除做好一般护理外,加强饮食指导,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胃癌术后出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休克可危及生命,护士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微妙变化并能初步判断及早识别出血现象,为抢救和治疗争取时间,这是成功抢救患者的重要环节。
抢救时镇定,动作敏捷,有条不紊与医生积极配合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纪怀德.胃切除术后残胃出血的防治[J].亚太传统医药2021,9:1167-1168.
【2】刘绍智,周劲康,解渊.胃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岍.安徽卫生职业术学院学报,2007,6:55-56.
【3】徐义霞.脾切除术后二次手术配合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659.。